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

第237章

一群人遗憾退散, 周元凑到钱有福跟前道喜,完了又摇头笑道,“顺哥儿这才中了个童生, 就这样,等顺哥儿中了秀才, 这些人还不悔的肠子都青了。”

钱有福想想那场景, 好像还真有可能。只是不管他们怎么遗憾,这亲事都已经定下了。而且钱、周两家现在对这门亲事都还挺满意的。之前他跟孩子被报复,周家那边也帮了不少忙。

倒是周家大侄子, 好像也差不多到定亲的年纪了吧?钱有福转头戏谑看向周元。

认识这么多年了,钱有福一个眼神过来, 周元就知道他什么意思。探头看看外面,见大家都回去做事了, 没人注意他们这边,周元这才拖了把椅子在钱有福旁边坐下, 老实点头“媳妇确实提过要开始给老大相看,只是我觉得老大还太小了, 想再等两年, 等孩子稍微大一点,最好也能跟顺哥儿一样,身上大小有个功名。”

钱有福点头, 这打算没毛病,换做他,他也会这么做。

“然后媳妇转头就又提了家里丫头的亲事。”

“?你家丫头不是还小吗?”他如果没记错的话, 十岁都还不到吧?“这么着急干嘛?”

周元幽怨答:“怕又被人抢了。”

“咳咳……这个”这个真不怪他, 他本意其实也是想让安安跟周家大小子做亲来着,毕竟周家小子是他看着长大的, 不管是资质还是品性、为人处世,包括长相都不错,两家又知根知底,还住一个胡同。安安要是嫁到周家,大富大贵可能没有,日子过的绝对自在。可这不是世事难料吗?谁能想到九王爷突然横插这么一杆子呢。“咳咳……所以,嫂子这次是又看上了谁?”

“你侄子。”

?钱有福诧异,“平哥儿?”

周元点头。

“可是平哥儿还小。”而且这孩子憨厚有余,机灵不足,将来读书上恐怕天资有限。

钱有福跟他哥谈过,两人对平哥儿的规划就是发扬他坐得住,喜欢手工的优势,过一两年等这孩子年岁够了就把人塞国子监,走特长生的路子进工部。虽说将来肯定也能做个小官,可除非遇到特别机缘否则上限终归有限。

周元两口子几个孩子,可就囡囡一个闺女,再过几年,周元再往上升一升,把囡囡嫁入名门望族也不是不可能,完全没必要现在就把囡囡跟平哥儿绑死。

钱有福想的这些,周元当然也知心知肚明,可是就像钱有福之前因为疼闺女,不介意把安安低嫁,跟他儿子凑一对一样。他们两口子疼闺女,想要闺女平平顺顺的,更多的考虑的也是女婿家庭和不和睦,家人好不好相处,闺女嫁过去会不会受委屈。

从这几个角度考虑,平哥儿绝对是个大大大好人选,而且认真说起来,囡囡嫁给平哥儿也算不上低嫁,其他的且不说,只说钱有福、钱有德兄弟俩在朝堂上的地位,安安跟九王爷这门亲事,其实这门亲事若能成还是他们家囡囡高攀了。

如果不是他跟阿福关系确实好,两家确实关系亲近,他也不能这么自然开口。

这一点,钱有福也明白,不过这事他一个当二叔的确实做不了主,“我给你问问我哥。”

“行,有你这话就行了。”能成当然好,成不了,他们也不遗憾,至少努力了不是?

说完这个,周元顺嘴又跟钱有福说起另外一件事,“我想过些日子把老大转到国子监来上学,你觉得怎么样?”

之前没想把儿子送到国子监来,是因为这里学风实在太差,周元怕自家孩子跟那些小子一起学坏了。现在国子监学风不错,这里的老师又博学广闻,正好自家孩子年岁也够了,周元就有了这个想法。

“挺好的,不过现在国子监学风好了,有你这想法的人不少。”可是国子监的名额就那么多,“国子监这边估计要组织一场考试。”

“考试?”周元一愣,“夏考之后,按着之前说的不是会有一波不合要求的被退学吗?”到时候名额不就有了吗?

钱有福:“夏考确实会让出一些名额出来,但是你忘了?这里面有部分名额是要拿出来赏给有功之人的。”

上次去见皇上,皇上就问他到时候大概会有多少名额能空出来了。虽然钱有福不知道皇上准备把这些名额具体给谁,不过大概可以确定这些名额会落在这几年跟着舒大人出海以及在北地战事上立功的功臣头上。

还有一些会作为补偿给回那些被清退孩子的家族,能够匀出来给其他人,不会很多。

周元点头,这么看来他回去得好好盯一盯老大的学业了。可别到时候老大考不进来。

*

“阿福,顺哥儿中了。”

刚进六月,京郊麦田里麦子刚刚收进仓,淮安府那边顺哥儿中了院试第九的好消息就随着江淮丰收的喜报一起传到了京城。

钱家人的欢喜自是不用说。因为江淮、湖广今年粮食丰收,皇上龙心大悦,整个朝堂都沉浸在一片欢喜之中。

“现在整个京城,恐怕就只有我们最苦逼了。”

