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将在七零

第215章 礼物

三人边吃饭边谈上海这些年的一些变化,贺知文提到苏州河说:“苏州河治理十几年,目前有点成效”。

张彧说:“我岳父他们出去旅游,回去说很多河流被污染得发黑,鱼虾死干净,污染容易,治理起来很难”。

贺知文叹气说:“现在我们太迫切要发展,某些方面就顾不上”。

贺知棋常觉自己二哥想得太多,他和张彧说:“张大哥,京城空气不好还有沙尘暴,你们不如搬来上海住”。

贺知文:“上海现在空气也好不到哪儿去”,到处都在建大楼,空气中灰尘太多,还有工厂排气,私人汽车越来越多。

张彧说:“乡下好些”,偏远的乡下更好。

“……”。

吃完饭,三人转去一个清吧喝点酒聊到十一点,酒喝不多,兄弟俩把张彧送到楼下,把一辆小轿车留给张彧用。

张彧回到楼上开门进去,发现许秘书还没睡坐沙发了,便问他:“怎么没睡?”。

许秘书给老板倒水说:“我怕你喝醉就等等,要吃东西吗?”。

张彧接过水:“不用,去睡觉吧,我洗洗就睡”。

“好”。

第二天上午,当老板的贺知棋把上海大部份楼盘资料给张彧送来,跟他介绍。

张彧见贺知棋说得头头是道,便和他说:“你对房地产这么熟,收集这么些资料,是不是想进入房地产?”。

贺知棋是从贩卖服装起家,后来他收购一个经营不善的国营服装厂,在上海本地有多家实体店零售,又向周边城市和内陆城市批发。

由于眼光精准,高薪聘请服装设计师,生意做得风声水起。

贺知棋说:“有这个想法,但我很清楚自己能力不足”,他有自知之明,自己大局观不够,管一个厂他还行,管一个大企业他能力不足。

张彧看一张漂亮的楼盘广告说:“如果现钱多,就买房买商铺出租等升值,商铺位置好就招商品牌入驻,位置一般的就开超市”。

贺知棋想了想说:“张大哥,你说的有道理”。

张彧和贺知棋分析一些楼盘,许秘书在一旁快速记下,长不少见识。

张彧在城市地图上标注在建的楼盘,然后琢磨,这里不仅有本地房地产公司,还有港资台资合伙公司,各大集团驻扎,要在浦西拿到位置好的地皮跟本不可能。

这在意料之中,他也不失望,张彧把目光看向浦东。

贺知棋见张彧看向浦东说:“张大哥,本地有句话说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

张彧倒觉得浦东会发展起来的,因为居民们住得实在太挤,现在单位的分房更加困难,分不到房子,年轻人要结婚只能买房。

于是他说:“我看好上海”,这个城市地理位置好,在民国时期就是最繁荣的城市。

中午,三人在附近一家酒楼吃饭,吃完饭分开,贺知棋回去上班,张彧带许秘书去浦西转一圈。

第二天张彧就和许秘书去浦西辖区相关部门沟通,经过六、七天考查协商,张彧买下八十多亩地皮,比预计的小些,位置不算好,但他还算满意。

地皮买下,等京城的XY花园开发完成才有能力开发这里,所以张彧打电话找钱旭安,请他帮忙介绍一个工程队,先把地皮围起来。

钱旭安接到张彧电话,二话不说应下,不仅答应第二天派人来办,还说:“张大哥,费用就不用和我算,您的恩情我一直记得”。

张彧笑:“行,那就不算,给你还人情的机会”。

电话里传来钱旭安的笑声:“张大哥,这点人情不够”,远远比不上张大哥当年的雪中送炭!

张彧:“过去那么久,这些年你们做得够多,该放下就放下”。

钱旭安顿一下说:“张大哥,我们以后是朋友吧?”。

张彧肯定回:“是!”。

“……”。

钱旭安派来的人做事可靠,张彧和许秘书去看两天,围墙围起一小截,两人就没有再天天去,张彧让许秘书自己去玩。

他白天出去转转,傍晚去找贺知文找酒楼吃饭,喝点酒,

星期六,张彧上贺知文家吃饭,见他媳妇和儿子。

贺礼博和馨馨同年生,也读高一,是个内向的男孩子。

聚完餐,贺知文送张彧出门,张彧委婉和贺知文说:“你儿子太内向”,男孩子这般内向,以后怎么工作养家?

贺知文微笑说:“我和他一样年纪时差不多,这方面他随我”。

张彧说:“当初你下乡差不多就是这年纪,他比你内向”。

贺知文:“其实是差不多,他和生人不善谈,和熟悉的人是有话说的,也不是特别内向”。

“你心里有数就好”。

“……”。

围墙围得很快,五天就完成,留门的地方安装两扇铁门,张彧买把锁锁上,来上海的目的完成,他们准备回去,回去前要买些礼物。

张彧找来贺知棋叫他陪同去买包,名牌的包,这玩意儿他不懂,只是西西常念叨,就给母女仨各买一个,老娘买其他的。

到品牌包店,张彧看不懂那些包有什么好看,这么贵!

贺知棋帮他挑:“这个合适大嫂,这个合适暖暖,这个合适”。

张彧果断说:“那就拿这三个”。

贺知棋有点呆:“张大哥你不自己再看看?”。

张彧理直气壮:“我喜欢的她们不喜欢,你哥说你比较会哄媳妇”。

贺知棋:就无语。

两人在旁边在其他店给老娘,姑妈,岳父……,要带的礼物真不少。

贺知棋笑:“去年我去香江,买礼物也买晕头”。

张彧问:“那边怎么样?”。

贺知棋和他说:“很发达,有钱人多,穷人也多,有些街道很窄”。

张彧:“哪里都有穷人富人”。

贺知棋:“也是”。

“……”。

回京前一天傍晚,张彧受钱老爷子邀请,又去和祖孙三人吃顿饭,临走前钱老爷子和他说:“张彧,以后我不在了,你和璟安旭安他们关系也不要断了”。

两个孙子也有交好的朋友,但他觉得没有人比张彧更可靠。

张彧爽快应:“好,您保重!我来上海再来看您,我在这边买了地皮,以后会常来”。

钱老爷子浅笑:“好!”。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