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莺娇

第三十六章

姜酿拍着孩子的手突然间就停下来, 周氏抹着眼泪的手也是一顿。

姜皎轻缓着开口,话不仅是说给姜酿听的,也是说给周氏听的, “你嫁进侯府的这半年时日, 外头的传闻没有一日是停歇的;如今你生产是险遭人暗害, 倘若侯府当真对你有心, 又如何能不注意你每次入口的东西。”

说着说着, 姜皎朝后头看一眼, “崔端自被绑回来, 从未关心过你, 哪怕你生下他的孩子,他也未曾瞧过你一眼, 这般的夫婿,倒是不如没有的好。”

姜皎的每句话都戳在姜酿与周氏的身上, 后头她只说让姜酿与周氏好生想想, 自个先出去。

不料一出去就撞见沈随砚在廊檐下坐着,抵着头看姜家与侯府吵得正厉害。

他倒是还有闲心看戏, 疏不知屋内屋外吵得都已经不像样子了。

“夫君倒是好兴致。”姜皎柔柔又带有一丝哀怨的声音从沈随砚的背后传来。

沈随砚的唇角勾起几分,大掌朝后一探就握住姜皎纤瘦的柔荑。

天儿已经暗下来,婢女们将一盏盏灯笼取下又点上烛火。

两人在静谧的角落之中, 当真如同做着什么一般。

姜皎背后是烛光跳动, 身前人的黑眸中映衬着点点微光,将她窈窕倒影在刻在其中。

突然间,姜皎不想在这乌烟瘴气的地方待着, 扯了沈随砚的衣袖, 如同孩童一般娇声对着他道:“夫君,我想吃酒酿鸭子了。”

沈随砚二话没说, 直接带着姜皎回府。

侯府一众人没什么意见,倒是姜翃经历过今日这么一遭,再次看向姜皎的眼神就显得十分复杂。

几番想要开口,但是又咽回肚中去。

若是当初嫁过来的是萤萤......姜翃没敢去设想那般的画面。

侯府如今如同豺狼窝一般,是人就想要逃离出去。

崔端知晓姜酿诞下一名男婴,面上的**.邪是如何都藏不住的,“她虽长得并不如同她姐姐貌美,可是奈何不了她肚子争气啊。”

好不容易收拾妥当站在院中,说出这句话又被姜宴一拳打倒在地。

侯爷与侯府的大娘子都没有拦住,就见姜宴目光沉沉地蹲下身,如同看死人一般的眼神看着崔端,“你若再敢说一个字,我不介意让你再也无法张口。”

将崔端朝后一扔,姜宴用帕子擦拭着自个的手,随后轻飘飘地将帕子扔在崔端的身上。

侯府大娘子想要上前拦住姜宴,但是被侯爷拦着。

他面色沉冷的看着房中,“你去瞧瞧酿酿。”

侯府大娘子在这般事情上当真是毫无任何的话语,含着泪一步三回头的去看姜酿与孩子。

姜皎与沈随砚一直坐在马车上,沈随砚目光沉沉,如同外头的夜空,沉色如墨。

姜皎倒是一直心不在焉,还想着方才与姜酿说的事情。

想要和离自然是不容易的,况且还有个孩子,如若姜酿舍不得孩子,侯府定然也不会让姜酿将孩子给抱走。

如此,倒是一个十分的难题。

下一刻,沈随砚的手覆上姜皎的手,“萤萤,在想什么?”

被他又低又哑的嗓音给吸引过去,姜皎告诉沈随砚,“我今日同姜酿说让她和离。”

沈随砚摩挲着她的手背,轻声道:“萤萤,你已经做了该做的,不必强求旁的事情。”

其实姜皎何尝不知这些事情强求不得,但却又想着丞相府恐怕生生世世都要与侯府捆在一起,就觉得恶心。

转念间,姜皎想要什么,侧过身去问沈随砚,“今日你给哥哥的是什么,那册子里头,可是有什么重要的事?”

