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谦妃后我在清宫修文物

第51章 点心

“乌尤塔, 再取一碗糖蒸酥酪来给刘答应尝一尝,小厨房里所做的甜品,唯有这一样最好。”

婉襄与皇后同坐于景仁宫正殿明窗之下, 谈话之间, 皇后已经取了第三样点心来赏给她吃了。

婉襄望着花梨木机上摆满的碗碟,和完全被挤到角落里的木座堆花插屏, 不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娘娘,不要了,您瞧。”

皇后闻言,回头望了一眼几案上的琳琅满目的点心。

“冰糖莲子可以安心养神, 果藕杏干有助于补气养血,这香桃奶油小点心是海西风味, 你恐怕没有吃过。”

“至于糖蒸酥酪,景仁宫小厨房中的是用羊奶做的, 我们满洲人是马背上长大的民族, 自小都习惯喝羊奶, 于身体有益,你这身子这样单薄……”

婉襄只好低头谢恩,“多谢娘娘关怀。”

雍正让她偶尔过来陪皇后说说话, 这是她搬到养心殿中的燕禧堂之后第一次来景仁宫。

她不知道皇后为何待她这样好,便是一时之间想要投桃报李,也不知要从何做起。

皇后便满意地笑了笑, 看着乌尤塔为这碗糖蒸酥酪找到了仅存的缝隙, 放在了婉襄面前。

“在燕禧堂中居住可还习惯?”

这样的问题,婉襄已经被问过很多次了。

人人都问她是否习惯, 不过是因为彼此之间交情淡泊, 实在无话可说而已。

“燕禧堂同嫔妾原本居住的镜春斋差不多大, 陈设布置也十分相似。白日万岁爷忙于朝事,晚膳时分方会召嫔妾过去。”

“虽说是侍疾,到底还是苏公公与获萤姑娘尽心,嫔妾实在惭愧。”

婉襄本以为她是要借此探听她与雍正相处的情形,皇后却只不过淡淡地问了一句雍正的身体。

“小年夜时万岁爷下颏有些疙瘩,如今可好了?”

她也正烦恼,“吃了太医院太医刘裕铎的药,原先长的那些已好些了。”

“但没多久又发了新的……只怕还要好生用一阵子的药才能好全。”

皇后点了点头,神色越发冷淡下去,没有继续追问。

转而问婉襄,“听闻万岁爷令内务府的尚之顺送了许多古画到燕禧堂去供你挑选,最后选了哪副画?”

“回皇后娘娘的话,尚之顺送来的图卷有朱见深《岁朝佳兆图轴》、赵佶《梅花绣眼图页》、马远的《梅石溪石图页》,以及宋佚名所作的《天寒翠袖图页》。”

其他的图卷尚且都有作者,也都是故宫博物院所藏名画,婉襄扫描了一遍,不过是用以同四、五百年后馆藏文物对比。

唯独可惜为婉襄选中的这幅《天寒翠袖图页》,五百年后标注为佚名所作,没想到在清朝时,它的作者也没有能够留下名字。

“这些都是很好的冬景图卷,尚之顺办差也算是用心了。”

乌尤塔端来了药碗,皇后似是已经习惯了,片刻之间便将药汁饮尽,转而拈了一块蜜饯。

“内务府中其实珍藏了历代许多名画,可惜大多数也都是明珠蒙尘的命数。在有人居住的殿宇之中多多悬挂几幅,也算是彼此的福气了。”

皇后的这句话说完,婉襄不觉心中一动。

如今她迁居燕禧堂,身边所用之物都是新挑上来供她使用的。

但即便如此,这些东西也不过百余件,距离婉襄的目标仍然杯水车薪。

内务府所藏珍宝无数,若是能想办法接触……

“娘娘说得很是,其实嫔妾见到那些名画陈列在自己面前的时候也是这般想的。”

她尝试着撺掇皇后,“六宫妃嫔长日无聊,宫中许多宫女太监不当差时也不过是困在下房之中,反而容易生事。”

“嫔妾拙见,不若新辟一间宫殿,使内务府每季在殿中悬挂名家字画,供六宫中人欣赏。如此可以陶冶情操,亦少生事端。”

这就像是现代的博物馆一样。若真能如此,她的任务进度就能一下子往前进一大截了。

听完婉襄的话,皇后便同乌尤塔对视了一眼,而后她低头笑起来,“婉襄,你可知前朝户部有多少人,内务府中又有多少人?”

她神情中虽然并无恶意,但也令婉襄迷惑,她只好诚实地答:“嫔妾不知。”

皇后纯然是教导的语气,“户部之中不过三百余人,而内务府中却足有三千人。这三千余人各司其职,方能保障皇家事务运转无虞。”

“似你方才所言之事,本宫亦并非不曾设想,但这其中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所产生的损耗……”

“尤其名画保存不易,婉襄,你有仔细考量过么?”

