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将在七零

第165章 过年

雪下到中午才停下,家里没有铲子,张彧只好用木板拨雪,拨出条小路到门口。

哥哥姐姐被禁足,西西就一人在院子里堆雪人,暖暖从窗户看出去,心里痒痒,手痒痒,却不敢出去玩。

雪后天更寒冷,天冷却挡不住妇女们的脚步,很多人过来找林春棠胡澜聊天说话,堂屋里炭盆烧得火红。

家里人多,张彧便开车去公社,在市集转转,买了些东西,看有卖羊的,他买两只。

沈家二老现在去和秋阳三叔住,这次回来没能见到他们有点遗憾。

张彧回家下午就杀一只羊,骨头和羊杂给亲娘媳妇,羊肉大半冻着,一些他切小块,让媳妇腌制,自己去削竹签。

晚上喝奶白鲜美羊汤,吃香喷喷的烤羊肉串,个个吃得满嘴油,西西还惦记关猪圈里的另一只,问爸爸:“爸,明天涮羊肉,后院那只什么时候杀?”。

张彧说:“年二十九”,年三十吃也吃涮羊肉串。

西西说:“要好久”。

林春棠拿手绢给她擦下脸说:“不久,很快”。

暖暖却是问:“爸,村里人什么时候杀猪?”,她想吃杀猪菜。

张彧说:“基本上是小年过后”,他想了想又说:“明天我去问问谁家多养猪,买一只来杀”。

小旭张大嘴:“爸,咱家真有钱!”,买两只羊又买一只猪来杀,够壕气!

家里平时几乎天天有肉吃,多数同学家里半个月一个月吃一回肉,他都不敢和同学说自己家里天天有肉吃,现在更离谱,爸爸说要买一只猪来杀。

林春棠拿汤碗笑说:“年底杀猪正常,以前家里每年年底都杀一只,那时家里养三只,一只早一个月杀做腊肉,一只交任务猪,一只年前杀”。

暖暖点头:“璇璇姐说她还记得我们家过年杀猪,说咱家不管在农村还是进城后,从来不缺肉”。

胡澜看张彧一眼说:“你们爸爸有本事”。

“……”。

张彧第二天便去问张清池谁家养猪多,张清池和他说:“我家就养两只,自家杀一只,那只卖你”。

张彧笑说:“那正好”。

张清池问他:“你打算哪天杀?”。

张彧回他:“二十六,那天晚上一起喝酒”。

张清池笑:“好!”。

过两天后,张彧去县城找在水电局上班的封谚一起吃顿饭,多年不见,双方外表和性格多少都有点变化,但友情不变。

暖暖和弟弟腿不疼后,三个孩子天天和村里的孩子到处撒欢。

到集日,张彧和胡澜带孩子们去赶集,天寒地冻,集市上却热闹非凡,卖什么都有,卖鞭炮春联的小贩最多,人挤得不行。

一会暖暖看小竹篮,一会小旭看木头玩具,一会西西看小羊羔,看孩子费劲,还好没发生什么事。

满载而归,回家车上暖暖还兴致勃勃地说:“爸妈,下个集日我们再来”。

胡澜拒绝:“不行,临过年人更多,像你这年纪差不多能生孩子,容易被人拐卖”。

家里条件好,孩子们长得快,暖暖现在和十五、六岁的姑娘一样高,很容易被人贩子盯上。

她不能接受孩子们发生任何意外,所以就不上街。

暖暖听了打哆嗦,不再坚持,被拐卖到山里生孩子,她听璇璇姐说过,好可怕!她还是个孩子!

西西说:“人贩子应该逮一个杀一个,买的也一样”。

小女儿观点张彧赞成,人贩子和买方逮一个杀一个,或判重刑,谁还敢买卖妇女儿童?

