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生变故魔高一丈
话说柳翩翩早上吃过了饭带着三个妹妹出去买了些点心, 回来时薛氏正在打扫正房。
吴氏坐在炕边跟两个孩子玩耍,徐氏在帮吴氏补一件旧棉袄, 这棉袄一路上奔波, 上面破了两个洞。
吴氏现在也不讲究,就让孙媳妇拿块布缝上就行。
“大郎媳妇,明儿我给你钱, 你给你们一家四口和你几个妹妹一人做两身袄子,料子不要那么好, 能穿就行。”
徐氏点头:“多谢老太太体恤。”
刚刚买了一只鸡花了几十文钱的薛氏有些心疼, 在一边插话道:“老太太,这什么都要买, 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呀。”
吴氏看了她一眼:“我怎么知道怎么过,你问老大去。”
薛氏勉强笑了笑:“老爷只会读书, 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
徐氏在一边道:“二娘,这边城读书人少, 爹一个两榜进士,哪里还用担心没有营生。倒是官人难办,要养几个妹妹呢,他又不是进士, 虽然有一身武艺, 也无处使。”
薛氏脸上的笑容更僵硬了,伸手往灶门里填了一根柴火。
柳翩翩带着两个妹妹进了屋子:“祖母,我们买了些点心, 您看要怎么处置?”
吴氏看了看孙女带回来的点心, 这点心放在以前侯府里都是下等货色, 但在边城小户人家里已经算好东西了。
柳翩翩继续道:“才刚我在巷子口铁匠铺里买火钳时打听过了这巷子里的几户人家, 东边裴家是衙门里的书吏, 西边韩家是军营里的九品小武官,对门王家,嗯,据说是本地大户人家分出来的旁支子弟,另外三家都是普通人家,再就是我哥和我爹两家。二叔和三叔的宅子就在旁边的巷子里,祖母要是不放心,等会子我再去看看。”
吴氏十分满意,这个孙女就是这点好,你吩咐她一点事情,她能把方方面面都给你想到了。不像薛氏,你让她买鸡她就买鸡,也不会问公鸡和母鸡的价钱有什么区别,拿了只鸡就走。
“把这些东西分成六份,裴家、韩家和王家送的厚一点,其余略微意思一些就好。”
柳翩翩点头:“大哥不在家,那等会子我带着两个妹妹去拜访邻居。”
吴氏知道普通人家的闺女不能躲在家里,故而不曾反对:“说话客气些便好。”
柳翩翩带着妹妹们把礼物分好,为了锻炼两个妹妹,她给二人都安排了任务:“二妹妹,你去对面王家,月升,你去西边韩家,我去东边裴家,咱们分头行动。”
徐氏笑着开玩笑道:“咱们家就得有妹妹这样的当家人才好,什么事心里都有数,能安排的妥妥帖帖。”
柳翩翩笑起来:“嫂子抬举我了,眼目前就有事情我安排不好的。松哥儿总得去上学吧,上学要找学堂,交束脩。既然二娘说要搬过来,往后这家里就是您和爹做主。我等会儿去裴家问问,哪里有好学堂。二娘,您可要准备好束脩呀。”
薛氏的笑容卡在脸上:“一辈管一辈,松哥儿自有他爹娘管呢。”
柳翩翩拎起一包点心:“既然如此,往后祖父祖母、我们兄妹几个的吃喝嚼用都得有劳爹和二娘了,我先去了,不然等会儿赶上人家吃饭,不好久留。”
柳翩翩不管薛氏怎么想的,当先出了门,月升和柳文洁也赶紧跟了出去。
到了裴家门口,柳翩翩晃了晃门环,很快,里头有人来应门,是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
那小女孩乍然见到生人,有些怯怯的:“这位姐姐,您是谁?”
柳翩翩笑得十分得体:“妹妹,我是隔壁新搬来的,我姓柳,名翩翩。今日我家里买了些点心,给妹妹送一些尝尝,还请妹妹不要嫌弃。”
小姑娘有些为难:“多谢姐姐,我叫嘉言。”
说完,她看着柳翩翩手里的点心有些不知所措。
柳翩翩正要再客气,旁边厢房推开了门,出来的正是那天见到的少年裴谨言。
裴谨言见到柳翩翩后怔楞了一下,反应过来后客气道:“柳大姑娘。”他记得那天另外有个姑娘喊她大姐姐,看来是家里长姐。
柳翩翩行了个屈膝礼:“裴公子好,叨扰了,请问裴太太可在?”
