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级画师的古代科举日常

第26章

这布袍青年名叫齐辉, 书生一个,家境并不富裕,但却也有些闲钱可以供他读书考试。

两年前, 齐辉通过了县试, 这一年,他要报名参加府试。

而齐辉身为读书人,自然是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们。

眼看府试就快要临近在即, 他们需得前往青州府考场, 成败皆在四月,便提议来一场酒楼聚会,以此勉励自身。

但这聚会的钱却是凑出来的。

他们都不是阔绰余裕之人, 并且, 不屑与那等骄奢放逸之人来往为伍。

尤其齐辉认为读书清高, 要箪食瓢饮,极不应该耽于享乐、大肆挥霍, 这种人就不配称为读书人。

是以,凑钱来酒楼吃饭, 要的菜又少, 齐辉不觉得有什么,反而与有荣焉。

可他出去如厕后再回来, 偶然经过慕书玉、尹煜之赵俭等人的包厢时, 瞥见一桌子的饭菜、听见一锦衣小公子嘴里大言不惭的话语, 便不禁嘲讽出声了。

特别是这饭菜, 显然还没有上齐。

真真是可笑, 吃的这样好、铺张浪费, 竟然还想要一人连得三案首, 说大话也不怕闪了舌头, 怕别是白日做梦、痴心妄想。

想到此处,齐辉脸上的嗤笑讥讽便不由得更加明显了。

尹煜之闻言,气得拍桌子站起,怒道:“你说什么?!你再给我说一次!”

齐辉哼道:“不管说几次都是如此。”

“我劝你放弃读书,你这等之人不配,也省得到时候考试不过,丢人丢面子。”

最后一句话,齐辉是看向慕书玉说的。

林兴、赵俭和关笙三人听完皆不禁面染怒气,神情沉了下来。

关笙道:“你未免也管得太宽,凭什么在这里指手画脚,我们要不要参加县试,考不考得过也不干你的事情。”

赵俭跟着点头:“没错,看你也是读书人,怎么说话这么难听,居然让人放弃读书学习。”

“你说我们县试考不过,难道你就一定考过了的?”

齐辉呵呵一笑道:“我县试自然是考过了,不才正在准备参加四月份的府试。”

“此时与你们说话,是好心指点你们,读书怎可行差踏错。”

讲罢,齐辉摇头叹息,眼神意有所指地看向他们包厢里的饭桌。

慕书玉这时也发出一声嗤笑,道:“你若不说,我还以为兄台连科举都已经考过了,正等着金榜题名,独占鳌头呢。”

“却原来是才过了县试,府试都尚未考,竟就在这里大放厥词、说长道短。”

“兄台如此好的话术、能言善辩,何必在我们这里浪费口舌呢,不妨去与那长舌妇人争论个长短一二。”

“说不定兄台会发现自己颇有这方面的天赋,考科举不如长了一张嘴。”

就你会说。

林兴“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随即哈哈拍腿,道:“书、书玉,真有你的哈哈,对对,这人就仗着自己长了一张嘴巴。”

尹煜之、赵俭和关笙三人也是忍俊不禁。

而遭受到嘲讽,齐辉脸色涨红说道:“你、你怎么如此说话,有辱斯文。”

慕书玉微扬下巴,淡淡道:“我怎么说话了,先撩者贱,小人惟所遇,寒暑不可期,你娘生你的时候把你摔疼了吧?”

“这是什么意思?书玉。”尹煜之配合着问道。

“从此脑子有病了呗。”

慕书玉道:“难不成只允许你指点我们,倒不允许我回敬你了?果然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说罢,慕书玉看向尹煜之、林兴等人道:“你们可千万别学他,这样不好,外出容易得罪人,脸皮欠抽。”

“要知道‘人有多言者,犹百舌之声;人有少言者,犹不脂之户’。”

“懂了懂了。”

“受教受教。”

尹煜之、林兴、赵俭和关笙四人闻言,俱都一脸乖觉地点头。

齐辉:“欺、欺人太甚,你们欺人太甚!”

