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流言蜚语,偷瓜村出名!
“呸!我还以为敢关我们多久呢,两天就给咱们放了。”
“赵三哥,其他人都还被关着,说是要等开庭审理,咱们现在咋整啊?”
“好像我们也要被审理,这次要不是我有高血压,估计也被关里面了。”
“三哥,你以前就坐过牢,这事你拿个主意啊。”
“……”
回到村子后。
这些老人们见过了自己的家里人,便聚集到了赵德柱家的院子里。
商量对策。
每个人的脸色都非常难看,再也没了之前的嚣张和淡定。
很明显。
这一次……
那些执法人员是动真格的了。
请了专门的医疗鉴定机构,对他们的身体健康情况进行了评估和鉴定。
还把那些身体情况较好的人,全部留下了。
他们之所以被放出来……
主要还是因为他们身上有各种毛病。
比如说赵德柱。
确诊出癌症,再加上年龄超过了八十岁,因此没有被拘留。
“这个事……”
院子里。
赵德柱望着众人,眉头皱起:“我几年前坐牢,流程好像是要请律师,参加法庭审理,再决定是否犯罪。”
当着众人的面。
他将几年前的亲身经历说了一遍。
那次他请了个律师。
可惜他的案子证据确凿,律师也只是帮助他减轻了一些刑期。
最后。
他被判处了一年的有期徒刑,分配到了老残监区。
在老残监区里……
因为岁数实在是太大,加上没有违规行为,关押了九个月就被放出来了。
真要说起来……
里面的生活,着实惬意。
有专门的人看护,每天喊他起床,帮忙浇花、烧水、扫地之类的。
就和住在乡下自家院子一样,没有太大的区别。
还省去了他很大一笔的生活开支。
“话虽如此,但不坐牢还是别坐牢吧。”
其他老人听后,都露出了难色。
虽然坐牢很惬意,但听起来终究是不好。
“对了,三哥,你说咱们找个牛逼点的律师,能不能不用坐牢?”
“是啊,这次我们说起来也没做什么事,派出所那丫头肯定是吓唬我们的。”
“我也觉得,就是几个瓜而已,大不了咱们赔钱。”
“还有那个姓胡的,太恶心人了,就几个瓜,他一直揪着咱们不放。”
“……”
老人们凑在一起。
聊着聊着。
又把话题转移到了胡问凝的身上。
这次在派出所门口。
那个周所都要妥协了,让他们和解,可对方却不依不饶。
一直不肯放过他们。
还说要将他们绳之以法!
若非如此,他们村的其他老人……
现在也不至于被拘留。
而且。
他们拘留的这段时间,民警们一直在催促他们缴纳罚款以及进行赔偿。
粗略计算。
罚款加赔偿,每个人至少要交上千块钱!
搬瓜搬的多的,更是要交几千块钱!
这对他们而言……
无疑是笔巨款!
好在他们一直死咬着没钱,说什么也不肯缴纳。
最后派出所无计可施,还威胁他们……
说什么拒不缴纳罚款,将产生滞纳金。
每逾期一天,将按照罚款总额的百分之五追加罚款。
即他们今天欠1000元罚款不交,后天就欠1050元。
利滚利。
“这些民警肯定是吓唬咱们的,大家不用搭理他们。”
“我现在有个想法,这个姓胡的做人实在是不行,咱们晚上找个机会,干脆把她的瓜田给毁了。”
“那么大的一片地,咱们晚上每人都带一把剪刀,直接给南瓜苗给剪断了。”
“就拿她一点南瓜而已,她的心太黑了,是该给她一个教训!”
“……”
众人越想越气。
对罚款和赔偿无动于衷,但却对胡问凝愈发怀恨在心。
这次的事情……
若非胡问凝她们两个,他们也不至于落得如此地步。
莫名其妙背负起了所谓的罚款。
还要面临被起诉的风险。
而剪短南瓜苗的提议……
很快获得了众人的一致同意。
南瓜现在只是第一茬,后面还会再生长。
他们本来心存善念,只是拿两个瓜,可胡问凝却如此心狠手辣。
这就怪不得他们了。
剪草除根,才能给胡问凝一个教训。
“好,就这么办!”
