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将在七零

第68章 清明

二月二后,大队去养猪场抓小猪崽回来,张彧下午放学去大队部,猪崽只留最后三只瘦小黑花,趴在稻草上不动,看着不太好。

赵明兴手摸一只小猪崽的小猪头,猪崽哼哼两声,像是抗议,起来走动几步又停下,他摸另两只,也一样。

赵明兴有点不好意思,和张彧说:“猪崽运回来,大家都挑好的走,只剩你的”。

张彧面色迟疑:“能养活吗?”,拿回去不会养几天就死了吧,猪崽不便宜。

赵明兴说:“可以,猪崽没病,只不过抢食不过别的,就小一点”。

没病就好,大队长的话还是可信的,张彧说:“行,我要走”。

他付了现钱,提着三只小猪回到家,放到猪圈里,三只小黑花可能离开熟悉的地方,进猪圈就窝林三丫铺的稻草上不动。

林三丫看着猪崽说:“有点小”,还不太精神,很没力的样子,能养活吗?

张彧心里也没底,只能说:“大队长说小猪没病,抢食不厉害才小点”。

猪崽来的时候,林三丫知道,但她不敢去大队部挑,她说:“我煮猪食来喂看看,吃得多能长肉,如果吃不多,养不大”。

这个张彧不懂,等亲娘煮好猪食提去后院,他跟着去看,温热的猪食倒猪食槽里,三只小猪闻到食物,马上颠颠跑过来吃,吃相有点凶狠,好像饿狠了。

看着好像不错,张彧问亲娘:“行吗?”。

林三丫喜爱看三只小黑花,笑说:“可以,吃东西都很猛”。

下午喂得早,晚上林三丫又给小猪崽喂一餐,张彧拿手电筒给她照,和之前一样,三只小猪崽闻到食物就爬起来跑过来吃,吃得猛,把猪食吃得干净,又去趴下睡。

张彧放下心,这样子肯定能养活,年底的肉有了。

早春,各种野菜都还小,蕨菜窜起来,肥肥嫩嫩,张彧放学回来,便见院子里两半筐的蕨菜,他对这种菜感觉一般。

每年初春,老宅的姑娘们每天都会掐很多回来,水烫过后媷掉毛切碎,和玉米面混捏一起,蒸成饼,难吃!晒干的蕨菜用来做菜,他也觉得一般。

晚上吃饭时,张彧就见和腊肉炒在一起的蕨菜段,还有混有蕨菜的烙饼。

他拿个饼子咬一口,嗯,味道还不错,蕨菜切得很碎,和玉米面白面和一起,加点盐和花椒粉,用油烙,居然很不错,饼咽下去,再夹一个蕨菜段吃,油够还沾有腊肉味,蕨菜段的味道很不错。

张建设吃下一个饼子说:“大娘,你做的蕨菜饼很好吃”,中午他娘也做饼子,很不好吃。

林三丫说:“建设,饼里加了白面,又是用油烙的,和蒸的不一样”。

“哦”。

之后林三丫上午上工,下午掐回蕨菜,烫菜,媷小绒毛,晾晒,忙忙碌碌,看她忙得开心,张彧让她不要做的话没说出口。

阳历三月底,农历二月底,天气有些暖和,大部份人脱下厚棉衣,换上薄棉衣。

种春玉米没有农忙假,张彧就请假四天,连带星期天共五天,进山开荒地,他把年前烧的那块地四周挖起一米宽,一米五深的壕沟。

这块地差不多两亩大,挖四面壕沟用了两天时间,之后把地翻起来,挖走树根草根,尽管他做事速度快,这还用了一天半时间,种下玉米又用一天半时间,和之前预估用的时间一样。

种完玉米傍晚从山里回到家,指点一下练箭的张建设,张彧烧水洗个澡,清清爽爽地去吃饭。

天渐暖,坐高椅吃饭比较舒服,他们吃饭挪到八仙桌上,桌上四个菜,嫩绿的韭菜炒鸡蛋,腊兔肉炖土豆,炒菠菜,蒸腊鱼,主食是二合面烙饼。

这几天儿子早出晚归,林三丫把两个肉菜摆在儿子前面,张彧推到中间:“一起吃,队里的春玉米种完了吗?”。

林三丫说:“明天再种一天就完成”。

后天就是清明节,张彧心里考虑再三,决定清明后天随大流去祭拜张家先祖们。

祭拜要祭品,他和林三丫说:“后天清明,那下午杀只□□,我晚些去问华明伯要点冥钱”,他家肯定有门路弄到冥钱。

杀只母鸡,林三丫是有点舍不得,不过这是必要的,说:“行”,她决定,现在孵蛋的那只母鸡,等小鸡孵出来,全部留下自己养。

天黑,张彧去敲张华明的门,开门是他家的大孙子张新瑞,张彧随他进堂屋:“华明伯,清池哥,清峰哥”。

张华明看他笑着说:“坐”,张清池和张清峰向他笑笑。

张彧在八仙桌边一个位置坐下说:“华明伯,后天清明,我家没有冥钱,你家有多的吗?”。

张华明说:“有,清池,去拿点来,铁蛋,有件事在我心里想了很久,决定想问问你”,“哎”,张清池起身去屋里拿。

张彧微笑说:“华明伯,你问”。

张华明顿了一会才说:“你爹春节回来,我见你没有回老宅和他们一起吃个饭,和他也没有什么来住,他媳妇就算,但他是你亲爹,你和他亲近些,等你毕业后,让他给你走走关系,在城里找个工作”。