齐辉额间的青筋都跳起了,脸红到脖子|根,显然是已被气得不轻。

他有心想要骂回去,却发现自己词穷、无言可用,嘴唇哆嗦着,却愣是憋不出一个字来。

到最后,他只能嘴里来回颠三倒四地叨念着什么“辱没斯文”“欺人太甚”之类的话。

而恰巧这时,酒楼里的伙计端上来最后一盘菜,放好、转身出去时,目光奇怪地看了一眼仍然还站在包厢门口的齐辉。

伙计忍不住心中腹诽道,这人怎么回事,脸红脖子粗的,眼睛瞪着、嘴里念着什么,面容都稍显扭曲了,跟有大病似的。

慕书玉见菜上齐,则对赵俭使了个眼神。

赵俭秒懂,立即就从座位上站起,来到门边,先是对着齐辉冷嗤一笑,然后便“砰”的一声用力关上了门。

吃菜吃菜,碍眼之人都挡在门外。

而后,门外传来重重的脚步声,应该是走了。

林兴早就饿得肚子咕咕叫,这会儿正夹菜吃。

他道:“书玉,听这人方才说,他四月份也要去参加府试,那你们两个不就撞上同考了么。”

“真倒霉,竟要与这种人一起考试。”赵俭嘀咕道。

尹煜之:“怕什么,书玉绝对比这个人厉害,一定会考得比他好,到时候让他哭去吧。”

如果那时遇见,他就去面前嘲笑,必然的,哼。

尹煜之对慕书玉非常有信心。

关笙则道:“书玉,你有把握吗?”

慕书玉:“十拿九稳。”

……

很快,便到了二月份县试的日子。

这一天,慕书玉早早的由姚芷娴亲自送到考场外面。

马车里,姚芷娴为慕书玉整理好发丝、衣襟,轻声叮嘱道:“书玉,好好考试,不要紧张,也不用担心什么。”

“等考完后,娘会在外面等你出来,回去为你准备爱吃的东西。”

“好,娘您放心吧。”慕书玉笑道。

她昨天晚上还向系统099花钱兑换了进入练习空间的时间,足有两个时辰,学习可是丝毫没有松懈。

随后,慕书玉跳下马车,带着考试所需要用到的东西去与关笙会和。

魏嬷嬷在马车里宽慰道:“小姐,您别担心,不过就是县试,玉哥儿能行的。”

“嗯,我知道。”姚芷娴点点头。

但到底心里控制不住,毕竟,母亲总是会为一点事情而惦记着孩子。

县试报名没有年龄限制。

此刻,按照顺序进入考场的人有大有小,慕书玉和关笙的年龄在其中一比较,自然就算小的,尤其是慕书玉。

在进去考院时要挨个登记考生们的信息,例如姓名、年龄、籍贯等。

而在慕书玉说出她有七岁时,不止周围的考生,就连登记人员都不禁抬起头看了她一眼,显然有些惊讶在里面。

先前关笙九岁都显小了,这还没有过去半个人,又来一个七岁大的考生。

“他们真的对县试有把握么,才不到十岁就来参加了……”

“别是胡闹着玩吧,瞧他们衣着,不像考不起一次试的人,又或者骄傲自满者,对自身会有不甚清醒的认知,总以为自己与神童一般无二。”

“嘁,古往今来,神童能有多少,考试怎可盲目莽撞。”

其余考生也议论纷纷。

有人十分看轻慕书玉和关笙,有人却觉得,两人既然敢来报名参加县试,那么,必然是对自己的学识很有自信。

没准真能考过呢,凡事不要看得太绝对。

考场外面负责登记的人这时回神,喊道:“肃静!”

待周围再次清静下来后,那人登完慕书玉的信息,便让她进去了。

县试一共是考四场。

——第一场考八股文、试帖诗;第二场考八股文试帖诗;第三场是诗和赋;第四场考试则是考对四书的理解。

县试的考试时长较短,不像乡试,需要连考三天,吃喝拉撒都在一个小小的房间里面,未考完之前,不得进出,待的折磨人。

慕书玉进入考场后,是与关笙分开坐的,前后左右都是不认识的人。

考场的主考官是林若林知县,但同时监考的人员另有三位,分别是由邻近青州县的其他地方官署派来的,主监考视察之责。

考场气氛严肃,等到考卷发下来以后,便只听得到翻纸张、动笔书写之声了。

慕书玉看了眼考题,于此就心中有数了,开始磨墨、提笔答题……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待到终于考完,慕书玉的精神都有些不济了。

