我的糟糠弃夫

第六十二章 流言蜚语

萧轼在客栈忐忑地等了两日,到第三日一大早,村长家的二儿子二贵竟然来了县城,到客栈找他。

一见他,二贵自然是目瞪口呆,惊艳不已,一个大男人,竟然羞红了脸,支吾了半天,才说道,“你……你是慕家媳妇萧氏的弟弟吧?你姐姐……她淹死了,你姐夫让我来请你去桃花村……”

二贵不止是脸红,心跳得更厉害。

真没想到啊!那么丑陋的萧氏,竟有如此好看的弟弟,真是稀奇啊!

萧轼无语地看着眼前这人,将一件本应悲伤的丧事竟以如此羞羞涩涩的模样,扭扭捏捏地说出来……

若不是这事是他和慕长生谋划的,若不是他没姐姐,他只怕要将这送信人打一顿了。

萧轼在心中翻了一个白眼,然后装出神情悲切的模样,向二贵道了谢,又回楼上抱宝儿。

这两日,他已跟宝儿说过这件事了。

但说得很含糊,大概就是,慕长生是宝儿的父亲,他是宝儿的母亲,其他的人,其他的事……都无关紧要。

宝儿还小,又是个懵懵懂懂的性子,并不很懂生死这种事。

自然是萧轼说什么便是什么。

对他来说,只要父亲母亲在,其它的事,他并不关心。

在回桃花村的路上,二贵一直絮絮叨叨着萧氏的事,“最近发大水,村子里的人个个忙得很,无人注意慕家。

慕家隔壁的石婆婆倒是日日去慕家,她说好久不见你姐姐。

原以为你姐姐带着宝儿和慕长生去了县城,可前日,慕长生回来,说是只带了你和宝儿去县城,并未带你姐姐,大家这才知道出大事了。

我父亲组织村里的人将附近的河里都捞了一遍,也不见人;山里也去了,也不见人。

村里的老人就说,只怕是被大水冲走了。你不知道,下湖那个村,也是不见了几个妇人孩子,也是淹死了,被大水冲走了。真是水火无情啊!你姐姐水性那么好,竟也……”

萧轼捂着宝儿的耳朵,默默地听二贵叨叨了一路。

心中感慨不已。

真想不到啊!曾经为了身份的事,绞尽脑汁,受尽慕夫人辱骂,只为了那份休书。

可到头来,还是慕长生谋划的萧氏弟弟这个身份更合适。

他有了一个光明正大男人的身份,萧氏也可以堂堂正正地葬在慕家坟地,再也不用将墓碑放在盒子里了。

也算是各得其所了。

只是……他还得为了引路文书继续努力。

等他们终于到了桃花村,牛车缓缓往慕家走去,路上遇见不少村民驻足观望指点。

均是一副诧异的神色。

“这是萧氏的的娘家弟弟?怎这般好看?”

“仔细看的话……跟萧氏确实有几分相似……”

“萧氏命苦啊!”

“那宝儿才可怜呢!没了亲娘,等后娘进了门,苦的日子在后头呢……”

萧轼搂紧怀里已睡着了的宝儿,面无表情地听他们议论纷纷。

慕家院门口已挂了白布,还未进去,就听里面有人在哭。

哭得还颇为凄惨。

可那声音又不像慕夫人的。

萧轼抱着宝儿,下了牛车,往院里走去,心中十分纳闷。

他在这桃花村并没有任何相熟的人,会是谁在为他在哭?

等进了院里,见到堂屋里哭个不停的妇人,就更纳闷了。

这妇人……他不认识啊!

堂屋中间摆了一副棺材,还是一副不错的棺材,里面放了几套他穿过的衣裙。

一见这些,萧轼心情自然又沉重起来。

无论是无心还是大意,总归是他对不起萧氏。

见他神情悲切,就有一妇人凑到他身旁,小声说道,“你是萧氏的弟弟?我跟你说,你姐姐只怕死得不明不白啊!”

萧轼转头看她。

这妇人……他也不认识。

妇人继续说道,“那个……我跟你提个醒啊!这慕家,对你姐姐可不好。尤其是那慕婆子,很嫌弃你姐姐呢!我听说啊……她很想给你姐夫慕长生换个更好的呢!”

这妇人又左右看了看,见除了那个哭泣的妇人,再无他人注意他们这边,便又极为鬼祟地说道,“我听说……你姐姐是慕婆子让你姐夫慕长生推下河的……”

萧轼只觉头痛。

慕夫人对萧氏确实不好,可这些乱七八糟的,也太莫名其妙了。

“胡说八道!”萧轼板着脸,大声呵斥道,“这位大婶,我姐夫离开桃花村去县城那日,我也在。我姐姐将我们送到门口后,我亲眼见她回的屋。之后我一直跟我姐夫在一起。他何时将我姐姐推下河的?我为何不知道?”