国子监今年的夏考即将来临,面对很可能决定自己命运的一场考试,即便是大多数同学知道即便这一次失败了,后面也还有两次机会,学生们也都控制不住的紧张起来。

同学甲看着同学乙羡慕,“你还好吧?以你的成绩合格肯定没问题的。我才紧张……”

以他现在的成绩,加上在国子监已经混了五年可连初级考核都不一定能过,一个弄不好得被退学。到时候,名额便宜了他爹的便宜庶子,他娘能吃了他。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是啊,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可我也不知道祭酒大人会来改革国子监啊。”他还以为他能再在国子监混几年呢。同学甲托着下巴两眼无神的看着窗外。

同学乙知道同学甲家里的情况,安慰的拍了拍他肩膀,“还有几天,再努力一下吧,虽说临时抱佛脚不好,可抱一下总比不抱好吧?说不定你运气好撞上几题就过了呢。”

如是这样的安慰,这几天,国子监的教授、博士们经常在国子监听到。

每每此时,这些大人们总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都不用说远的,就说半年前的年前冬考吧?那会儿,这些孩子们好像还是一副悠闲自在的模样吧?

谁能想到,只短短半年,国子监便完全换了个模样。

“嘿,老周,你家大小子准备的怎么样了?”作为内部人员,他们都知道,今年国子监难进,到时候很大可能会进行考试,择优录取,所以有孩子想要送进来的,早早就准备上了。

周元:“就那样吧?也不知道大人到时候会考什么,其实也不知道该准备啥。”周元笑着打哈哈。

“不是吧?你跟大人那么多年的交情,大人私底下就没给你透点?别藏私啊,跟我们说说呗。”

“是啊是啊。老周说说吧,请你喝酒。”

周元连连摆手,“不是我不说,我是真不知道。都相处这么久了,大人是个什么性子,你们还不知道嘛?大人那就不是藏私的人。咋可能会单独给我透题?我说各位大人,你们就别想着走捷径了,大人能提前告知我们这次招生要考试,就已经算是很够意思了。”

什么都不告诉你们,你们不也不能说什么?!

这话说的确实有理,可人不都那什么‘得寸进尺’嘛。

几人讪讪,知道问不出来,几个人闹了会儿也就消停了,开始改为猜测过几天这些孩子们能考的怎么样。

“估计不会太好。大人来的时间还是太短了,很多孩子态度都才转变过来,就算想学这么点时间也学不了多少。”

众人闻言纷纷附和点头。

想到之前钱有福让他们统计的,在国子监一个年级已经待了三年以上的那足足两三百的学生名单,大家也不知道是应该期盼他们能通过考核升到上一级,还是期盼他们被退学把名额给新的孩子让出来好。

*又两日,南书房

“爱卿,觉得哪个更好?”

弘治帝翻着手里厚厚一叠名单,笑着问。

“哪一种都好,臣都能接受。”

“爱卿不觉得对他们这些人不公平?”

这几天,他可是听不少人明里暗里跟他抱怨,说国子监改革第一年就让人退学,对这些第一批被退学的人不公平。

“不觉得”钱有福拱手,“他们已经在国子监待了那么多年,占用了国子监优质资源足够的时间,没有学好,臣以为更多的是他们自己个人的问题。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好,这话说得好。就冲你这句话,回头出去,拉一车冰回去。”

“臣谢陛下赏。”钱有福笑着谢恩,这样炎热天气,这一车冰,可是好东西。

弘治帝摆手,捋捋胡子温声道,“京里越来越热了,朕这两天就要带着太后他们出京避暑,国子监的事朕就交给你了。等国子监的事忙完了,朕允你去你京郊那个庄子上住些日子,也避避暑。”

“臣谢陛下信任、体恤。”

弘治帝再次摆手,“国子监那边,到时候夏考成绩出来,如果有人因为被退学闹事,你不用怕,朕已经跟大理寺那边打了招呼,到时候你只让人去大理寺那边说一声就行了,会有人去处理。”

钱有福点头。有了皇上这话,他就没什么可担忧的了。

六月初十辰时正,国子监夏考准时开考。

跟科考一样,为了防止作弊,所有人进场前会被进行搜查。

只不同于科考的是,这里的学生不会被关到号房里去,而是跟钱有福上辈子一样,桌子拉开,就在教室里考,有国子监以及其他部分借调过来的官员两两结对,作为一个考场的考官。

钱有福这个国子监祭酒则作为巡考员,跟其他几个巡考员不停的来回在各个考场里转悠、巡视。

“怎么样?大人,有发现有作弊的吗?”大夏天的,一身官服,在所有考场里来回跑,绝对是个体力活,几个巡考员,几圈转一下,转的一身汗,有的年纪大的,看着脸已经红的有些不正常了。

钱有福摇头,赶紧让人拉着几个看上去不怎么好的大人去放冰盆的休息室休息一下。

“喝点绿豆汤,解解暑。”这天确实是太热了。

“钱大人还要转吗?”一个巡考员咕噜咕噜几口喝下一碗冰镇绿豆汤,放下碗道。

“还得继续,再坚持一下吧,也快结束了。”

几个人点头,稍微休息了会儿后,就又继续踏上了巡考之路。

“你,说的就是你,看的什么?”