古代考试可真废脑瓜子,不能说大白话、不能书写格式错误,用词措句就更要注意,不然可不好过。

甚至被有心者揪住一点错误,说不准就给你扣上什么帽子。

考完试出考场,慕书玉与关笙道别后,就被姚芷娴接回了庄子。

——洗漱休息,先美美的睡上一小觉,再起床吃饭、吃完再睡,第二天又是精神百倍。

一直到了县试出成绩这一天,慕书玉的心里才稍稍紧张起来,期待忐忑加兴奋。

她与关笙、尹煜之、林兴赵俭四人一同来到了县试放榜公示处,那里已有人在看。

关笙紧张地深呼吸。

林兴便道:“不然我差人去看好了。”

科举考试一途分外严格,容不得丝毫舞弊之举。

就算林若担任主考官,可阅卷时是多人传阅、遮盖住名字,经仔细研读判别后,才终于挑选出其中的精品优等试卷,定下头名案首、以及通过县试的人选。

所以,林若不可能告诉林兴有关于县试的任何消息。

就像林兴如若参加今年的县试,那么,身为知县大人之子,林兴要么去别县考试,要么,林若就不能担任今年的主考官。

关笙闻言,摇头道:“不、不了,还是我亲自去看,总得面对。”

慕书玉:“是啊,早晚都要知道的,我们一起去看好了。”

尹煜之点头:“行,那就走吧。”

慕书玉和尹煜之的身边分别有安水安山两人跟着。

而借着个头高的优势,到了公示处近前,安山和安水几乎一眼就看见了那排名第一、显得格外醒目的名字。

安水当即展露笑意,语调高扬地喊道:“慕少爷,您县试考过了!是案首头名!”

“第一!书玉你第一名啊!”下一瞬,尹煜之便立刻兴奋不已地叫道:“我就知道,书玉你果然能考第一,太厉害了哈哈。”

尹煜之张开双臂,扑过去要抱住慕书玉。

慕书玉迅速地一手抵住他的胸膛,道:“你淡定一点,别激动别激动。”

不许来抱她。

这样说着,慕书玉的脸上也不禁流露出大大的笑容。

没有抱到人,尹煜之毫不介意,顺势开心地拉住慕书玉的手腕,说道:“快,我们再来看一看关笙的名字在哪里。”

他也并没有忘记关笙的存在。

幸运的是,双喜临门,关笙也通过县试了,在第八名,成绩于他这个年龄来讲,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恭喜你啊,小竹子。”慕书玉笑道。

关笙的面上也顿时露出轻松疏朗的神情,同样笑道:“你更要被恭喜,书玉,我们……”

这时,旁边传来的**蓦然打断关笙的话语。

原是之前安水和尹煜之的喊声引起了周围同样看公示之人的注意。

“什么,县试的案首是这位小公子?他才多大?居然能考第一名……”

“慕书玉、慕书玉……这个名字我怎么听得这么耳熟?嘶,在哪儿听见过呢。”

“唉,读书十余年,竟还不如一个黄口小儿,可悲啊可悲。”

县试虽然考过了,但排名落后,可见考的艰难,而人比人气煞人也,更不用说县试没考过之人,神情则显得更为衰颓。

“啊对了,我想起来了!慕书玉不就是县学里的那位小神童吗?!”这时,有人倏地喊道。

“没错,我也想起来了,听说他入县学时,先生专门考校过,对答如流,便立即准许了。”

“这是我们青州县的小神童吧。”

周围的人不禁议论纷纷。

说着说着,就开始往慕书玉等人的位置聚拢过来,显然想近距离看一看县试案首第一名的长相。

幸亏有安山和安水等护着,他们这才得以脱离热闹起来的公示处。

……

县试第一对慕书玉来讲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毕竟,接下来的府试才是重点,二月与四月相隔不远,府试更需要好好准备起来。