皇后提出的问题,不过是一方面而已。

若是字画不行,其他的器物自然也是不行的。

瓷器易碎,绸缎易腐,金银珠玉容易使六宫人心浮动,生争宠夸耀之心。

不仅不能减少事端,反而横生枝节。

婉襄面色微红,“嫔妾受教了。”

皇后便催着她用点心,一面继续道:“你还太年轻,许多事都想不到。”

“不过熹妃之前向万岁爷要了你过来协助她处理六宫事务,倒也是个很好的机会。”

“如今熹妃在永寿宫称病不出,你可以常来景仁宫,跟着本宫身边的女官学学做事。”

“若将来有了可以实践的想法,本宫会帮你实施。”

这其实是个极重的承诺,婉襄站起身来,郑重地向皇后行了一礼,“多谢皇后娘娘教诲,嫔妾铭记于心。”

“起来吧。”皇后姿态优雅地抬了抬手。

景仁宫中熏染的原来是年息香,同坤宁宫中祭祀所用的是一样的。

“你是万岁爷的妃嫔,本宫原来就有责任教导你。景仁宫里也许久都不曾有人气了……”

皇后说到一半,忍不住咳嗽了一声。

乌尤塔上前掩了掩她膝上的白狐皮,她很快摆手令她退回到了一旁。

景仁宫门前忽而又有了些动静,有小宫女自明间走进来,“娘娘,宁嫔娘娘过来探望您了。”

皇后微微地点了点头,“快请她进来吧。”

未过多时,便见宁嫔踏进了景仁宫正殿之中,并未张望,径直往东次间走过来,向着上首的皇后行了一礼。

“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婉襄自然也要给她行礼,从长榻上站起来,福了福身,“嫔妾给宁嫔娘娘请安。”

瞧见婉襄在此,宁嫔似乎并未有多惊讶,彼此客气了一番,婉襄坐回原处,她则坐在乌尤塔新搬来的绣墩之上。

宁嫔将身上缂丝紫天鹿的披风解下来,递给了种绿,里头是一件桃红色银洋花罗纹的氅衣,衬托她容色娇艳。

她今日戴的也是钿子,上面的装饰不过是由珊瑚、米珠与点翠制成的几朵钿花,不算太华丽,是日常所用的半钿,同皇后所佩戴的点翠镶珠石凤钿差距甚多。

但宁嫔的病应当的确已经好转了,整个人的精神气便同第一次启祥宫中相见不同,神情亦比小年祭神那日更灵动鲜活。

皇后先关怀宁嫔,“眼见着就要开春了,新年宫宴时能见面,今日何必又过来。”

她同宁嫔说话的时候比同婉襄更自然亲密。

“新年宫宴的时候嫔妾距离娘娘十分遥远,哪里能如此刻闲谈一般方便。”

宁嫔笑意温婉,似春风之中摇曳的柳叶,“从前是身体实在无法支撑,如今都好了,自然还要与从前一样,同娘娘常来常往的。”

桃红色虽衬得她人面如桃花,但婉襄还是觉得青、翠之色恐怕更适合她。

便是神明庙宇,也要受人间香火供奉,方才能够长长久久地为人所敬仰尊重。

这样的话,皇后自然是喜欢听的,打趣宁嫔,“怕是想念景仁宫的糖蒸酥酪了,乌尤塔,还不令小厨房再做一碗给宁嫔送来?”

宁嫔并不拒绝,望了一眼小机上的点心,笑道:“皇后娘娘还是同从前一样看顾嫔妃们。”

“尤记得两年前嫔妾同安贵人、顾常在初入宫闱,给娘娘请安之后,几乎日日都要留在景仁宫中用些点心。”

“除了糖蒸酥酪,萨其马也好,如今……”

如今安贵人为熹妃禁足,便是小年祭神之日也并没有能够从延禧宫中走出来。

而顾常在卒于这一年的九月,宁嫔话语之中提及的三人,竟只剩下她一个了。

不过宁嫔的话也给了婉襄新的讯息,原来皇后并不只是对她一人如此,对待旁人本也是一样的。

一旁的乌尤塔听了宁嫔的话,便上前道:“皇后娘娘是六宫之主,若是娘娘不关心后宫妃嫔,又有谁有资格这般做呢?”

这话既是强调皇后的正统地位,不免也有在后宫中诱人结党之意。

宁嫔同皇后说话,婉襄便只装做十分专心地品尝着那碗为众人所盛赞的糖蒸酥酪,并没有在仔细听她们说什么。

皇后和宁嫔却也不再说下去,只是笑着望着婉襄将那一碗酥酪都用完了。

“刘答应觉得如何?我一直都觉得,满宫里是再找不出比景仁宫更好的酥酪了。”

婉襄羞涩一笑,“倒尝不出是羊奶。”

羊奶比牛奶更膻腥,能做到尝不出一点腥味,其实就已经很好了。

皇后和宁嫔对视了一眼,俱都笑起来,也并没有就着这个话题继续展开。

景仁宫外又热闹起来,来人极快地转过了石影壁,不知又是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