铁石媳妇去找铁蛋,被铁蛋骂滚的事,大家都知道,也能理解,但铁蛋和他爹的关系太差,之前铁石说过,铁蛋和他奶奶有很大矛盾,处不来,要搬离老宅,这其中内情可能还影响到了他们的父子关系。

张彧听了,明白张华明的意思,现在在城里有个工作,户口转进城,吃商品粮,是非常很了不起,觉得他有张铁石这层关系,有机会进城为什么不用。

但张彧觉得自己现在的日子也过得真不错,除了不能用电灯外,觉得在村里住也很好,城里住的房子窄小,买粮食肉限量,像凌江吃肉要早早去排队,过节时更是半夜起来去排队。

他说:“华明伯,我知道你的意思,其实城里的生活也没有那么好,除了买日用品方便些,但住的吃的还真不如在村里”。

张华明仔细一想,铁蛋有本事,年前那段时间隔几天就给自家换些肉,又分给帮他忙的人,这肉的份量真不少,也许暗中有更多,看他的样子也习惯了去黑市,在村里确是比在城里大部份人过得好,他不再劝。

只是说:“我不知道你和你爹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我也不劝你了,你自己想好,不拿自己的前途赌气就行”。

作为原来族长的儿子,张华明到现在对族人还挺有责任心的,张彧说:“华明伯,我想得很明白,不过我倒是想学开大车,你有没有认识会开大车的人,学费要钱要粮要肉都可以”,张华明做为村支书,应该认识不少人。

张华明想了想说:“我是认识一个开大车的人,在市钢铁厂,我写信问问,只是铁蛋,你就算学会开车,也找不到工作”。

张彧没想到只是随口问,没想到他真的认识开大车的人,说:“有机会学开车就行,没想着能找到工作”。

张清池拿来一叠冥钱给张彧,张彧接过说声谢。

张清峰笑说:“铁蛋,学你会了开车,说不定将来真有机会找到工作”,铁蛋心里挺有成算。

“很难”,这个想法张彧有过,但也只是想想,有也好,没有也行,现在的生活真的很不错,他问张华明:“华明伯,工农兵大学的指标要下了吧,今年队里的名额是不是清峰哥?”。

张华明说:“默认是这样没错,谁知道会不会有变化”,没到最后落定,不能把事说死,世事无常。

张彧有点好奇:“去什么大学,能学到什么?”。

说话的是张清峰:“今年还不知道是什么大学招收”。

不懂其中的道道,张彧不再问,拿着冥钱起身:“谢华明伯,我回去了”。

清明节当天,张彧放学回来,亲娘已经把鸡杀好煮熟,张彧收到大竹篮里,收进一壶酒,三个杯子,冥钱放进去,提着篮子进山。

现在上山祭拜都是偷偷摸摸地,早几年他们的祖坟还差点被刨了,张彧提着篮子到地方,先给最后面的一排上坟,最后一排三个,三兄弟,坟头周围干净,没有杂草,前面有烧的灰,看灰的量,有不少人来扫过。

他从左边开始,摆祭品,倒酒,烧两张冥钱,简简单单,等小会,酒倒回壶里,下一个。

祖坟里的坟挺多,但张彧只给六坟头个祭拜,冥钱也用完,收拾好东西,就见张贵山领着张铁木等五个男丁上来,张贵山看着没以前精神,最后面的张建设向他笑笑。

张铁木和他搭话:“铁蛋,你来挺早”。

张彧回说:“嗯,放学就来,你们上去吧,我这就回去”,说完提着篮子下去。

张贵山看他背影叹一口气,张建设开口说:“爷爷不早了,快点,一会天黑了吓人”,奶奶真是,这么晚才把祭品弄好,一会天黑,全是坟墓,多吓人。

晚上就母子俩吃饭,鸡斩成小块炖蘑菇,炒两个菜,饭菜同样吃光。

第二天放学回来没多久,大队长找上门,张彧把他迎进堂屋,冲上茶。

赵明兴喝两口热茶说:“哎呀,这茶真香”。

张彧说:“同学给的,就一点点了”,碧螺春真只剩下一点点。

赵明兴笑笑说:“去年你和我提过种蘑菇的事,我问过秦主任,又去县里农科站问过,觉得可行,和农科站的人拿了资料,等天变更暖就试做,资料我抄多份,给你拿来一份,你试试,你脑子灵活,说不定能成功”。

蘑菇能不能种出来,赵明兴心里没有一点底,就想让多几个人小范围试种。

张彧笑说:“大队长,你这是广撒网”。

赵明兴无奈说:“我这是没有办法,希望真能种成功,让大家到年底多分些钱,不用为了娶个媳妇卖粮食,扎紧裤带过日子”。

大队长想法不错,张彧从赵明兴手里接过几张纸说:“行,我研究研究”。

清明前后的清明草很嫩,林三丫掐一些回家,按贺知青给她的详细做法,一步一步做清明果,弄两种馅,一种腊肉丁炒笋丁蘑菇丁做的咸馅,一种是白糖馅。

清明果还没蒸熟,叶昆和贺知文过来,看张建设在练箭,叶昆突然手痒,也试射一下,张建设见他箭落前面不远,哈哈笑:“叶大哥,你也和我刚学的时候一样”。

叶昆弹他一下额头:“敢笑话我”。

林三丫站厨房门口叫他们:“蒸的时间够了”。

四人进厨房洗手拿碗筷,张彧从蒸笼里夹起咸馅的吃,咬一口,点点头,味道真不错。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