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在人间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三国志》
那是一个冬天,天使悄然现身中国重庆市街头。
因为就要临产,孕妇周小花在母亲的陪伴下从四川大竹赶往重庆市,想经由重庆转车回自己家生产。长途客车刚行驶进重庆市区,周小花的肚子开始疼起来。她不由得担心起来,暗想:“可千万别是要生了啊!”担心很快就被一阵紧过一阵的疼痛验证着,周小花很快就疼得满头是汗,在一阵疼痛的间隙,她不安地问一旁的母亲:“妈妈,这个小祖宗怕等不及了,怎么办啊?”慌不知措的母亲无助地回应着:“挺一下吧,车到站了,咱们就去医院。”
然而,小生命却异常急切地想来到这个世界。
周小花的呻吟声引起车上乘客的注意,一名叫肖剑伟的乘客拨通了“120”急救电话:“孕妇就要生产,你们多长时间能赶过来……”因为最近的医院也要距离二十几分钟的路程,最后,“120”急救中心约定到周小花所乘坐的长途客车终点站接周小花。
长途客车风驰电掣般地驶往终点站。
周小花的肚子越来越疼了,她咬着牙齿,急切地盼望着车早一点到达终点站。每一分钟都变得异常漫长,10分钟后,车终于到达终点站菜袁路,周小花刚下车,就疼得瘫倒在地上,她急促地对母亲说:“不行了,孩子要生了。”正在菜袁路口等业务的出租车司机余小莉见状,立即奔到周小花面前,帮周小花脱下她的外套垫在身下,安慰着她:“不要着急。”
这一声安慰,虽然轻浅,但对于周小花来说,却无异茫茫大海中的一棵稻草,她心中一下有了一份安定。但转瞬,又一阵剧烈的疼痛让她不由自主地嘶喊起来。
“快来围个圈儿,她要生了!”随着余小莉的喊声,立刻从附近跑过来20多个妇女,有老者,也有青春韶华的少女,她们迅速又默契地在周小花身旁围成了一个圈,在寒冷冬季的重庆街头围出一个特殊的产房。
“再坚持一下,救护车就要到了!”
“别紧张,我们这么多人都在帮你!”
“挺住啊!”
……
疼痛已经让周小花声嘶力竭,再加之街头生子的惊恐与不安,她惊颤地对围在身旁的人们点着头。然而,婴孩却不肯再等待,疼痛更加剧烈地袭来,5分钟后,随着周小花一声凄痛的嘶喊,婴孩红鲜鲜的头颅裹带着胎血从生命之门里冒出来。纤毫般细软的发丝,古怪的胎腥,细若游丝的喘息……是想证明生命过程的坚韧、坎坷、悲壮?还是不愿投身这个寒冷的街头?抑或是考验人们接纳新生命的情怀和态度?几分钟过去了,婴孩死守着生命之门,不肯坠地。
一名年长的妇女几乎是哀求着对周小花:“妹子,这样不行,时间长了,婴儿会窒息死掉的。用力……”汗水顺着周小花的脸庞往下淌着,她点着头,疼痛却随之又让她嘶喊起来……
“用力,用力……”人们齐声鼓励着周小花。
婴孩的整个身体终于冲破生命之门,降临到这个世界,这时候,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的“120”急救车也赶到了。人们都长出了一口气。但危险却仍旧大张着死亡之口。
医生剪脐带时发现,周小花的宫颈已经收缩,胎盘留在了子宫内。如果送往医院,最快也要10分钟,这10分钟对于周小花极有可能就是生死存亡的10分钟。可是,户外取胎盘缺少基本的器械,怎么办?
时间就是生命。两名急救医生来不及多想,一人在一旁按压周小花的子宫,让子宫扩张,另一人用手在周小花体内取胎盘。
“特殊产房”仍旧紧紧地围在周小花身旁,所有人都紧张地屏住了呼吸,目光聚集在周小花和两位医生的脸上。
可怕的安静。生死一线的安静。
1分钟、2分钟……5分钟后,胎盘终于被取出。母子平安。
急救车载着周小花母子向医院驶去,“临时产房”也散开在人群中。然而,却有许多人说他们在那个中午的重庆街头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天使……
快乐提示:
佛经中记载,一位高僧知道他的小沙弥徒弟只剩七日的寿命,于是慈悲地让他回家探亲。途中,正好遇到一场大雨,小沙弥发现一群蚂蚁正努力地从积水的地方爬出,但却不断地被雨水冲回去。于是小沙弥心生怜悯,先将它们一一救出,确定安全无虞后,才继续他的旅程。七日后,小沙弥又回到寺院,师父感到非常惊讶,于是入定观察,发现原来是小沙弥的一念慈悲心,不但救了蚂蚁,也增加了自己的寿命。
一己之善,不但能为自己积功累德,也能利益他人。
记住狄金森的诗吧: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我就不虚此生如果我能解除一个生命的痛苦平息一种酸辛帮助一只晕厥的知更鸟重新回到巢中,我就不虚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