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将在七零

第149章 划算

这时的张彧还不知道这次会议代表着什么,意味着什么,他受岳父和妻子影响,对历史不能说精通,也算熟知。

历史上有很多变革,有些成功,有些失败,失败伴随着腥风血雨,每个皇帝在位期间也有政令改变。

现在换了领导人,会有政策改变不意外,所以他对改变的一些政策没有深入琢磨,他关注的农村新政策,看土地还是不能买卖,稍为失望。

元旦那天,有一条大新闻,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傅大爷和傅大娘一整天笑容满面,傍晚有不少人来找他们。

傅毅文和老伴王淑娴客气接待来客,客气送走人,等天黑没再有人来,王淑娴倒拿两个小酒杯倒小小两杯酒,两人一起慢慢喝下。

喝完酒,两人身体很快暖和,王淑娴把小酒杯收起坐回沙发和老伴说:“小张这家人都很不错,特别是小张”。

当初她和老伴刚平反回来没有多久,身体很不好,又受到骚扰,家里只住他们两人,太过安静,就想出租房间让家里有点人气,骚扰他们的人也多点顾忌。

但没想到他们受惠良多,小张常能买到肉蛋,也顺手帮他们买,有好东西做补身体,她和老伴身体慢慢恢复。

之前骚扰他们的人,小张一家搬来后果然不见了。

煤不够用,小张找来碎煤和黄泥自己做蜂窝煤也匀一些给他们。

知道她和老伴喜欢孩子,胡澜时不时让暖暖来陪他们。

秋天下雨时她和老伴陆续发病,下农场十来年,他们身上落下很多毛病,特别是风湿病,张彧不嫌麻烦地多次送他们来回医院拿药。

他们生病期间,小林给他们做饭,桂华帮忙洗衣服。

小张还帮他们寻摸来蛇酒,不算贵,她和老伴每天晚上喝小小一杯,晚上睡觉舒服,喝一个多月,膝盖和肩膀酸软疼痛就减轻很多。

小张还在后院搭建暖棚,现在久不久能拔点翠绿的菜苗吃,别提多美。

傅毅文很欣赏张彧的为人,语气含有喜爱说:“小张人真的很不错”。

不油嘴滑舌,有一说一,虽然表面上看不是个热情热心的人,但会默默帮人,帮了人也不会常挂嘴上。

这时的张彧在哄媳妇,因为一个多月前他图痛快,过夫妻生活时没用计生用品,胡澜又怀上孩子。

要挺着大肚子上学,生孩子时还要休学一个学期,胡澜委屈得想哭。

张彧抱着她哄:“我哪能知道这么巧,只不用一次你就怀上,之前我们也说过要三个孩子,这个正好三个,生完这个以后不生了”。

胡澜红着眼说:“那也等我毕业工作后再生,到时候暖暖和小旭大一些,带小的也轻松一点”。

张彧第一次见媳妇红眼睛,心疼,脸磨娑她的脸说:“是我不对,有娘和桂华姑妈帮忙带孩子做家务,你也不会太累,我们学校有女同志挺着大肚子去上学,没有人会笑话”。

大学生们神采飞扬,胡澜也一样,上大学后更有活力,她成绩一直很好,这个时候怀孕生孩子确实不好。

孩子已经怀上也不可能去打掉,学校是有挺着大肚子去上学的,见张彧承认自己不对,胡澜心里好受些,委屈巴巴地说:“你胡子扎”。

张彧手轻轻摸媳妇被扎得有点红的脸颊,给她轻轻吹一吹。

两人才独处一会,门外“咚咚”的敲门,伴随着暖暖和小旭叫声:“妈妈,妈妈,开门”。

张彧下炕开门,暖暖钻进来,张彧接过儿子说:“娘,辛苦了”。

林春棠说:“辛苦啥,哎,他们就是不愿和我睡,晚上你照顾孩子,让澜澜多休息”。

张彧应:“我知道,娘去休息吧”。

林春棠应:“哎”。

张彧给儿子脱鞋放炕上,小子马上快速爬去找妈妈,张彧抓住他后领提起来:“慢点”。

小旭被爸爸提起来瘪着嘴要哭,胡澜无奈说:“放下他吧,他知道什么”。

张彧放下儿子,小旭被爸爸一瞪,爬向妈妈速度慢一些,脸埋进妈妈怀里,屁股对着爸爸。

胡澜亲亲他小脸蛋,也亲亲边上暖暖的小脸蛋,怀孩子生孩子带孩子很辛苦,可孩子也是她在这世界上拥有的最好礼物。

暖暖用胖乎乎的小手解开棉衣扣子,她解开一个扣费很长时间。

张彧和胡澜没有帮忙,让她自己折腾,张彧在炕尾拿起法律书看,胡澜哄这儿子睡觉,等暖暖自己解完扣子,小旭已经呼呼睡着。

胡澜见女儿眼睛已经半眯着,赶紧给她脱掉棉衣,里面的羊皮袄,外面的厚裤子,小袜子,把她塞到被子里,这时暖暖已经熟睡,胡澜亲了亲她,转身拿书靠丈夫身上。

