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将在七零

第143章 拼

张彧转向胡澜问她:“累吗?”。

胡澜笑笑说:“不累”,其实他们可以不用这么赶,但她想带婆婆来看看他们以后上学的地方,就干脆全家一起出门。

带两个小不点出门太麻烦,所以夫妻俩商量一个上午办好两人的入学手续,急是急一些,但以后他们有的是时间逛校园。

一家人出学校,在附近的国营饭店吃午饭,点的炸酱面,暖暖喜欢在外面吃饭,这家的面条也好吃,她吃的吸溜吸溜的,吃到后面眼睛要眯起来,没一会就靠在奶奶怀里睡着。

林春棠慈爱地给她擦擦嘴,横抱着她,吃起面条。

吃完午饭,张彧一行坐公交车车到胡家附近的百货大楼,上三楼。

张彧和亲娘抱着孩子,胡澜挑一个二十六杠二凤凰自行车,这自行车是她用。

付过钱票,胡澜推着自行车出百货大门,回去不算远,他们便走路回去。

走到半路上,突然刮起风,带起不少尘土,胡澜说:“不好,要刮大风,我们走快些”。

张彧和她说:“你骑自行车带着娘和小旭先走,我走路快”。

胡澜果断说:“好”。

胡澜载着亲娘儿子走,张彧抱着女儿加快脚步,比她们晚一些到家,风力渐大。

房间里,胡澜和婆婆给两个孩子喂水,把他们放炕上,胡澜和婆婆说:“带孩子出去太麻烦”。

林春棠浅笑说:“他们再大一点就好”。

暖暖上炕就去拿起洋娃娃,她抱着洋娃娃转身和妈妈说:“妈妈,我要哥哥姐姐”。

胡澜和她说:“哥哥姐姐想爸爸妈妈,回去了”。

哥哥姐姐想爸爸妈妈?暖暖歪着头,不再问哥哥姐姐,颠颠走向奶奶:“奶奶,外面去玩”。

林春棠摸摸她的头说:“外面刮着大风,暖暖就在屋里玩”。

这时外面刮起一阵大风,屋外发出“砰砰”几声,暖暖不再闹着出去玩,转向吐泡泡想翻身的弟弟。

林春棠和儿媳妇说:“上午还好好的,怎么一下子刮起风,幸好我们回来得早”。

是幸好,胡澜看窗外说:“京城春天会刮风,五月有柳絮到处飞,还好咱家没有得哮喘的”。

林三丫看想努力侧身,想翻身的孙子说:“哮喘病我听说过,听说不好治”。

胡澜说:“是不好治,而且很麻烦,春天花粉多柳絮多的时候容易发病”。

“……”。

第二天还是新生报道,早上起来风还在刮,在外面一会就吃一嘴尘土,张彧干脆不出门,和二舅哥在堂屋里说话。

快到傍晚风才停,哪里都落上一层沙土,林春棠和张桂华撒水扫地,梁淑华把儿子给孩子爸,拿抹布和小姑擦窗户。

堂屋炕上,暖暖和弟弟表弟玩,张彧和二舅哥坐炕边看他们,他问二舅哥:“二哥,这样的风每年刮几回?”。

胡韶泊说:“不确定,春天和秋天刮,习惯了就好”。

习惯就习惯吧,张彧知道,到新的地方要适应新环境,只是很久没有绿叶菜吃了。

再一天正式上学,张彧和胡澜早上轻悄悄起来穿好昨晚准备的衣服,各提着一个绿色斜挎包和一个小袋出房间,林春棠等他们出来就进去。

胡二哥也已经起来,三人说话小声,走路轻,洗潄也尽量小声。

吃完张桂华做的早饭,张彧和胡澜看一眼房门,一起和胡二哥转过影壁,张彧和胡澜推着自行车出大门。

三人在胡同口分开,胡韶泊去另一个方向坐车去学校,张彧和胡澜一起骑出去一段路后分开。

到学校,胡澜锁上自行车,背着斜挎包提着小袋去找教室,来上学的同学精神抖擞,人人兴奋。

胡澜也兴奋,但带着难受,心想暖暖现在肯定满脸泪哭着找爸爸妈妈,姐姐一哭,儿子也会哇哇大哭。

张彧到学校,锁了自行车就去找教室,教室不难找,他来的时间不算晚,但班里人几乎到了。

他在后面找个空位坐下,再次踏进学校,再次做学生,张彧心情有些复杂。

高考消息传来,他想没想就决定参加,是因为知道自己还年轻,离养老还太早,安逸一方并不合适,为自己,为媳妇孩子,怎么也要出来闯一闯。

前面的同学们热烈交谈,班里同学各不一样,有年纪不小了,脸上苍桑,有穿着不错,也有穿着洗得发白的衣服。

“同学”,“同学”,张彧手臂被同桌推一推,才知道他叫自己,转头微笑:“你好”。

男同桌坐着比自己高一点,骨架大,显得壮,国字脸,脸比较黑,见张彧转头就笑,露出白牙说:“同学,我叫路国栋,道路的路,你叫什么?”。

张彧说:“张彧,有文采的彧,不是玉石的玉”,同时心想,叫国栋、建国、建设的人真多,不同姓还好,同名同姓就不好办。