赵德柱抽了口烟,最终拍板。
他的心里也一直憋着一口气。
就等着发泄出来。
而派出所……
显然不是发泄口,只能将目标对准胡问凝。
“好了,大家都散了吧,晚上再集合,分批次去剪瓜苗。”
最后。
赵德柱挥了挥手,结束了这次“会议”。
众人约定了时间之后。
纷纷散去。
……
六个小时后。
当天夜里。
赵德柱的家中。
其余老人们带着剪刀和砍刀,陆续赶来。
可是……
经过了短短几个小时,他们的情绪都有了极大的变化。
显得十分低沉。
因为……
从和家人的交谈中。
他们得知,周围的村子都将他们赵家村称之为偷瓜村。
对于他们姓赵的……
开口闭口,都称之为“偷瓜的”。
据说他们家里人去镇上市集里,被其他人认出来,都在戳着脊梁骨吐槽。
“三哥,咱们村的名声这下是彻底毁了,俺家地里种的菜,拿到市集去卖,都没人来买。”
“是啊,我儿媳今天去买鱼,老板看到她,直接说不卖给她。”
“我今天的小三轮坏了,去镇上修,可修理店的老板愣是说不做我的生意。”
“到底是谁在污蔑我们村?”
“……”
众人望着赵德柱,气得脸色铁青。
这一下午。
他们净受气了。
有的人去了趟镇上,亲身感受了其他人对他们村的“区别对待”。
说的是他们村专门出小偷。
有人看到他们,甚至直接将钱包手机都捂的严严实实的。
生怕被偷。
虽然他们脸皮很厚,对名声什么的不太在意。
但……
现在他们赵家村的名声,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村的日常生活。
偶尔买个菜,老板都不卖给他们。
他们种的菜,别人也不买。
家里电器、车辆坏了,修理店也不给他们修理。
反正每个人提起他们……
第一反应就是小偷!
“这事……肯定是那两个丫头片子干的!”
赵德柱听后。
紧咬着牙,神色阴沉。
在乡下和镇上,风言风语传的最快。
而编写关于他们村的坏话……
必然是一传十,十传百。
现在几乎镇上的人都知道他们村是个小偷村,专门偷瓜,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们。
“三哥,你是不知道啊,我孙子从镇上小学回来,跟我说他们班的同学都不跟他玩了。”
“我孙女也是,说什么不和偷瓜村的人玩,都排挤他。”
“我孙子回家之后就在那里哭,说什么也不想去上学了。”
“这事咋整啊?咱们怎么才能恢复名声?”
“……”
众人纷纷抬头,凝望着赵德柱。
到了这一刻。
他们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如果想要在赵家村继续生活的话……
他们必须要挽回赵家村在别人心中的印象。
镇子上有几十个村子。
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屁大点的事,第二天全镇都可能知道了。
这才刚开始。
再发酵几天……
周围村的人,估计都不会再挨着他们了。
毕竟……
谁都怕被偷。
现在他们出门看到其他村的人,都有些面红耳躁,抬不起头了。
就偷个瓜而已。
导致事情演变成这样,完全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三哥,咱们……今天还要不要去剪瓜苗了?”
忽然。
几个老人面面相觑,问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现在想要给赵家村恢复名声……
唯一的方法,只有争取胡问凝的原谅,让她公开声明,为他们说话。
若是再去剪短瓜苗……
指不定镇上又会流传出什么难听的话。
“这……”
赵德柱愣了一下,也想通了这一节。
不管是谁在背后推波助澜。
现在再剪短瓜苗……
只能发泄一下。
于事无补。
他们村的处境,还是没有变化。
想到这里。
他半蹲在地上,狠狠嘬了一口烟。
脸色低沉,眉头紧锁。
事实上。
他对所谓的法院开庭,并不在意。
可赵家村的名声……
却让他们整个村都抬不起头来。
除非他们举家搬迁,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要不……咱们找那个姓胡的道歉?让她原谅咱们?”
再接着。
又有老人提出了一个建议。
但却被众人瞬间否决了。
胡问凝两人的态度,在派出所里就表现的很明确了。
根本不打算走和解。
“要不咱们找律师吧,听说这种编别人坏话的做法,构成了诽谤罪,他们诽谤咱们整个村子,我们可以反手告他们!”
最后。
又有人根据一知半解的法律知识,提出了新的建议。
这个建议一出……
立即赢得了众人的赞同。
“不错!就这么干,反正咱们也要上法庭了,是该请个律师。”
“他们这么污蔑我们村子,害得我们被其他人区别对待,我要告死他们!”
“谁认识律师的?咱们要不要去一趟城里,找下律师?”
“这两天谁受累一下,去城里打听打听?”
