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支教到巨星

[379.第374章 《城都》的评论]

 此时的胡杨早就在蓉城体育中心外面了。

 “晓晓,你是自己先回家还是等我一起回去?”胡杨对萧晓晓问道。

 刚刚给她打电话,太吵听不到。

 不然胡杨也不会跑出来。

 “我给妈打个电话问问振宇怎么样,要是没事的话我就和你一起回去。”她说着就拨通乔瑾雯的电话。

 胡杨轻轻的点点头,还能够想着儿子。

 证明她还是很有作为一个孩子妈妈的自觉。

 也就一分多钟,她高兴的挂了电话。

 “姐夫,宝宝在家没啥事。”她说道。

 “嗯!”

 然后胡杨带着她进去。

 由于要躲避狗仔还有一些记者,花的时间稍微多了点。

 因此,当胡杨推门进去的时候,乔润他们都已经开吃了。

 “哟,晓晓也来了。”周姐看到跟在胡杨身后的萧晓晓,笑着对她招招手,让她坐在自己旁边。

 “晓晓,想吃什么自己动手,害羞你就没得吃。”乔润笑道。

 胡杨坐下来夹起一根青菜放入口中。

 房间中的其他明星朋友用疑惑的眼神看着萧晓晓。

 胡杨去接,乔润和周姐对她的态度都这么热情。

 难道这是某个背景通天的新人?

 或许是知道他们这样的疑惑,周姐笑道:“萧晓晓,小杨的弟妹,不是圈内人。”

 原来如此。

 再次看萧晓晓的眼神就变得柔和了,不再以对待那种有背景的新人的心态。

 其他人就开始聊起胡杨唱的《城都》,言语间不吝啬于赞美。

 甚至还有几个人都用开玩笑的口吻向胡杨邀歌。

 对此,胡杨都很客气的说,有适合的肯定会给他们打电话。

 说实在的,他和这些人并不是很熟。

 也没有了解过他们之前唱的什么歌,自然不会轻易许诺。

 至于其中两个导演还邀请胡杨去拍电影,胡杨苦笑的说自己不是科班出身,演技不行推脱了。

 他是绝对不愿意在拍戏的时候念“1234567”,面无表情的坐着各种NG无数次的动作。

 对方也就这么一说,留下一个话头。

 未来有机会的时候再提起会方便很多的。

 胡杨也很客气向他们请教拍戏时的技巧和窍门等等。

 差不多的时候,胡杨和萧晓晓回家了。

 然而胡杨并不知道,他在舞台上深情演唱的《城都》如同病毒般疯狂的传开。

 ..........

 第二天,各大新闻的娱乐版面都对乔润蓉城演唱会进行了报道。

 其中着重描写胡杨作为助唱嘉宾在演唱会最后一首歌时唱《城都》。

 许多乐评人都纷纷在报纸或者网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从胡杨参加《华国新歌声》海选时就开始看好他并一直支持他的赵文正为此连夜发表了一篇有关《城都》的长评。

 “单单从歌曲上看,这只不过是一首极为普通的民谣,算不上有多么出色。

 若是换其他歌手来唱这首歌,不仅唱不出小杨给人的那种感觉,而且还可能让这首歌泯然众人。

 当然啦,由于是小杨所作,肯定会有名气加成。

 但一夜之间,朋友圈、各种群都分享着这首歌,那就不只是他名气所导致的。

 肯定是能够在情感上与我们引起共鸣。

 否则是很难做得到的。

 《城都》,以这座城市来命名。

 歌词中提到很多蓉城的地方,相信很多对蓉城比较熟悉的人都知道。

 比较明显的一句歌词【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

 想必很多人都觉得这句歌词有问题,但这是在兼顾歌词整体的美感而修改的。

 不然的话你听到【走到玉林西路的中间,坐在小酒馆对面的长凳上】,不觉得别扭吗?

 为什么会专门提到‘小酒馆’呢?这里肯定是对他有特别美好的回忆和意义。

 否则的话,不可能专门出现在歌词中。

 具体有什么值得他回忆的,那就不太清楚了。

 另外我们很明显的听出他歌声中听出:写分别却不忧伤,写离愁却不酸楚。

 写悲伤逆流成河却满心是过去的美好。

 但却给人一种悲而不伤的感觉。

 纵观小杨这几个月所唱的歌,我们都能够从其中感受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一个一直出现在他歌声中的身影。

 真希望有一天小杨能够与我们讲述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

 由于是连夜匆忙之间写出来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但大家还是比较认同的。

 周文斌也同样发了关于《城都》的评论。

 “一个城市,它的美丽可能不仅是因为它的建筑和发展,还有是因为它的情怀。

 我们之所以对一个城市产生感情,是因为它能让我们产生归属感。

 很显然,蓉城这座城市给小杨带来无限美好的回忆。

 让他一直留恋着。

 山高水长,有一天若是因为其他的原因,被迫离开它。

 但是,它却是他心里永远放不开的牵挂,是他心之所属。

 当左手曾经牵着那个她,已经不在了,就再也看不到路灯熄灭的时候了。

 因为没人陪着,也没人能够占据她的位置。

 这一切都能够在他歌声中感受得到。

 珍惜你的爱情,珍惜你的爱人。

 在《城都》里,你会得到不一样的东西。”

 周文斌的评论显得非常文青,但是却将众人心中那种朦胧不清的情感清晰的点了出来。

 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

 其他的一些评论着重对胡杨的歌声中的情感进行分析。

 陈泽华在微博评论中说道:“小杨的创作水平和速度,算是众所周知的,但我不认为这首《城都》是在这两天创作出来的,从他歌词和演唱时的情感分析,可以推测他是在藏区支教时所写。

 《城都》这首歌最打动人的地方在细节,说的都是些稀松平常的事情,但是每个细节画面感都特别强,很容易产生共鸣。

 另外这首歌词藻没那么华丽,曲调也没多么复杂,但就是直直地唱进我们的心里。

 特别是他那被时光打磨许久嗓子唱出来的,更让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

 .......

 胡杨吃着早饭刷着微博,看着微博上精选出来的评论。

 嘴角带着淡淡的微笑。

 那些被他认同的评论都会默默的点个赞。

 不认可的也没有专门去反驳,一笑而过,没必要过分纠结。

 看完微博后,他打开微讯,发现有几个人想加他好友。

 那些在附加信息中没有说明的,头像和名字都看不出他本人信息的,这种一律无视。

 今生的胡杨,不是前世那个到处拉客户投资的胡杨。

 若真的有急事找自己,完全可以给何秋兰或者自己打电话的。

 当然啦,胡杨只不过是不想添加一些无关紧要的人。

 特别是那种想从自己这里索取各种资源,在拒绝对方时就恶语相向,冷嘲热讽的。

 说得自己好像不帮他就有什么不可饶恕的错误。

 这种人是最恶心的。

 因此,只要是不认识不说明来意的,绝对不会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