时间一晃而过,杀猪前一天,张彧去请张铁万,张华庆他们来第二天来吃杀猪饭,他们都应声会来,张彧还请几个交好的同龄人。

二十六日清早,张彧和约定的屠户去张清池家赶来大肥猪。

三个孩子也起来了,兴奋地看大肥猪,西西奇怪问奶奶:“奶奶,猪怎么是黑色的?”。

林三丫和她说:“猪有很多种,有黑猪,黑花猪,白种猪”。

西西:“哦”。

大肥猪抹脖子前,林春棠叫他们进厨房,两个大的还不太乐意。

在厨房里掂着脚往外看,当听到猪惨叫声,说不害怕的暖暖小旭打个哆嗦,暖暖问眉毛都不眨的妈妈:“妈,你不害怕啊?”。

胡澜说:“不害怕”,以前刚开始时是有点害怕,后来年年杀就习惯了。

猪叫停了,暖暖和弟弟妹妹到外面看,外面围了些人。

三个孩子见叔伯们往黑猪身上滚烫的开水,然后用刀刮毛,没多久,大黑猪变成大白猪,有点神奇。

然后剥开肚子,掏出内脏,西西捏着鼻子离开,暖暖和小旭看得津津有味。

中午的杀猪饭时很热闹,暖暖三姐弟也各端一个海碗装菜,坐厨房小凳子上吃,血肠好吃,粉条好吃,骨头真香……

吃完杀猪菜,客人们走了,妇女们帮忙洗涮差不多也道别离开。

下午张彧把瘦肉拿去公社请杜师傅帮忙做成肉干。

留下过年吃的肉,林春棠和胡澜把余下的半肥瘦肉抹上盐,摞小水缸里,几个孩子也不休息,看着奶奶和妈妈抹盐,心里觉得自家肉真多,心里满足。

晚上,林春棠和胡澜做丰盛的菜,张彧请的人全来,一群大男人在堂屋里喝酒吃饭。

张清川吃一口红烧肉说:“彧哥,我想辞掉工作出去闯一闯,但又不知道出去做什么,彧哥你有什么好建议吗?”。

张彧听了一愣,清川那个工作是正式编制,他看一眼华庆伯,见他脸上如常,显然清川的决定他是知道的。

便问他:“你那工作做得不好?”。

张清川点头:“很不好”,也不具体说为什么不好。

张彧想了想说:“我也没什么好建议,这几年什么东西都涨价,特别是蔬菜和肉类,这次回来我还想问村里人,有没有人愿意去京郊承包土地种菜养兔子养猪”。

他接着说:“这边的菜价肉价比京城便宜很多,京城肉菜缺口很大,好好干,做大肯定能挣钱”,大钱。

张清川想没想就说:“彧哥,我跟你去”。

张彧说:“行啊,你将来不后悔就好”。

张清川肯定说:“不后悔”。

张建辉听他们的话,想了想说:“彧哥,我也跟你去,不过我想倒腾东西”。

张彧说:“也行,我给你个建议,我娘现在开两家店,我买一辆卡车,只休息时开去收货,我打算在村里招四个稳妥的人去学开车,考驾照,然后帮我收货,如果你愿意,可以一起学,一起进货,了解行情后再自己单干”。

建辉以前性子就灵活,他做买卖倒是不错,他真有本事闯出来,也不错。

在场的人听了目瞪口呆,两家店,一辆卡车,一辆面包车,铁蛋这钱是怎么挣的?

张建辉热血沸腾:“彧哥,我听你的!”,彧哥这是给自己机会。

张铁万问张彧:“铁蛋,开车的人你心里定了吗?你建登哥怎么样?”。

张彧说:“差不多,建登哥人实在,铁万伯,建登哥不是学了瓦工吗?”。

张铁万说:“瓦工谁都能学会,开车就不是,他年纪还不算大,出去闯闯也好,放心,你建登哥不偷奸耍滑,做事稳妥”。

张彧说:“那他愿意就去吧,不过他们要坐火车”。

“那当然”。

“……”。

林春棠开两家店的事传出去,引起热议,林春棠被很多妇女羡慕嫉妒。

不少妇女第二天来羡慕和林春棠说:“三丫,你开两家店居然不说一声”。

林春棠微笑说:“我哪真有本事开店,都是铁蛋折腾,我就给他算算账”。

“那也跟了不起,那店卖什么?”。

“开始卖杂货,现在卖衣服”。

“卖得好吗?”。

“还可以”。

“……”。

张彧这边也有很多人找,回来这几天他观察一些人加上以前的了解,心里有数,没两天去开车的四人定下,是张建登,张清岩,张清毅,张建业。

这四人除了张建登年纪比较大,都二十多岁,皆已结婚有孩子,性格比较沉稳,冲动的人脑子再好张彧也不要。

年货已经办好,接下来便是炸丸子,孩子们最喜欢,还有蒸馒头。

现在的过年非常热闹,吃饱穿暖,孩子们能玩一整天,还没到过年,鞭炮已经“嘭嘭”地到处响。

年三十上午,林春棠和胡澜忙着准备年夜饭,张彧带着孩子们磨墨写对联。

张彧写大门和堂屋两副对联,便把笔给三个孩子写副字。

暖暖写一个字,看自己写的再看老爸写的,皱着脸说:“难看”。

小旭接过笔说:“姐,你每天多练习啊”。

暖暖撇嘴:“不想”。

张彧哼一声说:“不想练字还想写得好看,想什么美事,你看看,你弟比你写得好”。

西西听了爸爸的话,见哥哥写完字把笔递过来给自己说:“哥,我还小,你帮我写”。

小旭又蘸蘸墨,又写一个字,暖暖拿自己写的字左看右看说:“写得再不好也是我自己写的”。

西西不满说:“姐,你在内涵我”。

“没有”。

“就有!”。

“……”。

傍晚,饭菜丰盛,九个菜加上饺子,一家人围着吃饭,说说笑笑,林春棠看三个孩子笑闹说:“我想到以前,过年就我和铁蛋吃年夜饭,冷冷清清,现在真好”。

张彧点头:“现在热闹,等暖暖他们结婚有孩子更热闹”,结婚时他想生五个孩子,胡澜不愿意也没办法,后来计划生育也不能生。

“噗”,暖暖嘴里的黄酒噗出一半,她咽下拍胸口说:“爸,你吓到我了”,她才十三岁的好不好。

胡澜说:“你爸说是将来,你吓什么”。

“妈,很吓人的好不好?”。

“……”。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