“……”
一番商议之后。
众人都放下了手中的剪刀、砍刀。
准备动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在他们看来。
这种污蔑了他们整个村子的行为,严重涉嫌了犯罪,比他们偷几个瓜重多了。
他们就拿了几个瓜而已。
可对方传播谣言,污蔑他们村,已经导致他们无法正常生活。
上到他们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留守的几岁小孩。
都遭受了冷眼和鄙视。
生活上,心灵上都遭受了极大的打击。
只要请个牛逼点的律师……
完全可以让对方付出代价,顺便给自己村正名!
……
次日。
晋城。
养老院里。
上班摸鱼期间,秦牧再次接到了青岚发来的消息。
“up,你的办法还真有效,他们果然没再对南瓜地动手了!”
消息里。
透着浓浓的喜悦。
秦牧看着这条消息,也露出了笑容。
之前。
青岚一直担心报警举报了卖瓜的人之后,会引起老人们的报复。
上次就是这样。
报警之后,老人就把地里的南瓜给砍烂了。
造成了胡问凝巨大的损失。
而这一次。
在镇子里四处传播赵家村的“丑闻”,也是他交代的。
对付这种没脸没皮的老人的最好方法……
就是让他们直观感受到什么叫做周围人的恶意!
在乡间。
一个镇往往涵盖数十个村子。
这些村子彼此毗邻,平日里交流密切。
以前通婚……
也大多数一个村嫁到另一个村去。
若是知道赵家村的老人们集体偷瓜……
必然会对赵家村嗤之以鼻,加以鄙视。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没有谁的心这么大,敢和“盛产”小偷的村子当朋友。
指不定哪一天自己家里就被偷了。
而显然。
他这个做法取得了效果,这些老人们也知道了利害。
不敢再肆意报复。
村里面的经济、生活往来,都是从镇子里获取的。
一旦镇子里的人对赵家村区别对待……
这些偷瓜的老人们才会知道什么叫做自作自受!
“接下来,就是耐心等待法院开庭审理了。”
秦牧想了想,回了一句。
没几秒。
青岚回复道:“周所专门给我闺蜜打了个电话,说是已经将案情上报了,最多两天就会答复是否立案。”
“希望这些老人找个靠谱点的律师,给他们争取到缓刑,千万别进老残监区。”
看着青岚的“期待”。
秦牧无奈笑了笑。
说实话。
对这些偷瓜的老人来说……
坐牢是最好的待遇。
没有过多的劳动,每天包吃包住,心情舒畅。
除了没有自由,一切都好。
而缓刑则不同。
无论是年纪多大,都需要在社区进行矫正,还必须要汇报每天的工作、生活情况。
对这些老人而言……
缓刑才是真正的惩罚。
……
晋城。
律政先锋律师事务所。
“这个月的业绩……又下滑了。”
张玮坐在办公室里,盯着电脑眉头紧锁。
电脑上。
正是财务统计的,他律所这个月的营收情况。
他们律所接到的案子……
只有三十余起,较上月少了十余起。
业绩正在不断下降。
想要回归一个月数百起的巅峰……
遥遥无期。
“晋城各行业的案子……越来越少了。”
他又叹了口气。
有些无奈。
作为律师。
他深知晋城哪个行业的纠纷、诉讼案件最多。
可自从秦牧出现之后……
那几个行业的纠纷,明显少了许多。
比如说中介行业、银行行业、彩票纠纷、汽车零配件、医药行业。
犯罪率明显下降。
刑事案件数目,肉眼可见变得愈发稀少。
据说现在的晋城,正在竞选文明城市。
还有很大概率可能被选上。
这也导致……
他们开律所的越来越难做。
再这样下去……
许多律师都要被迫转行了。
“叮铃铃——”
突然间。
张玮的手机铃声响起。
他低下头,拿起手机,接通了电话。
打来电话的……
是王大锤。
“喂,我刚拿到了内部消息,说是这边的确有个大案子。”
一接通。
王大锤便迫不及待的说道:“这个案子的人数涉及比较多,但还在公诉准备阶段。”
张玮闻言,神情顿时大亮。
王大锤是他安排到梓州的。
就是因为他敏锐察觉到,梓州可能会有案子。
在梓州。
他认识了不少同学,恰好在公检法这些部门工作。
身为律师。
这些必备的人脉还是需要具备的。
唯有如此,才能在第一时间有途径获取可能接手的案子。
“涉及了多少人?”