是以,过了最初的兴奋劲儿,慕书玉就又立即埋头苦读了,可见能够按行自抑、严于律己。

尹道元见此,便对学生更为满意。

小小年纪,七岁就考县试,不仅通过了,还取得了案首第一的好成绩,如此值得夸奖的事情却不骄不躁,很快就对其安之若素、处之袒然。

作为老师,他心甚慰。

因此,就在二月与四月之间,直至府试考完前,尹道元独给慕书玉放了一个小假。

——暂且不用到他这里来耗时间学习书画了,让她先以考试安排为主,为府试做好打算。

府试是由府级的官员主持考试,地点在青州府。

而府试的考试内容是与县试一样,只不过难度会提高升级。

并且,主考官会由知府大人担任,正四品或从四品官职,监考也会增多一个。

这种时候,参加府试的学子们早已经出发前往考场所在地了,就近复习学习,省得考试前边再出发,或有事情耽搁,来不及过去参考。

路费、住宿再加上在外吃饭的费用,这才是府试,就已经是一笔不算小的开支了,怕是稍微贫穷一点的家庭都负担不起。

所以,就会有学子为了省钱,选择住在当地寺庙免费提供的房间里,齐辉和他的几位朋友就是如此。

关笙考过县试后,已是觉得足够了,府试还需要再准备准备,便并不打算报名参加。

自然,关笙、林兴和赵俭三人也不方便前往青州府。

倒是尹煜之能够跟着慕书玉一同前去,安山安水随侍左右,再带着几名仆从,到了青州府内,入住于一家客栈里面。

不过,住进去以后,尹煜之就有些后悔了。

客栈这地方人来人往,真是不得清静。

“书玉,你不觉得这里太吵了么,距离府试开始还有三天的时间,在这儿你要怎么看书?”尹煜之说道。

慕书玉的手中正捧着一本书在读,神态自若,不见丝毫烦躁。

她翻过去一页,随口说道:“还能怎么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呗,三天,很快就过去了,没必要再换住的地方。”

慕书玉都这样讲了,尹煜之便不再说什么。

他招呼上安山,打算出客栈转转去。

尹煜之心里还记着之前在有客来酒楼遇见的那脑残小人,说不准能在附近遇上,到时候看见,他非得上前去教训教训这人不可。

不过叫人失望的是,尹煜之转悠半天也没有瞧见那一副欠揍的面孔,只得遗憾而归。

三天后,府试正式开考。

果不其然,慕书玉和尹煜之在考场外面看到了当日酒楼那人。

而齐辉也看见了他们,霎时,他脸色便黑沉下来,显然想到了酒楼里“受辱”的经历,随即朝着他们的方向冷哼一声,表情鄙弃。

齐辉身边的朋友见他如此,便询问道怎么了。

齐辉:“还记得那日在有客来酒楼里我与你说的事情么,今天竟然在考场外面碰着了。”

“上天无眼,居然让这等人通过了县试。”

“不过,我看府试他必然折戟在这里。”

说罢,齐辉不由地露出一个恶意的笑容,似乎对府试的结果已然预料到了。

这人若没有通过,那一定是令他极为畅快的景象。

齐辉说话的声音不大不小,慕书玉和尹煜之两人恰巧都能听见。

尹煜之一瞬间升起的怒意不用多说,眼睛都喷火了。

慕书玉也生气,但现在着实没有必要和这种人计较,一切用实力打脸,府试考完再看,到那时高低立现。

于是,慕书玉转身安抚一下尹煜之,此时就对那人采取视若无睹的态度就好,不用过多搭理,说完便进考场去了。

人家睬都不睬他一下,对他的话置若罔闻,齐辉犹如一拳打在棉花上,顿时有种憋闷感。

但此刻孰轻孰重,他还是分得清楚的,便暂罢。

进入考场后,慕书玉看见了青州府的知府大人。

也就是府试的主考官,姓徐,看起来年事已高,约有六十岁左右的样子,身材较为清瘦,背部已稍稍伛偻,精神面貌却还好。

观徐知府的长相外形,很像是那种奉公守法、为官清廉的官员。

事实也正是如此,青州府在徐知府的治理下还算安康富足,一直没有什么大问题出现,有小功并无过。

几名监考对徐知府的态度很是尊敬。

慕书玉不着痕迹地打量着徐知府时,徐知府也在巡视考场,待走到了慕书玉身旁后,不禁顿了顿,随即才继续前行。

不多时,考场发放卷子。

在考生们埋头答题后,徐知府便与一位监考小声地交谈起来。

“果真有那七岁的参考学子,似乎是叫做慕书玉,青州县的县试案首,小小年纪,竟然考了第一名,真是后生可畏啊。”

