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神传奇

第一百五十六章 厄齐尔的爆发

结果他赌输了,张远没有用脚停球,而是保持原有的速度,用身体把球往前撞。

弗林斯的猜想张远停球必然会有一个小停顿,不管是想把球停到前面还是停留下来。

所以他预先在靠近张远的时候已经放缓了自己的速度,但张远这样的不按常理的,蛮横的用身体把球撞着继续向前,他已经慢的不是半拍了,还好他也没放铲。

追也不追不上了,前面是纳尔多已经补过来,弗林斯于是向禁区里面而去。

这是长传球,马蒂普不是以高位目的,而是尽量打到云达不莱梅后卫的身后,速度还是蛮快的,张远没有减速用身体去撞球向前,球自然是很快的,并没有减速。

看起来这球是停大了,至少纳尔多是那么想的,于是选择的是上抢。

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张远真的把球给撞得太远了,现在他是用上吃奶的劲,两条腿飞快也追不上球,不过他只是还没放弃而已。

结果也毫无疑问,纳尔多抢先把球停下来了,也不知道他那根神经不对,居然没有直接一个大脚往前解围。

更加让人无语的是他居然面对来势汹汹的张远准备展示身为巴西人过人的技巧,他扣球了试图过掉张远。

张远下意识的伸脚,额哦!

纳尔多的球被张远从扣球的方向给捅掉了,张远大喜,立马就从纳尔多的左侧绕过去,重新追上了。

不过这当中耽搁的时间足以让弗林斯和默特萨克两个人到禁区布防,张远又再次面对弗林斯了。

库兰伊跑位到左侧对张远进行接应,张远传球了,和库兰伊做了一个二过一配合。

这是套路,大家演练多久的套路,默特萨克自然也有所防备,但他没能跟上传球速度。

二过一过掉了弗林斯,库兰伊的传球恰到好处,张远在禁区内得到了直面门将维泽的机会。

射门!张远瞄着了云达不莱梅球门的左下角打,默特萨克奋不顾身的飞身用自己的大长腿去挡张远的射门,他的反应真是蛮快的!

默特萨克的脚尖碰到了足球,足球起了一个细微的变向,球划过云达不莱梅的左侧门柱!

“啊!”张远抱头仰天长叫!多好的机会啊!

右侧的法尔范对他大喊大叫,对张远表达自己强烈的不满,因为刚才张远射门的时候,法尔范已经跑到了位,无人防守,如果张远传给他,机会则更好!

张远听到他的咆哮,只能对他做手势表示歉意,他那一瞬间哪里会注意到另一侧的法尔范。

比赛当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看起来有个队友明明位置很好,偏偏不传球。

这是旁观者清,真正到了足球场上,特别是刚才那种情况张远的射门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另外他无法判断自己的队友是否越位,如果是越位那就是得不偿失了,自己位置也不错,还不如干脆射上一脚。

主裁判基尔歇给了云达不莱梅门球,他刚才跟在后面看的不是很清楚,射门的变向又不是很明显,所以他做出了误判。

门球?!张远捂住自己的脑袋不能接受,他追上基尔歇说道:“刚才百分之百踢到了默特萨克的脚上!这应该是一个角球!”

“好了!张!我有眼睛,我看得很清楚!”基尔歇自然拒绝了张远的申述。

张远没有继续申辩,基尔歇也往前跑,必进球的机会被他自己浪费掉了,张远的心情自然有些郁闷,角球也没换来一个,心情更加恶劣,他恶狠狠的冲地上吐了一泡口水,嘴里还骂道:“真他吗****!”

他骂这句话内心上来说是针对自己错失机会,然后申述未果的随口一句牢骚。

但偏偏基尔歇没有跑远,听见了他这句话!

“你刚才说什么?”基尔歇又跑回了过来,手边伸向口袋掏牌。

张远急了,双手上前捂住基尔歇的手不让他掏牌,边跟他解释:“基尔歇先生,我没有骂你,我刚才错失了绝佳机会,我再骂我自己的!我说的都是真的!请你想信我,我没有辱骂裁判的前科你知道的!”

基尔默推开他的手,继续掏牌,张远双手合十祈求,哥儿们,我真没骂你!

基尔默原本是想给张远一张红牌,辱骂裁判可是大罪,但后面听了张远的解释,好像也合情合理,他也知道张远错失了机会很郁闷,刚才也许真是个角球,他更加郁闷,发牢骚是情有可原的。

但现在他也是掏牌的动作都做出来了,太没面子了,必须得给他一张,于是他还是给了张远一张黄牌。

张远真的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

他加这张已经得了两张牌了,再来一张就该停赛了!

