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黄金年代

第1088章 华夏第一批网红

在九州推动下,华夏第一批网红正式诞生。

5天时间,30个领域,900位优秀短视频制作者被选出来,

他们不仅能获得丰厚奖金,平台流量扶持,还有机会前往欧洲进行交流。

刘老那边也传来好消息,

全面开放网络的决议依然被否定,不过在刘老的努力下,允许九州自媒体国内外数据进行联通。

虽然没有全面打通,但也是好的开始,林小磊的非常高兴。

“国内外数据可以联通,暂时先把军事、旅游、传统文化、三农、美食、历史这6个领域前30名作品放在外网,进行试探性的推荐。”

旅游板块的作品可以让老外领略华夏的名山大川以及城市的变化,三农是让国外看看华夏新农村的面貌,

历史、美食、传统文化最能体现华夏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军事作品是展现祖国的强大武力,

林小磊选择的6个领域是非常有针对性,能反映当下华夏现状,是最好的宣传手册。

“欧洲这边的数据要到明天打通,时间上按照法国当地时间晚上7点上线,具体的安排你跟周凡沟通。”

“明白。”

“欧洲交流活动我跟文化部门联系过,他们也会派人参加交流,不过活动行程由九州自媒体安排,你把我们筛选出来的名单和行程整理好交上去,来国外的手续他们办。”

传统文化的交流需要民间的爱好者,也需要专业的国家队,

九州负责宣传、出资,国家出人、出节目,顺便帮忙解决出国的手续,必须要打响文化交流的第一枪。

……

朱仙镇,

老李头坐在门槛上,叼着烟斗吞云吐雾,脸上满是惆怅。

他是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人,

随着科技地进步,机器逐渐取代传统手工艺年画,以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迅速占据年画市场,

传统手工年画只能在周边很小范围内生存,而且空间越来越小,

没有市场不赚钱的手艺年轻人不愿意学,没人学就会失传,老李头想到木版年画在他这里失传,就无脸去见祖师爷、师公和师父。

“老李头,老李头……”

院子的大门被推开,打断老李头的愁绪。

来人是隔壁老王头,曾经是镇上的干部,退休有退休金,没事喝喝酒、溜溜鸟或者去城里小住,日子那叫滋润。

自己本来也能跟老王头一样拥有轻松的晚年生活,因为坚守自己的技艺,错过了。

儿女们不理解,周围人看笑话,

做一辈子手艺人混个温饱,3间瓦房是他全部的家当,孙子买婚房他连1000块都拿不出来。

老李头有时候会问自己,为什么要坚持?

每当这个时候,他总是会想到师公老人家在枪林弹雨的年代,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坚持把手艺传承下来,

老李头觉得,自己不应该放弃。

“急急忙忙的,有什么事吗?”

“大好事,天大的好事……市里的领导来了!”

老李头摇摇头:

“我还以为什么大事呢,他们来跟我们没关系。”

“当然有关系,他们是找你来的。”

“找我?”

老李头很奇怪:

“他们找我干什么?”

“年画,找你去参加交流活动!!”

老王头跟老李头几十年邻居,总是喜欢数落老李头固执,

两人都是学年画的,老王头放弃年画,端铁饭碗,日子越过越好,会说老李头傻。

只是现在,他心里有些复杂,有唏嘘。有羡慕,更多的是替老李头高兴。

他还没能来得及跟老李头解释发生了什么,一群人鱼贯而入,带头的正是老李头的孙子。

“爷爷……”

老李头看向孙子身后,有记者,还有很多熟人,

县里文化部门的领导,以前老李头希望县里能扶持木版手工年画,找的就是他,不过被拒绝了。

县里有名的大商人,年画公司的老板,曾经想要聘请他做公司顾问,被老李头拒绝。

老李头看到这个阵势有些紧张:

“大孙子,这是怎么回事?”

“爷爷,你做年画的视频在九州自媒体发布,然后获得传统文化领域的第6名!”

老李头迷糊了,他压根就不知道九州自媒体是个啥。

“哎呀,我都忘了跟您解释了!”

老李头的孙子是大学生,家里只有他支持爷爷的工作,

九州自媒体成立之初,他有时间就会给老李头拍摄视频和照片,然后上传,

他没想过成名,只是希望让更多人看到爷爷的坚持,没想到这次活动,竟然获得传统文化领域的第6名!

老李头的孙子给他解释清楚,老李头倒没有什么感觉,

他获得过全国年画比赛的第二名,九州自媒体的第6名没啥可自豪的。

“爷爷,第6名有10万块奖金,还能去欧洲文化交流,市里还给发奖金和房子!”

老李头嘴巴张大,有点不敢相信。

……

老李头出名了,

因为文化部派人过来,安排他去欧洲的事宜,别说十里八乡,就是全县都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待遇。

老李头的儿女、外孙、孙女,还有亲戚朋友全来了,小院挤得满满的。

“请问你跟老李头是什么关系?”

“我是他七舅老爷。”

“老人家看起来很年轻。”

“辈分大,岁数跟他差不多。”

“我想请问你对老李头马上要代表华夏参加欧洲交流有什么要说的。”

李老头的七舅老爷吸了一口烟斗,深沉而神秘:

“当年许多人不理解他,只有我知道,凭借着这份坚持,他绝对会成功的!”

在另外一边,记者在采访老李头的家人:

“请问你是老李头的什么人。”

“我是他儿媳。”

“请问你的公公坚持手工年画,你们家人有反对吗?”

“说实话,我们都是反对的,不过公公很坚持,我们也表示理解,只要他开心就好。”

作为老李头的朋友兼邻居,老王头也接受采访,他的话更真实:

“老李头很固执,我们同时学年画,同时接到镇里的招聘,我选择安稳下来,老李头却说传统技艺不能丢,他要坚持……在那时候年画还能维持生计,最近几年,根本没有生存空间,他也还在坚持,真的很感谢国家和九州给他这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老李头的心酸只有老王头能理解,

他们那时候想要跟县里、市里帮忙宣传朱仙镇年画,把手工年画的品牌推销出去,没人愿意搭理。

全国都在搞经济建设,谁有功夫拿钱补贴没有市场的年画?

所有人都不理解,老王头也没能坚持,只有老李头坚持下来,终于看到了曙光,

他为老友感到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