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黄金年代

第692章 低估

送走林小磊,张福星一个人待在办公室,静下心去思考林小磊收购福星背后的目的。

九州超市跟益海嘉里交叉持股,双方应该是合作关系,

前些日子,丰益国际想要跟他合作,扩建1条日压榨量800吨的生产线,今天林小磊要收购福星油脂,

布局产业链,完全可以用九州超市或者益海嘉里的身份来合作,

现在双方抛开九州超市和益海嘉里,单独跟他合作,怎么看都有点怪异。

张福星思考半天也没能弄明白,他只得出一个结论:

丰益国际和林小磊并不是表面看到的那么和谐,双方应该在竞争,福星油脂是双方争夺的对象,

如果好好利用,能获得更多好处。

……

张福星在想什么,林小磊不知道,就算知道也阻止不了。

等待消息的两天时间里,林小磊跟张家港另外5家压榨企业接触,效果不理想。

规模很小的3家压榨企业答应的很干脆,收购团队已经在处理相关手续,很快就能完成正式收购。

两家中等规模的企业,家辉和友利嫌弃价格低,没有明确表态。

林小磊给收购定下的底线是溢价50%,他给家辉和友利的报价已经是最高,再加价有点太多。

虽然他很有钱,但也不能乱花,还是要等张福星消息再做打算。

林小磊并不知道,张福星利用他要收购福星油脂,跟丰益国际谈了个不错的价格。

……

新加坡,丰益国际,孔国峰跟叔叔孔年贺汇报了福星油脂的事情,

“我已经答应张福星,投资3条日压榨量800吨的生产线,并且下了总价10亿的订单。”

“他没有怀疑吧?”

“张福星以为我们是为了阻止林小磊拿到福星油脂才给他好处,而且有对赌协议,他没有怀疑,不过他也没有完全答应。”

“他肯定是想要用我们的开价,找林小磊谈。”

老奸巨猾的孔年贺一眼就看穿了张福星内心的小九九,孔国峰却不担心:

“我们可以继续加码,林小磊不可能无限加价,张福星还是会选择跟我们合作…我现在最担心的还是林小磊。”

林小磊跟黄家合作种植油棕,现在收购压榨企业,感觉有点针对丰益国际的意思。

孔年贺点点头:

“不需要过分担心,我们需要控制的是产能,福星油脂增加3条日压榨800吨的生产线,日压榨量总量3000吨,超过张家港其他企业的产量总和,足够用了。”

“华南和华东呢?”

“虽然没有拿下鲁达,但是津门的局面已经彻底被我们控制,华南方面华润会愿意帮忙的。”

“华润的贾总没有给明确的答复。”

“给足好处就行,你最好能亲自去跟对方见一面,顺便给林小磊制造些麻烦。”

虽然说林小磊暂时不会给他们带来麻烦,但是也不能大意,尽量把威胁降到最低。

……

张福星在确定了丰益国际的报价之后,给林小磊打了电话,提出9个亿的报价。

他算过一笔账,

福星油脂跟丰益国际的合作,能给他带来3个亿的收益,公司还是他的,

只不过有对赌协议在,是有风险的,如果对赌协议输了,他可能赚不到钱或者赚个辛苦费。

林小磊的收购是一锤子买卖,卖出去就赚,不存在风险的问题,不过福星油脂不是他自己的。

两边各有好处,因此张福星衡量之后决定开价9亿,只要林小磊同意,他就卖。

“张总,6个亿外再加5000万,是我能给的最高价格。”

“那我只能说不好意思了。”

张福星拒绝,林小磊有些意外,却也没有勉强。

提前收购压榨企业,是希望掌握主动,但是花9个亿收购福星油脂,完全不值得。

两个人谈崩了,却都还留了余地,

林小磊希望张福星再考虑考虑,张福星答应,

在丰益国际没有跟他签合同之前,张福星不可能彻底把林小磊这条路给封死,而且福星油脂要跟九州超市和九州物流合作,

他没有必要得罪林小磊。

只是张福星并不知道他错过了什么,他也不知道,自己正一步步的走进孔家给他挖好的坑里。

……

张福星拒绝林小磊的收购,林小磊在第一时间联系了家辉和友利。

张家港7家压榨企业的日压榨量是2300吨左右,他只控制了300吨的产能,远远不够。

福星油脂的开价太高,他最后再试试家辉和友利,给出了溢价60%的报价,也是林小磊给出的最高价。

如果还是不行,他打算放弃张家港,把目标放在华南和华北。

他并不知道,丰益国际已经提前动手,迎接他的会是更大的挑战,不过那都是后话。

再次收到报价,友利和家辉终于选择松口。

其实林小磊第一次找上门的时候,两家公司的老板就想要卖了。

公司估值就2个亿,林小磊开价3个亿,谁都心动。

只是他们两个对公司有感情,有些舍不得,正在犹豫中,林小磊把价格提到3.2亿,并且表示没有第三次报价,

他们没有再纠结,决定向钱低头,这也让林小磊终于松了一口气。

友利和家辉,再加上另外3家公司,日压榨量能够达到900吨,

汪东东那边进展比较顺利,收购了4家企业,日压榨量超过1100吨,

鲁氏家族企业有两条生产线,日压榨量超过1500吨,

他手里掌握着日压榨量超过3500吨的产能,相当于国内日压榨总量的30分之一。

华北地区和华南地区他已经让赵纯和吴磊在搜集资料,

如果顺利的话,他应该能把国内日产总量的10分之一的产能掌握在手里。

距离大豆危机还有大半年时间,经过整合和扩产,产能翻2倍没问题。

只要产能足够,即便出现最坏的情况,他也控制住局面,不给丰益国际趁机控制大豆市场的机会。

林小磊的计划很好,如果能够顺利完成布局,他就能大豆竞争中占据主动。

可惜他晚了一步,准确的说,是他低估了丰益国际在国内的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