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自从苏凤英生了孩子之后, 高洋更加阴郁,连装都懒得再装,几乎是连家都不回了。
他本身就年轻英俊, 现在整天不回家, 免不了就有大姑娘小寡妇看出点什么, 没事
就往他身边凑。
高洋也没了以前的洁身自好,有时故意跟村里的女人有时调侃几句,把一群女人引得心神**漾,背地里自然就挤兑苏凤英。尤其是早就暗恋高洋的春燕, 带头当着面嘲讽苏凤英。
这天苏凤英又带着儿子根生出来晒太阳,远远的, 春燕正和几个姑娘在聊天。
春燕看到她就笑道:“哟, 凤英啊,又自己带儿子出来晒太阳啊?”
“你家根生从出生到现在, 高书记抱都没抱过吧?”旁边有女人笑道。
立刻有人附和:“高书记太忙了, 哪有空抱根生啊。连凤英都没空抱了吧。”
苏凤英气得我满脸通红:“你们这群长舌妇胡说什么!我和高洋好得很!”
“啧啧,你就逞强吧。”春燕捂嘴笑道, “高书记都跟我说了, 你生了娃,肉松得很,碰都不想碰。”
“刘春燕!你这个没脸没皮的浪货!”苏凤英大怒着就要去抓刘春燕的脸,可是却被刘春燕笑着躲过。
“凤英, 好不容易九死一生生了根生,本想母凭子贵, 没想到爹看到不看。自己还身材走样, 成了大妈,笑死了。”刘春燕说着扭着细腰在苏凤英身边转了一圈, “你不是一直傲得很么?我就看着你跟书记什么时候离婚!书记说了,我是村里最漂亮的女人!”
“你……你……”苏凤英浑身哆嗦,抱着根生大哭出来。
刁月娥听到声音跑了出来,把刘春燕几人赶走了,气恼道:“你没事跑出来丢人干什么!你不要脸铁蛋还要脸呢!”
“我……高洋他竟然这么对我,他……”苏凤英哭道。
“诶呀,忍忍就算了,男人么,嘴贱,再风流最终还是要回归家庭的。”刁月娥说道,“你就好好伺候公婆,好好伺候高洋,他早晚会回到你身边的。我告诉你啊,你可别动什么离婚的歪心思,我们老苏家丢不起这人!铁蛋现在好歹是高洋的小舅子,别人都得给他几分面子,要是你把高洋得罪了,我第一个不饶你!”
苏凤英早就知道刁月娥眼里只有铁蛋,但是没想到她不但不安慰自己,还威胁自己不准惹怒高洋。
苏凤英心里一片凄凉,抱着一个月的根生哭得撕心裂肺。
她在村头哭,高洋却在办公室烦躁不已。
魏建民已经在教育上领先,获得了不少口碑,如果再让他把路给修了,村里肯定对他更加称赞。
虽然这些村民说的话也没什么用,可是,说的人多了,乡里也难免会听到。
高洋眉头紧皱。一定不能让魏建民把路修起来。修路至少要几十万,魏建民不可能拿出这么多钱,一定会向乡里申请拨款。
他们盖学校就已经让乡里和县教育局拨了不少钱,凭什么这么多好事都让他一个人占了?!
“小毛,你去一下别的四个村,把几个村支书都叫我这儿开会,现在都被魏建民压着,我就不信他们气能顺。”高洋气恼不已,“还有,让你的人盯好,十里沟有任何动静,立刻报给我!”
“是,书记。”小毛赶紧点头,退了出去。
小毛走后,高洋在屋里抽着烟踱步。
他打听到,乡里有一个提拔名额,会从六个村支书里选一个进乡党委,按照现在的势头,那肯定是选魏建民了!
他绝对不能让魏建民这个残废超过他!
高洋猜想的不错,其他四个村支书也收到了魏建民要修路的消息,各个也都气不顺。只是一开始大家都不好意思说,这次高洋把众人聚在一起,众人不禁同仇敌忾。
“各位叔伯弟兄,我这次把大家召集过来,实在也是没有办法。”高洋对众位村支书说道,“十里沟发展好本来是好事,可是,现在建民又要修路,侯支书、朱支书你们当初申请重建办公楼、购买拖拉机的经费,乡里可都没有批,现在乡里把十里沟当作典型,保不齐就批了。”
“说起来就生气,我申请买拖拉机都是为了生产,提高劳动效率,竟然一口就回绝了!凭什么魏建民要什么就有什么?”朱青山怒道。
“我们村委办公室四处漏水漏风,竟然也不给修。”侯爱文也微微叹气。
“他魏建民刚上任,处处压我们一头,这谁受的了!他这也申请拨款,那也申请拨款,永定乡是他一个人的?”
