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吕布再世

第一千零九三章 许多年前,许多年后

 冬日里的阳光,总是暖洋洋的。

 金灿灿的光芒落在大地,添上一层淡淡的酥黄,驱散走凝聚在空中的寒气,暖进了人的骨子里。

 城西的街道上,熙熙攘攘,从西城门外担着货物的百姓络绎不绝。

 今天是赶集的时日,所以市集里格外热闹。

 吕布领着郭嘉、司马懿,融进在这人来人往的市集里,说是要买些东西回去。

 陈卫带了两名护卫稍稍落在后头,不紧不慢的跟着。

 “主公,您想要的东西,哪里还需得着买?只要您一句话,什么东西没有,何必亲自来这市集走上一遭?”

 司马懿到底是世家子弟出身,很难明白吕布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在这些琐碎无用的事情之上。

 “仲达啊,个中乐趣,你不明白。反正在府里也是没事儿,不如出来视察视察民情,也是不错的嘛!”

 吕布面带笑意,看着邺城百姓安居乐业,心里也是颇为开怀:“你瞧,邺城的热闹程度,都快赶上长安的繁华了!”

 三人一路走来,颇为惹人注目。

 尤其是吕布那高逾九尺的身高,即使在川流不息的市集人群里,也同样是鹤立鸡群的存在。

 左手边的郭嘉气质卓群,身披一件大青衫,腰衔玉玦,一张白狐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勾人且洒脱不羁。

 少女们的目光,几乎全在他的身上。

 走过之后,也都忍不住的要回头看他几眼。遇见胆大些的妹子,甚至还主动掏出手绢往郭嘉怀里一放,然后娇羞似的跑了。

 “奉孝,你果然是个天生的浪子。”

 看着郭嘉怀里的一堆手绢,吕布不由哈哈大笑。

 郭嘉也是笑了,语气里故作惋惜:“可惜啊,她们来得晚了些,我心里啊,已经有人了。”

 弱水有三千,我却只取一瓢。

 司马懿不作声,静静的从旁听着,脑海里琢磨着自个儿的事情,鹰眸眼中,时不时浮现几许凌厉,倒是颇有些令人畏惧。

 三人虽然引人注目,但也没有引起过多的**。

 这也得赖于当初麴义没有引邺城百姓出城迎接,所以几乎很少人知道,如今混迹在市集的这位,就是当今威名赫赫的武昭王。

 一间贩卖皮衣的店铺前,吕布顿下脚步,随即方向一改,走了进去。

 “客官,您想买些什么?虎皮、鹿皮、羊皮,什么材质的在咱们这里,应有尽有。”店主是个四十余岁的中年男人,他一见吕布三人气质非凡,直接打发了小二,改由自己亲自笑脸相迎。

 “把挂在中间的那件取下来,给我看看。”吕布抬手指了指,方才在门外,他就一眼相中了这件。

 “客官,您真是好眼力,这可是咱们的镇店之宝!”

 中年男人脸上笑开了花,取下之后,更是自卖自夸:“您瞧瞧,这色泽,这手感……”

 吕布接过手后,手感确实细腻暖和,遂也不多说,直接问道:“开个价钱。”

 店主伸出两根手指,笑脸说着:“两千钱。”

 吕布本身没带这么多的钱财出门,回头唤来陈卫,令他叫人去取,然后把这件狐皮貂装好带走。

 “如果不暖和,我会叫人来掀了你的店铺。”

 走的时候,吕布留下这么一句。

 “是是是……”店主卑躬着身躯,连连点头。多年的经商直觉告诉他,眼前的这个男人,虽然不知来历,但他惹不起。

 出了店铺,几人继续游走在市集之中。

 “主公,您方才买的狐皮貂似乎小了些。”

 “非是我穿,我乃习武之人,根骨强健,区区严寒,根本不足为惧。”吕布对自己的身体很是自信,三人之中,也就他穿得最为单薄。

 “回到长安就是开春,先生最是怕冷的,他肯定用得着。”回忆起之前和戏策对坐的场景,吕布脸上不由的浮现出一抹关切。

 每年寒冬,戏策是最难熬的。

 身上的衣服,裹了一层又一层,恨不得将自己裹成一个实心大粽子。

 许久未归,也不知道他的寒疾是否彻底痊愈了。

 …………

 随后,吕布又逛了好几处铺子,难得来一趟冀州,总得带些特产回去才是。

 记得有一次,吕布在外征战走得匆忙,两手空空的回了家,小铃铛可是与他生气了好久。

 上好的笔墨买上一套,精致的护手买了一副,桂花酿的美酒捎上两坛,各种特色小吃零嘴通通不落……

 “我觉得这个不行……”

 “不,我觉得岳母肯定会喜欢!”