裴谨言往常见到的亲朋家的姑娘极少有柳翩翩这样正经行礼的,又怔楞了一下,连忙抱拳行礼:“家母有事外出,不知柳大姑娘有何事?”
柳翩翩把刚才的话说了一遍,裴太太不在,她没有再问学堂和束脩的事儿。打过了招呼后,她很得体地行个礼离开了裴家。
柳翩翩刚回到家没多久,就看到匆匆而来的谢景元。他只进正房跟柳公绍打了个招呼,然后直接进了东厢房。
柳公绍见谢景元脸色不好,心里打起鼓来,这是遇到了什么事情?
柳公绍没有说话,眯眼喝了一口老粗茶。
吴氏示意孙女:“去给谢大人送一壶茶,那点心不是还有剩的,送点过去。”
柳翩翩很顺从地从旁边的灶上取下大茶壶,往旁边的小茶壶里倒了些热茶,配上两个小茶碗,找了个小盘子,上面放了些点心,再将茶壶和点扆崋心一起放在托盘上,稳稳地端着往东厢房而去。
到了门口,柳翩翩喊了一声:“谢大人。”
铁柱撩开厚厚的帘子走了出来:“大姑娘好,哎哟,您怎么亲自送来了,我来我来。”
柳翩翩没有拒绝,将托盘给他:“小谢大人歇着,有事只管叫我。”
铁柱笑着诶了一声,等柳翩翩转身走后也进了屋。
铁柱将茶点放在炕桌上,小心翼翼地往谢景元面前推了推:“景元,柳大姑娘送来的。”
铁柱凭直觉发现少爷对柳大姑娘还不错,凡是牵扯到柳大姑娘的事儿,少爷的情绪都能变得稳定,故而他特意强调是柳大姑娘送来的。
果然,一直安静地坐在那里的谢景元,眼里的寒冰已经消散,变得平和。
铁柱有些担心,轻声呼唤了一声:“景元。”
谢景元拿起一块点心慢慢吃,然后抬起头表情淡漠地看着铁柱:“你怎么不吃?往后这样的点心就算好的了,飘香楼的点心是吃不到了。”
铁柱连忙拿起一块点心塞到嘴里:“景元,我什么都能吃的。你别难过,我们明儿就回京城问一问,哪能这样欺负人的!”
谢景元一边吃点心一边冷笑:“问谁,这是官方调令,我一个七品小官,调到边城任六品,一下子升了两级,还不知足,这是要造反?”
铁柱不知道该说什么,边城六品武将能和五军营七品官比吗?五军营里的将领随时可能提拔至御林军做将领,或者去刑部兵部任职。边城六品,呵呵,可能一辈子都要熬死在这里。
铁柱忍不住一边吃一边骂骂咧咧:“他要世子之位,你给他了,还想把你压在西北不让你回去,这也太过分了!”
谢景元往后一躺,靠在后面的被子上:“那劳什子世子之位有什么好的,现在京城什么情况你难道不清楚?孙家、蒋家、孟家、余家四家争兵权争得头破血流。谢家虽然现在不成器,但好歹也是百年武勋传世,跟他们争,二叔没那个实力,不争,只能任人宰割,谁当世子谁捡了个烫手山芋,这事儿还是交给老二去干吧。”
铁柱觑了他一眼:“那我们也不能从此就窝在这西北啊。”
谢景元变得懒洋洋起来:“京城那边你有亲戚?”