“原本看着挺老实一个人,怎么处处出风头?我当了朱家沟这么多年的支书,就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人!”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得越来越愤慨,同仇敌忾恨不得把魏建民拉出来胖揍一顿。
“各位叔伯,现在建民已经开始做调研,回头一定上报乡里申请修路的经费,不如这样,我们也各自申请经费,他修路我们就建桥、修堤,乡里总不至于厚此薄彼。”高洋说道。
侯家沟的侯爱文,在一众书记里年纪最大,他当即表示赞同:“说得好,我们就一起上报!乡里要是给魏建民批不给我们批,我们就坐林书记办公室不走。”
“再不行把村里的泼皮也带去一起闹。”朱青山五大三粗,身子强壮,他们朱家沟的人一向都是崇尚武力,在几个村里也最强势。
“对!这个办法好!”杨家沟的杨力宝也附和着点头:“这次,我们要团结一心,千万不能让魏建民钻了空子!”
五人在高洋的办公室开了一个大会,最后敲定了基本政策,就是针对魏建民,只要魏建民申请乡里的支持,他们就反对,无论魏建民想做什么,他们都拒绝。
等送走了四个支书,高洋才深深喘了一口气。
他坐在桌子上,打开抽屉看苏曼英的照片。
照片上苏曼英扎着麻花辫,笑得眼睛弯弯,露出一对好看的梨涡。
高洋看着看着,忍不住伸手去摸苏曼英的梨涡。
“曼英,我会让你知道,我比魏建民优秀!我才会遴选进乡里!曼英,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你……”
高洋忍不住红了眼尾,泪珠悄无声息地滚落。
不几天,魏建民果然调研完毕,把十里沟修路的事上报乡里。
与此同时,高洋等其他村支书也向上级申请各项经费拨款。
“建民,我知道你为民服务的心,不过……各个村都在申请拨款,乡里现在实在没有经费,连修河堤的钱都凑不出来。”林成有感慨道,“最快也要等到明年……”
现在才4月份,明年还有大半年的时间。修路至少要几万元,魏建民就算把老底掏干也没有这个钱。
“书记,我懂了。”魏建民略微叹气。
“建民,发展要循序渐进,步子不能迈太大。”高洋在一旁说道,“我们村也想修路建桥,可是总得考虑乡里的情况,你呀,不能好大喜功。”
“是啊,建民。”朱青山给高洋帮腔,“十里沟建学校,乡里已经拨了不少款,总不能所有好事都给你们吧?我们村还等着盖大棚呢!”
“就是!”马德兴道,“我们也得发展啊!再说,修路还不如搞生产,我们村上个季度抓生产,粮食收成明显好了不少。建民你还是把主要的任务搞搞好,别总想着出头。”
魏建民微微抿唇,他总算明白了。十里沟发展的势头太猛,已经引起其他五个村的不满,这五个村联合起来申请乡里拨款,就是为了阻止十里沟修路。
“建民,他们说得也有道理,基础建设和生产都要抓,趁现在,把粮食产量提上来。”林成有拍了拍魏建民的肩膀,“一有经费,我就跟你说。”
“嗯。谢谢书记。”魏建民笑了笑。
等会到家,魏建民免不了垂头丧气。他和金城花了这么多时间,全浪费了。
“怎么?不顺利?”苏曼英问道。
魏建民摇头:“其他几个村一起申请经费,乡里没有那么多钱。”
“我当什么事。”金城笑道,“算我们东方集团捐得不就行了?”
魏建民连连摇手:“修建学校你们已经亏钱,修路成本几十万,绝对不能再让你们捐款。”
“一起申请经费?是不是他们挤兑你?”苏曼英眉头皱了起来。
魏建民微微叹气:“林书记说基础建设慢慢来,让我抓抓生产。”
“你也没不抓生产啊!咱们村粮食产量高了不少。”苏曼英脸色难看,“这些也是你的功劳,你都没提?”