经过这么一个插曲,比赛继续进行,沙尔克04不能老是用犯规来阻止云达不莱梅啊,凡事都有个度,在这样干下去,沙尔克04迟早有人要下场。

马加特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策略,现在不要指望中场还能给锋线上提供更多的支援了!

拉基蒂奇的体能不咋的了,今天他的跑动比较大,他本来也不是以体能见长,于是马加特用莫拉维克换下了他。

沙尔克04的阵型开始收缩,云达不莱梅彻底的占据了上风,不过矗了一个高中锋阿尔梅达并没有什么用,沙夫想了想干脆用皮萨罗换下阿尔梅达,再用罗森贝里换下弗林斯。

这是一个打算强攻的信号,时间已经75分钟,留给他们的机会确实不多了。

变阵三前锋,前场的接应位置更多了,厄齐尔的发挥也越来越好,而就在这短短的五分钟之内,厄齐尔爆发了。

第78分钟,云达不莱梅得到了前场任意球机会,云达不莱梅这边的高个子全都到沙尔克04的禁区里面,沙尔克04球员们如临大敌,不容他们不紧张,云达不莱梅的两个中后卫个子就出奇的高。

结果厄齐尔开出了任意球,球落点很好,大家注意力都防高个子,却没想到个头不算高的洪特却俯身冲顶,把球顶进了诺伊尔把守的大门。

这个进球很大的功劳要归功到厄齐尔身上,因为他的传球绕过了前点防守的迪甘,在禁区中央却急速下坠,洪特很好的把握住了这次机会。

进球后的云达不莱梅士气大振,沙夫在场边和球迷们一样挥舞着拳头。

刚刚过2分钟,第80分钟,厄齐尔和皮萨罗、罗森贝里连续的撞墙配合,然后分球,马林小禁区左侧射门,球被诺伊尔扑了出来,厄齐尔跟进铲射,把球再次送进了沙尔克04的大门。

“哇呜!”看台上云达不莱梅球迷们兴高采烈,主教练沙夫和替补席上教练组、球员们都冲出了坐席跳了起来。

厄齐尔一传一射立马扭转了比分形势,要知道他可是刚刚从感冒中恢复过来。

张远能在盖尔森基兴碰到厄齐尔,也是因为厄齐尔感冒了,那几天根本就没有参加球队的训练。

诺伊尔对自己身前的防守队员们表达强烈的不满,这段时间沙尔克04的防守空间压缩得很密了,但厄齐尔硬是凭借自己传球能力撕开了沙尔克04密不透风的防守,最后自己还补射得手。

马加特没有骂,他生闷气,自己的球队弱点是什么他清楚的很,但是防守至少是比较强的,不过现在却在云达不莱梅的渗透下被打得七零八落,跟球员们的慌神有绝对的大关系。

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是于事无补的了,沙尔克04现在能做的就是不计一切的往上攻。

他还有两个换人名额,云达不莱梅反超之后,马加特用上了一个,用霍尔特比换下了法尔范。

法尔范这场比赛其实发挥得蛮好的,只是差助攻差进球,80分钟,马加特想上一个年轻的球员给前场保持活力。

--

杂谈

写小说前期构思的时候,关于主角的发展,是斟酌在斟酌,后来选择了意大利起步,德甲进步。

德甲在国内的受众跟意甲、英超不能比,这个没办法,早期小世界杯的辉煌造就了意甲联赛在国内的球迷数量膨大,英超的受众早期是在东南亚、香港地区比较受欢迎,后来慢慢延伸开来是GD等地区,现在早已是遍地开花。

德甲跟他们比起来,窃以为在国内还是球迷数量还是比不上意甲和英超,至于还有一个西甲,我没有考究过,但是自己以为德甲球迷数量是多于西甲球迷数量的。

德甲近20年,称得上是豪门的只有拜仁慕尼黑和多特蒙德,多特蒙德也许都不算,他们承担着挑战者得角色,工作还干得还行。

挑战拜仁慕尼黑的球队不止多特蒙德一直,还陆陆续续有勒沃库森、云达不莱梅,斯图加特真是一个异数,另外一支挑战拜仁慕尼黑的球队就是沙尔克04,只是他们比较悲剧,一次冠军都没能捞到。

