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9章 有轨电车
东南亚暗潮汹涌,林小磊已经抵达姑苏,
周涛的属下、研发中心的元老罗洪崖亲自过来接他。
“老板,先去酒店还是去中央控制室?”
“去中控室。”
中央控制室是智慧城市的大脑,那里能最直观的感受到城市的改变。
车队全程快速路,半小时抵达新区。
林小磊等红绿灯的时候,旁边的绿化开出一列“火车”来,
他很惊讶:
“姑苏建设了有轨电车?”
有轨电车是在轨道上运行的轻型轨道交通车辆,属于轻铁的一种,使用电力驱动,属于无污染的环保交通工具。
“老板,姑苏新区规划有5条有轨电车,其中3条是废弃铁路改造,另外两条属于新建,主要是联通中央控制室以及姑苏的旅游景点,缓解交通压力。”
城市交通以汽车为主,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地铁和有轨电车成为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重点。
地铁的投资金额大,有很多城市无法承担高昂的投资,有轨电车成为完美的替代品。
便捷、舒适、美观,
姑苏有悠久的历史,每年吸引诸多国内外的旅客,建造有轨电车联通景点,打造特色旅游卖点。
同时能够解决交通问题,可谓是一举两得。
“有轨电车需要专属路权,会不会影响到公路交通的正常运行?”
“通常都是原有铁路或工业铁路改造,与其他交通方式完全隔离,或者采用草坪绿化隔离……而且姑苏采用的是槽型轨,非专属路段汽车和有轨电车可以共用一条马路……”
刚才有轨电车突然出现,就是因为绿化带遮挡,林小磊没有注意到。
“投资大吗?”
“有轨电车的每公里投资是地铁的5%到30%左右,就拿姑苏为例,包含车辆采购、轨道铺设、线网架设、整流站修建等,每公里2000万,全球最低……”
“价格低,质量呢?”
“老板放心,我们价格的原因是西门子给面子,只要成本价。”
德国有轨电车技术是世界最先进的,全世界第一辆有轨电车就是西门子制造的,
西门子制定了有轨电车发展的标准,有全世界最长的有轨电车技术,8节车厢的优势碾压庞巴迪公司。
林小磊笑骂道:
“西门子还真会做生意!”
“老板的意思?”
“他们看中了商机,想要用姑苏的有轨电车做招聘,到时候就能大赚特赚。”
智慧城市在全世界不是秘密,西门子也很清楚,
有轨电与其它机动车相比,有固定轨道,对行人更安全,尾气排放少,噪声低,是环保交通。
因此未来的城市发展,必定会大量使用有轨交通,
西门子在姑苏的有轨交通建设过程中,只收成本,就是想要利用姑苏来打广告。
“老板,我没有想那么多,要不要给尾款的时候提高点价格?”
“没有必要……只要产品技术过硬,他们给姑苏的建设节约成本,同时给自己做宣传,大家各取所需,没什么不好的。”
电车已经驶远,林小磊的位置还能看到车外面黑色的山水画,跟姑苏这座城市的风格相得益彰,
要是能在老家的山林间建造这种交通,应该是很美的画面。
……
林小磊的车队一路行驶,20分钟抵达中央控制中心,第二辆电车正好同时停在控制中心的大门前。
车里下来100多人,比公交车的运载量大很多。
跟着罗洪崖来到核心的机房,林小磊看到了双胞胎,张文、张武,
他们两个胡子拉碴,双眼通红,样子有点憔悴:
“怎么搞成这样?”
林小磊在法国见到的双胞胎白白净净的,突然变成这副模样,还挺吓人的。
“最近系统多次出现BUG,我们在重新优化,领导来检查以前,把脚本重新运行,保证到时候不出问题。”
“工作重要,也要注意休息。”
“老板放心,我们心里有数。”
“你们运行脚本,系统还能正常使用吗?”
“完全可以,我带老板去。”
双胞胎的张文带着林小磊去总控室,张武留下来盯着代码,罗洪崖陪同。
总控室规模很大,有数十台电脑,最前面的是墙上是一个巨大的屏幕,显示的是半立体地图。
“这是姑苏的地图?”
“是的……地图数据是搜搜搜索引擎提供的,我们跟测绘局以及国家相关部门核对过,没有问题。”
林小磊指着地图上某一段红色:
“红色路段是不是代表堵车?”
“是的……旁边的那个绿色不断在移动的长条是有轨电车。”
“来的时候看到……”
林小磊指向太湖边某个红色感叹号:
“红色的感叹号是什么意思?”
“红色初级预警……姑苏在太湖边上,每年汛期都会出现倒灌,水利部门在每一个河道、湖泊都有实时监控,我们的系统综合所有部门的数据,气象局以及预测,未来两天会出现暴雨,红色感叹号代表雨水超高警报,会通知有关部门注意……”
张文打开两台电脑,点开水利总控界面,那里密密麻麻的有许多监控点,然后在旁边的电脑点开气象数据。
“系统的预警风险模型是国家相关部门提供的,,根据情况分3个等级,1个红色感叹号是初级风险,两个感叹号是中级,3个是高级……”
“每一个部门都有单独的模块,他们可以独立使用,我们的系统,把原来的所有部门的系统都整合在一起。”
“比如交通部门有自己的系统,他们的系统被优化到总控系统内,属于总控系统的一部分,也是独立的一部分……”
中央控制中心其实就是把数据进行整合,系统升级,提升城市协调能力。
虽然真正的智慧城市远远不止现在做到的,但是建设智慧城市不可能完全另起炉灶或者推倒重建,
城市在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需要时间和过程,优化、重组都是必经的过程,
未来全国其他城市也需要走这一步,姑苏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会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当然了,
智慧城市不是简单的系统的重组优化,他跟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林小磊需要出去走走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