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支教到巨星

[220.第220章 《华国少年说》]

 胡杨他们捧着证书和奖杯走下主席台,而后其他的优秀教师也轮流上去领奖。

 他看到百里菩梅苍老黝黑的右手轻轻的抚摸着证书最重要的国徽,嘴唇微动着,没有一丝声音发出。

 但胡杨却知道,她一定是在和她丈夫在说着话,说着别人听不见也听不懂的情话。

 其他的支教老师差不多如此。

 之前不管是如何的不在乎,但真正将奖杯和证书拿在手中时。

 心情终究是不一样的。

 摄影师也不时将一些镜头给到胡杨他们这些支教老师身上,众人看到他们这个样子。

 没有一丝嘲笑,相反还无比的敬重他们。

 因为他们付出了别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努力,这一份荣誉他们当之无愧。

 二十分钟后,颁奖仪式终于结束了。

 大屏幕上也出现了大会第六个议程,也是最后一个议程。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没有他们辛勤的教育,或许就没有我们的今天,老师,是我们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灯,带领我们走出黑暗,拥抱光明,下面有请胡杨老师上台讲话。”男主持人笑着对着坐在前排的胡杨说道。

 现场的人还有看直播的网友都纷纷打起精神来,他们早就无比的期待到胡杨上台发言。

 而且网上还有很多人呼朋引伴的告知他们,“全国十大优秀教师”颁奖典礼已经到最后一个环节了。

 再不来就要错过了。

 短短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通过华国央视官网观看直播的人大幅度增加。

 旁边的百里菩梅让出过道给胡杨通过。

 看到他手里没有拿着发言稿了,以为他太紧张而忘记了,便轻声的提醒胡杨。

 笑着轻轻摇摇头,示意自己不需要。

 走到发言席上,看着现场一千多号人都看着自己。

 “大家好,我是胡杨,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在别人看来,我这辈子应该没什么遗憾了,也没有太多的追求了,因为可以说我已经获得除了【华国教师终身成就奖】外,最高的一个奖项和荣誉。

 但是,你们看到的是荣誉,而我们刚刚站在这里的人,感受的是压力和责任。

 特别是对年轻的我而言,更是如此。”

 现场还有网上看直播的人都静静的听着他的发言,没有打扰他。

 “今天是我们老师的节日,但我有一些话想要对我们老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老师是我们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回首往昔,每个人总能找到一个或几个对自己深有影响、为自己传道授业解答人生困惑的导师。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我们都是从一无所知到逐渐懂得更多知识的过程中走过来的,在这一过程中,若没有老师的解惑,我们依然还是那个天真地想着为什么的孩儿童。

 老师这个职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神圣的职业,也最为值得尊重的职业。

 蒙古大草原深处的哈丹巴特尔老师(蒙语:刚毅英雄),贵东南贫苦山区的汤欣瑞老师,为了保护学生不受到丝毫伤害,身中六刀却死死的抓着歹徒手中利刃的霍飞扬老师......

 还有许许多多当所有学生都已经入睡,却仍旧伏案备课的老师们,是你们撑起了华国教育的天,是你们向华国的大地撒下智慧的种子。”

 胡杨的声音越来越高昂,直接将发言席上的话筒给摘下来,走到主席台中央。

 现场所有人都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说得真好!

 一些老一辈的,或者已经退休的老师听到胡杨发出有力铿锵的话语,眼睛微微红润的看着台上这个年轻人。

 或许在你们生活中会遇到德行不佳,混进教师队伍的害群之马中,您也许会很悲愤,为了孩子忍气吞声,但请您记住,害群之马终究是极少数的,大部分老师还是好的。

 况且现在的网络这么发达,真的有这种人你们完全可以在网上曝光他的。

 “对于你们这些学生,我也有几句话想要和你们说。”胡杨对着学生代表所在的区域说道。

 “在说之前我有个问题想问一下你们,在今天之前听说过我胡杨的同学请举手,或者听过我的歌的也请举手。”胡杨笑道。

 唰唰的,一大片手举起来,就连后面的记者也有认举着手,甚至连老师那边也有人笑着举了下手。

 胡杨示意他们先将手放下,然后说道:“既然听说过我,那么也一定知道我当初去藏区支教是为了什么。”

 “因为爱情!”看到胡杨并不像那些老学究那般,很多学生齐声回答道。

 然后发出哈哈的大笑声。

 “没错,因为爱情,不要笑,将来某一天你们或许也会因为爱情而舍弃一些东西,像我那样,当然不是提倡你们早恋。”