他的高声把院子里帮忙的村民全吸引住了,一听那日他也在,众人先是面面相觑,随后又议论纷纷。

“那日我确实见到慕长生与一蓝色长衫的男子一同出的门,只是那男子戴着斗笠,看不清面貌……”

“对对对,就是他身上这件蓝色长衫,我还记得慕长生抱他上的船……”

“可萧氏……若不是慕长生推的,难道是慕婆子推的?”

“不可能!慕婆子病得快要死了,哪推得动萧氏啊!你也不看看,萧氏长得那般牛高马大……”

“难道……真是自己淹死的?”

“我不信,萧氏水性好着呢!胆子又大,常在河里摸鱼,怎可能被水淹死?”

“那不一定,我娘家有个堂弟,也是水性好着呢!有回下河摸鱼,不也淹死了?”

听了一会儿这些人的议论,萧轼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为慕长生叹的。

看来这谣言还不是一两个人在传,只怕是村里都传遍了。

慕长生竟成他的替罪羊了。

他正叹息着,慕长生回来了。

穿着一身麻布衣衫,形容颇为憔悴。见了他,刚刚还郁色的眼睛顿时一亮,快步朝他走来。

萧轼连忙迎了上去,俩人进了东厢房。

门才关上,慕长生便搂着他的肩,眼中带着关切,低声问道,“路上累吗?饿吗?”

“不累也不饿。”萧轼心口一暖。

自己都憔悴成这样了,竟还记得关心他?

倒是挺贴心!

不过,一想到那些人议论的事,又说道,“村里那些谣言……”

慕长生摇了摇头,“不必在意!嘴长在他人身上,随他们怎么说。”

萧氏之死,他确实有愧。

萧轼又是一声叹息。

也是,慕长生这种人,怎会在意这些闲言碎语?

叹完气,他又透过门缝,看了眼外面,先前哭个不停的妇人不哭了,正喝着水。

忍不住问道,“她是何人?为何哭得这般伤心?”

慕长生不以为然地说道,“她是石婆婆请的人,专门哭丧的。”

萧轼,“……”

好吧!若是没这人哭一哭,萧氏死了,都无人替她伤悲。

那岂不是更惨?

“那你母亲呢?”

慕长生也叹了一口气,“她在房里躺着呢!气倒了。不过,无妨!我刚刚去庙里了,求了一签,那僧人说是上上签。”

“哦?”萧轼来了兴趣,“给我看看。”

慕长生勾了勾唇,微微笑了笑,又松开握着他肩膀的手,从袖子里掏出一卷起来的纸条。

萧轼将宝儿递了过去,接过纸卷,展开看了一眼。

吉,天青卦,轻舟顺风之象。

久历艰难后,必有大成。

象呈轻舟顺风,则眼前尽是顺境,所谋得心应手。

确实是上上签。萧轼忍不住八卦地问道,“这花了多少银子?”

慕长生摇了摇头,“那僧人固执得很,不要银子,不愿改口,非让我抽签,我便抽了。”

“哦!”萧轼并不是很信这个,但也认同“久历艰难后,必有大成”这句话。

慕长生这人,性格刚毅,做事果断高效,不成大事都难。

见他看完了,慕长生又拿回纸卷,将宝儿递给他,嘱咐道,“我先去给我母亲看这签,你护着宝儿,莫让他听到那些闲言碎语。”

慕长生刚走,石婆婆拿着两匹麻布进了屋,脸色沉重地说道,“萧家小舅子……你和宝儿换上吧!”

萧轼接过麻布,又道了谢。

若说这桃花村,他唯一有好感的便是这石婆婆了。

热心又睿智。

果然,石婆婆叹了一口气,又开导起他,“你莫要听她们胡说八道。她们啊!没见过什么世面,就会嚼舌头。你姐姐姐夫感情好着呢!你姐夫虽不爱说话,但对你姐姐,很好呢!连厨房的活都帮你姐姐干,整个村子,就没有他这样的好男人。这回发大水,听说也是他退的水。村里的人,不感激他就算了,竟还编排他?就是可惜你姐姐了,你姐夫救了这许多的人,却没能救得了你姐姐,这都是命啊!别怪你姐夫啊……”

萧轼盯着手里的麻布,默默地听她叨叨着。

自从来了桃花村,慕长生的所作所为,在这个时代,确实算得上好丈夫了。

对他,虽然没有石婆婆说的这般好,但至少会帮他干活,至少敢违逆慕夫人维护他和宝儿。

光这两点,就好过这世间绝大部分男人。

只是可惜,萧氏没等来这一切,就……

都是他害的啊!

见他神情悲切,石婆婆叹息一声,不再说话,转身出了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