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第188章 加入胡党?已有取死之道!

江临的眼神变得嘲讽,他冷笑着说道:“丞相大人,您若是想要拉拢我,怎么来了也不带点贺礼?

你空着手来,我反倒是看不到你的诚意啊。

您如此不重视我,我这个微末小官,怎敢参与大人所谓的‘大事’?”

胡惟庸闻言一愣,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耳朵刚才听错了话。

什么玩意儿?

这小子刚才说什么?

竟然是在嫌弃自己没有带礼品吗?

平日里,那都是其他官员带着礼品上门拜访他,巴不得讨好身为丞相的他,寻求在朝堂上的庇佑以及扶持……

看你如此得圣上欣赏,才特意主动过来结交一番!

结果还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

胡惟庸轻哼一声,他当然不会把心里话说出来,笑着说道:

“看来江大人是责怪本相礼数不周了,今日确实来得匆忙,未能备下贺礼。

但是请江大人放心,江大人只要加入我等,那来日拥有的,便是整个天下。”

好一个整个天下!

你胡惟庸真是敢说啊!

不过我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江临眼神瞬间变得凌厉:“丞相大人!

我只是说你来此,空着手来,而你却在此胡说什么?还请大人自重!”

胡惟庸一愣,随即笑了笑,眼神中透露出一股老练与深沉,对江临说道:

“江大人,别装傻了。

我不知道你到底是什么来头,什么背景,但我也不怕明了的跟你直说,

自古以来,朝廷就是斗争的漩涡,哪朝哪代没有个斗争?

今日你若不斗别人,那来日别人就要斗你!

选择一方站队,才有利于你的仕途。你年纪轻轻,就已经是正二品官员,未来不可限量。

要是站好队,哪怕来日接替我的丞相之位,也并非不可能。

可要是站不好队,只怕是前途未卜啊。

江大人,你好好想想,是愿意做那随波逐流的浮萍,还是愿意成为掌控自己命运的主宰?”

江临故作惊讶,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

随即装作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话语耿直地说道:

“哦,原来如此,丞相大人你是想要我加入你的党派?

可丞相大人你这么清廉有能力的一个大臣,已然是丞相高位,为什么要参与党争呢?

毕竟历朝历代哪个朝代的党争都没有什么好下场,都只会损耗国家的力量,兜来兜去的,甚至还有无数因为党争灭国的例子。

唐代最有名的‘牛李党争’,朋党相互倾轧,就使本来腐朽衰落的唐朝走向灭亡。

丞相大人,你如此睿智,应该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吧?”

胡惟庸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反驳道:

“江大人,你有所不知。党争并非全然是坏事,它也有其积极的一面。

你就如同宋朝,分属各方的士大夫都是忧国忧民,怀有一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

他们之间的争斗,往往也是为了国家的富强和百姓的福祉。

比如范仲淹与吕夷简的‘庆历党争’,以及后来更为著名的王安石与司马光的‘新旧党争’,富弼、欧阳修、苏轼、范纯仁等名士大夫悉数都卷入其中。

他们之间的争斗,虽然激烈,但也是为了国家的未来和百姓的生计。

而我所创的胡党,也是为了这个国家更好,为了大明江山永固。”

江临闻言,眉头微皱,反驳道:“丞相大人此言差矣。

宋朝的党争虽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对国家力量的损耗。

范仲淹与吕夷简的争斗,虽然推动了庆历新政的实施,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新政被废除,国家并未因此受益。

而王安石与司马光的争斗,更是让国家陷入了长期的动**之中,百姓疲于奔命,国家实力大损。

丞相大人,你所说的胡党,难道就能避免这些弊端吗?

你就能保证胡党不会成为大明江山的蛀虫吗?”

胡惟庸闻言,冷笑一声,说道:“江大人,你太过片面了。

宋朝的党争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和一个明确的政治目标。

而我所创的胡党,却有一个明确的政治目标,那就是让大明江山更加富强,让百姓更加安居乐业。

我所创的胡党,正是要吸取前朝教训,避免党争的弊端,以国家为重,以百姓为先。

江大人,你若加入我胡党,咱们共同为国效力,岂不美哉?

