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将在七零

第139章 找张彧

原本做三个菜,加上胡大哥带来的两个,五个菜不少。

堂屋炕上摆着两个炕桌,男人们坐一桌,女人们带着孩子们坐一桌,炕是靠着后墙横砌,有四米多长,不算太挤。

胡璇坐姑姑身边,吃几口饭,逗一下姑姑怀里的小表弟,小表弟咯咯笑,好好玩。

胡韶云兄弟见菜里十足的油水,好吃是好吃,但也为妹妹妹夫发愁,油太难买,这顿饭用的油起码用去十天半个月的量,想也知道是妹妹的主意。

胡韶云提高点声音,委婉说:“妹夫,城里和乡下不同,油和肉很难买,特别是油”。

张彧夹起粉条说:“没事,我去黑市找买,我们带来的肥腊肉也可以炸出点油”。

自己储物空间囤不少猪肉,有肥肉,腩肉,以前杀野猪做腊肉,好像还留有板油,吃个几年不是问题。

胡韶泊无奈说:“黑市也很难买,我去过几回没买到”。

胡澜听大哥和二哥的话心里微动,她在家里这样用油习惯,都忘城里吃油有多难,想着以后做菜要注意用油。

张彧笑说:“我运气好,说不定能买到,对了,大哥,这里离海好像不远,能常买到海鲜吗?”,京城离天津和秦皇岛都不远。

胡韶云说:“冬天冷有一点海鱼卖,其他时节没有”。

“……”。

热闹吃完饭,胡韶云回去上班,女人们烧热水简单清洁一下卫生,带孩子们睡觉,休息。

大舅哥带来几张澡票,张彧让二舅哥带张清池和建设去澡堂洗澡。

张彧自己洗冷水澡,然后把自行车组装好,上点机油放一边,洗干净手,走到东厢中间房间,轻轻推门进去。

炕上,孩子娘横着睡外面,两个孩子睡里面,三人睡得熟,张彧轻脚转出来去厨房看一圈,心里大致有数,便出门。

他先把周围大致摸清,再去黑市转一圈,黑市里换吃的很少,他只好在没人的地方拿出储物空间里的东西。

张彧没有拿出新鲜猪肉,而是拿出五条长带鱼和十几条小黄鱼,这些鱼还是他第一次去上海下面的渔村那回收的,当时回家在山里做成咸鱼用去七成,还留三成新鲜的一直没有机会吃。

这里离海近有海鲜卖,拿出来带回去不突兀。

四点多张彧回到胡家,门是半开,他直接走进去,院子里很热闹,胡璇和安安带着暖暖玩,二舅哥扶着走路不稳的涵涵跟在他们后面,小旭被奶奶抱着,看着哥哥姐姐玩,发出“啊啊”声。

