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

第231章

“这事是我去找皇上求的, 不过我跟母妃说了,母妃也是很赞成的。”不仅如此,母妃告诫他一定要好好待安安妹妹呢。

钱有福无语, “你,怎么会突然有这个想法?”

“我很喜欢夫子家的氛围。”那是他一直渴望却不可及的。“我也很喜欢安安妹妹, 若是能娶到安安妹妹, 我一定珍之重之。我知道,夫子想给安安妹妹找一个家世相当,家里人口简单, 长得俊、能干顾家知道心疼媳妇的女婿。除了第一点夫子想要的这些我都符合。我还可以向夫子保证,此生只安安一人, 绝不纳妾。”

钱有福没想到会从对方口中得到这么一番话,默了一会儿, 方看着九王爷眼睛郑重的问道,“当真?”

“当真”青春期开始长个子, 身量长开后看着已经没小时候那么圆润的九王爷重重点头,怕钱有福不信还做了个发誓的动作。

“行了, 我信你。”钱有福伸手把九王爷手摁下来, 如是道,“只是希望你莫要让我失望。”

“不会的。”九王爷摇头,他这人虽然没有什么太大的追求, 却很清楚他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有你这句话就行。”

认识这么多年,九王爷是什么人,钱有福心里还是知道的。之前是关心则乱, 也是怕这事是九王爷或者太妃一厢情愿, 现在知道这是九王爷自己的意思,太妃也同意, 钱有福这心也就放下大半了。

只是到底圣旨还没下来,所以消息只钱有福、秦慕歌跟钱长林、周氏几个人知道,就连他哥钱有德那边,钱有福都没提,也是根本找不到机会提。

他哥一家刚到京,一家人还没来得及好好吃顿团圆饭,他哥就被弘治帝宣进了宫,之后又带着多年没回娘家的大嫂去陆家。

钱有福这边则拉着周元、钱继他们打听国子监的情况,为翻年去国子监做准备的同时,还要做户部这边工作交接准备,以及准备过年户部这边各种账目的核算、数据的汇总,也是忙的团团转。

兄弟俩直等大年三十过年这天,进宫参加完宫宴,回家陪着钱长林喝了几杯,一家人坐一起聊天守岁的时候,才有空好好说说话。

“咱们俩多久没坐一起聊天了?”

“六年了”上次聊天好像还是六年前,他哥去广东之前。

“是啊,六年了,六年前走的时候,顺子还是个孩子,一转眼都到能说亲的年纪了,这时间过的可真快。这次从广东回来,路过淮安府的时候,我顺道回去了几天……”

钱有福下意识转头看了眼不远处,正逗着几个孙子孙女玩的钱长林,“爷奶身体还好吧?”

做了官之后,很多时候身不由己,想回去看看都困难。

“还好”,都还能动,“就是想我们。”他们回去之前也不知道时间来不来得及回去看看,就没给家里提前送信,爷奶他们也不知道他们要回去,突然看到他们,爷奶三叔他们都高兴坏了。

回去的几天,除了他有事出去应酬的时候,爷奶都想方设法的在他身边呆着,老人家虽然没说,可那份浓浓的想念、关爱,钱有德还是感受到了。

“从家里出来那天,阿奶拉着我哭的差点撅过去。”

说到这,钱有德声音有些哽咽。

钱有福理解的拍拍兄长肩膀,“以后哥你们也在京城,我们可以多回去看看。”

钱有德擦了擦眼角点头,“我听陛下说,年后想让你去国子监做祭酒?”

钱有福点头,“正好我在户部那边的位置由大哥你顶上。皇上之前找你,跟你说了吗?”

“只提了一嘴,说是让我去户部,具体什么职务没提。如果是接你的班,那敢情好。”省了他不少事,有他弟的人脉在,他入职之后也会轻松好上手很多。“这算是弟弟栽树,兄长乘凉?”

钱有福笑着点头,笑完把户部那边的情况全都仔仔细细跟钱有德说了一遍,尤其上面几个领导。

“尚书大人年纪大了,之前海贸还没发展起来的时候,国库里没银子,户部日子不好过,一直是尚书大人撑着。这两年海贸做起来,粮食产量也多了,国库丰盈了,户部日子好过,老大人也渐渐不怎么管事了。看陛下的意思,也是现在没有合适的人接,所以就还让老大人在尚书的位置上呆着。”估计得皇上那边找到合适的人选,老大人就会退下来。

“两位侍郎,周侍郎在户部多年,是个做事认真负责且体恤下属的好上司”跟他关系也处的不错,他哥去了户部应该不会为难他哥。“另一位胡侍郎,是金侍郎被弄下去之后提上来的,能力”钱有福个人觉得一般,不过性子挺好的,人也还不错。

钱有德颔首,跟钱有福一起又把户部那边的人际关系大概理了一遍。

钱有福这才继续说起下一件事——皇上选秀之后大概就会下旨的给九王爷跟安安赐婚的事。

“当真?”钱有福话音未落,原本半躺着的钱有德直接欣喜的坐了起来。

钱有福:“皇上跟九王爷是这么说的,虽然圣旨还没下来,应该差不离。”

