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寂寞还有几米

暖香

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

狄更斯

到一个小城采访,下车时正值中午,和同事都已饥肠辘辘,走进车站附近的一家小餐馆。餐馆很小,只有几张四人台的小桌,但很干净。坐定,点菜,老板娘一脸暖暖的笑容,推荐道:“来一份老陈头豆腐吧……”同事笑着回问,老陈头豆腐是不是这家餐馆的特色菜?老板娘仍旧是一脸暖暖的笑容,说道:“两位不是本地人吧!老陈头豆腐挺好吃的,不贵……”点了一份老陈头豆腐,又点了一个时令菜肴,等菜端上来,我和同事都特别品味了一下老陈头豆腐。应该说豆腐做的还可以,但并没有非常特别的什么。因为着急做下午的采访,急急吃完结账,我和同事便出了小餐馆。

下午的采访很顺利,晚饭,当地相熟的几个朋友在一家大酒店宴请我和同事。寒暄、落座、点菜……朋友点的第一道菜居然是老陈头豆腐,这让我十分惊异。待所有的菜都点完,等待上菜的空隙,我对朋友说出我的不解:老陈头豆腐只是一道普通的菜,怎么在当地这么受欢迎?朋友给我讲起老陈头豆腐背后的故事来

大约3年前,当地有一个12岁的小女孩因为得了白血病,生命岌岌可危。小女孩的父母都是依靠打工为生,为了救治小女孩,夫妻四处借钱,甚至把自己家的房子卖了,但钱仍旧不够治病的费用。小女孩的爷爷已经60多岁,除了有着一手做豆腐的手艺,别无特长。老人为了救治孙女,拾起已经放置十多年的做豆腐手艺,每天起早做豆腐,然后走街串巷往小城的各家饭店推销。没多长时间,小城的饭店几乎都了解了卖豆腐老头背后的故事,家家都开始用老头的豆腐,并向每个顾客推荐吃老头的豆腐。因为老头姓陈,不知不觉间,“老陈头豆腐”的名称就叫开了。随着老陈头豆腐,以及老陈头豆腐背后的故事被越来越多的小城人所了解,一个私企老板表示愿意为老陈头的孙女出所有的医药费。人们都为老陈头高兴,都盼望着老陈头的孙女能摆脱死神,恢复健康。小女孩一家人也以为,小女孩可以得救了,都兴奋不已。

生活总会遭遇一些难以抗拒的灾难。虽然手术、治疗费准备好了,但小女孩却因为找不到匹配的骨髓捐助者,在两年前生命凋谢。

小女孩死后,对她的家人打击十分沉重。小女孩的父母远走他乡去打工了,小女孩的爷爷沉寂了大约一个月左右,再次开始做豆腐。老人做的豆腐依旧卖给小城的一家家酒店、饭店、餐馆,赚来的利润,老人却一分不留,都捐助给一个以家庭贫困的白血病儿童为救助对象的基金会。

……

朋友讲着,告诉我,那之后,小城人到饭店吃饭,都习惯点一盘老陈头豆腐,好像不点老陈头豆腐,多丰盛的饭菜都少点儿什么。

老陈头豆腐端上来了,一块极其普通的豆腐,配着一些寻常的葱丝和一碟大酱,典型的北方家常吃法。我做了一下深呼吸,然后夹了一块豆腐到口中,却感觉这豆腐和午间的比起来,多了些什么别样的香润。究竟是什么香呢?不知道是字的苍白,还是我的苍白,我迟迟找不到能让我认同的词汇来形容。

直到从小城返回家中很久之后的一天,再次回想起老陈头豆腐,我心中仍旧浓烈着漫延开无边的暖意,让我想到一个词:暖香。

如果爱是有香气的,那么,每一块都藏着悲悯心、慈善心的老陈头豆腐,所凝聚的香气应该是暖的吧!

快乐提示:

爱,从来不分大小。

如果寒夜里,我们无法给街头的人一座暖屋,我们还可以给其一件棉衣。爱有时候是极其容易的一件事,一举手,一抬足,甚至是吃一块豆腐,就是这样的累积中,爱会展现出其强大的力量,让那些原本看似很难企及的美好、温暖轻盈而至。

常听到,有的人不屑或不肯去小爱,然后感叹缺少大爱的能力。那是一种被嫁接了的爱的理解,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让他人得到帮助,而是体现自身能力的显摆。一个不屑在公交车上让座的人,辩解的理由天花乱坠,也只是一个缺少善爱的自私的人。

巴金曾说过:“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爱不必一定惊天动地,细润无声地浸润一样很美。不要怕你很微小,只要你是在无私地付出你的爱,那爱就已经恢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