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作画
京师十月干燥, 一连数日都是万里无云的天气,雍正便令郎世宁并如意馆中诸画师过来一起给宫中人画像。
后妃与福晋等皆有单人画像,画像皆要穿吉服, 众人四散于天然图画之中, 由画师作画。
雍正与婉襄一同在朗吟阁中,弘曕已经能走得很稳当, 每日一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要去追嘉祥。
嘉祥倒不像其他孩子一样只喜欢和大孩子一起玩,姐弟俩往往追逐打闹,玩得不亦乐乎, 此时也是如此。
婉襄和雍正坐在一起,他们各自穿的倒都只是常服, 所绘的并非是要进宗庙的吉服像,只是家常赏玩的图画而已。
这也是婉襄第一次见到那位清廷最有名的画师郎世宁。
郎世宁是意大利米兰人, 在那个诞生了许多艺术家的国度, 他漂洋过海, 来到了仍然在封建皇权统治之下的中国。
与其他的清廷大臣一样,他身上穿的是清朝的官服。和其他人不同的只是他没有辫子,年近半百, 胡子已经花白了一半。
他作画时拿着的调色盘同欧洲流行的是一样的,盘中的颜料却或许都是中式的。
郎世宁在作画的时候也很少说话,偶尔皱眉, 仔细揣摩他们的神态。偶尔才会开口恭敬地提醒婉襄, 或是提醒雍正注意一些什么。
未来世界的科技太过发达,AI已经能够取代绝大部分的画手, 若是想要油画或是山水画质地的画像, 也可以直接用照片来转变。
所以婉襄其实是从没有被人这样画过像的, 不知道为何总是想笑,因此郎世宁提醒她的便常常是。
“谦嫔娘娘,请您略微收一收您的笑容。”
“谦嫔娘娘,微笑即可,否则肌肉的走向会不太美观。”
引得雍正连连侧目,嗔怪着问她:“这有什么可笑的。”
郎世宁为她解围,“大概是谦嫔娘娘觉得臣的中文口音十分好笑。”
能够流利且正确发音的外国人毕竟是少数。
婉襄连忙道歉,“本宫没有如何见过外国人,实在是抱歉。”
郎世宁只是一笑以回答,并没有纠结什么。
不过在清廷之中看见活生生的外国人,比看见那些从西洋流传过来的东西的确要更生动得多,让婉襄能够知道那些改变世界的变化是真实地在发生着的。
蒸汽机,工业革命,欧洲的制度在剧烈地改变着,而此时的清廷仍然在努力地推行着以农耕文明为背景的各项制度,没有人意识到,应该睁开眼睛看一看世界。
婉襄不会是这个开口的人,她只是谦嫔,是在雍正后期最为得宠的妃嫔,也在雍正驾崩之后默默无闻地在宁寿宫中度过了二十几年的岁月。
缄默不言,是这个朝代后妃的美德。
婉襄坐在雍正身旁,为他揽着肩膀,又微笑了许久,郎世宁方道:“万岁爷,谦嫔娘娘,人物已然画好,可以去休息了。”
婉襄又笑起来,雍正恰好也在望她,伸手捏了捏她的鼻尖。
而后他们一同站起来,郎世宁让开些许,让他们能够欣赏目前已经画完的人物画。
雍正没有特意嘱咐他隐去他和婉襄的容貌,于是画卷之上亲密无间的两个人就是他们自己。
用色是中国画的写意,人物却有西洋画的立体。既有能如实反映现实的艺术概括,又得中国传统绘画之笔墨趣味。
画面之上的男子剑眉星目,俊朗无双,纵唇边含有笑意,仍然有凛凛不可侵犯之威势。
而女子身量较小,依偎在他身旁,眉目含情,情意柔腻,瞳子如翦秋水,温婉可人。
原来这竟是她。
铜镜与西洋镜中都倒映不出这般神韵,“画中人倒似比平常人更美。”
雍正仍然揽着她的肩膀,即便郎世宁在也并不避讳,“怎么同画中人比起美来了?朕倒是觉得你比画中人更美。”
郎世宁听罢便低头笑了笑,转过身去整理画具。
“万岁爷与谦嫔娘娘略等几日,今日还要为小公主与小阿哥画像,因此恐怕没时间将背景填上。”
婉襄对这个能够服侍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帝王的艺术家很有好感,“并不着急,您今日还要记录画像盛况,这一幅图,请您到时仔细画来便可。”
郎世宁微笑着低头行礼,而后桃实与获萤恰好将玩得满头大汗的嘉祥与弘曕带进阁中。
“额娘。”
嘉祥先一步扑进婉襄怀里,弘曕慢了一步,便只好到雍正那里。
雍正一把将弘曕抱起来,他身量高大,弘曕可以居高临下地望着嘉祥,就一直望着她笑,“姐姐矮。”
但此时嘉祥的注意力才不在这里,她整个人贴在婉襄身上,仰头看着她,“额娘,想吃松仁瓤山楂,想吃想吃。”
一边说一边跺着脚,像是十分着急。
婉襄看着她的样子觉得好笑,一旁桃实道:“小公主刚在在外面玩,见到了宝亲王家的小格格,小格格正在吃冰糖葫芦,恰好吃完了,所以小公主就跑回来了。”
婉襄点了点她的额头,“什么松仁瓤山楂,堂堂的一国公主,连冰糖葫芦也不识得。”
她把嘉祥抱起来,放在方才她和雍正坐过的长榻上,“先在这里坐好,和弟弟一起让郎画师给你们画像,额娘着人去吩咐御膳房给你们做。”
“等郎画师给你们画完像了,御膳房也就做好送来了,到时候你和弟弟一起吃,好不好?”
