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叫什么
公安进了王主任家,里面传出女人叫嚷声,孩子哭声。
外面越来越多人远远围着看,个个脸上兴奋,眼睛发亮,王主任被人寻仇,被打断腿,扔在城隍庙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太痛快!
不知道王主任怎么被拉到那里打的,都心想,那人怎么不把他打死了呢,打死了多好,少一个祸害。
没一会,一个绿色吉普车开过来,张彧发现上回在国营饭店里问他话的人坐车里,车后面跟着多个穿绿色军装。
站张彧前面的大娘小声和她身边的大娘说:“武装部的人也来了,这是查到什么?”,能把姓王的抓起来就好了。
另一个大娘咬牙说:“不知道,他那个侄子怎么没有被打”,那个王卫红最好被人打死!
武装部的人进去,一些人恋恋不舍跑去上班,但来围观的老人,妇女,少年,小孩越来越多,一些没有位置站的少年爬上王家墙头往里看。
张彧站的位置是王家斜对面,能看到一点,看到了从密室里搬出来的梅瓶。
在正门对面看的人时不时发出“哇,好多钱”,“吸溜,金子”的声音。
不到一个小时,公安和武装部的人搜赃完成,一部分东西装上车,一部分人抬着,提着走,张彧和一群少年远远跟过去,两拨人都进了公安局,一群人兴奋散去。
张彧知道没这么快公布结果,便离开去百货大楼买些日用品,买个大铁锅,售货员们谈王主任的事,谈得眉飞色舞,
出了百货大楼,张彧找个偏僻的地方把东西都收起来。
大铁锅贵,花了四十八元和二十张工业票,自己挣钱快用去一半,有时钱很不耐用。
他又转去黑市,卖出一些瘦肉,买到一些白面,和票贩子换些布票。
中午填了肚子,想到凌江说的话,张彧转去废品收购站,废品收购站是一排三间房子,房子前面两侧有棚子。
有一个约六十岁的大爷和一个中年妇女坐在棚子下面整理废品,张彧走近大爷,开口问:“大爷,有旧家具吗?”。
大爷抬起头,看张彧说:“有,你要?”。
张彧说:“是,刚分家,家里什么都没有,我看看,可以的话明天来拉”,家具他想都打新的,但没木材。
大爷站起来:“家哪里的?”。
张彧跟他后面说:“东兴公社”。
“是挺远的”,大爷推开最右边的房门说:“都在里面,虽不是好的,修修也能用”。
张彧问:“能看看吗?”。
“进去看吧”。
“多谢大爷”。
张彧进房间,房间两边摞着八仙桌,炕桌,椅子,也有拆放的床,他从中间走进去,靠里面有一个书柜,一个脏得看不出颜色的五斗柜,都布满了灰尘。
张彧退出房间,和大爷说:“大爷,明天我再来挑,今天挑点报纸和旧书”。
大爷指向中间敞开的门:“在里面,自己去挑,挑出来拿到前面”,说完转去棚子下。
张彧进去,房间两边堆很高的书和报纸,夹着一些破旧小东西。
进去脚边就是一摞旧的小人书,张彧拎一边,一会一起拿走,他挑出一捆较新的报纸,看向另自侧的书本,从里面挑出一些旧书,旧高中课本,课本还挺新的。
抽出绑得较整齐的一捆,发现了红楼梦,三国演义等**的书,散落落灰十几支没用过的毛笔,三个砚台,十几条墨条,一大捆宣纸,他拿起来看看,都很不错,悄悄收起来,然后扒拉旁边的书过来掩饰。
张彧挑了半个多小时,发现自己挑了不少报纸和旧书,出来问大爷:“大爷,我挑不少报纸和旧书,有个麻袋装吗?”。
“我看看”,大爷进房间查看他挑的报纸和书,说:“旧麻袋一角钱”。
“那给我拿一个”。
大爷拿来麻袋,看张彧装入东西,提到外面称,共两元多,果然比去买新书便宜太多。
他提麻袋从废品站出去,找个地方收起来。
下午时间差不多,张彧去百货大楼买布料,出来直接去车站,三点坐上车。
车上的人也在兴奋谈论王主任家被查搜的事:
一人说:“王主任家搜出很多黄金,钱一捆一捆的,哎,这钱从哪来的?”。
“害了不少人,抢来的呗,这回指定要枪决了”。
“听说他市里有靠山”,没听说官官相护嘛。
“证据确凿,那靠山恐怕撇清关系还来不及”。
“听说王主任和武装部的人结仇,如果是真的,他翻不了身”。
“……”。
就连开车的司机也说:“他那靠山说不定还会落井下石”。
“哎玛,不知是什么人寻仇,痛快!听说王卫红有公安局的人去抓了”。
“说不定回去路就能碰到”。
“……”。
车开出县城十来分钟,“看,公安局的车,车里那不是王卫红吗?”。
吉普车和班车相错而过,张彧看到坐后面的王卫红,心里高兴一下,又升起隐忧,接王主任位置的会是什么样的人?
