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在匣

第93章 上路

◎“明珠随我同去可好?”◎

沈轩站定, 不明惠帝此举何意

得帝令可领一方兵,得虎符者可令天下兵。

若只是让他去渝州剿匪, 惠帝绝不会将虎符交给他。

沈爱卿可是不敢接?”

沈轩上前, 接过虎符,领旨谢恩,“末将必不负所托。”

惠帝低眼, 话音顿了顿,“爱卿请起。”

沈轩起身,惠帝继续道:“这虎符不仅可以号令府兵,亦可调令北衙禁军, 爱卿可知朕为何意?”

“末将明白。”沈轩接道:“国事繁重,还望陛下保重龙体。”

皇帝淡淡扫过殿外模糊的影子,蘸了蘸笔墨, 开始说起家常, “沈夫人的病可养好了?”

“回陛下, 一切都好。”

“那便好, 卫家这些年不容易,你好好待她。”

沈轩不由想起卫明姝那晚对他说的话,看了眼正在批折子的帝王, “陛下放心,末将娶了她,就必不会让她再受委屈。”

“那便好,你回去吧。”

沈轩径直走出殿门,迎面撞上在外立候的王贵妃。寒风刺骨, 这位贵妃只披着薄绒帔子, 身穿对襟曳地长裙, 端庄直立于门口, “劳烦张总管现在进去通报一声吧。”

张祥宽仍旧面无表情,冷声说道:“娘娘,陛下说了,谁也不见。”

王贵妃瞥了一眼刚出殿门的沈轩。

两方关系素来不和,便是迎面撞见,沈轩也没有同这位贵妃打招呼

王贵妃收回目光,“张总管尽管去通报便是,出了事本宫担着。”

——————

离开紫宸殿后,沈轩随宫人去往御花园一处凉亭,接卫明姝回家。

因着卫明姝畏寒,羲和堂的地龙比往年烧得早些。两人的卧房内地龙烧得比别处更旺,屋内放着两个铜炉,烧上银炭,地上铺着厚厚的绒毯,就连窗缝内偶尔钻进的凉气也能被瞬间捂热。

沈轩待在这样的暖房内,只能靠穿着夏日的薄衣度日,茶水也要提前放在外面凉好再喝,晚上睡觉时,被子也都裹在卫明姝的身上。

后来卫明姝发现,直说喝凉茶对身体不好不好,让兰芝又从库房拿来一套茶具,专门用来盛放凉水。

屏风后,卫明姝正递给沈轩一套薄衣,看他穿衣的动作和额上的薄汗,抿了抿唇,“要不搬出去一个铜炉吧。”

沈轩边系衣带边道:“那你冷了怎么办?”

“我不冷,让兰芝撤下去一个吧。”

沈轩也不再同她推让,“也好。”

卫明姝又瞥了一眼**厚厚的棉被,“要不要再给你拿一床被子?”

他晚上盖被子总嫌热,不盖似又嫌冷,每天晚上贴着她睡也不是个办法......

沈轩穿衣服的手顿了顿,断然拒绝,“这怎么能行!”

卫明姝看着他惊慌失措的模样,欲言又止,不再继续往下说,坐在桌边倒了杯热茶,

待那人换好衣服,坐在身侧,卫明姝拎起旁边那白玉壶,给他倒了杯凉水,“郎君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沈轩一愣,“你怎么知道?”

“刚才郎君在马车上一句话也不说,就猜到了。”卫明姝继续问道:“可是圣上说了什么?”

沈轩也不再同她兜圈子,掏出那块虎符。

卫明姝深吸一口气,“圣上怎么把虎符给你了。”

“圣上让我带着人同姑母一同南下,顺道去渝州剿匪,还将这虎符交予我。”沈轩收手握住那虎符,“我想圣上应当是想借此掩人耳目,不想让人觉得是刻意为之。”

卫明姝眉头却是越皱越深,“可是圣上...身子不好了?”

圣上久久没放沈轩回北境,本是为着准备西境的战事,如今却派他南下,当也是有不得已。

“不知。”沈轩道:“或许只是有备无患而已。”

圣上将他调出京,当是为了留个后手,接应宫中太子,以防储位有变,朝野动**。

防着谁,他大概清楚。

“好端端的,怎么会突然身子不好了......”

卫明姝眼神有些恍惚,她虽是对当今龙椅上这位无甚好感,可也知道,惠帝在位这几年,推新政,利万民,算得上一位好皇帝,

何况在这个节骨眼上,圣上若有个三长两短,朝堂混乱,西蕃那边不知会有什么动作

可圣上为什么一定要调他南下?留在京畿不更是妥当?

卫明姝仍若有所思。

沈轩见状微叹,握住她的手,“你也别想太多,这件事如今也只是猜测,即便圣上真的时日不多,我也定能帮太子稳住朝堂。”

“嗯。”卫明姝点了点头,问道:“那郎君何时出发?”

“等年后吧。”沈轩望着她道:“明珠随我同去可好?”

