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招牌菜
程远听后毫不犹豫的说道:“高兄若是有活尽管和程某说, 程某现在身无长物但力气还是有的,至于工钱看着给点就行,多少都无所谓。”
高冬青刚才是一时冲动, 现在想来又觉得怪不好意思的,这程兄弟虽然看着落魄,但眉宇之间的气质是掩盖不住的,想来以前也算是个人物。但你话都说出来了也就不好收回了, 便接着说道:
“我家在是里外的高家村,家里承包了个鱼塘, 塘里养着鱼和鸭子,今年以来这鱼和鸭子的要货量多了不少,我一个人实在是忙不过来了,就想着找人分担一下,鱼塘旁边有间小屋,平时守夜的时候我就住那, 还算是结实, 若是程兄弟有意, 那房子便给你住了, 另外我每个月再给你三百文钱。”
程远如今孤身一人流落他乡,差点就客死异乡了,他十分感激上苍能让他遇到黄长植和高冬青,之前他也怨恨过上天不公,为了要让他承受这么多的苦难, 也怀疑过是不是自己在边关杀孽过重才会受到如此报应。死过一次后他看开了, 人生无常, 但又处处有希望,他只要好好活着, 总有一天能找到儿子的,自己都能遇到好心人,他的儿子肯定也可以。
“黄三哥救命之恩,程某永世不忘!高兄弟大恩大德,程某没齿难忘!两位请受程某一拜!”
程远说着就要跪下去,黄长植和高冬青一人一边赶紧扶起。
“程兄弟,你这是干什么呀,老高我这受不起啊!”高冬青说道。
“是呀,程兄弟,这出门在外不就是要互相扶持嘛,以后呀,我们好好的干,我这边南来北往的,也帮你留意这,说不定哪天就有你家小子的消息了呢!”黄长植说道。
程远握紧了两位的手,说道:“两位说的是,我等着那一天。”
三人一起干活,没一会儿茶棚的积雪就清理干净了,三人约定好了,程远还是先跟着黄寄北回黄家,等雪化了再去高家村找高冬青。
黄长植回家后和黄寄北他们说了程远要去高家村干活的事情,黄寄北也为程大叔感到高兴。
接下来的几天都是大晴天,路上也渐渐地恢复了热闹。
两天后程远跟着黄寄北一家一起去茶棚,等着高冬青从县城回来就坐他的驴车一起去了高家村。高冬青夫妇都是厚道人,想必程远去了以后日子不会难过。
下过雪后天气愈发寒冷了,客人们都往木屋里面挤,不愿坐在外面棚子里吹风。黄寄北感叹着,要是客栈早点建起来就好了,这其他季节还好,大冬天的真的太冷了!
虽然比不上之前,但茶棚的收入还是不错的,肉夹馍和鸭血粉丝依旧很受欢迎。
忙碌之间,一年就这么结束了,黄寄北迎来了到这的第二个春节,他已经十二岁了。
比起去年,今年黄寄北家手头宽裕了不少,白氏终于可以大展身手了!
除夕前一天白氏带着四娘开始炸肉圆,一个个圆滚滚的肉团子在油锅中翻滚,这次白氏可放了足足的猪肉,再加上馒头屑、生姜细葱,别提多香了!
黄长植更是早早的就在一直有合作的张屠户家预定了蹄髈和猪蹄,大年三十那天,白氏炖的蹄髈把屋外的小孩子都要馋哭了,连路过的老王氏都忍不住一直往院子里张望,就等着晚食前白氏自己送过去了。
灶上炖着蹄髈,煤炉上则是卤着猪蹄,这道菜是由黄寄北负责烹制的,他馋这一口好久了,一年忙到头可不得犒劳一下自己。
猪蹄洗干净,剁成一块块的,放入锅中,煮开。煮熟后的猪蹄放入配置好的香料包,加入盐和酱油,再小火慢炖一个时辰,之后放在一旁等凉透了,直接上手就能吃。冬天气温低,卤制好的猪蹄能放上五六天,这一锅够他们吃的了。
除夕夜的饭桌上鱼也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高冬青托程远给他们送来了两条大草鱼,白氏收下鱼后用碗装了一碗的炸肉圆,又添了两个猪蹄,让程远带回去吃。过年就讲究个礼尚往来,这是不好推辞的,更何况程远这些日子对范荷花他们也很是照顾,若不是有程远在,再加上她们母女三人坚持,白氏就是拉也要把他们拉过来一起过年的。
这鱼实在是太大了,程远走后白氏拿出其中一条鱼一分为三,前半部分做成了鱼头豆腐汤,中间部分做成炸鱼块,后半部分做成鱼丸,谢婆婆牙齿不好,就爱吃白氏做的鱼丸,又软又滑,另一条则养在了盆里等明天再做。
年夜饭的主食依旧是馄饨,这馄饨黄寄北一家是百吃不厌的,黄四娘尤爱新出的三鲜馄饨,猪肉加上切碎的木耳,再加入切碎的香菇和胡萝卜,那滋味别提有多鲜了。
夜幕降临,村里已经响起了鞭炮声,等黄长植带着黄寄北去老宅祭祖回来就可以开饭了。
父子两回来后拿上白氏事先挑拣出来的两碗肉菜送去了老宅,黄寄北一进屋就感觉大家的目光都朝他们这边集中了过来,看样子就等着他们的肉菜过来开饭了。
老黄家这一年也真是元气大伤,五亩水田没了,卖地的钱也没留下多少,没有这五亩良田全年收成都少了不少,长子院试失利,只能去十八里铺谋生,一个月才能回来一次,一个月一两的收入养活他们自己都算困难,还要老王氏隔三差五的接济一点。
姜氏比起年初刚嫁进来的时候憔悴不少,长时间做绣活到底是伤身子的,黄寄南虽说不用干活,但心里却很不舒服,岳父岳母现在也不大看得起他,这让他很是恼火,只盼着年后的考试让他扬眉吐气了。
大娘黄小梅的情况比姜氏还要差,自从范荷花带着二娘三娘出去自立门户,苏氏又跟着去了十八里铺照顾黄长楷起居,家里的杂活就全都归她了,现在她每天一大早就要起来做洗衣做饭、喂鸡喂猪,大房只留了她一个在家,她想反抗也反抗不了,几个月下来,当初那个水灵灵的大姑娘已经和村里同龄的姑娘们没区别了。
二房黄长棣以前就是个闷葫芦,现在更闷了,整个人呆呆的,活的不清不楚。他知道自己做错了,却又不改正、也不反抗,依旧是逆来顺受。
四房就像个局外人,老黄家怎么样他们无所谓,毕竟他们都指着岳父一家,只要把岳父一家讨好了,将来黄寄东考个功名他们的日子这不就起来了嘛。但他们似乎没注意到,自己儿子已经没了之前的活泼开朗了。
主屋的氛围真是压抑,黄长楷阴阳怪气,老王氏挑三拣四,黄老爹默不作声。黄寄北父子放下碗,说了几句吉祥话后就赶紧回来了。
趁着黄长植父子去送菜的空档,白氏又快速的炒了个地三鲜,给鸡汤调了味,等父子两送完回来菜已经都上桌了。一家子热热闹闹的围着做着坐了下来,这样来看,家里的桌子的确小了些,菜都要放不下了。
大家早已等不及了,立马开吃,黄长植还给自己和白氏整了点小酒,一杯下肚,万分舒爽!