 胡杨没有因为他们的笑声而有丝毫的尴尬。

 因为那是事实,不是什么见不着人的事。

 “太祖曾言,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拿着话筒往前走了两步。

 “我心中同样也拥有一个华国少年在。”

 胡杨要说的正是前世那篇鼎鼎大名,地位不可动摇的《中国少年说》。

 只不过此时他要讲的是他为了符合这个世界而稍作修改过的,变成了《华国少年说》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

 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

 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

 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

 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

 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

 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

 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

 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

 老年人如鸦片烟,少年人如泼兰地酒。

 老年人如别行星之陨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岛。

 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伯利亚之铁路。

 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

 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

 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

 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胡杨声若雷鸣,在主席台上指点江山,挥斥方遒。

 一开始现场的观众们听到他怎么忽然念起文言文来,都微微一愣。

 但也没有异议,静静的听着他将。

 虽然是文言文,但现场的老师都是有真材实料的,并不是某些一桶不满半桶晃的那种。

 而且很多还是国学出身的,就算某些教其他学科的老师,也能够听得出个大概意思,更会不耻下问,让懂的老师顺便给他们翻译。

 台下的领导们更是有人近乎同声翻译给他们听,也明白胡杨这个《华国少年说》讲得是什么意思。

 至于学生们,更是不用理他们。

 因为能够作为代表来这里的,绝对是就是不是犇(ben)级别的学霸,也至少是两个牛那种。

 听文言文就跟听华语一样简单。

 但是那些记者们就一脸懵逼了,每个字他们都懂,但是连起来就不太懂是什么意思了。

 什么老年人常多忧虑,灰心、怯懦!

 什么老年人常厌事?

 什么老年人如瘠牛?

 什么老年人如鸦片烟?像坠落的流星?

 这不明摆着骂老年人嘛,老年人有这么不堪啊?

 就算想要突出你胡杨心目中的华国少年,也不用这么诋毁老人吧。

 毕竟国家能够今时今日的地位,也是他们一砖一瓦建设起来的,不能够翻桌子不认人吧。

 他们不由的想道。

 但是看到会场中很多年纪比较大的老师脸上并没有发怒的表情。

 相反还不停的点头赞同胡杨的话。

 这让他们有些懵了,难道里面还有什么典故不成亦或者还有他们不知道的意思。

 有些就求助了那些老师学生,有些则给外面打电话。

 其实不仅是他们这些记者,还有很多观看直播的网友们也一样,很是懵懂。

 纷纷求大神给他们翻译这话是什么意思,因为他们也从直播中看到著名的国学大师王振老师面带笑意的,目光带着欣赏之色看着胡杨。

 ...........

 ............

 “造成今日之老大华国者,则华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华国者,则华国少年之责任也。

 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

 如僦屋者然,彼明日将迁居他方,而我今日始入此室处。将迁居者,不爱护其窗栊,不洁治其庭庑,俗人恒情,亦何足怪。

 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后顾茫茫,华国而为牛为马为奴为隶,则烹脔鞭棰之惨酷,惟我少年当之;

 中国如称霸宇内,主盟星球,则指挥顾盼之尊荣,惟我少年享之,于彼气息奄奄与鬼为邻者何与焉!

 彼而漠然置之,犹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

 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华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

 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华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罗巴则国胜于欧罗巴,少年雄于星球则国雄于星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胡杨的声音越来越洪亮,在这个偌大的会议厅中回**着。

 所有人看向他的目光都越来越来。

 下面的学生代表们都神色激动的看着脸色有些潮红的胡杨在舞台上****昂扬的大声喊道。

 之前不懂的那些记者们此时也回味过来了。

 原来胡杨之前的那些话并不是在骂老人,而是有更深层的含义。

 难怪现场那么多老教师老教授们都没有勃然大怒,还眼神欣赏的看着他。

 原来如此。

 网上的那些网友们更是激动不已。

 隔着屏幕,他们都能够感受到自己体内滂湃的热血在流动。

 胡杨原本就高昂的声音再次拔高几个音域,抬起头气势磅礴的指着天空,随后重重的在台上踩了一脚,发出巨大的声响。

 “美哉我少年华国,与天不老;壮哉我华国少年,与国无疆!”

 霎时间,不管是朝气蓬勃的学生还是年迈笨拙的老师们都腾地站起来,神情激动的看着舞台上喘着粗气但精神焕发的胡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