张彧走进去把装鱼的袋子给站一边看孩子们玩闹的媳妇:“买到点海鱼,晚上做吃了”。

胡澜打开口袋看里面的带鱼和小黄鱼说:“你运气果然好”,带鱼和小黄鱼都很难买。

张彧说:“一般,我想买些好酒,晚上和大哥他们喝点没买到”,酒储物空间是有,但买到鱼又买到酒,运气也太好,不合常理。

胡韶泊见妹夫回来,抱起儿子走过来说:“澜澜,妹夫买到什么?”。

胡澜张开袋子给二哥看,胡韶泊看袋子里的鱼,钦佩说:“妹夫,你说自己运气好真不是假的,这都能买到”。

胡澜笑说:“二哥,他还嫌买不到酒”。

胡韶泊说:“家里有酒,爸把酒票寄回来,我都买回来放爸屋里,妹夫,晚上我们喝”。

张彧笑:“好,澜澜,晚上炸些花生米,再弄两个下酒菜”。

胡澜嗔他:“看你,听到有酒马上高兴”。

胡韶泊笑说:“爸虽然不在,今晚也算是团圆饭了,澜澜,你做的菜真不错”。

胡澜:“也是,那当然,我照着菜谱学会做好多菜,以后做给你们吃”。

胡韶泊:“教教你二嫂”,媳妇做一般的家常菜还行,大菜不会做。

“行”。

“……”。

几人说一会话,胡澜和二嫂张大娘进厨房做晚饭。

快五点,大门外有人敲门,胡韶泊抱着儿子出来,见门外穿军装的高大男人一愣,很快回神问:“同志,你找谁?”。

来人一手提一个篓子问胡韶泊:“我找张彧,他是住在这里的吗?”。

胡韶泊心里惊讶,妹夫什么时候认识当兵的?嘴上说:“是,同志请进”。

胡韶泊带着人进来向张彧喊:“妹夫,有人找”。

张彧抱起腿边的女儿看过去,随二舅哥进来穿正规军装的人他不认识,惊讶说:“找我?同志你是?”。

来人微笑说:“我叫唐竟元,唐济安是我爷爷,感谢张同志还有家人对我爷爷的照顾,我爷爷说等你们安顿好,再请你们一家去吃饭”。

他两手提起篓子又说:“爷爷知道你们刚到会缺东西,这是他叫我拿来给你们,还有给孩子们的”。

“多谢,唐伯还好吧”,是唐伯给的,张彧没有推辞,把女儿放下接过篓子。

唐竟元笑说:“我爷爷挺好”,他看看张彧脚边小姑娘说:“这是暖暖吧,真漂亮”。

张彧说:“是,暖暖,叫唐叔叔”,暖暖软软叫一声:“唐叔叔”。

“哎”,唐竟元笑应,小姑娘真可爱,递给她一个红包。

暖暖双手接过说:“谢谢叔叔”。

胡韶泊招呼说:“唐同志,我们进屋说话”。

唐竟元说:“不了,我还有事,一会就走,你是胡家老二吧?”。

胡韶泊:“是”。

唐竟元和胡韶泊相互介绍,给院子里的孩子一人一个红包,见过林三丫和胡澜,便告别离开。

张彧和二舅哥把人送到大门外,转身正要进门,身后传来问话:“同志,张彧是住这儿吗?”。

两人转身,来人是个二十岁上下、中等身材的男青年,张彧说:“我就是,同志你是?”。

男青年说:“我师傅是徐瑞峰,我叫许楠,师傅叫我给你拿些东西”。

张彧:“那进来吧”。

三人进堂屋坐下,倒了水,许楠说:“我师傅本打算自己来,但临时有事,他让我转告你,等你们安顿好一起吃个饭,等你岳父回京,一起喝酒”。

张彧回说:“好,你师傅还好吧?”,徐伯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却是差徒弟来送东西,他和儿女关系不好?他在三家里大队时,有时有收到包裹的,那是徒弟寄给的?

许楠微笑说:“挺好,他时常提到你”,师傅常说如果不是张彧,他早成白骨。

“……”。

刚送走许楠,又来一个英姿飒爽,穿公安服的姑娘,姑娘和张彧说:“叶昆是堂哥,我叫叶湘,湘江的湘,我堂哥不在京城,拜托我给你送东西”。

张彧客气收下道谢:“多谢姑娘送来”。

叶湘大气说:“谢啥,这几年家里腊肉多,还多亏了你,我走了哈,有啥事尽管去找我”。

张彧和胡韶泊把人送出去,回头胡韶泊笑说:“你早上刚到,下午就有人给你送东西,强!”。

张彧和他说:“唐伯和徐伯以前在我们大队牛棚劳动改造,和爸关系也很好,叶昆是知青,我和他关系好”。

妹夫一直很关照下放他们队牛棚的人,还没有认识澜澜时就很照顾他们,这事胡韶泊听大哥说过。

他知道牛棚里的人过得多苦,很感激张彧照顾爸爸,不然现在爸爸可能像很多下放平反回来的人,病痛缠身。

张彧和二舅哥回到堂屋,翻开三人带来的东西,唐家两个篓子里有三斤肥肉,两个猪蹄,十斤白面,一些土豆,糖,油纸包的桃酥,三袋奶粉。

拿出奶粉,张彧说:“我正想着去哪里找奶粉,唐伯挺周到”,送来的东西都很合适现在用。

胡韶泊说:“也有可能是女人提意见”。

“也许”,张彧又翻开徐家的东西,米、面,挂面,花生油,香油,糖…,也都是好东西。

叶家送来的东西和徐家的差不多,多一些票,工业票,副食品票。

两人归整归整,大部份送去厨房,剩下的张彧让胡澜收起,怎么用她看着办。

胡澜收起东西回厨房,梁淑华羡慕说:“你们刚来就有人给你们送东西”,还全是好东西。

胡澜微笑说:“是孩子爸结的善缘,他一直照顾着牛棚里的人”。

梁淑华感慨说:“妹夫真有义气”,他们在东北时,张家也寄去不少东西。

胡澜瞄一眼华姑妈说:“他帮人有原则,队里有些妇女传话他小气”。

“不管什么人,都会被人说闲话”。

“……”。

傍晚,饭菜快做好,胡大哥胡大嫂带着小儿子来,听到大嫂的声音,胡澜擦手出来高兴叫:“大嫂!”。

谁都听得出胡澜语气非常高兴,胡韶云吃味说:“中午见到我也不见你这么高兴”。

关秀芬抱着暖暖笑说:“哎哟,真酸!”。

胡澜笑,她和大嫂关系当然亲,少女时期很多事她不懂,都是大嫂教的,她抱起四岁多的琦琦问他:“知道我是谁不?”,小子真沉。

琦琦长得虎头虎脑,比哥哥结实,想没想就说:“姑姑”。

胡澜笑:“聪明,猜对了”。

琦琦:“姑姑,放我下来,妈妈说我好重”。

关秀芬呵呵笑:“你是重啊,我和你爸快抱不起来”。

胡璇插话:“我抱得起”。

关秀芬没好气说:“是哦,你打遍家属大院无敌手,十几岁的男孩都不敢惹你”。

胡澜放下琦琦,惊奇看璇璇,侄女这么厉害,中午大哥没说这个。

张彧说:“这不挺好,没人敢欺负她”。

胡韶云:“是没有人敢欺负她,我们担心她欺负人”。

胡澜说:“咱们璇璇是好孩子,不会随便去欺负别人”。

关秀芬笑:“你倒信任她”。

胡澜说:“自家孩子当然相信”,胡璇听了姑姑的话笑成一朵花,姑姑最好。

胡韶泊去厨房看一下,出来招呼大家:“摆饭吃饭,边吃边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