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顾老太太在家看着账本发现竟然有些地方对不上, 就说前街那铺子怎么上个月还倒贴了银钱,他们顾家现在没有分家,两个儿子私自藏钱老太太也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这做假账老太太也绝对不让他们给含糊。
趁着晌午院子里的人都歇下了, 顾老太太带着贴身嬷嬷这才出了门,许久没有出来看看,都有些认不清街了。
坐上马车好不容易到了前街那铺子,却发现以前卖布匹的铺子现在竟然变成了卖首饰的铺子,老太太这可不高兴了, 怎么换了买卖也没告诉她。
顾老太太一走进来,就被店内的伙计盯上了, 伙计心想看这衣着打扮还有头顶的金簪就知道这是个不差钱的主。
伙计忙迎上去, 见到老太太工恭维的问道:“老夫人,您可要看看我们这最新到的首饰, 那金镯子还雕着牡丹呢,特别配您的气质。”
顾老太太一听这话脸上露出喜色忙让人拿了出来。
伙计将人带到桌边,忙让人坐下,又倒上茶水这才将那金镯取了过来。
老太太看着这伙计的样倒还是满意, 试了试镯子也合适的很, 当下便让人包了起来。
伙计一看自己竟然成了这么大的买卖,忙取了一个木雕的盒子将镯子包好,嘴上说道:“老夫人,这镯子是昨个刚到的,这县里这样式的可就只有这一个, 看您和这镯子这么有缘, 便只需二十五两就行。”
顾老太太一听这个便不乐意了,自家的买卖怎么可以这么亏本的卖, 拧着眉教育道:“以后你可不能这么卖,该多少钱便多少钱,少一分也不行。”
伙计没想到还有这样的老主客,点头哈腰的哼着,却迟迟不见老妇人付钱。
“老夫人,这钱您怎么付,是现在就结,还是把东西给您送到家里再说。”伙计看顾老太太的打扮可没觉得这
人是不付钱的主。
顾老太太一听这个便笑了,以为这伙计是新来的不认识自己便解释道:“这是我自个家的铺子,我在这拿东西怎么会还要付钱呢。”
伙计一脸困惑,他可不记得掌柜家里有这么一位老母啊,正想继续问呢便看见掌柜的从外面回来了。
“掌柜的,您可回来了。”伙计忙跑到掌柜的身边,附在他的耳旁说了刚才的事。
掌柜的一听马上就明白了过来,整理了一下衣襟才走过来。
“老夫人,我是这铺子的掌柜的。”
老太太嗯了一声,却也没正眼瞧他,更没有付钱的打算,掌柜的又怎么样,还不是她们家雇的,连这铺子都还是她们顾家的呢。
“老夫人,您可能认错了,这铺子我上个月已经买下来了,已经易主了。”
顾老太太一听这个直接愣住,什么?易主了?
掌柜也不瞒着便将事情都说了出来,原来上个月这铺子原主急卖,他就花了八十两银子盘了下来,都已经过了契。
原来如此,顾老太太气不打一处来,她就说怎么还做了假账原来这铺子已经让她的好儿给变卖了。
还不等掌柜的送,顾老太太便带着身边的人疾步走了出去,那金镯子更别说了连买也没买还放在那柜上呢。
出了铺子老太太越想越不对劲,又去了名下的另外几个铺子查看,发现除了这个临街的被卖了还有一个偏远一些快出城的小铺子也被卖了,其他的到还好。
清点完铺子老太太叹息着果然是她老了,儿子们竟然背着她做这种事情,真是不争气。
可谁也没想到,就在下马车的时候又碰见了隔壁家的老太太。
这顾老太太以前就喜欢拿话捏桑人,所以和周围邻里关系也不强,现下看见了更是连个眼神都没给她。
可这次邻家的老太太也不恼火,反而走了过来恭喜道:“顾老太太还是你有福气啊,孙儿那么小就成了童生,若是过了四月的府试便是秀才了。”
顾老太太狐疑的看向对方,明明那日她的两个儿媳都说没有上榜,怎么今个就变出来一个上榜了呢。
隔壁老妇人哪里不知道他们顾家的事,现在只是想看热闹罢了,便又说道:“你们家默书可真是争气,不仅上了榜还是案首呢,比我那孙儿争气多了。”
这老妇人虽然嘴里说着酸话可心里却真真的高兴,他的孙可是亲孙,也成了童生呢。
谁像顾老太太家似的,那孙子又不是她亲孙子,而且还分了家,更是没什么关系。
顾老太太一听顾默书成了童生,只觉得心口憋闷,只想赶紧回去歇歇。
却不想隔壁家老妇人不肯放过她,临进院门时还呛了一句,“果然啊,还是顾大家有这读书的料,你看看人家父子俩真是一个比一个聪慧,小小年纪就考取了功名。”
顾老太太平日里最听不得这些话,气的直接让人关上了院门,自个则去了正堂让下人赶紧把她那两个儿子叫了出来。
这么多事竟然都瞒着她,那还有什么事是她这个当娘的不知道的。
顾二和顾三都在屋子里躺着呢,这大晌午的可不就是睡觉的好时候,谁知道在梦乡里没待一会就被门外的敲门声吵醒了。
“谁啊。”顾二媳妇不高兴的穿好衣服下来开了门,见门外站着的是娘身边的小厮,一脸不悦。
“怎么了?”