 “那是你的眼光,薇娘才会喜欢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

 “喜不喜欢,得岳母说了才算,我建议啊,先买了再说!”

 “唔~好像很有道理。”

 吕布闷着头买买买,后面的陈卫和几个护卫很快就双手堆满。

 …………

 “篆儿不小了,过了今年,就该及冠了吧!也该成个家了……就是念昭太小了些,先给他纳个妾吧!”

 “骁儿嘛,虽说与篆儿孪生,但这小子浑得很,心性不稳,还是过两年再说。”

 “倒是小铃铛,都成大姑娘了……”

 吕布迈着步子,嘴里叨叨说了起来。

 聊着聊着,话题就落到了成家立业的事情上来。

 “岳父诶,您老就这么急着抱孙子?”郭嘉笑着打趣一声,还故意用上‘您老’二字。

 吕布侧目瞪了他一眼,没好气道:“你这当姐夫的也是,一点儿不上心,有空你也帮衬着留意留意,看有没有特别出色的青年才俊……”

 司马懿下意识的张了张嘴。

 却不知什么原因,最终选择了沉默。

 …………

 到了吃饭的晌午。

 酒肆、饭馆之类的店铺渐渐聚满了人群。

 “师姐,你想吃什么,我去给你买!”

 市集的某处,一名目若星辰的麻衣少年,咧着嘴,眼眸里充满阳光。

 少年的穿着虽然普通,几与寻常百姓无异,但他腰间别有一柄长剑,彰显着游侠儿的身份。

 “随便买些吃的就行。”

 束发的女子淡淡说着,她伸手将垂下的秀发稍稍向后拢了拢,细柳的眉梢,如秋水般的长眸,若是掸去脸上泥尘,定会是个绝色的女子。

 她早年遭难,母亲死在了蛾贼暴乱之中,索性天不亡她,得遇高人,收为弟子。

 下山之后,她游侠于江湖,走遍并、幽两地,专杀作恶之徒。

 如今来到冀州邺城,是听说那个人似乎在此。

 她也不确定那个人是不是他,但她走遍并、幽两州,从描述中看,应该是他。

 所以,昨夜她在州牧府外站了一宿。

 如果,真的是他,我该怎么办?

 不知怎地,她竟有些怕了。

 身份悬殊,天上地下。

 她想报恩。

 亦或是想再见他一见。

 那一句‘小姑娘,你为何拽我衣角’,温暖了她的整个人生。

 “奉孝,你觉得这邺城的酱肉香饼味道如何?”

 恍惚间,似是有一道梦萦环绕的声音,传入耳中。

 声音成熟沧桑了许多,却格外的熟悉。

 女子蓦然抬头,情急之下,四处张望。

 她的心头噗通噗通的狂跳,竟是这些年从未有过的紧张。

 最后,目光锁定在了前方较远处,那一道尤为显眼的高大背影之上。

 是他吗?

 女子心里没有答案,但脚下已是用力奔跑,扒开逆流密集的人群,不顾一切的跑向那个迎着阳光的挺拔背影。

 等到靠近时,她已是筋疲力尽,气息急喘。

 护卫拦下了她。

 吕布也因此回头,见是一装束稍显邋遢的女子,以为她是饥荒所至,遂笑着将手里还没开动的肉香饼递了过去,言语温和。

 “喏,小姑娘,给你。”

 女子没接,只是怔怔的站着,她看向眼前的男人。

 不知怎地。

 泪水如同断了线的珠子,扑簌扑簌直往下掉。

 …………

 (本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