铁柱笑道:“景元你真会说笑,这世上我只有你一个兄弟,哪里还有什么亲戚。”
谢景元慢悠悠喝茶:“那不就结了,我外祖父一家子已经回老家了,我在京城也没亲戚。京城现在风声鹤唳,一堆的人在搅动风云,连柳家都被踢出来了,别说我一个小鱼虾。先在这里窝一阵子,就是过年的时候不能去看祖父和我爹娘的坟茔。”
铁柱见他不再寒着脸,心里松了口气:“景元你放心,二老爷那么虚伪,肯定会好好照顾老太爷和老爷太太的坟茔的。你刚才把脸拉那么长,都吓到我了。”
听见铁柱在打趣,谢景元眼里恢复了往日的不羁:“你别担心,我没生气,我主要是替祖父不值,祖父一辈子殚精竭虑,好不容易让谢家在京城又有了一席之地,将来要断送在二叔和老二这两个蠢材手里。”
若是他在京城,好歹能帮着看护一二。现在他留在西北,京城的事儿鞭长莫及,只能任由那爷儿两个去折腾了。
铁柱安慰他:“没事的景元,反正谢家也没什么好图谋的,那些人不会把谢家怎么样的。”
谢景元双手枕在脑后:“不要紧,留在这里也好,我也想知道,我们家两位老祖留下的那西北天狼的传说到底是真是假。”
铁柱压低了声音:“景元,那可不是我们能肖想的东西,眼目前你赶紧把那枪法学好。”
传闻陆侯与其夫婿战神王子谢阆在西北留下了好东西,号称西北天狼,然而要开启这宝库,必须同时学会陆家枪与谢家刀法,且必须有机缘才能打开宝库。
几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谢家子弟都在努力学陆家枪和谢家刀,但这枪法与刀法只有嫡系长房才有资格学,目前尚无人能同时精通陆家枪与谢家刀。
谢景元自小跟着老侯爷学谢家老祖的刀法,一手刀法出神入化。但因他名声不好,外人也不知道他身负绝学,他也懒得在外头显摆,甘愿当个人憎狗厌的混不吝。
至于那枪法,谢景元手里有个残谱,有点不齐全。据说真正的陆家枪法在陆家人手里,可曾经的陆侯府早就淹没在历史长河里,无处可寻。
主仆两个正说着话呢,柳文渊回来了,他去正房给祖父祖母请过安后就来到了厢房。
一掀开帘子,柳文渊就笑了起来:“景元好生惬意。”
谢景元连身都没起:“怎么样了?”
柳文渊坐到炕边,伸手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后缓缓道:“殿下身负重伤,却不忘我们这一大家子。衙门里并没什么任务给我们,只说让我们家一年开垦十亩地,其余时间自行安排。我打听过了,十亩地容易。而且,殿下给我们落的是良籍。”
谢景元转了转手中的茶盏:“那不挺好的,往后你们好好过日子,也不枉费殿下的一片苦心。”
柳文渊长长叹了口气:“只恨我无能,不能帮助殿下。”
谢景元嗤笑一声:“这事儿也不是你们的错,我们那位皇帝陛下异想天开,想让有子的皇后扶持贤妃之子,这不是痴人说梦嘛。想要庐阳王当太子,又不肯给你们家兵权。但凡你们家有点兵权,也不至于?婲说抄家就抄了。”
柳文渊没有说话,继续喝茶:“景元今天去了哪里?”
谢景元实话实说:“去周知府家里拜访了一下,周太太是我家远房姑太太。”
柳文渊笑一声:“你有这门亲戚,怎么还窝在我家里吃酸菜面片。”
谢景元斜躺在那里:“我如今不是世子了,以亲戚的身份去别人家里人家也为难,索性直接拜访知府大人,准备看完了就找地方吃烤全羊去。”
柳文渊笑起来:“虽然我现在穷了,一顿烤全羊我还吃请得起的。”
谢景元眯起眼:“你是得请我吃,一次还不够,以后三不五时得请我吃。”
柳文渊听出了这话里不同的意思:“景元是预备过完年再走?”
谢景元伸手从怀里掏出一封吏部公文甩给柳文渊:“我人还没到西北呢,这东西就已经到了。”
柳文渊一看公文心里就了然,看来这小子是走不了了。
柳文渊接过公文扫了一眼:“恭喜景元官升两级,成了正六品昭武校尉。”
谢景元嗤笑一声:“边城五万驻军,正六品没有五十也有三十,有什么好稀罕的。”
柳文渊笑着将公文放在一边:“边城是你谢家的老窝,你在这边未必就比京城差。京城现在风声鹤唳,你二叔又跟你过不去,再有郡主退婚之事,你何必去蹚浑水。不如留在这里,凭你的身手,建功立业不在话下。”
谢景元瞟了柳文渊一眼:“子孝,你这身手也不错,往后可有什么想法?”
