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唐人知机子
.
实在是有点太夸张了!
石室中的石简,说明了一切。
这个石室,由于历史太过悠久,门口早是藤蔓密布、杂草丛生了,就算是在这样百----久了。
那些瓶瓶罐罐里,不过就是些雄黄、硝石、水银,朱砂什么的材料,也有些什么植物的根茎枝叶,还有些骨头、龟甲、鳞片什么的,想来就是炼丹的材料了,只是,很憾,这些东西都不多,而楚云飞死活想不起来,这些东西都是做什么用的了。
后来,他才知道,知机子晚年,已经不再热衷于炼丹了,所以,该淡忘的,就淡忘了。
那就每样都拿点吧,叫“玄水”的水银己经蒸发得一点都没有了,还有几样罐子也空了,不过,剩下的东西,他都样品,把名字也都抄了下来。
只是那些样品,等他一动,大半也都成了粉状。
剩下的四个鼎,全是青铜的,应该是比较值钱,或者说非常值钱,但也不过就是值钱而己,暂时用不着也带不走,就留下好了。
回到内海,仔细想之后,楚云飞才知道,这次的收获,比他自己想像的,要大得多。
首先,他先搞明了那个知机子的身份,原来,这个人是唐人,不是唐朝,是“桐叶封弟”的那个唐国。
产_
后师从玄青门人“折社子”,最后,因当时中山国起丸疫,受师命前往救治,后就定居
于中山国的括苍山,九十余岁时,自感不久人世,将生平事刻天石简上。
至于那些青铜器件,是知机子在七十余岁九宝灵体初成时所分离出的能量,这些能量分别统属什么,石上没刻,楚云飞隐约有点身象,却又死活想不太起来;。
很重要的一点,石简上指出,其实,这些能量,本来就是全部蕴含在“先天之气”一一也就是那些普通的明黄能量中的,不过,分离它们出来,十分的不容易。
最重要的,就是那两块玉块了,那玉块其实约等于……九宝灵体的本尊法体。
但凡修行这“九宝灵体”功法的,都希望来世有大成的一天,那么,后几世想要醒来,能有个可以倚靠的器件,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了。
靠了这玉块,哪怕是什么都不知道,但自发运转这门功法,醒来就太过简单了。
当然,要把这说成作弊就有点过了,任是谁,修炼了九宝灵体,也要做些迎接“转世”的举动的吧?
玉块本一块即可,但知机子唯恐来世一时半会儿找不到这里,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损毁,索性花了极大力气,多做了一块,以为备用。
说到底,这玉块就是修习九宝灵体法门的感性书籍,顺带,还可以在近距离内让他感觉到玉玦本身的存在。
再说说其他的,石板上的刻字,被他一句一句地翻译了出来,写成了册子,不过,他感觉,写成现在的汉字,很多韵味都失去了,索性,把原文照抄了下来。
石刻上关于炼丹的东西不多,他只找到了“金液”等几种丹道中比较常见的成品,而且,那几张石简上,知机子自己都刻了一一靠炼丹飞升,大约只是一个梦想。
石简上大部分,还是玄青门的一些功法,看来这个知机子,为自己的转世,准备得还是相当充分的。
功法也是很古怪的那些东西,除了一套炼气心法外,不外就是一些什么“蛇形”、蛙跳”的锻炼身体方式,没有武功招式!
那心法,同楚云飞学的那些东西,没什么太大的区别,甚至,所列及的穴道,还不如那本手抄本多呢。
最让楚云飞,甚至知道九宝灵体功法的高人们不解的一个问题,也在石简上找到了答案,那是写在一张无关紧要的石简上的,大约,知机子本人,也没把这个当回事,九世过后,灵体还可以继续保持的可能性。
答案让他实在哭笑不得,那就是:如果第九世尚未醒来,灵体将灰飞烟灭。
但是一一从第二世起,男人元阳不泄,女子元阴不失,则可以延续到第十世,第十世的威力会更大,但也更难醒。
往后,大概也是可以类推的,不过,实在没听说再有什么先例的。
也就是说,楚云飞,呢,知机子,反正就是这个灵体吧,大约己经练了好几千年的......童子功了。
说实话,这个感觉,让他实在有点不爽,他实在不能把自己和那个几千岁的老道士联系在一起,他看知机子,颇有点看镜子中的自己那种感觉,明明知道是自己,但,实在没法把那东西也当作个存在。
不过,现在真的很严峻,这一世,他的元阳,已经是泄了又泄,无法回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