“现在村里分田到户,各家种自己的地,肯定产量提高,这些跟我没有太大关系。”魏建民摇头,“我是有一些想法,但是也只是外部奖励。根本的解决方式,还是要让村民有内驱力。现在是国家定期收粮食,收的数量有限,多产的也销售不出去,所以大家热情没那么高。如果产多少就能卖多少,大家一定绞尽脑汁种粮食。产量自然就高。”
“内驱力……”苏曼英思索道。
魏建民点头:“我初步的想法,是让大家到市里摆摊,把多余的粮食卖出去。不过……里面还有很多问题,存储、运输、客源……总之,不太容易。”
苏曼英想了想,道:“等过几天我们先去城里看看情况,散客形不成规模,要找到销售渠道。”
“什么销售渠道?”魏建民有些茫然。
“销售渠道就是,能够通过某种方式,固定地持续地销售粮食。比如我建‘知曼’,未来就可以成为金城投资的服装厂的销售渠道。”苏曼英解释道。
魏建民有些发愁:“目前村里的销售渠道就是到集市去卖议价粮,现在粮食和油还是凭票定量购买,议价粮买的人少。”
“总有机会的,别急。”苏曼英安慰道,“等找到了渠道,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粮食的可替代性。我们必须打造十里沟专门的品牌。”
“就像知曼一样,现在已经成了品牌,就算别人家有仿版,还是会买我们的。”金城笑道,“这真是个好主意。”
“粮食和服装的差别在于,粮食都是地里种出来的,长得都差不多。”苏曼英思考道。
在她生活的时代,其实大家都不喜欢吃罐头、麦乳精这种合成品,反而是绿色纯天然无污染的粮食才更紧俏。
“建民,你以村集体的名义申请十里沟粮食公司,我们就打造十里沟绿色粮的品牌。”苏曼英说道,“鼓励环保、绿色,健康生活。”
“环保……健康?”金城一惊,思索片刻之后目光灼灼:“曼英!你太聪明了!”
“以村为单位统一去销售比村民自己零散的销售更有规模性。”魏建民也点头。
“等你们找好了渠道,我就找媒体宣传,就像我们知曼打广告一样。”金城眼睛弯了起来。
后面的几天,魏建民便派人去注册十里沟绿色食品公司和十里沟绿色粮的商标。而苏曼英也跟着魏建民到城里去找机会和渠道。
只可惜,事情不像苏曼英想得那么顺利。
现在,饭店、食品厂大多都是国营,虽然很多商品已经取消了票制,可是粮油目前还是国家统购统销。
他们十里沟的粮食进不了国营饭店,只能在农贸市场当议价粮,有便宜的国家定量的平价粮,购买议价粮的很少。
苏曼英有些丧气,距离票证彻底取消还有一两年,她总不能等一两年再去想怎么把粮食卖出去。
“曼英,别着急,我们先吃饭吧。”魏建民安慰道,“再想想,总有办法的。”
苏曼英点了点头,把魏建民推到饭店。
这是一家老字号国营酒店。
酒店张经理立刻给二位介绍店里的招牌菜“什锦八宝饭”。
魏建民听说好吃,便点了一份。苏曼英注意到,仅仅一小会儿的时间,什锦八宝饭就卖了好几份,还有些外地来打工的,好不容易攒了钱,想点一份出名的什锦八宝饭,却买不了,在饭店里差点吵起来。
“经理,你们这什锦锅这么有名啊?”苏曼英好奇道。
“那当然!多少人想吃都吃不上呢!”张经理骄傲道。
“我看有的人拿着钱也吃不上,现在饭店不是可以不用粮票了么?”苏曼英问道,“怎么还吃不上呢?”
“那不一样。有粮票吃的是平价粮,便宜,没粮票得吃议价粮,那可贵多了。”张经理说道。
苏曼英眼珠转了转,笑道:“张经理,你想不想多赚点钱。”
张经理忍不住笑道:“那当然了,我们饭店这么多张嘴吃饭呢,当然想多赚点了。”
“现在城镇打工的多了,要是打工人都来吃你家的饭菜,你们不就赚了?”苏曼英说道。
“他们吃不起,比如这什锦八宝饭,你们吃1毛,他们没票的吃,要1块,太贵了。一顿饭至少十块钱,也没什么人吃得起。”张经理摇头叹气。
“你从农贸市场买议价粮当然贵了,我们村里就有很多粮食,卖给你比议价粮便宜,你的成本不就下来了?”苏曼英说道,“成本下来了,定价也可以低一点,吃的人多了,利润不就多了?”
张经理听得瞠目结舌:“你是说,我直接从村里进粮食蔬菜?”