我们胡党成员,都是一心为国、忧国忧民的忠臣良将。

江大人,你若加入我们胡党,定能一展你的才华和抱负。”

胡惟庸一番慷慨激昂,仿佛在给江临描绘什么美好蓝图!

江临心中不由得叹气,这个胡惟庸,好一张能说会道的嘴皮!

要是江临根本不知道这个胡惟庸的结局,只是大明本土一个官员,说不定真就被他忽悠的**澎湃,兴奋的吃下他的大饼了。

可惜,江临是个熟知历史的穿越者!

胡惟庸的一番长篇大论,传到他耳朵里只有两个字:

催命!

他怕是疯了,才会跟着胡惟庸折腾!

要不是这个胡惟庸是当朝宰相,江临真想一脚把他踹出去。

有多远,给老子滚多远!

老子是多想不开啊,放着双飞姐妹花的幸福日子不过,跟你这家伙去拼命!

江临摇了摇头,说道:“丞相大人,党争的本质就是权力的争夺和利益的分配。

在党争中,往往会为了个人的私利和党派的利益而置国家大局于不顾。

这样的争斗,又怎能称之为为了国家的未来和百姓的福祉呢?”

胡惟庸闻言,脸色微变,但随即又恢复了平静,说道:

“江大人,你此言过于偏激了。

党争并非全然是坏事,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和利用。

我胡惟庸一生为国为民,所创胡党也是为了国家的富强和百姓的福祉。你若加入我们胡党,定能一展你的才华和抱负。

再者说,你若不加入任何一方党派,只怕是难以在朝中立足。

江大人,你好好想想吧。”

江临闻言,微微一笑,说道:“丞相大人,我江临行事,但求无愧于心、无愧于民。

我虽年轻,但也知道国家大局为重、百姓福祉为先。

我若加入任何一方党派,只怕会陷入党争的漩涡之中,难以自拔。

我若为了个人的私利和党派的利益而置国家大局于不顾,那又与那些贪官污吏有何区别?丞相大人,应该明白我的心意吧?”

胡惟庸闻言,脸色铁青。

江临这话,不就是说他也是个贪官污吏么?

狂妄小子!

但碍于身份,他只能强压怒火,说道:“江大人,你的意思,是我胡惟庸是个为了私利而置国家大局于不顾的人?

我胡惟庸是个贪官污吏不成?”

江临闻言,微微一笑,说道:“丞相大人,党争之下,哪还分得清谁是谁非?

谁又是真心为国?一旦卷入党争,只怕会身不由己,被私欲所驱使。

再者说,国家兴亡,岂是几个朝臣所能决定的?

关键在于皇帝是否英明,朝局是否清明。

丞相大人,你若真心为国,何不致力于整顿朝纲,清除奸佞,而非在此拉拢朝臣,搞党争这一套?”

胡惟庸闻言,脸色铁青,怒喝道:“江临,你休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我胡惟庸好心好意的拉拢你,你却如此不识抬举!

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不过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罢了!

若不识相,那就休怪我日后给你小鞋穿了!”

江临闻言,眼神更加凌厉,毫不畏惧地说道:“胡惟庸,话已至此,我也不怕告诉你,

你早点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以免落得个千刀万剐,祸连九族的下场!

你所谓的胡党,不过是祸乱朝纲、残害百姓的工具罢了!

我江临虽年轻,但绝不会与你同流合污!”

胡惟庸指着江临怒喝一声:“混账!你竟然敢如此诅咒本相!你...你...你....你!”

江临也指着胡惟庸说道:“我什么我?你什么你?

你胡惟庸再怎么指着我,也改变不了你是个乱臣贼子的事实,

你胡惟庸,就是个小人,也必定得不到什么好下场,

历史会记下这一页,你也必定被千夫所指!”

胡惟庸指着江临,气得浑身颤抖.

他半天说不出话,最后愤怒地甩袍离去,边走边骂道:

“走着瞧!江临!

好你个江临!我胡惟庸一定会让你后悔今日的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