她本是不想过问这些,但是素来沈随砚与姜宴之间都是没什么关联的,如今也是颇有些好奇。

沈随砚的嗓音在未曾点燃烛火的马车中带有一丝的蛊惑,“是能让萤萤美梦成真的物什。”

后头无论姜皎再如何追问,沈随砚都不肯透露半个字。

回到府中,姜皎有些累,也打消之中念头。

只是府中做的酒酿鸭子着实是不错的,虽然,她觉着,比起她的手艺还是差些。

多多少少用了一些饭,两人同榻而眠。

早上出门,直到夜间才回,姜皎也是困顿不堪。

看她眼睫上挂着水汽,一副困极了的模样。

沈随砚沐浴完在她的身边躺下,对着她额头落下一个吻,“快些睡吧。”

听见沈随砚的声音,闻着他的气味,姜皎才缓缓入睡。

这一睡,就到了日上三竿的时候。

身旁早就已经没了人,姜皎细柔的手掀开床帘,“倒杯水。”

昨夜许是太过劳累,今日这才起的迟些。

好在王府的一切规矩都是按照姜皎的意思来,无一人敢说什么。

榴萼过来后,姜皎先问的就是侯府的情况,榴萼摇头,“昨日大娘子与老爷回去后,就没再听说旁的,三姑娘还是在侯府。”

姜皎手中的茶突然就变得没滋没味起来,将茶盏放在榴萼的手中,睫毛轻颤,上头还挂着一滴欲掉不掉的水珠。

“这茶不好喝,以后还是莫要再买了。”

沈随砚又是一早用过早饭就出门,只吩咐不要去吵她。

姜皎用完早饭就又回了美人榻上,一贯活泼的蔻梢都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她心中烦闷得很,想到那个可爱的孩子,想要姜酿昨日讲的事情,又想到侯府一大家子的嘴脸,只觉着糟心。

今日是侯府敢这般对姜酿,明日或是后日,他们那般大的胆子说不准会将主意打到王府的身上来,介时牵连沈随砚就当真是不好了。

唤来榴萼,姜皎再认真不过地同她说:“近些时候你多去打探些消息,有时候母亲瞒着我并不想让我知晓,但是总觉得心头不安得很。”

榴萼将小窗关上一些,“奴婢知晓,王妃好生休息,莫在如此忧心伤身。”

-

一连几日,姜皎都提不起兴致,却在某日落日时分,从外头回来的榴萼道:

“今日的朝散得晚,听闻不少的勋贵人家都被叫进宫中,说是崔氏侯府犯下滔天大罪,如今命数大抵是尽了。”

姜皎手中的书册掉落在地,“此话当真?”

事情发生的突然,但姜皎却觉着一定不是偶然间就发生的,定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不然怎会在如此短的时日中,就备好如此多的东西。

榴萼点头,“自是真的,听说崔氏侯府的族亲受到侯府的指使,克扣庄子中庄户的粮食,还要他们每年交上比别的庄子多一倍的税银,不仅如此,就连账册都有;侯爷生性风流,好色成性,只是早年间的手段颇有些残暴,死了不少的妾室,但是都被压下去,如今这事也传入圣上的耳中;还有侯府大娘子,联合着娘家一同做生意,不想竟走私茶叶,圣上大怒,命令彻查。”

榴萼说到最后,声音也愈发小起来,“听说,是大公子将这些事情写成折子告诉陛下的。”

姜皎杯中的茶还未喝下去,就听见榴萼的话,她倒是十分不敢相信。

可突然间闪过一念头,“前些时日,沈随砚给哥哥的小册子中,莫不是写的就是如今的这些事情?”

姜皎脑子有点乱,好似有许多的东西并未理清楚。

若真是沈随砚给哥哥的,可为何如此好的机会他自个不同圣上说。

圣上平生最厌恶的就是在天子脚下搬弄是非,当年侯府就是如此没落。

他们一家子死性不改是小事,可沈随砚为何会知晓。

他并不受宠,当日新婚第一日进宫姜皎就能看出来,圣上是不喜他的。

但是这件事情告诉圣上,沈随砚定能获得圣上的称赞。

种种疑问,一直到晚上沈随砚回来时,姜皎与他饭桌上用饭,“今日的事情,夫君可有耳闻?”