卫明姝眨了眨眼,只听沈轩轻笑一声,继续说道:“咱们一起把姑母送回去,去临安老家转转,你不是一直想去吗?”

“可......”

“没什么可是的。”沈轩打断她,正了正神色,“若真如圣上所想,你待在这里,我不放心。”

——————

元宵过后,两人便启程前往临安。淮河以北的运河还未开化,便只能走陆路,到淮河以南改换水路。

跟着一起南下的还有沈家二房的大夫人余氏,是去临安老家探亲,也好顺道照顾沈秋妤。

沈秋妤的伤才好,行程也不能太快,沈轩便令徐立调一队精锐悄无声息地从山路快马先行,先去渝州候命,自己领着其余人沿官道而行。

此次出行从简,便也没带太多奴仆,跟着卫明姝随行的只有兰芝和追影。

宽大的马车内铺着厚厚的毯子,脚下搁着一只暖炉,卫明姝手中抱着汤婆子,身上披着一层绒毯,昏昏沉沉。

他们出发已两日有余。

京郊的官道常有商贾往来,修得平整,可过了京畿官道便不再平坦,与其说是官道,不如说是稍微宽敞些的山路,崎岖颠簸。

这是卫明姝从小到大第一次出远门,沈轩临走前告诉她,路上当能看到许多景致,不会让她烦闷。

起初她也是满怀期待,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东看西看,这才过了两日,便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只觉得胸闷难受。

兰芝在一旁替她轻揉太阳穴,“小姐要是闷,不如像追影一样,出去透透气。”

卫明姝有气无力地随着马车颠簸,摇了摇头,“可外面冷......”

话音刚落,马车便忽地停下,帘子被人掀起,马车内透过些光亮,沈轩钻进马车,“明珠可要下去?”

卫明姝掀开一只眼皮,盖紧身上的毯子,往马车壁缩了缩,“不去。”

沈轩见她神色恹恹的模样,抿了抿唇,将人抱下了马车。

卫明姝猛地被人从温暖的马车内拽了出来,颇为不满,蹬了两下,“你手都是凉的,要不还是同我去马车上休息一会儿吧。”

沈轩不为所动,“你听话,下来透透气,精神才能好些。”

周围仍是延绵不绝的山脉,不远处的树林内,跟随沈轩行进的军中将士围坐在一起,看着大将军抱着自家夫人旁若无人地路过他们,见怪不怪。

长史彭越同中郎将王廉坐在一起,回头看两眼大将军,“啧”了一声,悄声道:“从前还以为咱们大将军不近女色,如今有了夫人,都不同咱们坐在一处了。”

王廉撇了一根树枝,在雪地上画着圈,“你要是娶个这么好看的媳妇,你估计都摸不着北了。”

彭越翻了个白眼,又看了眼已经在远处坐下的两人,“不是说咱们将军夫人是女中豪杰吗,这不像啊。”

这模样,这身段,分明是个深闺娇小姐。

王廉声音压低了些,“女人知人知面不知心,你是没瞧见夫人那日在猎场上,那几箭射的,那叫一个勇猛!咱们大将军在自己家,指不定是被欺负的那个!”

“你是说咱们将军惧内?”

“听徐将军说,大将军家里那位连喝个酒都不让,这可不是惧内?”

远处两人自是听不见这番对话。大石上铺着层厚厚的垫子,卫明姝坐在上面,看着南实和兰芝架火煮茶,顺嘴问道:“咱们还有多久到?”

沈轩答道:“五六日。”

“这么久?”

沈轩看着卫明姝一脸无精打采,毫无兴致地模样,捋了捋她睡乱的头发,安慰着,“过几日到汴州,咱们走水路,应该会有趣些。”

卫明姝半信半疑地看了他一眼。

她再信他一次。

前两日,队伍还在京畿地区,跟随的人不算多,便也可以在客栈挤挤,如今行至山中,只能在附近的村落借住。

队伍行至余家村时已过戌时,里长听到晚归的耕夫来报,说是行伍中人借宿,便亲自出村门迎接,将人安顿好。

卫明姝同沈轩借住在里长家中,里长妻子亲自为他们收拾出两间屋子。

等一切安排妥帖后,沈轩去了沈秋妤的住处,回来时那矮屋内仍旧亮着烛火。

“怎的还不睡?”沈轩走进房门,倒了碗热茶。

“这不是在等你?”卫明姝问道:“姑母她怎么样。”

沈轩抿了口茶,叹了口气,“还是老样子。”

自从林晋死后,沈秋妤便整日在房内念着佛经,变得沉默寡言,就连几个亲子也不怎么说话。

林家那几个孩子如今都托给了林家旁支教导,沈家也有将几个孩子接回来抚养之意,却被林家再三拒绝。

卫明姝看着地上男人拉长的影子,忽地想起先前存有的一丝疑惑,“郎君,我最近又仔细想了些事情,想听听你的看法。”

“你说。”

“你觉不觉得林晋一案还有些蹊跷?”

作者有话说:

该满图跑了,恭喜女鹅出城了!

沈轩:徐立又在背后败坏我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