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将在七零

第81章 紧张

叶昆他们去市里, 第三天就回来,算起来,他们在市里逗留的时间是一天半,带去的干蘑菇全部换成钱,价格是比县城贵一些。

但五个人去,车票和住宿吃饭也花了些钱,基本持平,但蘑菇卖得快。

他们回来第二天晚上,叶昆和贺知文两人过来,叶昆心气不平:“王家那边跟着的人挺机灵,去的时候和我们套近乎,很热情,等蘑菇容易卖出去,回来时马上不搭理我们”。

张彧给他倒茶:“目光短浅,没必要和这种人置气,不值”。

贺知文嘴里抿着茶水再咽下,喝几口,茶杯放下:“我劝他几回,他还在气”。

张彧笑说:“之前说要吃烤鸭,明天放学后我去下套,后天吃”。

叶昆笑:“还是你了解我,想到后天有好吃的,心里不快全没了”。

贺知文说:“叶昆,你这个缺点太明显,小心载在这上头”。

“嘿嘿”,叶昆嘿嘿笑说:“你爷爷怕我小时候被人用吃的拐走,给我做很多训练,有一次他找人装做人贩子,拿吃的把我拐走,让我饿了一天一夜,还有……,我吃了很多苦头,也训出很强的警惕心”。

张彧和贺知文相看一眼,都不知说什么好,这家伙命好,有个好爷爷。

第二天下午放学,张彧就去河湾芦苇里下套,河水涨得有点高,他换个位置,重新插更长的竹杆,多插几根竹杆,多下几个套。

再一天清早,他提着五只肥鸭子回家交给亲娘:

“中午你把这五只全杀腌制,晚上全烤,我们吃三只,明早我拿给牛棚一只,一只明天中午你和建设吃”,虽然天气还是比较热,但烤鸭放到明天中午还是可以的。

林三丫细声说:“明早你带一半去上学,中午吃”。

张彧说:“外面还放有四只,一会换上衣服我就走,拿去国营饭店,用两只和杜师傅换粮票,两只存他那里,他帮我做,中午我不缺吃的,今天早饭我也在那里吃”。

林三丫就说:“一只烤鸭我和建设吃不完,明天上午下工我就叫胡知青过来一起吃饭,再给我讲课”。

张彧:“行啊,你高兴就好”。

听儿子说你高兴就好这话,林三丫开心。

晚一些,张彧提着一个麻袋到公社国营饭店,还在忙的杜师傅看麻袋里的四只肥野鸭高兴,听张彧说只换给他两只有点可惜,不过另两只自己帮他做熟,得半只,也很可以,高兴应下。

中午放学,张彧和沈秋阳说一声,中午不去他家,三人在校门口分开,张彧转去一条小巷,没一会提一个罐子出来,走去国营饭店,到地方,将罐子交给杜大姐拿去厨房。

之后他买五个馒头,就着一盘鸭肉焖笋干吃光,吃完出饭店,转到后门,敲两下,杜师傅开门,将罐子交给他说:“小兄弟,现在秋天,有没有办法多弄些肉?”。

张彧问他:“你还缺肉?据说你和人换不少兔肉”,张清川拿兔子来和国营饭店交易的事他知道。

杜师傅笑说:“缺,谁家还没有几个亲戚,加上店里用的,不够”,有其它肉更好了。

张彧说:“星期天看看吧,有就给你送来”,张彧放低声音问杜师傅:“你有没有门路弄到高度数的高梁酒?”。

他想泡蛇酒,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酒,在上海,他每晚都去黑市,买到一些好酒,黄酒,没买到高度的酒。

杜师傅微笑说:“小兄弟,你问对人了,我可以帮你弄来,你要多少?”。

张彧:“一百斤”。

杜师傅惊一下,然后说:“分五次给你”。

张彧笑说:“好,杜师傅,你人痛快,下回我想办法给你弄些野猪肉来,我家养有三只猪,年底杀一只和你换半只”。

半扇猪肉,这下杜师傅真开心了,满脸笑说:“小兄弟,爽快!”。

晚上十点多,张彧五人又盯着烤炉流口水,这味道实在太香,今天也准备了薄饼和黄瓜条还有酱,不过头两只都是用刀切块就抓起来吃,第三只才薄片用饼包着吃,吃完满足睡去。

贺知文抚着肚子躺下,吃这么多肉就躺下睡觉,其实并不好,但抵不住这个美味**。

大清早起来,张彧把两只烤鸭都斩成块,一只扣一大盘蒸热,提去牛棚放下就回来。

一大清早看到热腾腾的金黄烤鸭,这香味很霸道,七个大男人目瞪口呆,谁家一大早能这么豪气?这下徐瑞峰都说:“张彧他想做什么?”。

林叁直接用手捻起一块吃,然后说:“虽然蒸过,味道还是很不错,吃吧,以后有机会还他人情就是”。

陈牧云叹气:“会有机会吗?”。

“会的”。

唐济安也抓起一块吃下,感慨说:“这东西我以为这辈子没机会再吃到,管他想做什么,当他是好心便成”。

下午张彧放学回家,等建设割兔草回来,便问他:“建设,中午烤鸭吃得还行吗?”。

张建设开心说:“三哥,没有坏,还是很好吃,大娘拉胡知青来吃饭,我们三人吃完,我们吃得好撑,三哥,野鸭天冷时不飞走多好”,那就常常有烤鸭吃。

想得真美,张彧说:“让你娘多养几只比较实际”。

“……”。

过几天星期六,当天张彧请假,清早,和林三丫交待晚上他在山里过后,提着切小块的土豆种子进山,花一个上午种下,浇水,旁边的红薯长势不错,再过十多天,就能掐藤回去喂猪。