张玮深吸了一口气,开口问道。
“听说是……一个村。”
王大锤顿了顿,有些犹豫的说道。
话音未落。
张玮便瞪大了眼睛,下意识的咽了咽口水。
“多少?”
“好像是一个村,具体我也不清楚,涉及了偷瓜,网上还有视频,但现在都被删了……”
王大锤苦笑了一声,将他了解的情况如实说了一遍。
这个案子的事情……
在那个赵家村闹得非常火。
如今的赵家村……
在梓州都小有名气了。
许多人都在传偷瓜村的事迹,说是一群老头去偷人家的南瓜,被抓后还继续偷。
“老年人的案子?”
张玮听完了简单的情况,再次皱起眉头。
老年人偷瓜。
不是很严重的话,基层执法人员一般不会上纲上线。
这些老人才敢这么无法无天。
但……
这个案子可能就和秦牧有关。
那这些老人,或者这个村子铁定要倒霉了。
“行,你现在就留在梓州,密切关注案情的发展,等公诉后去一趟赵家村,争取把代理权拿到手。”
“只要你能把这个案子的代理权拿到手,记你大功一件!”
“对了,这个时候,一定要保密,千万不要泄露了风声!”
一番思索后。
他对王大锤仔细交代,才挂断了电话。
这个案子……
一看就是个大案!
好在被他阴差阳错的发现了,不然铁定要便宜梓州的那群律师。
若是能接下这个大案的代理权……
他们律所,说不定可以从晋城辐射到梓州!
借此打开梓州的市场!
“晋城有秦牧在,估计案源会越来越少。”
张玮苦笑着摇了摇头。
想要接案子……
现在就只能从别的地方想办法了。
按照他了解的消息。
梓州的民事纠纷、民事纠纷案件数量,超出了晋城的三倍有余!
那简直是一片红海!
只要借助这次偷瓜案件……
他们律所完全有机会进军梓州!
当然。
前提还是要保密。
若是被晋城这帮恶狼般的律师知道了……
那难免要被分走一批代理权!
……
第二天。
梓州。
赵家村。
公诉开庭的消息,传回了整个赵家村。
年纪老迈的村民们再次聚集在了赵德柱的家中。
“三哥,上午法院的人来了,给我送了传票。”
“我也收到了,说是五天后开庭审理,让我到时候一定要去。”
“这个传票上,还说咱们犯了好几个罪,看起来挺吓人的。”
“律师呢?三哥,你不是说你负责帮忙找律师吗?”
“……”
这些老人的手上……
都拿着一份传票,以及起诉状副本。
上面写着他们每个人的情况。
是法院的人亲自上门,挨家挨户,确保发放到他们手里的。
其中。
甚至还有量刑建议。
有的要求判处他们有期徒刑四年。
有的要求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有的要求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看起来煞有介事的。
“大家不要慌,我已经联系到律师了,他过会儿就来。”
赵德柱看着众人,颇为淡定。
他的手上……
同样有份传票,要求判处他有期徒刑五年。
但他并不慌乱。
坐牢而已。
他又不是没坐过,早已是轻车熟路了。
“你找的这个律师靠谱不?我打电话问了我儿子,我儿子说,找个牛逼点的律师说不定不用坐牢。”
“唉,这闹的叫什么事啊?我孙女前两天知道了这事,说我如果坐牢了会影响他考研,哭的死去活来的。”
“我孙子也是,他说他正在考公,复习了好几年了,马上就政审,还让我千万别坐牢。”
“希望律师牛逼点,千万别坐牢。”
“……”
众人围坐在院子里。
一直低着头,唉声叹气。
事情发展了这么久。
他们家里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
最疼爱的孙子孙女甚至为此要和他们断绝关系,说他们影响了他们的前途。
此时此刻。
他们的心里多少有些后悔。
早知道当初就不该贪小便宜去偷瓜的。
现在……
他们,他们的家庭,以及赵家村,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坐牢对他们来说不可怕。
但对他们家里,对他们村的影响却非常大。
半个小时后。
一个身穿正装,手持公文包的律师赶到了现场,走进了赵德柱的院子里。
“大家好,让大家久等了。”
一见面。
他便露出了温和的笑容,自我介绍道:“我叫王大锤,是律政先锋律师事务所的律师。”
说着。
便从公文包里取出了一叠名片,发给众人。
在立案之后。
他便在第一时间,动用了各种方法,毛遂自荐。
联系到了赵德柱。
第一个来到了赵家村。
而此时的院子里,聚集了五十多人。
都是此次监外待审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