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终审_82日记23(二)
孙老师目光转向我,“我想夏华的学习委员这学期就不要再当了。咱班里至少得出一个重点名派大学,夏华应该去攻北大。时间不多了,夏华要集中精力学习。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还得听听夏华的想法”
“我听孙老师的。”我理解孙老师,同时我也知道我这个学习委员其实啥大事也没干过,无非各课老师的试题先让我作作。
“其他同学啥想法?”
“我相信我的学习不会受影响,我愿意继续做我的文娱委员”
“我也愿意继续给同学们服务。”
他们都纷纷表态,惟有我做了“逃兵”。
老师给我指明了道路,北大,北大,我要拥抱你!
某月某日 天气:雪 心情:象雪一样
从夜自习开始,雪花就零零散散的飘落下来
这是冬天的第一场雪,大概也是最后一场雪了。
一冬天都是晴天,没见到一点雨雪,田里的麦子旱的冒烟。我能想象到,田里的麦子现在正欢笑着,伸开小手迎接片片雪花。
“今冬雪下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雪花也能让农民们(包括我的父亲)多些欢欣,少些担心。
夜自习的下课铃声响起了,我,虹,还有班里的其他同学,学校里的其他同学,冲到操场里。
在漆黑的夜色里,雪花白亮亮的,映衬的大地犹如一张洁白的宣纸。这些轻狂的高中生,在雪地里奔跑着,象脱缰的小马驹在田里撒欢一样。我不喜欢象其他同学那样扯着喉咙狼吼,我喜欢把激昂的情绪化成诗歌,是的,就在这洁白的稿纸上,写上美丽的诗篇,写上亿万个美丽的名字。
雪花 飞吧飞吧飞吧
三尺枯枝堪称绝世狼毫
长发披拂索性来通狂草
洁白的纸 洁白的色 洁白的含义
只写一个美丽的名字
多少飞飘的思绪
美丽的名字
多少深情的呼唤
美丽的名字
纷纷地 纷纷地
飘落下的都是种子
藏在沃土 蜇伏
下个季节
芽否 花否 果否
太阳的嘴脸在雪后露出
迷人的名字 引来
丘比特的光箭 如痴如狂
所有名字都闪闪发光
—如遍地的太阳
雪融从第一笔起步
蚀骨的雪水蚀透地壳
把亿万个名字镂进地幔
还有亿万个美丽的名字
袅袅地 袅袅地
升上天堂
美丽的名字啊 光芒四射
这正是雪的季节
前世缘定化作今日的落英
洁白的晶莹的曼舞的名字
溢满我的眼帘 胀痛
轻轻的 轻轻的
用花颤的音度 唤
你一的一名一字
梅花在回声缭绕的枝头 绽开
是否允许的暗示
伸出虔诚的手 捧着心去接
你的名字
冰冷的水珠滴进火烫的心
水的咸度与泪泉无异
一个美丽的名字
一声咸湿的轻唤
飞吧飞吧 满天飞吧
亿万个披着轻纱的小泪花
不管怎样,我已把一个美丽的名字融进新年里最初的一场雪中。
某月某日 天气:阴天 心情:喜悦
今天是大星期的休息天(学校规定,两个星期合为一个大星期,第二个星期的星期六、星天可休息),我想回家带点麦子,馍票饭票快吃完了。
我的家距城区二十多里,背后紧挨着黄河古道。
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据说咸丰五年,黄河洪水泛滥,黄河自兰考附近北折入渤海,原先流入黄海的那条河道从此就断了水源,河床逐渐干涸,每年春秋季,大风一刮,河里黄沙飞扬,成了一条废黄河。草根潭村就挨着废弃黄河大堤,村里一千多口人,姓夏的占多数。草根潭远离城镇,交通不便,没有矿产资源,村里人不会做工经商,都以种田为生。草根潭老辈子上没有出现过大富大贵之人,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
我骑着少铃无匝的破车,用了一个多小时才走到最近的路口,离草根潭村还有三四里的路程。剩下这段路是粘土路,路上的雪快化完了,都是湿粘的泥巴,车圈里塞的都是泥,一步也骑不动了,只能推车。走不多远,我的布鞋就湿透了,走起来“嘎吱嘎吱”直响。雪水灌进鞋里,刺骨的冷。我咬着牙只管大步往前走,脚竟然越来越热乎了,不仅脚,浑身都热,热得发烫,离家越近烫得越强烈。
路两边都是麦田,田里覆盖着薄薄的雪花,一行行的麦苗从雪花里钻出来,我走过来,它们都亲切的向我招手。我们是朋友,我们是兄弟。
草根潭村就在眼前了,稀稀疏疏的树间露出一排排红砖瓦 房,我的家就在其中。我离大门口还有几十步之遥,大黄(狗)汪汪叫着扑出来,一个劲的向我裤腿上蹭。我走过大门了,鸡的咯咯声,猪的哼哼声混杂着院内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好亲切啊那种回家的感觉。
“娘!”我看到母亲正在院里筛麦子。
母亲忙放下手中的簸萁,去接我的自行车,“今个一大早,喜鹊就在门口呱呱叫,我猜一准是俺乖要回来了。这不锅里还给你留着饭,还热着呢。锅底下还给你烧了一块红薯。”她眉眼都乐开了花。
我最爱吃烧红薯了,走了几十里的路,肚子早就饿的慌。我一头扑进厨房,从灶塘里扒出红薯,从锅里舀出咸菜汤。我坐在灶门前,烤着灶门口的热气,吃着香喷喷的红薯,喝着麻辣辣的咸菜汤,感觉爽极了,路上的辛苦早巳飞到九霄云外了。
母亲掂来一双干净鞋子,心疼地说,“恁冷的天,真苦了俺乖了。”
我满不在乎地说,“走起路来就不冷了,我的脚还冒着热气呢。俺妹妹回来没有?”我妹妹在乡里上初三。
母亲说:“你妹妹早回来了,她去菜地了。我簸完麦子也去哩,你就先搁家歇着吧。”
我吃饱喝足后走到后院。后院是住的是爷爷和奶奶。
奶奶正在院里喂鸡子,一群老母鸡围着奶奶“咯咯”乱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