中午吃饱饭,张彧便住里去一点挖陷阱,下午挖两个伪装好,便拿尼龙绳去下三十多个套。

晚上躺在树屋上,有点凉意,很快就到中秋节,国庆节,张彧心里想着浅笑的面容,心想要不要表现得更明显一些,让她知道自己的心意。

次日天刚亮,张彧起来洗漱,吃饱,去查看套子,这里深山,没有人来,也没有狼出没,每个套子都套到野鸡野兔这两种小东西,收获丰。

收了套子,拿出弓箭,去寻大一些的猎物,快到中午,猎到两只野羊,一只狍子,难得的是猎到一只狗獾,很肥,熬出的獾油应该不少,熬时火候刚好的獾油对烫伤有奇效。

中午过后,张彧快速处理猎物,时间不够,没有熬獾油,收起来,以后时间充足再熬。

傍晚,张彧提着两只野鸡回村,现在拿小东西回来不用过于遮掩,主要是肉没有以前那么难得,养兔子的人家迅速扩散。

据建设说每次他家母兔肚子大起来,就已经有人预订,养的公兔不是拿去换,就是自家杀了吃,母兔都留着下崽。

林三丫担着猪草回来,洗手进厨房,看案板上有一大盆斩成小块的鸡肉,这份量应该是两只野鸡,旁边两个小汤盆里泡着黄蘑菇和香菇,便用一半鸡肉煲汤,放黄蘑菇,一半炖香菇。

做好饭,张彧就让建设给叶昆送一饭盒鸡肉炖香菇,其他人没送。

次日早,张彧把半只狍子在饭店后门交给杜师傅,两人算下账,张彧再补给杜师傅些钱,拿走十斤装的两坛高梁酒。

上学,放学,时间过得快,转眼快到中秋节,张彧问过杜师傅,得知他会做月饼,便出材料,请他帮忙做。

中秋当天,学校没有放假,还在上学,下午放学,张彧到国营饭店取月饼,放袋子里提回家。

转弯进村,稻田金黄,玉米杆上下边的玉米叶也枯黄,过不了几天,又是放农忙假秋收。

看田埂上的老头,张彧喊一声:“洪伯公”。

洪伯公看向他笑:“铁蛋放学了,今天杀兔子吗?”。

张彧回答他:“杀”,随即问:“伯公你家杀吗?”。

洪伯公回应:“杀,留一只公的”。

张彧笑笑:“挺好,洪伯公今晚多吃些”。

“家里人多,也吃不到多少,不过比以前强”。

“那是,洪伯公,我回去了”。

“哎,好”。

张彧走进村口,碰上不少人,大家打招呼基本上是:

“铁蛋,你家晚上杀兔子还是杀鸡?”。

张彧:“兔子,五叔你家呢?”。

“也杀一只,今年中秋有肉吃”

张彧:“挺好”。

“是,多亏了清川和你”。

“铁蛋,买月饼了吧?”。

“买了点,你家也买不少吧”。

“……”。

张彧回到家,便见胡澜在自家院子里,见到意中人,他心里有点紧张,提着袋子的手握紧,笑着打招呼:“胡知青,你好,找我娘?”。

胡澜微笑说:“是,今天过节早下工,林姨说你家菜多,拉我来摘一些,她刚想到什么,进房间”。

张彧笑:“我娘是种很多菜,一会多摘些,我请人帮做一些月饼,有两种馅,我包两个给你”。

胡澜拒绝:“那不行,我不能要”,林姨太热情,每次都塞给不少她吃的。

张彧说:“牛棚的人我也送,你拿着吧,不然我娘一会还得给你送去”。

林三丫从房间里出来就听儿子说她给胡知青送,不由问:“铁蛋,送什么?”。

张彧说:“月饼”。

林三丫笑:“哦,对,你说过拿材料让人帮做,你包起来,我带胡知青去摘菜”。

张彧应声:“好”。

胡澜从林姨家出来,提着一篮菜,里面有纸包的两个月饼,这对母子,就不能让她拒绝。

送走胡澜,张彧又包两个月饼,让建设给张贵山送去。

中秋节,张彧叫叶昆和贺知文两人一起过,他们没答应,说在知青点吃饭,吃完饭再过来赏月。

林三丫做了丰盛的晚餐,建设回家过节,母子俩吃饭有点冷清。

林三丫问儿子:“铁蛋,你打算什么年纪结婚?”。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