柳文渊给他续了一杯茶:“虽然殿下给我们落的良民户籍,但我也不能随便离开边城。明儿开始我去外头看看有什么合适的营生,总要养活这一家老小。”
谢景元点头:“是这个道理。”
说完,他忽然噗呲一声笑了起来。
柳文渊奇怪:“景元何故发笑?”
谢景元放下茶杯,倒在炕上哈哈笑起来。柳文渊有些摸不着头脑,看向铁柱。
铁柱转了转眼珠子,忽然一拍巴掌:“景元,还是你想得周到!二太太怕是要被你气死了!”
柳文渊也笑起来:“难道景元在京城里动了什么手脚?”
铁柱开始洋洋得意说起来:“我们临走之前去外头贷了两万两银子的高利贷,用的是谢家二少爷的名头。那主家刚开始不同意,说我们少爷跟二老爷闹掰了。景元临走前在酒楼里请二少爷吃了顿饭,那放高利贷的看到了,就答应了景元。这下子景元不回去了,那些人肯定会去找二太太要钱!”
柳文渊吃了一惊:“景元你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谢景元终于笑完了,端起茶杯继续喝茶:“我骗二弟说我要去寻陆家枪法,二弟也想要呢。我说我缺钱,二弟的意思是我娘的嫁妆和我爹分的家产也不少,我说那是父母留下的东西,岂可随意变卖。我说他要是不帮我想办法,我就把二婶坑我的事情说出去,这样我的名声洗白了,我就可以继续当世子。老二没办法,只能在借条上做了担保人。”
柳文渊松了口气:“只要债务没落在你头上就好。”
想到这里,柳文渊心里又佩服起眼前这个比自己小两岁的少年,离京前就留了这一手,是个心里有成算的。而且他一路上从不大手大脚,跟大家吃一样的东西,衣服破了也照常穿。
他原以为谢景元也是个穷的,看来他现在富有的很。谢侯爷最虚伪,肯定不会私吞兄长的家产。侄儿要离家出走,说不定他除了把兄长的家产给侄儿,还会多补贴一些,以表示自己很疼爱兄长的遗孤。
再加上这两万两银子……
谢景元喝一口茶放下:“走,我们去正房,今儿晌午尝尝你后娘的手艺。”
柳文渊笑起来:“景元是个性情中人。”
谢景元穿好鞋子:“你就是太虚伪,端方有个屁用,别人骂你你不能回嘴,别人欺负你得老实受着,不如你妹妹畅快。”
听见谢景元夸自己妹妹,柳文渊眼里已经毫无波澜。
三人一起到了正房,谢景元与柳公绍打了招呼,瞅了一眼屋里人后乐了:“大老爷还没回来吗?”
柳元济早上被亲娘问得老脸通红,吃罢早饭就要出门去,说是找营生养活这一家子。
柳翩翩看了谢景元一眼,这人怎么有些二百五,她爹虽然又迂腐又无能,但这屋里都是柳家人,疏不间亲的道理都不懂。
哦,他懂,就是故意讥讽人,这个混不吝!
谢景元看到了柳翩翩眼里的不满意,假装没看到,老神在在地坐到柳公绍身边,安静地喝茶,难得没有再开口。
柳公绍看了一眼旁边的柳文忠:“七郎,去找找你爹,让他回来吃饭,差事的事儿不着急,漫漫寻摸。”
柳文忠诶了一声就走了,柳文渊主动打破沉默,告诉大家谢景元留任边城驻军的事儿。
柳公绍犹豫了一下,然后面带笑容道:“恭喜景元。”
谢景元的桃花眼里已经看不到回来时的冰冷,里面全是笑意:“往后我就天天厚着脸皮来白吃白喝了。”
柳公绍哈哈笑起来:“随时可以来,大郎,把西耳房收拾出来给景元和铁柱住,跟东家商议一下,在里面盘个炕。”
柳文渊诶一声:“吃了饭我就去找东家。”
谢景元并没打算住在柳家:“老太爷客气了,你们家人多,挤挤挨挨的,我跟铁柱去找个地方住,三不五时过来走动走动。”
柳公绍继续挽留:“景元,咱们一起从京城来的,合该多亲热才是,难道你这个六品官看不起我这白丁?”