得知不能立即吃到,嘉祥显然有些失落。
但她到底是个乐观的孩子,跑到雍正身旁去抓着弘曕的手,“弟弟快下来,让郎画师给我们画像。”
雍正把弘曕放到了地上,嘉祥就拉着他的手朝着长榻走,自己先手脚并用爬上长榻,而后还要伸手拉弘曕。
弘曕是个小胖墩,腿又短,整个人也不过比长榻高出半个头而已。
获萤要去帮忙,为婉襄拦下,嘉祥仍然用力拉他——是用脸用力的,原本精致的五官扭曲在一起,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终于将弘曕拉了上去。
这力气让婉襄和雍正同时震惊了,连忙走过去,用手帕给满头是汗的嘉祥擦汗。
她已经精疲力竭,在长榻上仰躺着。弘曕是被拉的,没用什么力气,原本趴在长榻上,整个人缩起来,在长榻上站起来,低头看着嘉祥。
又道:“姐姐矮。”
想来是平时嘉祥没有少嘲笑他比自己矮,以至于一有机会,连阿玛和额娘都叫不利索的小胖子便口齿清晰地重复“姐姐矮”这三个字。
嘉祥轻哼了一声,翻过了身,抓着弯腰的婉襄身上的璎珞玩,将那穗子熟练地打成了麻花辫,又展示给弘曕看,“弟弟不会打麻花辫。”
婉襄近来都不给嘉祥扎小鬏鬏了,三岁半的孩子,头发已经微微有点长度。
她觉得好玩,就每日都给她打两条麻花辫,垂在脖颈上。不像是满族的格格,雍正也不管。
嘉祥对自己的新造型很满意,缠着婉襄让她教她,此时又成了她向弟弟炫耀的资本。
弘曕是个学人精——这个年纪的孩子大抵如此,便也伸手向婉襄讨要璎珞,“额娘……要……”
嘉祥见弘曕成功上钩,一下子松了手。
那流苏丝质光洁,片刻之间就散开了,嘉祥又哄着弘曕,“呀,不见啦!”
弘曕愣了愣,许是长榻有些高,他在上面走路害怕,两脚兽又退化成四脚兽,爬到嘉祥身旁抓她的辫子。
“在这里!”
嘉祥自然比他要更敏捷,一下子从长榻上跃下来,躲到雍正身后抱着他的腿,“弟弟来抓我呀,麻花辫在这里。”
弘曕下不来,嘉祥又想到了什么,仰头可怜巴巴地望着雍正,“阿玛,嘉祥可以吃小麻花吗?等下拿去分给兰牙迭他们。”
这时候还惦记着吃,以为说要把零食分给其他孩子就可以百分百得到。
雍正忍俊不禁,“朕让人去御膳房看看,有什么点心,都拿点过来好不好?”
嘉祥立刻就松开手,在雍正旁边一边拍手一边蹦蹦跳跳的,“哦,阿玛最好了。”
弘曕也不知发生什么,见姐姐笑,他也跟着一起笑,一个坐在长榻上拍手,一个绕着雍正一边跑一边拍手,就没有一刻消停的时候。
一旁的郎世宁早已经开始动手绘画,画的是嘉祥用尽全力拽着弘曕上长榻时的情形。
小儿画作,端端正正反而不现实,倒正是这样生动才好。婉襄粗粗看了一眼,便十分喜欢。
又闹了一阵,御膳房便来人将冰糖葫芦送了来。
微黄晶莹的糖丝裹着东北进贡来鲜红饱满的山楂,便是婉襄也忍不住有些犯馋。
嘉祥吃的不亦乐乎,获萤也小心地将山楂从竹签上取下来,用勺子喂着很少吃硬东西的弘曕吃。
没有小孩子不喜欢甜食,两个人的嘴边都吃得满是糖渣。
婉襄觉得弘曕看着嘉祥的眼神更加崇拜了,跟着姐姐就能有好东西吃。
等他们两个好不容易吃够了,婉襄便吩咐人将剩余没被糟蹋过的冰糖葫芦分给其他孩子吃,而后继续和雍正欣赏郎世宁作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