唉,不过想过悠悠南山下的生活,感觉挺难的。
下了车,张彧提着布料疾步回村,出公社没多远,就见前面不远处,大队长赶着牛车,牛车上堆着行李,牛车后面一段距离,跟着三男四女,一看就知道是下乡的知青。
又有知青来,张彧赶上去,从一个男知青边上走过,心里一愣,放慢脚步,看清对方的脸,心一动,越到前面去,走到前面叫:“大队长”。
赵明兴擦下汗,转头见是他,笑说:“回来了,买布啊”。
张彧走路速度和牛车速持平,他高兴说:“大队长,今天早上县里发生一件大事”。
赵明兴心里一咯噔:“什么大事?”。
张彧说:“王主任被人打断双腿,扔在城隍庙,公安和武装部查抄了他的家”。
“真的?”,赵明兴猛提高声音问。
张彧笑说:“真的,我在国营饭店听到消息,就好奇跟人一起去看,我站的位置不好,只见到搜出来的瓶子,站位置好的看到一捆一捆的钱和金子,听前面的人说闪着光”。
没等赵明兴回神,他又说:“我坐班车回来的路上,见公安把王卫红抓走,车里的人都看见”。
那是没有假的了,赵明兴心里激动,小声说:“老天有眼”。
是他有眼,为民除害的好吗,张彧笑笑,问赵明兴:“大队长,男知青有个特别俊的,叫什么名?”。
听张彧这么问,赵明兴脸上表情不太好,男知青长得太清俊,就他接人这么一会,就有女知青明争暗斗,心烦,他说:“叫贺知文,长得太俊,麻烦”。
也是姓贺,和舅舅长得这么像,会不会是舅舅的嫡枝后人?贺家南去几年后,他碾转得到消息,舅舅在钱塘定居。
张彧说:“三个小队,安排分开不就行了,大队长,上午我去废品收购站看了看,那里能买到旧家具,明天我借下牛车,去拉回来”。
三家里大队穷,连个拖拉机都没有。
赵明兴说:“可以,按规矩,你想找谁赶车?”。
“山大爷啊,平常不是他赶车吗?”,张彧说。
赵明兴笑笑:“一会我跟他说,牛车到县城走三个小时,你明早打算几点走?”,找山大爷赶车,要付两毛钱,不少人自己赶或找兄弟赶。
张彧:“五点,他们八点上班,买了东西马上回来,正午前回到村里,还没那么热”。
“行”。
有张彧带回消息,天黑前,三家里大队大多数人都知道县里发生的大事,有几人还专程来当面问,张彧把自己和大队长说的话,说过一遍。
叶昆听了,很遗憾地说:“早知道我今天就请假去县里”。
张彧说:“也就那样,没什么特别”,抓人、查抄而已。
叶昆白他一眼:“看热闹啊”。
次日凌晨五点,天灰亮,山大爷赶着牛车,张彧坐后面,晃悠悠去县城,走了整整三个小时才到。
大爷见他真的来了,打开房间门让他进去挑,张彧挑出两个比较好的炕桌,搬出昨天看中的书柜,五斗橱,四个缺腿椅子,两个黑乎乎的圆凳,经大爷同意后,他拿走几个散落的椅子脚,花了二十二元。
付了钱,东西搬到牛车上绑得结实,牛车到一个路口,张彧让山大爷停下,他跑去国营饭店买五个肉包,十个二合面馒头,想打听王家案子进展,没听到有用的消息。
回到牛车上,拿牛皮纸包一个肉包一个馒头给山大爷说:“牛走得慢,可以边吃边走”。
山大爷接过说:“买馒头就行了,买甚么包子,铁蛋,钱省点用”。
张彧说:“晓得”,和老人没必要争辩。
正午前,他们回到村里,张彧把旧家具堆在厨房后面一角,等搬了家再清理。
张建设见三哥买这么破旧脏兮兮的桌椅,心想三哥的钱花光了,还给自己买肉包子吃,三哥真好!
在村里,张彧关注县里王家案子的发展,每天中午都要去公社打听情况,三天后都没什么消息,有点担心有人帮王家翻案。
直到又五天后,案子才定,王主任迫害两条人命,收贿,逼迫妇女,王卫红迫害妇女,逼死一条人命,都被枪决,两天后来东兴公社游街示众,消息传出来,大家兴奋不已。
张彧在公社打听消息,公社人心躁动,谈的全是王家事。
张建设得到消息,兴冲冲来找张彧:“三哥,你要去看游街吗?”。
张彧反问他:“你想去看?”。
“想去!三哥,你带我去”,张建设央求。
“行吧”,张彧答应,之前还说带他去国营饭店吃面,一直没有成行,这回就顺便去吃。
两天后上午十点,公社大街人山人海,张彧一边是林三丫,一边是张建设,挤在人群中,见了带手铐的王家叔侄,断腿的王主任坐轮椅上,被人推着。
还有常跟王卫红后面的三人,都耷拉着头,看不到他们脸上表情。
从大街一头慢慢走起,不少人向他们扔烂菜叶子,不少人激动喊:“打死他们!”,押解的公安拿喇叭喊:“大家冷静,冷静!”。
走到大街另一头,他们就被押上绿色卡车,车开走,据说还要去其他公社。
兴奋不已的人群散去,张彧带着林三丫和张建设在公社大街上转了转,然后带他们去逛供销社。
中午带他们去国营饭店,太热,没要骨汤面,吃拌的凉面,张建设很高兴,他期待来国营饭店吃面很久了,林三丫眼睛也亮晶晶。
作者写得慢,不好意思。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