当然勒沃库森比他们还悲剧,三亚王,在世界足坛都不多见。

现在小说当中写多特蒙德的很多,我就在想,我希望能够写不要去多特蒙德的,选择就是勒沃库森和沙尔克04。

为了和多特蒙德抗衡,所以就选择了沙尔克04。

德甲三支球队球迷数量膨大,一支是拜仁慕尼黑,另外两支就是鲁尔区双雄。

沙尔克04是很有意思的一支俱乐部,他们在未成立德甲联赛之前,曾经夺得过7次全国竞标赛的冠军,但是德甲成立以后,他们再也没有获得过冠军头衔。

在欧洲赛场他们的辉煌是曾经获得过一次联盟杯冠军,那是他们最得意的时刻。

然而这一切都不能掩盖他们在德甲的尴尬,因为德国国内这些年作为公认的强队,他们没有染指过一次联赛冠军,比起鲁尔区仇敌多特蒙德不知道差了多少条大街。

他们曾经数次跟冠军无限接近,但最后都是毛都没捞到,在德甲历史上他们总共获得了6次亚军。

德甲的50+1政策出台后,德甲俱乐部迎来了良性发展的环境,但同时也造成了他们的发展的瓶颈,大家都知道现代足球越来越烧钱,不烧钱很难办成大事儿,所以后来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不计后果烧钱的多特蒙德一蹶不振,多少年才恢复一点元气,然后大家都紧缩银根,说穿了就是小本经营,能够买得起人的就只有拜仁慕尼黑。

像沃尔夫斯堡和勒沃库森,个人认为他们背后的企业也就是把球队当作一个自己形象窗口,另外他们也没办法转让,因为谁接受都不符合政策规定,可以占有股权,但表决权却没有,谁愿意去干这样的事情呢!

今年的德甲不止有这两家俱乐部是私人企业控制,还有莱比锡红牛和霍芬海姆,后面两个都是老板控制后从低级别一级一级升上来的,否则的话他们也不符合德甲联赛的50+1政策。

所以德甲俱乐部能靠什么?只能靠提拔年轻人,还有就是买一些物廉价美得球员,东欧球员、亚洲球员、巴西就更不用说了,都是他们的试水目标,价格不贵,打出来那是球队的幸运,即使没打出来,损失也不大。

当然他们最喜欢的还是提拔自己的年轻人,所以在德国足协的支持下,德国的整个青训开始蓬勃发展起来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写书的时候选择德甲的原因,这个原因是主要原因,符合现实。

意甲的豪门立足实在太难了,大家可以阅读一下意甲资料看看,各自球队的青训成果怎么样,现在意大利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了,原因还不是因为这些俱乐部造成的。

意大利足球的没落又是多方面的,经济方面就不说了,我这里想说一个特别的看法。

跟他们的整体风格有关,大家都知道自从埃雷拉先生在国际米兰把链式防守光大之后,意大利各自球队纷纷效仿,然后就形成了意大利足球环境风格,那就是防守至上,这并不是说他们不需要进球,不需要进攻,而是他们首先立足的就是防守。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一个球员的成长固然依靠的是天赋,但是后天的努力以及经验的积累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一个成熟的防守体系需要有经验的球员才能胜任,经验对于防守球员尤为重要,教练受限于自身的压力肯定是不愿意使用没有经验的毛头小伙。

倒霉的就是后防储备的青训小将,他们被一直租借过去租借过来,一会儿意乙意丙练级,一会儿去意甲的弱队练级,几年间频繁的变换东家,适应不同的教练,适应不同队友,适应不同战术风格,然后天赋也没有了,练级失败,得,你该回哪儿去就去那儿吧。

这儿说的是后防线上的悲剧。

下面提到的就是中前场上了,中场情况还好一点点,前场一样是如此,对付老奸巨猾的后防线,自然要上有经验的球员,非天赋特别出众者也很难被教练看中。

由此形成了一个循环,意大利足球的青黄不接我想应该是有这方面的因素。

所以我写了主人公在那里很难出头,即使他的天赋确实有,但是他是中国人,他那个时候还特点相对单一。

像其他风格的就不太存在这样问题,欧洲大陆其他联赛各有各的风格,但他们就不是以防守为主基调的战术安排,这样情况下他们给年轻人的机会显然要多一些。

另外一个我的看法是,这些问题的根本当然还是经济问题,因为有钱所以能买有实力的唱将,压缩年轻人的空间,所以现在意甲好多俱乐部也没钱,没钱怎么办只能勇于提拔自己的球员,这对意大利足球从另类角度上来讲是好事儿。

就闲扯这么多,乱七八糟的,想到哪里就说道那里,不顺的地方请大家见谅,而且也只是个人的一些看法,都是多年来看球总结的一点看法,不同意也不必撕了我!

时间紧迫,所以才写得乱七八糟,趁娃娃睡觉的深夜写得,写这样的一篇文章,我的意思是主角的路线其实我是有想法的,是结合很多自己的看法去选的路子,不是脑袋随便一发热就去了沙尔克04,当然也不是脑袋一发热就去了国际米兰。

意甲豪门都有囤积小妖的习惯,去国际米兰的另一方面的原因我也在书中有交代。

谢谢大家,如有不赞同的意见,请大家不必放在心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