路国栋扬着笑脸说:“同学,我是东北黑省南边,你哪里的?”。

张彧回:“秦省南部”。

路国栋:"同学,你住哪个宿舍?"。

张彧回:“306”。

路国栋:“哎,我也是住那间,昨天你去亲戚家住?”,昨天没见到人。

张彧说:“住岳父家”。

路国栋:“啊,我看你比我还小,已经结婚了?”。

张彧微笑说:“我二十四,你应该比我小几岁”,路国栋虽然高壮,但眉眼间还有少年的青涩。

路国栋小声惊呼:“不是吧,你居然比我大四岁?”。

“……”。

上学的第一天不是上课,而是摸底考试,试题对张彧来说不难,考完试,有一部份同学脸色不好,估计是考得不好。

中午,张彧和已经熟悉的路国栋一起去食堂吃午饭,食堂的饭一般般,也吃不饱。

回到宿舍,昨天认识的四人,分别叫赵国光,黄嘉安,林先进,王国庆。

上午又和路国栋认识,张彧大家打招呼后和宿舍最后一人杨帆相互介绍后铺上褥子床单,加入聊天的五人。

聊天过程中张彧大致了解各人性格,王国庆年纪最大,29岁,性子温和,路国栋最小,面上看着有点傻气,总体来说五人人品都还可以。

六人除了路国栋没有结婚,其他人已经结婚,路国栋听张彧说他有两个孩子,很惊讶:“你看着真不像两个孩子的爸”。

张彧骨架不大,就算是练武也没有壮实,身材挺拔瘦长,有孩子后人变柔和,脸上皮肤浅麦色,剃着平头,看着比实际年龄年轻一些。

林先进笑说:“我看你像三个孩子的爹”。

路国栋着急说:“我只是长得着急一些”。

“哈哈”,大家哈哈笑,继续聊天。

“……”。

下午一放学,张彧马上离开教室,急匆匆去取自行车出校门,学校放学比单位下班早一点,路上车不多,张彧骑自行车骑得飞快。

半个小时回到家,到门口没有听到孩子哭声,张彧心里松口气。

他推开门推自行车进去,回头把门掩上,锁上自行车,转过影壁,便见暖暖抱着洋娃娃在院子里踩石子。

她一抬头见到爸爸,马上哭喊:“哇,爸爸”,张彧走进去抱起她:“想爸爸了?”。

暖暖小脸都是泪:“想,爸爸”。

张彧应:“嗯,今天在听话吗?”。

暖暖抽泣:“听话,爸爸,妈妈呢?”。

张彧给她擦眼泪,温和说:“妈妈一会就回来”。

暖暖流泪委屈巴巴说:“爸爸,我找不到你们”。

张彧心疼,但还是说:“爸爸妈妈早上去上学,下午放学就回来,以后都这样,你在家要听奶奶的话”。

暖暖听不懂,说:“爸爸,洋娃娃放下”。

“给爸爸”,张彧说着拿过她手里的洋娃娃。

暖暖手空了,搂着爸爸的脖子蹭了蹭,眼泪鼻涕糊张彧脖子上,张彧抱着她小小的身体,心里柔软。

十多分钟后胡澜回家,这回轮到小旭哭得委屈。

胡澜给儿子喂奶后问婆婆:“娘,今天他们哭得多吗?”。

林春棠回她说:“还行,暖暖哭比较多,早上起来哭一回,拿奶糖哄她,没多久就哄好,中午起床又哭找你们,我用鸡蛋糕哄她,后来她和涵涵一起玩就不哭了”。

胡澜心里松口气说:“那还好,我这一天心神不宁,总感觉听到孩子哭”。

林春棠和她说:“孩子一直是你自己带着,猛一离开就不习惯,过段时间习惯了就好”。

胡澜摸摸儿子的头说:“嗯,我也是这么觉得”。

人的适应性很强,不管大人小孩,一个多星期后,两个孩子习惯了爸爸妈妈早出晚归。

胡澜也习惯孩子不是时刻在身边,休息的时候不再想孩子在家会不会哭?投入学习新知识浪潮中。

高考停了十年,考上大学的人知道这是难得的机会,都专心投入紧张学习中。

早上早起来读书,中午吃完饭马上读书,傍晚吃完饭马上读书。

和同学们拼命学习不同,张彧就比较轻松,因为他常去买旧报纸回家看,有时间就看一些杂书,和胡澜讨论,长年晚上听评书,知识积累比一般人丰富。

所以课程对他来说比较轻松,每天按时上学按时放学。

天气渐暖,开学后第二个星期天,他早早和二舅哥带着干粮,骑自行车去郊外挖野菜,到下午四点多,两人才驮着两麻袋回到家。

两麻袋提进院子,女人们把野菜倒出来分捡,胡澜边分捡边和在擦手的张彧说:“张彧,有时间你找找油布和白色塑料布,冬天在后院搭个小暖棚”。

自从来到京城到现在没有吃到绿叶菜,白菜和白萝卜也早没了,胡澜想吃青菜想得不行。

张彧应:“行,我记下”,他也想冬天里吃点青菜,天天土豆咸菜他也受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