“老太太叫二少爷去正堂。”小厮传了话便走了,只留下站在门口吹着冷风的顾二媳妇。
顾二媳妇一听这话心慌的厉害,这个时候能有什么急事,莫不是发现那日的事了,一想到最近他们瞒着的事情,忙回屋把**的顾二摇醒。
“出事了,快起来,娘要见你。”
顾二一听这个直接从床榻上坐了起来,暗道不好,莫不是他娘发现顾默书那事了,穿上衣服便去了正堂,也没管身后一脸着急的媳妇。
谁知道刚走到了正堂门口,便看见顾老三已经跪在了里面。
老太太狠狠瞪着这不争气的儿子,看见顾二来了也让他跪了下去。
“说说,你们都瞒着我这老太太什么,要不是我今个出了门,还不知道咱们顾家已经这么热闹了。”
顾三一听这话便估摸着自己卖铺子的事情暴露了,忙抹了把眼泪,呜咽道:“娘,我错了,我还不是怕万一二哥家的孩子考上了您更加看不上我们三房,这才卖了铺子。”
老太太只觉得他们糊涂,咒骂道:“混账东西。”
顾二此时懵了,他是万万没想到家里竟然还有这种事。
-
而两外一边,因着四月便要府试,时间紧迫,顾一砚不太建议顾默书下场。
虽然这次顾默书上了榜,但到底年岁还小,学识不够,若受了打击一蹶不振更是不至于。
夫子却不这么认为,赵和县前年便有一神童,八岁童生十一岁秀才,可谓是文曲星下凡。
顾默书一直拿不定主意,他想试一试他不觉得自己会因为一次没上榜而一蹶不振可又怕若真的没有上榜让父亲失望,所以这几日更是用功苦读,不敢有一丝懈怠。
齐禾看在眼里,每日在吃食上下功夫,一连数日甚至忘记了自己曾经还意外触发了系统这个事情。
好像自从生活好起来以后系统就消失了。
随身空间倒是一直都在,齐禾每日都会进去将里面的桑蚕丝线拿出来,顺便将帕子带进去用复制机多弄几方。
日子每天就这般过着,倒还可以。
一眨眼便进了三月,天气回暖,铺子里的普通团扇卖的比往日更好。
齐禾也终于绣好了第二把团扇,这次也是真丝底料,不过绣样变成了枇杷小鸟。
至于这把团扇怎么卖卖给谁齐禾一直没有拿定主意,自从上次许家小姐将那把玉兰花翠鸟图的团扇拿出来后便在大户人家小姐里掀起了一股风,每日都有人前来询问。
齐禾不得不透出消息,一把真丝苏绣团扇六十两,这一下来问的人便少了许多,别家铺子再好的团扇一把也就二十两,他们齐顾铺子这真是在抢钱。
不过这些齐禾都不甚在意,有人觉得贵那么就有人觉得值,在县城里觉得六十两多,可到了京城里,也不过是下一次酒楼的钱罢了。
果然,在齐禾放出风头后的第三日,许世顷又来了。
不过这次他可不是给他妹妹买的,而是当做礼物送给自己远在京城的好友。
“可有其他样式?”许世顷看着锦盒里的团扇问道。
毕竟这次是当做新婚之礼送的,若是喜庆一些就再好不过。
齐禾手中当然没有其他的团扇,便问道:“冒昧问许公子,上次那桑蚕丝线许公子可是托这次之人得到的?”
许世顷自是点了点头,那桑蚕丝线难得,虽说有人养蚕,但是将其作为绣线的却很少,许世顷还是托了这位好友才得到的。
“若是京城有这种团扇,那么许公子再送便不显的珍贵了。”齐禾回道。
知道那绣线是从京城而来齐禾并不意外,她怕就怕在也有人懂这项技艺,那么她以后还怎么靠这门手艺挣钱嘛。
许世顷可听不懂她话里的弯弯绕绕,直言说:“你说的这种苏绣绣品那还真没有,若是有,我还来买百鸟图做什么。”
齐禾一
想确实如此,自己竟忘了百鸟图,若是京城有着东西,那她的百鸟图也就仅此而已了。
“许公子还是拿去吧,若是新婚之礼都送喜庆的,小娘子平日里还怎么拿出来用,反而送这种更适用。”齐禾将锦盒盖上盖子,推向许世顷那边。
许世顷也没耽搁,当场便定了下来,这次齐禾也没多要,还是五十两银子,就当送个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