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一根稻草沉了一艘船
不要因为错过夕阳而哭泣,那样你将失去更美丽的夜空。
泰戈尔
在电视台实习时,做过一个主题为“一生中最大的遗憾”的访问活动。被访问的人回答万千,一位六十几岁老妇人的“遗憾”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以至于多年后每次回想起仍旧会唏嘘不已。
老妇人18岁那年,和邻居一个小伙子两情相悦,并暗定终身。然而,随着解放战火的平息,她家族中有人在国民党政府任过职的“劣迹”,让她和她的家人成为小城中人人躲闪的避讳。自然,小伙子也被家人严词相告,不可再和她有任何往来。正是怀春年龄,她和他都满心无限纯美的爱情,又怎能顾忌历史与政治风烟的挤压,她继续和小伙子约会着。白天不便,就夜里;城内不便,就城外……爱情可以让再坚定坚强的人燃烧,两个青春男女很快就越过最后的雷池。这在当时是被视为极其败坏道德的行为,但她和他都认为,那是他们对爱情最真挚的诠释。
花前月下,缠绵如水。他对她说非她不娶,她回应他非他不嫁。
她和他的交往还是被他和她的家人发现了。后果可想而知,他的父母选了一个妻子,让他择日成婚,她则被家人反锁在屋内思过。
他的婚礼很快就举行了,但新娘不是她。听着从他家院落里传来的婚礼唢呐声,她的头发一根根白了。她恨,恨他不遵守诺言,恨他懦弱无能,恨他胆小变节……千般恨,万种痛,她想以死解脱。就在她把剪刀对准自己的手腕时,她的脑海中突然跳出一个念头:就这样死了,太便宜他了,要活下去,一生不结婚,用此拷问他、报复他、折磨他,让他一生愧疚、一生不安、一生痛苦……
她那凝聚满满怨恨的人生之船就此触礁。
她拒绝所有的说媒者,父母逼得急了,她就假借自杀相挟。后来,父母屈服了她;再后来,父母相继去世,她更加肆无忌惮地坚持自己的报复。
这期间,他的家因为各种变故而多次搬迁,而她总会随之变成他的邻居。相邻而居,她也并不做什么,只是不停地在他和他的妻子,以及他的孩子身前转一转,从不和对方搭话,对方的搭话也一概置之不理。他曾一次次尝试向她道歉,但她一次次坚定地拒绝着。她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他一直在遭受着良心的谴责。
夜深人静的时候,猜想着他和妻儿欢娱的情景,再看看自己孤灯清影的寂寞,她会更觉酸楚、伤感。但是,她从没有想过要中止报复,她觉得,她的不堪都是他一手造成的,她要倾尽一生报复他。
终于,他在54岁那年抑郁而终。
她非但没有丝毫快感,反而感觉一下失去了生活的目标,心头对他的怨恨也一下消失得无影无踪。她开始了郁郁寡欢的生活,不断回味、咀嚼着自己的过往人生。随着岁月的一天天累加,她越来越怀疑自己的报复,渐渐为自己的一生觉得不值。一些个清冷孤寂的夜里,她开始后悔,后悔自己把一生都绑在了对他的仇恨上,后悔没有再火热地恋爱一次,后悔没有体验到做母亲的美好……但此时的她,已经满脸皱纹、牙齿脱落、脚步踉跄。
一切都无法回头。
似水流年,相爱时不妨热烈些,若一旦分散,要学会把仇恨彻底埋葬,让时间将其风化脱落。因为,无论多么重要多么在意的过往一旦碎谢成枯草,都难抵花草锦簇的远岸。
快乐提示:
西方有个童谣:失了一颗钉子,丢了一只马蹄铁;丢了一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将军;损了一位将军,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
一个国家的灭亡,竟然起因一颗小小的铁钉。这应该是典型的因小失大吧!
人生会经常遭遇不如意,要懂得一片叶子代表不了整个春天,不能因为一片叶子枯萎就否定了整个春天。不然,既辜负了春天,也辜负了自己。生命不能缺少爱,但我们当懂得,不是所有的爱都能够有完满的结局。若这结局大失所望,即便做不到感恩有过这样的一场遇见,至少不应该怨恨和“复仇”,否则,就把爱理解得太狭隘了。
学会爱,不只是对爱的负责,也是对自我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