谢景元哈哈笑起来:“老太爷,你们家还有个活菩萨,我有什么啊,哪里敢看不起您。你们家姑娘多,我和铁柱糙老爷们两个,住在这里确实不方便,而且我们还要去军营,也不经常回来。”
柳公绍仿佛下定决心要把谢景元留在家里一样:“正因为你们要去军营不常回来,住在我家才方便。你们单独住,回来后冷锅冷灶的,何不就留在我家,回来什么都是现成的。你要是怕麻烦我们,一个月给些饭菜钱便是。”
谢景元打哈哈:“我吃饭挑嘴,怕劳烦大太太。”
薛氏听到这话后手里的饭勺顿了一下,心里暗骂,贼小子,吃不死你!
旁边的柳翩翩听到这话后把头偏向一边偷笑,也就这个混不吝敢随时随地讥讽她后娘。
薛氏今日拿出看家本领,一大盆炖鸡、一大盆萝卜、一大盆红薯粉炖酸菜,还有一盆腌菜炒鸡蛋。
除了那只鸡,其余的菜都是昨儿柳翩翩买的。
薛氏一个侯门太太,第一次亲手做这么大一桌菜,累得要都要直不起来了。
刚好,柳文忠把柳元济找回来了。
柳元济脸上有些丧气,柳公绍也没多问:“先吃饭。”
谢景元看着桌上的几样菜,兴趣缺缺,无他,薛氏都是用大盆装的,完全比不上之前柳翩翩给他开的小灶。
柳文渊找到勺子将里面的两条鸡腿捞了出来,一条给了谢景元,一条给了松哥儿,两只翅膀一只给了吴氏,一只给了芙姐儿。
剩下的就随意了。
薛氏眼睁睁看着自己辛辛苦苦一上午的好饭菜都到了那个贼小子碗里,而她儿子连根鸡翅膀都没分到。
那鸡是她花钱买的。
薛氏张了张嘴,柳翩翩笑眯眯地看着她:“有二娘在真好,我们不用动手就有饭菜吃。这大冷天的,昨晚上做饭冻得我手指都伸不开。二娘,咱们晚上吃什么呀?家里的菜很快就没了,吃了饭您给我钱,我去买。昨儿那羊肉真好吃,我还想吃。”
柳文洁在一边帮腔:“大姐姐,今日那头绳真好看,才两文钱一根,我想要一根。”
柳翩翩连连点头:“自从离开了京城,别说钗环了,我们连根像样的头绳都没有。”
说完,她扭头看向柳元济:“爹,您有钱吗,给我们十文钱好不好?我们姐妹三个,再加上大嫂和芙姐儿一人一根,正好十文钱。”
旁边的柳元济忽然多了一丝慈父心肠,眼里闪出一点泪花,他的女儿们原来都是满头珠翠,现在只光溜溜的用两根乱七八糟的头绳绑了起来。
他点头道:“有,忠哥儿他娘,你给孩子们拿钱。”
薛氏从碗里抬起头看着柳元济,从早上过来,她买鸡和鸡蛋已经花了五十文钱,现在还要给十文钱给他们买头绳?