沈随砚修长指尖夹着盘中菜,动作雅致,无一丝的慌乱,“萤萤说的,是侯府的事情?”

藕片被放入姜皎的碗中,姜皎盯着半晌最终点头,“那日夫君给哥哥的,可是这些?”

怪不得要说是能让她心想事成的,有了这些证据,侯府再如何也翻不起任何的风浪。

沈随砚点头,“是。”

后他将竹筷放下,轻轻叹口气,“萤萤,我将册子给你兄长,不是为了让他去犯险,也并不是想求这份恩典。”

“帝王之心难料,你兄长也有自个的判断,由他出面揭发事情是最合适不过的;一来他是丞相嫡子,在军中也颇有威望,今日他将东西递交上去,也是在向圣上表明决心,你们姜家不会参与到党派之争来;二来,妻妹再如何说,也是他的妹妹,定然是由他来最好。”

沈随砚将姜皎的手牵入自个的手中,“我不在乎父皇的恩典究竟如何,只在乎萤萤,你过的是否开心。”

嗓音似是在酒中滚过一道,带有颗粒与醇香醉人的意味所在。

狭长的黑眸紧盯着姜皎,仿佛他如今在乎的当真只有姜皎一般。

姜皎咬着下唇,终是点头。

其实沈随砚说得也不错,当真也是如此。

又用竹筷夹起盘中的藕片,姜皎吃进口中,分明是酸辣的,但是却有些食不知味。

希望一切如所想的那样,也希望,姜酿自个能下定决心。

没两天,周氏就派人传话,请姜皎回府一趟。

不敢耽搁,姜皎到了丞相府。

今日人倒是齐全都在,姜酿也在,怀中还抱着孩子。

见她回来,周氏连忙让人在旁边加个小凳。

屋中只有几个孩子还有伺候的婢女,剩余的就是姜皎、周氏还有姜酿。

姜皎将身上的披风拿下递给一旁的婢女,“帮我泡杯红枣茶。”

婢女很快就去办,姜皎将视线落在姜酿手中的孩子上,“可有起名字?”

姜酿反应过来是在问她,“还未,近些时日的事情太多,未曾顾得上。”

姜皎点头表示知晓,周氏也缓缓开口,“宴儿将事情同我们说了,我们也知晓这些事情都是姑爷找到的,他能待你有这份心思很好。”

姜皎前倾,压上周氏的手背,“母亲,都是一家人,何苦要说这些。”

周氏擦掉眼泪,“是了,你瞧我,近来总是心神不佳。”

朝她面上看去,周氏近来清瘦许多,也露出疲态来。

姜皎也不想再转弯子,“侯府那边怎得说?”

周氏没说话,还是姜酿缓缓开口,“我同崔端提了和离,在哥哥揭发他们事情之前,但他们说和离可以,但是孩子要我留下,我开始没有答允,后又出了事情,父亲去了一趟侯府,我也不知说了什么,侯府那边竟然松口。”

姜皎点头,“既然答应就是好的,孩子就算是给了他们,怕是也不会好好养。”

恰逢这会孩子醒了,姜酿便将他给了乳母,然后才有些犹犹豫豫地开口,“下药之人,我知晓是谁了。”

周氏与姜皎都不约而同的看向姜酿,姜酿捏着帕子一紧,眼神中带着不少的愤恨,“是崔端的外室,她因得自个不能入府就一直怀恨在心,便偷偷将药房的药童买通,在我的药中添上几味药材。”

“只是药童担忧此事被人察觉,就只敢下少量的剂量,那外室见这件事情行不通,竟深夜与府中的人合谋,想将我与孩儿一并铲除;二姐姐告诉我有人下药后,我就多了一个心眼,她就这般被抓住,婆母知道说要将她给处死,不想她丧心病狂,竟说她所生的孩子不是崔端的,是她同外面的人生的,当晚就验亲——”

其实听到这处,姜皎就已经能猜到后面所发生的事情,“结果确实不错,侯府大娘子一气之下将外室与孩子一并扔到荒郊野外,如今也不知那孩子到底如何。”