之前一直没有抓到作弊的,钱有福他们都以为没人作弊了,结果临了临了,第一场考试还有不到两刻钟快结束的时候,被他们抓到一个作弊的。

那孩子估计也没想到会被看到,慌的不行,下意识就把手里的纸条往嘴里塞,被钱有福快步上前捏住下巴给阻止了。

同考场其他考生,被这边动静惊着,全都转过头往这边看。

钱有福蹙眉,“做你们自己的,还有一刻多钟就该交卷了不知道吗?”

知道啊,可是知道也还是不会啊。

众人怨念的看向钱有福。

奈何这段时间不知道收到多少怨念眼神的钱有福压根不为所动。

“大人,这个作弊的怎么办?”

因为怕影响到其他人,在发现这个考生作弊之后,他们就把人带回来了。

“先让他在这呆着吧,成绩作废。你们继续去巡考吧,我跟他聊聊。”

“你想跟我聊什么?”

钱有福吨吨吨喝了两碗绿豆汤,让自己凉快了点,这才抹了把脸上的汗道,“聊你很勇敢,明明开考前,我那么郑重严肃的跟你们说作弊的后果很严重,会影响到你们日后科考做官,你还是作弊了,不是一般的勇。只是你的勇用错了地方。如果你能把这份勇放到其他地方,你可以把事情做的很好。”

作弊考生震惊,“……真假的?比如放哪里?”

“比如说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时候。”

作弊考生支吾,好久才捂着脸道,“您知道我是哪家的啊?”要不然肯定不会跟他说战场冲锋什么的。

钱有福点头,确实知道。毕竟官场也没那么大,很多人就算没有共过事,上朝的时候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也都认识。更何况眼前这位小公子也算是那位武侯家里出了名的纨绔了。

“那我这次作弊……”

“如你所愿,你已经堵死了你所有走文臣路

线的路。”同时也把武侯家这一代其他人进国子监的希望堵死了(之前定的规矩,考核没过的家族有一定希望可以再送其他人进来,只要能考上,成绩达标。可是如果作弊,那就没资格了)。“现在留给你的也只有去战场上闯一闯了。行了,回去吧。”

“我能走了?”

“不然呢?你还想留下不成?回去吧。”,钱有福摆手,“回去之后把这事好好跟你爹说说。”剩下的就是那位武侯该头疼的事情了。说完,钱有福朝厚在外面的人挥挥手,直接让人把人送出去了。

刚送走,钱有福起身还没走到门口,外面又送了两个作弊的进来。

一个是满脸不在乎,一个则蔫蔫的,好似天塌了一样。

钱有福也不管两人能不能听的进去,都本着一个老师教书育人的想法,跟两人说了几句推心置腹劝导的话然后把人送走了。

只是能不能听的进去,就因人而异了。

“刚刚那两个,估计大人一番好意怕是白费了。”那两个一看就压根没往心里去。

钱有福摇头,管他呢,反正该做的他都做了,他问心无愧。

“是不是到时间了?”

钱有福话音刚落,‘铛铛铛’的考试结束敲击声就响了起来,考场里所有人,不管是做完的没做完的,都被要求放下了笔。

然后很快,收上来的卷子就交到了专门的人手里开始批改。

国子监几百个学生,也就是几百份卷子,流水作业改起来其实很快。

几场全部考完,只用了多一天的时间,所有的卷子就都改完了。

统计出来的成绩,“比我们之前预想中的要好很多。”

钱有福他们一开始都以为,那两三百人能留下两三成就不错了,没想到最后考出来,一半都合格了。

“所以说,什么学不好,这不都学的挺好的嘛?!就是惯的。”

这个钱有福也同意,“行了,赶紧把成绩贴出去吧。”

京城里一堆人等结果都等的快急死了,钱有福也想着早点把成绩公布出去,早了。

“大人,不用等大理寺那边的人吗?”

经历了钱有福之前被报复的事情,他们是真的有点怕啊,怕那些被退学的学生、家长闹,大理寺的人不在,他们还真没有多少安全感。

可是最后的结果却有点出乎大家意料。

成绩出来之后,虽然很多人脸色瞧着很难看,可那些因为成绩不合格,因为作弊被退学的人,并没有几个人出来闹事。

钱有福一开始是以为这些人怕丢人,过了段时间,国子监这边新一批招生都已经开始了,钱有福才从几个送孩子来考试的同僚口中得知,原来是有人把钱有福那天跟几个作弊考生说的那些话给传出去了。

“大家知道后都觉得,大人您已经做的仁至义尽了。如果大人做到这一步他们还要来闹,那丢人的也是他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