“那可太好了,那我们家岂不是要出个王妃了?!”还是没有夺嫡压力,不用考虑将来可能会被夺嫡拖累,京城好些世家大族都在抢的王妃。

钱有德想想,就高兴的忍不住在钱有福面前来回踱步。

旁边陆氏闻言也很是欢喜,“这要是真的,那可真是太好了。之前我们回去(回陆家),娘跟弟妹她们还说起这事呢,说是好些人家姑娘进宫选秀都是奔着九王妃去的。”

没想到九王妃原来早

就内定了,且内定的还是他们钱家姑娘,想到两个月后圣旨下来,大家跌破下巴的那一幕,陆氏想想就欢喜。

一高兴,陆氏隔日直接招呼人从他们带回来的行礼里,抬了满满当当两箱子东西过来说是给安安做嫁妆。

“嫂子,这不行,这些东西太贵重了。”这些香料、宝石一看就是好东西,哪怕这几年大周海贸生意做的好,这些东西漂洋过海过来,那价格也不便宜,秦慕歌哪里能要?连连推拒。

陆氏却是死活要给,“安安这么大喜事,我们做大伯大伯娘的不表示一下,怎么行?再说这东西也就是在京城这边贵,在广东那边刚从船上运过来的,便宜的很……”

最后,秦慕歌实在说不过陆氏只能替安安收下来。

晚些时候,跟钱有福说起这事,秦慕歌很是无奈,“我都不知道,大嫂原来嘴那么会说。”之前在淮安府,她们一个院子住着的时候也没发现啊!

“估计是在广东几年练出来的吧?”虽然他哥没跟他细说他在广东这几年的事,这几年在广东,他哥身上的压力有多重,钱有福还是能想象的到的。

他大嫂作为家眷为了帮他哥,估计也没少跟广东那些官夫人周旋。

“那这些东西……”

“大哥大嫂一片心意,收着吧。”他们是亲兄弟倒也不用这么计较,以后总能还回去的。

秦慕歌点头,心下暗暗思量,哪里能把这个人情还回去。“对了,你之前不是说给顺子看上了几个姑娘吗?怎么样?跟大哥说了吗?过年这几天正好有时间,不然你跟我说说是哪家的,我让人去打听打听?”行的话,大家约着去上个香什么的。

“行啊。”说着钱有福就把几家情况简单给秦慕歌说了。

这几家都是钱有福同僚或是有过接触,男主人人品过关,家风不错的,家里情况也都跟钱家差不多,可以说是门当户对,不过“内宅的事情,我不太清楚,这个可能要你跟大嫂好好找人打听打听。”

正所谓家有贤妻旺三代,家有恶妇毁三代,他们钱家到他们这一代这才刚刚有些起势,可不能因为一个媳妇娶不好前功尽弃,所以,在顺子媳妇这事上一定要慎重。

他这边也会让人再打听打听的。

秦慕歌颔首。

家里几个女人一边静静等着二月选秀的到来,一边为他们这一房的长孙顺子的亲事而四处奔忙。

时间很快就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钱有福第一天到国子监上班的日子。

上班第一天,钱有福也没有干什么其他事,更没学着大部分人的样子,上来就来个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跑去教室听了一天的课。

“怎么样?听下来,感觉如何?”

下了值,钱有福做东,请周元、小胖、阿继几个到馆子里小聚,周元笑着问。

“还行,教授、博士们教的都挺好的。就是这些学生的状态,看上去不太像是正经的学生。”太松散了,每个班里也就前面坐着的几个还能看,后面那些一个个听书的时候跟大爷似的,就差没把床搬过来躺着了。

这样的状态,这些人读书能读出来才怪。

也难怪这么多年,国子监花费那么大培养出的人才却少的可怜。

周元轻笑摇头:“毕竟都是官宦子弟,跟我们那时候不一样。”他们是没有退路,所以才拼尽全力,这些人可不一样,人家就算不努力,那靠着祖上的恩荫也照样能做官。

钱有福点头,这个他也知道,但是皇上既然让他来了国子监,他肯定不能让国子监这种状态再继续下去,“得想个法子改革。”

“不好搞,之前几位大人也都搞过,可是那些学生根本不搭理。”这些人又都是官家子弟,国子监这边也不能太过分,最后那些改革就都不了了之了。

“那是那些大人没让他们知道怕。”知道怕,自然而然就知道努力了。

关键,也没啥能让他们怕的啊?周元几个对视一眼,面面相觑。

等等,“阿福,你不会是想改学制吧?”

钱有福摇头,“不仅如此,我还想改能在国子监呆的最高年限。”

现在国子监是四年制,可是很多人在里面呆了十年甚至更久都毕不了业。这样的人,一直留在里面除了浪费资源,钱有福想不到其他的。

与其如此,不如想个其他办法让他们出来,去做能做的事,或者让他们直接自己离开。

想做就做,回去之后,钱有福只花了几天时间,就写出一份国子监改革计划呈到了弘治帝跟前。

计划包括,改原来名存实亡的四年学制为六年灵活学制,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各两年,一年夏冬两次考核,过了就可以升班。

初级班升中级班,学生实在有困难,可以延一年。一年之后仍然过不了的,直接劝退。

中级班升高级班,延一年之后依然过不了的,进行算学,实务等单向考核,单向考核通过不用再上高级班,直接到衙门实习,但是这个实习安排的部门,包括后续升官就会有一定限制。

高级班两年考核不通过的,同样可以延一年,一年之后仍然过不了的,也进行单向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