没承想,到头来崔端算计如此多的事情,可是他心爱的人所生的孩子并不是他的。

姜酿紧接着又说下去,“因得我生的孩子是崔端唯一的嫡子,他们侯府更加是不肯的,但是兄长与父亲似乎是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件事情,便说,只要肯答允和离,并且让我将孩子给带走,就保侯府一条命数,婆母与崔端是不答允的,可是侯爷却是想要保住侯府,不顾婆母与崔端的阻拦,应了这件事情。”

姜皎没想到后面竟还有如此多的事情,周氏也是头一次听,可过了许久,她也是只是连声道:“不管怎样,能成就是好事。”

半年来,周氏为了姜酿的事情回回都是夜不能寐,这段时日更是心力交瘁。

姜酿想好便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也不必忧心旁的。

晚上一家子坐在饭桌之上,也出现难得的和气,这样的场面放在谁身上都是开怀的。

虽说和离书并未正式过了官府的明路,但是姜酿却也已经不回侯府。

观墨按照沈随砚的嘱咐,将事□□无巨细的告诉姜皎,“丞相先是向圣上请罪,只说姜将军实在太为胆大妄为,替姜将军向圣上请罪,而后又说侯府罪不至死,此事因姜家而起,这才来请罪,圣上感念丞相劳苦功高,只说让丞相莫要如此,后圣上下旨:侯府女眷尽数充入教坊司,男眷流放一千里,终身不得回,这其中,并未有姜大娘子与她的孩子,圣上看在丞相的面上,给了一道恩典。”

此等结局,姜皎自是满意不过的,当时侯府咄咄逼人,硬是要姜家女儿嫁给崔端时的那副面孔,至今都还在姜皎的眼中浮现,如今如何不算是罪有应得呢。

晚上,姜皎亲自下厨等着沈随砚回来。

沈随砚在门口出现的那刻,姜皎抬起眼眸,眸中星点闪烁,含水柔情的眼眸柔柔一望就进了沈随砚的心间。

她一身胭脂色的衣衫穿的甚是好看,不会太过于艳丽,就连眼尾的那抹红都相衬的妥当。

沈随砚的喉结上下滚动,还是头一次,他见到姜皎如此模样。

“夫君回来了。”姜皎站在原处没动,见沈随砚缓缓靠近。

沈随砚带着些懒怠,修长手指藏于袖中,清冷音调缓缓出现,“今日夫人,可是要给为夫一个惊喜?”

姜皎也是淡笑,可是眸中却透出些狡黠,“夫君分明都猜中,还要问我。”

低沉笑声从喉咙中发出,沈随砚只一扯,就让姜皎坐在凳上。

他看着桌上的酒酿鸭子,手中竹筷微顿,后又将最好的那块夹入姜皎的盘中,“夫人很喜欢酒酿鸭子?”

姜皎有些困惑,这事儿,不是从前就说过?

白葱似的玉指捏着竹筷将鸭肉缓缓放入口中,颇带有几分的享受,“我不大能饮酒,但却又喜欢酒的醇香,有次经过一处酒楼闻到酒的香气,便只觉喜爱,店家也大方极了,将方子告诉我,我便自个摸索着做,确实是我最为喜欢的。”

沈随砚点头,眸光闪烁,变得更加暗沉。

但却并未说话,修长指尖挑着素鸡,状似不经意的说:“萤萤如此喜爱,可做给过喜欢之人吃?”

姜皎的心在听到沈随砚话的那一刻就乱了,他,这是何意?

垂头压下眸中的慌乱,姜皎用尽量平稳的声音答道:“有,母亲,哥哥,他们都有尝过。”

害怕沈随砚后头又说些什么,姜皎用饭的速度都快些。

这段时日同沈随砚见的少,两人只在晚上还会稍微见上一面。

可是她却早已养成等着沈随砚回来后,闻着他身上的味道才能安寝的习惯。

不知这是因为什么,又听到沈随砚在饭桌上的话,莫名开始有些慌张。

放下竹筷,姜皎轻声道:“我用好了。”

可并未想到还没站起身,沈随砚就坐在原处慢条斯理说了一句,“不知萤萤,为我做酒酿鸭子,可是也喜爱我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