“老爷,如今不比以往了,有得用就行,哪里还有挑剔的余地。”
柳翩翩脸上的笑容垮了下来:“二娘说得对,是我不懂事,您不用给我钱。我们再等等,等我爹找到差事就好了。这一阵子家里就简单些吧,明日开始不吃鸡了,费钱。”
柳元济心里更难过了,因他无能,父母妻儿们都要跟着受罪。
柳翩翩看到他爹脸上的愧疚,心里却毫无波澜,他最多就愧疚这一会儿,若是离了这里,后娘几句话就能让她爹又来骂她。
柳翩翩开始算账:“二娘,这家里现在十几口人,每天柴米油盐的事儿往后我就不管了。我今日出去走了走,外头有好多小铺子里可以寄卖手帕丝绢什么的。我预备带着几个妹妹做些手工活儿,做饭最伤手,手上要是有了茧子,一个不小心就会挂到布料。您放心,我们挣了钱也会贴补家用。”
说完,她看向柳文渊:“大哥,才刚我去隔壁裴家,本来想问问裴太太学堂的事儿,结果裴太太不在家,我也不好去问裴公子,回头你自己去打听打听,松哥儿明年也该进学堂了。”
柳文渊嗯一声:“先在家里,我们自己教一教。”
柳翩翩笑道:“笔墨纸砚也要钱啊,寻常人家为什么读书郎少,就是样样都要花钱。”
柳元济皱起了眉头,女儿开口闭口就是钱,读书人的事儿,哪能随意用钱来衡量。
柳翩翩见她爹皱起眉头,说得更开心了:“哥,等会儿盘炕的话能不能找人把我们屋里的烟囱通一通,昨儿晚上我总是闻到一股子烟味。”
柳文洁再次帮腔:“我还以为是我闻错了,原来大姐姐也闻到了。”
徐氏在一边道:“昨儿晚上芙姐儿也咳嗽了两声,想来是昨儿的柴火不好。”
姑嫂三个在一边说家常话,其余人都插不上话。
吴氏听得心里越发不是滋味:“以往家里什么都是现成的,现在都晓得了吧,这柴米油盐的日子过起来可不容易。老大,我为什么不让你来跟我们住在一起,你来了什么都不管,擎等着大家伺候你。你还是单独回去住吧,不懂百姓疾苦,读再多书都没用。你要是自己能把日子过起来,人家才相信你真正将书读到肚子里去了。”
柳公绍终于开口了:“老大,你娘说得没错。吃了饭你就回去吧,好好自己把日子过起来。你一个两榜进士要是过不好日子,这边城泰半的百姓都得去上吊。”
柳元济沉默不语,一向话少的柳文渊忽然开口道:“爹,今日儿子逛了小半个城,看到几家私塾。儿子问过了,那些先生大多都是秀才,举人都少。爹是两榜进士,若是愿意,开个学堂倒是不错。”
柳元济浑身僵硬起来,让他一个两榜进士去教导一群小毛孩子……
自己的孩子自己了解,柳公绍一眼就看出了儿子的不情愿,慢慢道:“既然不愿意开学堂,过了年你去开垦,大郎身上也有个武举人,我给他开个武馆,多少也能养家糊口。”
柳元济见父亲挤兑自己,闷声道:“儿子不是不愿意开学堂,而是开学堂得找个合适的地方。”得花不少钱呢,但柳元济自诩是读书人,不想把一个钱字挂在嘴上。
柳公绍继续道:“你自己去想办法,我给你想办法了,老二老三我要不要管?我跟你娘老了,现在身无分文,管不了你们了。”
柳文渊在一边接话道:“祖父不用担心,我去二叔三叔家里看过。二叔晌午给二郎在一家酒楼里找到份差事,给人家刷马喂马,三郎去给人家庄子里干活。三叔家里您就更不用操心了,三叔身子骨结实,以前好歹是五品武将,去中人那里挂了号,那些大户人家喜欢找这样的武师傅。四郎说准备买辆车,给人家拉货。”
柳公绍沉默片刻后叹口气:“你有心了,有份养家糊口的差事就好。”
听到兄弟子侄们都在努力寻找营生,柳元济的脸上又流露出羞愧之色:“儿子听爹娘的。”
柳公绍听到他这话就想生气,什么都知道听别人的!他懒得跟这个傻儿子计较,吃过饭就把柳元济一家三口打发走了。
薛氏临走时不忘在柜子里翻了翻,把那点心装了一点:“七郎还小呢,得多吃点。”
旁边的柳文忠着急走,本来他也想跟薛氏一起以后每天到这边来吃饭,但晌午被大姐姐指使提了满满一缸水,还不如在自己家里舒服呢。
刚才又听说谢景元和铁柱可能要住这里,柳文忠仿佛火烧屁股一般急着走。
柳翩翩笑眯眯的:“二娘,你买鸡的时候是不是多买了几个鸡蛋?留给我吧,松哥儿和芙姐儿想吃,我用这点心跟您换。”
柳元济催薛氏,薛氏恨恨地想将点心全部拿走。
柳翩翩眼明手快,一把抢了过去:“这点心真不错,裴公子一个读书人居然还知道哪里的点心好吃。这才叫读书人嘛,读书通,庶务也通。”
柳元济被女儿讥讽一句,脸上顿时挂不住。
谢景元听到柳翩翩说什么裴公子,心里又嗤笑一声,我看你早晚还得上当!
作者有话说:
往后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