她没有打开书看,而是和张彧说:“我看华姑妈想家,放寒假就让她和凌江一起回家,过年后一起回来”。

张彧眼睛还在书上说:“行”。

胡澜又说:“我想给她一些奶糖硬糖,饼干,咸鱼还有挂面带回家,托她带件开衫毛衣和点糖饼给爷爷,你觉得怎么样?”。

不管以前张家二老对男人和婆婆有多不好,他们做为晚辈,该表示的还是要表示。

他们现在一家都在城里,外面的人不会想到以前二老怎么对待男人和婆婆,只会想他们在城里享福,张彧做为孙子,过年对老人什么表示都没有,凉薄!不是什么好东西。

花费一点钱,让村里的人知道张彧心胸广,有情有义,她觉得这笔账非常划算。

张彧想了想说:“行,你给华姑妈些钱,让她帮我们找清川买些腊兔肉,给我们带来”,肉类能补充就补充一点。

以前叶昆为了买到味道好的腊兔肉,给清川家做腊兔肉的方子,他家做的腊兔肉还不错。

胡澜问他:“买多少?”。

张彧:“五十斤吧,回来有凌江帮忙提着”。

胡澜应:“嗯”。

“沈秋阳给我们寄来不少木耳和蘑菇榛子松子,给他寄些咸鱼”。

“……”。

胡澜怀孩子的时间短,加上都忙,就暂时没有告诉胡家。

下雪,天更冷,张彧每天早上都送胡澜到校门口再去上学,下午胡澜就自己回去。

这天,张彧放学回来,见院子里傅大爷坐小凳子上扶着儿子的掖窝,笑容满面,一看就知道心情特别好。

张彧微笑问他:“傅大爷,碰到什么好事?”,收到儿子们的信了?

傅毅文笑说:“是好事,过完年我回北大执教”。

张彧心里一愣,问他:“傅大爷,您已经过退休年龄了吧?”。

傅毅文说:“是,但我还能工作,还能教学生”。

张彧不理解傅大爷的想法,他已经六十五岁高龄,有钱养老,为什么还要去工作?

所以他说:“大爷您不缺钱,不缺吃喝,为什么还去工作?”,都这把年纪了,悠闲吃吃喝喝不好吗?

傅毅文说:“小张啊,我年轻时在国外留学,外面比我们国家先进很多,也很富裕,现在国家要发展经济,我留学时就是学经济的,但回国多年一直不能发挥所长,现在正好,我有机会把所学的教给学生”。

张彧担忧说:“您的身体受得了吗?”。

傅毅文笑说:“可以,多亏了你,我和老伴身体还行”。

张彧听他这么说不好再劝,便说:“那我以后称呼您傅老师吧”。

经过几个月的调养,傅大爷和傅大娘相貌变化很大,头发还是花白,但脸上长肉,皱纹变少,脸上和手上的皮肤变白,文人气质更明显。

他和胡澜越来越觉得称呼二老傅大爷傅大娘有些违和。

傅毅文不在意说:“你随意,爱怎么叫就怎么叫”。

“爸,爸”,小旭见爸爸只顾说话不理自己,不满掂着脚叫嚷。

“爸爸,爸爸”,暖暖从房间里出来抱爸爸的腿。

张彧手里提着书包和一小袋东西,他把小袋交给女儿:“拿去给奶奶”。

暖暖接过小袋子响亮应:“好”。

张彧把书包放石桌上,坐傅老师身边,接过儿子,小家伙可能站着累了,被爸爸接过便双脚凌空卷起。

张彧把他抱起,暖暖把小袋子交给奶奶,又颠颠跑来扑进爸爸怀里。

傅毅文看张彧抱着两个孩子,心里感概他真是个好爸爸,自己的两个儿子小时候,自己很少抱他们,孩子们长到五岁教他们读书,相处的时间才多一些。

时间转动,期末考试放寒假,张彧把凌江和桂华姑妈送上回去的火车。

第二天傍晚就去岳父家,和岳父二舅哥他们说澜澜怀孕的事。

大学生活是美好的,是努力学习的时候,也是交朋友,享受青春的时候,女儿在这个时间怀孕,心情肯定不好,胡玮泽听了问张彧:“澜澜心情怎么样?”。

张彧如实回答:“刚知道时心情不好,觉得委屈,我劝劝她就想开了”。

胡玮泽心里放松说:“她能想开不纠结就好”。

胡玮泽和胡韶泊说:“明天你带媳妇孩子去看澜澜”。

胡韶泊犹犹一下说:“爸,淑华也怀孕了,比澜澜晚一点”。

胡玮泽愣一下问他:“她有不高兴吗?”。

胡韶泊说:“倒没有,只是担心将来带孩子的问题”,做月子岳母能来帮忙,但不可能长时间帮他们带孩子。

胡玮泽就说:“没事,咱家也找个人来帮忙”,他转头和张彧说:“天冷天黑得早,不留你吃饭了,早点回去,你大哥那边我和他说”。

张彧应:“好的,爸,那我走了,桂华姑妈昨天和我朋友一起回家,出来我也不太放心”。

胡玮泽说:“那走吧,路上小心”。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