“对啊,国家调拨的粮食定量供应,市场上本来就没多少议价粮,当然价格贵了,可是我们村里家家都有余粮,你直接购买,给你价格低,而且保证给你的都是一等一的好粮!”苏曼英微微挑眉,“怎么样,张经理,你这么有商业头脑的人,想想就明白了。”
张晨光顿了一会儿:“可是……你们为什么不去农贸市场卖……”
“我想找到固定的客源,我们并不在意每斤粮食能赚多少钱,在意的是渠道。”苏曼英既然想合作,当然就实话实说,于是便道,“我去农贸市场,可能一斤多几分,但是今天有人买明天没人买,不成规模。如果我跟你合作,虽然每斤少一点,但量大。你们成本下来,自然会有更多人来吃,到时候粮食需求量就大,我们双赢!”
张经理思考了一会儿,双眼闪光:“好!我们就先合作一个月!如果真的效果好,我们就定下!”
苏曼英笑了笑:“张经理,不过我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张经理问道。
“我要你酒店把十里沟绿色粮的标志打在外面,而且不能从其他村购买粮食。”苏曼英缓缓道,“相应的,这位是我们十里沟村支书。他可以保证,你从十里沟这儿买的一定是最便宜最好的粮食,不管以后我再销售给多少酒店、食品厂,你们的成本一定是最低的。”
张经理稍微思索了一下,笑道:“行,我们就学人家时髦的,签个合同!”
张经理一句玩笑话,没想到苏曼英立刻同意,她快速草拟了一份合同,把主要条款和张经理敲定。
苏曼英专业认真、杀伐决断,看得魏建民和张经理一愣一愣。
最终,十里沟和锦隆大酒店签下合作协议,先销售粮食800斤,三天之后,由十里沟专车运送到酒店。
等苏曼英二人从酒店吃完出来,苏曼英长长舒了一口气,笑道:“魏书记,协调村民收购粮食就靠你了!”
“曼英,谢谢。”魏建民握住苏曼英的手。
“谢什么。”苏曼英脸一红,想缩回手,却被魏建民握得更紧。
“我终于明白你说的渠道是什么意思了。”魏建民说道,“还有合同,你写得真好,优先购买权、十里沟商标……”
“这正是我要跟你说的,以后我们的粮食、水果、蔬菜,销售都要打商标。”苏曼英说道,“要形成品牌效应,否则,这种初级农作物很容易被替代。”
魏建民双眼闪亮,看着苏曼英,心潮澎湃:“好,我都听你的。”
“那你准备怎么收粮食?”苏曼英说着,捏了捏魏建民的耳尖,笑道,“等回村里,肯定大家都缠着你卖粮食。”
魏建民笑了笑,握住她的手:“粮食分三等,价格不同,上等粮卖到酒店、高档食品厂做糕点,中等粮卖给面粉厂、普通食品厂,下等粮卖给饲料厂。以后村民向多赚钱就要种好粮,但是差粮也不会浪费。”
“行!那就在包装上打上粮食等级,明码标价。”苏曼英点头,“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回村以后,魏建民立刻着手通知。
他把粮食分成三等,这次只收好粮。村里人接到消息,纷纷把一等的粮食卖给村里,价格比国家收购还要高,很快就收够了800斤的粮食!
三天之后,魏建民把打包好的粮食整车整车的运往锦隆大酒店。
大酒店见粮结款,把苏曼英做好的标志“十里沟绿色粮”挂在了酒店外面显眼的地方。
成本的下降自然让锦隆大酒店人流暴涨,许多到江城打工的外地人没有粮票,赚了钱又想吃点好的,就慕名而来吃这家的老字号,一时间锦隆大酒店成了城里炙手可热的饭店,营业额直线上升。
魏建民非常实在,粮食全都亲自把关,一等粮各个饱满晶莹,口感非常好,再加上锦隆门口的宣传牌,众人一下就记住了十里沟绿色粮的名字。
与此同时,金城也同步在报纸、收音机、电视机上做了宣传。打开任何一个媒体,铺天盖地,全在宣传绿色食品,这些软广告无一例外,全提到了十里沟绿色粮的名字,增强了品牌效应。
有了锦隆酒店这个活招牌,连江城市区的食堂、饭店都纷纷效仿,有些老板、经理慕名赶到十里沟求粮,甚至愿意加价购买。
村里大家一个个兴高采烈,好多之前荒废的地又重新开始投入生产。
家里没有劳动力的,就把地租给劳动力过剩的来收租金。每一块农田都物尽其用,没有一块土地闲置荒废,就连以前无人问津的坏田都被开垦出来。
一时间,十里沟上下齐心,干得红红火火。村民整日笑得合不拢嘴。
这天,魏建民一早带着文件去乡里找林成有汇报工作,林成有听了他的汇报,震惊地说不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