黄四娘摸着自己圆溜溜的小肚子,满足的打了个饱嗝,把大家都逗笑了。今年黄寄北和四娘收到的红包明显比去年鼓了很多,这也说明他们家是一年比一年好了!
正月十五前,茶棚是不开张的,正月里家家户户或是在家或是走亲戚,路上人不多,就算有也是去亲戚家的吃饭的。
趁着这个时候,黄寄北和白氏开始研究客栈的招牌菜。客栈可和茶棚不一样,得有正经的菜式,只有打出了自家的招牌,才能长久的立足。客栈这么大的投资,说不紧张是骗人的。
是以年前黄寄北一家就购买了大量食材,这个时节在家里多备点食材也不会引人注意,谁家过年不吃点好的呢。
黄寄北的经营理念是双管齐下,既要做堂食,也兼顾外带,这样就算堂食的生意起不来,有外带撑着,生意也不会太差,是以他想了三道硬菜作为客栈的招牌:烤鸭、叉烧肉、酸菜鱼。
烤鸭是他早就想做的,之前受限于条件,只能暂时搁置,如今可以安排起来了,画设计图纸的时候他就规划好了厨房烤炉的位置,方便今后使用。
叉烧肉可以作为凉菜也可以作为热菜,上菜速度快、方便带走、味道独特,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而且烤鸭和叉烧不仅可以供客人点菜,还能做成简易的快餐,配些绿叶蔬菜和卤蛋,就能快速完成一份盒饭的制作,非常适合赶路人。
酸菜鱼更是后世大家百吃不厌、经久不衰的一道名菜,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是适配的。半个月前黄寄北就陪着白氏把酸菜腌上了。
以前每到冬天,黄寄北的妈妈就会带着全家腌酸菜,黄寄北至今还记。腌酸菜一般用的是芥菜,没有芥菜的话,青菜、白菜和雪里红也是可以的。
黄寄北选择用淘米水进行发酵,先将芥菜洗干净放在太阳底下控干水分,再烧一锅开水,把晾在室外的芥菜拿回来。将芥菜放在开水中过一遍,一遍即可,时间长了菜就烂了,把井水舀入大盆里,再取一小碗大米放入,反复搓洗让淘米水更好的融入。等烫过的芥菜晾凉了就可以开始腌制了。
拿出一个洗干净晾干了的老酒坛,放入芥菜,等芥菜都码进去了在最上面一层再放些花椒、蒜瓣和小米辣,压上一个大陶碗,倒入淘米水没过坛子里的菜,天气热的时候两三天就可以吃了,冬天天冷,要腌上十天才能发酵入味。
大年初一黄寄北家晚膳的主菜便是这道酸菜鱼,放在盆中养了一晚的大草鱼依旧活力十足,处理的时候没少费力。新鲜的鱼肉肉质就是不一样,一条大草鱼片出了满满一大盆的鱼片,放入葱姜花椒和料酒腌制,下锅前再过裹玉米淀粉,这样才会滑嫩有嚼劲。
加入切好的酸菜,再放一把豆芽,一大锅的酸菜鱼这就做好了,出锅后撒上芝麻和小米椒,淋上热油,“刺啦!”一声,把大家的食欲都激发了出来。
至于其他菜色,黄寄北很放心的交给了白氏做主,有林红留下的那本菜谱,这都难不倒她的。
至于鸭血粉丝汤,黄寄北打算等客栈开张后就让高大叔一家做了,今后鸭子和鱼还要依赖高家长期提供,舍些利益没什么,没必要什么都攥在手里。当然这些还只是打算,他还没来得及和高大叔一家说。
正月里的这些天,黄寄北家关着门在房里一遍遍的研究,一次次的改良,一家人每天吃的肚皮滚滚,半个月下来都胖了一圈,黄寄北倒是没怎么胖,他长高了。
这是他来到这过的第二个年,如今他已经十二岁了。如果客栈开张顺利的话,今年年底他也应该回学堂了。现在每天能学习的时间有限,遇到问题也无人可请教,的确不利于学业进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