徐知府捋了捋胡须,不禁面露感叹。

青州府自然不止管辖一县,在府试之前,各县会将通过县试的人员名单交由府级官员手中,以供府试或日后方便查阅。

是以,一个年仅七岁的县试案首便在多份名单之中脱颖而出,极为醒目的惹人多看两眼。

于是乎,徐知府便记住了“慕书玉”这个名字。

此刻在考场瞧见,便忍不住和监考多说两句。

监考闻言道:“确实,但不知道这次他府试的成绩会如何,倘若真的学识渊博,读书通晓并且能够融会贯通……”

“那么,府试摘得案首第一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这七岁学子今年的县试才考完没多久,就敢来报名参加府试,有很大可能是对自身的能力非常自信。

就算府试案首的位置较悬,但录取者又不仅一人,若能一连通过县试、府试,这也是一种荣誉肯定。

可若真是双案首,那就更为一桩美谈了。

青州府有双案首的话,就连徐知府也会面上有光,毕竟是在他的仕职期间,如果有神童的美言传出,不也从侧面反映他治理的不错么。

大盛朝的官员七十致政,也就是辞去官职、该休息了。

徐知府的年纪已经不小,眼看就快要到了退休养老的时候,致仕前有其美谈,真就了无遗憾矣。

监考有心恭维着徐知府说话。

徐知府则道:“现在说什么都为时尚早,且看他府试的成绩吧。”

万一这七岁学子是不分轻重的来参加府试,读书学识尚还不到位,那么期许哪些都是空想。

“您说的没错。”监考便不再言语。

府试确比县试要难。

但慕书玉有系统提供的便利“金手指”帮忙,投胎古代带来的好处又是过目不忘、过耳不忘。

她不缺书读、不缺时间去理解背诵,再加上努力奋勉、未有懈怠之时……

俗话说得好,不怕别人比你有天赋,就怕比你有天赋的人还更加努力,你说气不气。

要是慕书玉有此能力还依旧考不过府试的话,那真是比傻子还不如了。

待府试终于结束后,慕书玉与尹煜之并未离开青州府客栈。

府试成绩公布的时间就在不久之后,这从青州府到青州县之间,一来一回已经相当于府试公示的日子,就没有必要再耗费精力返回了。

而在客栈里等待的期间,尹煜之紧张不已,看起来竟比亲自参加府试的人还要情绪焦虑。

慕书玉便道:“你急什么,我都还没担心呢。”

尹煜之:“哪能不急啊,这可是你的第二场考试,关乎到能否取得参加院试的资格,更何况……”

“更何况,你还想着要去那人面前打他的脸?”慕书玉笑着接道。

“打脸?”尹煜之闻言一愣,道:“算了,君子动口不动手,我侮辱他就行,不扇脸了。”

顿了顿,他又表情不忍放弃地说道:“或者,让安山安水去打他的脸也行,一个人按住他,一个人抽巴掌。”

慕书玉:“……我的意思是说,令他面上无光,不是真扇脸。”

“哦,这样啊。”尹煜之略为遗憾地叹息道。

不然呢,难道你还真想去打人啊?

作者有话说:

入v啦,希望小可爱们多多支持~感谢感谢!

【小知识】:1.在明代,凡是参加乡试,会试,甚至殿试的读书人,无需脱衣服检查。但是考试前,大家集体沐浴,洗个澡。出澡堂时,统一穿官方发放的衣服。然后进考场。

在考生洗澡的时候,所携带物品会统一放在一处地方,然后这个时候就会有人专门过来检查衣物等,考试作弊的东西都能查出来。

ps:乡试之前检查较松,我文案说明了私设多,会尽量贴合历史的一些知识。

但毕竟是小说,主要以剧情为主,而且女主有系统,会帮忙的,后文会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