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谦妃后我在清宫修文物

第201章 陈情

回到梧桐院中略准备了片刻, 唯恐夜长梦多,婉襄便带着马常在前往勤政亲贤殿求见雍正。

今日非是欢庆之节,不是万寿、冬至、或是新年, 勤政亲贤殿照例灯火通明。

小顺子不在这里, 婉襄要求见雍正,出来回话的人是苏培盛, 并不着急为她通传。

他照旧是对着婉襄的一张笑脸,“呦,谦嫔娘娘怎么这时候过来了?还带着马常在。”

“您也知道,万岁爷此时正在批阅奏章, 怕是不得空见您和马常在,也不知您是有什么要紧事, 奴才可以代您通传,待万岁爷有空了再处理。”

这话的意思, 是根本不想让她进去。

那么这是苏培盛自己的意思, 熹贵妃的意思, 还是……雍正的意思?

婉襄的心抽痛了一下,一瞬间觉得自己也是活该,但此时不是伤春悲秋的时候。

“本宫今夜此来的确是有要事要禀明万岁爷, 还请公公代为通传,让本宫和马常在见万岁爷一面。”

苏培盛仍旧不让步,一甩拂尘, 仿佛是当年面对安贵人的傲慢姿态。

他日日都陪伴雍正, 最知道他的心,而如今她在雍正心中, 已经是这般地位了吗?

“谦嫔娘娘, 奴才方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万岁爷此时有要事忙碌,实在是分不开精神去处理后宫女眷之间争宠斗狠之事。”

“您若是有事,只管告诉给奴才,待万岁爷得闲了,奴才自然转告给他。若是不得闲,万岁爷即便知道,也不会处理。毕竟——”

他语带暗示,“万岁爷还在为前几日熹贵妃之事恼怒着,裕妃娘娘又病下,无人能处理。也不知您有没有一些线索,好叫万岁爷宽心些?”

“若是没有的话,不若您多多费心于小阿哥,奴才可是听说,小阿哥出生满一月,您却几乎都没怎么看过他。”

在过来之前,婉襄从没想过自己遇见的会是这样的局面。

她没有别的办法,去岁也是她自己没有抓住机会。

“本宫妹妹落水之事,全然与熹贵妃娘娘无关。当夜本宫与熹贵妃起了争执,也不过是关心则乱之故。”

“如今本宫的确有了一些当夜之事的线索,今夜就是想要来禀明万岁爷此事,也还熹贵妃娘娘一个清白的。”

那件事是宁嫔主使,裕妃搅局,原本就和熹贵妃没有关系。

她的问题在于太想要趁着婉襄失宠狠狠地踩她一脚了,以至于失去了过往的分寸。

当着那么多奴才的面,在雍正面前跪着回话,对她颜面对损伤也实在是太大了。

难怪今日连苏培盛都按捺不住,要替她出头了。

“谦嫔娘娘既是如此说……”

“狗奴才!”

雍正的怒喝是伴随着瓷器被砸碎的声音的,苏培盛听见这声音,身体立刻一震,惊惧难禁,连带着婉襄身后的马常在也是。

他批阅奏章时大多时候都不会有人服侍,这句狗奴才当然不是骂屋中并不存在的宫人的。

便是骂不会办事的臣子,通常也是在折子中,不会这样恼怒。

所以这句话骂的当然是苏培盛,是他太得意忘形了。

苏培盛的脑筋转得比婉襄更快,立刻就转身进了殿宇,雍正的声音低下去,听不清在说什么,但婉襄仍然能够听出她话语之中的不快。

马常在瑟瑟发抖,婉襄回过身去握了握她的手,只觉得她手心一片冰凉。

她是当真害怕。

而这一次婉襄并没有等太久,苏培盛很快便黑着一张脸,貌似恭敬地将婉襄请了进去。

其实也就是几日未见而已,或许是因为方才发了火,雍正面上泛着一种不健康的潮红,并没有望向行礼的婉襄,态度很冷淡。

“给万岁爷请安。”

他只是微微抬了手,就算是免过了她们的礼。“今日求见朕,有何要事?”

马常在仍旧在发抖,婉襄回过头无奈地望了她一眼,向雍正道:“今夜嫔妾等是为了故去的高常在而来的。”

“去岁高常在畏罪自缢,嫔妾本就怀疑,一年过去,如今方有些进展。”

她从马常在手中接过那封高常在留给她用以自保的,真正的遗书,继续说下去。

“高常在实为人所利用,枉做了他人的替罪羊,自缢乃是无奈之举。这是高常在生前留给她的挚友马常在的一封绝笔,请万岁爷御阅。”

雍正点了点头,却仍然好像对这件事提不起什么兴趣。

婉襄起身将这封遗书放在了雍正的龙案之上,一眼却望见了龙椅旁一小瓶红色的丹药。

她的眉头倏尔便是一皱,雍正似乎也察觉了,不自然地将身体往那一侧挪动了一下,完全挡住了婉襄的视线。

雍正是一个做事很有条理的人,绝不会将寻常吃的丹药放在这样的地方,分明是故意避着她,匆忙为之。

今时不比往日,帝王可以轻易许诺,也可以轻易毁诺。

婉襄收回了目光,等着他静静地将这封信看完。

那里面历数了宁嫔去岁对她与马常在的所作所为,三月刻意羞辱,而后收为己用,撺掇婉襄去管李贵人的闲事,还有最后,让她一个人认下所有的罪名。

这些事其实婉襄和雍正都早有猜测,如今便有这样的证据送来,也不过是坐实了他们的猜想而已,因此雍正看来既步震惊,也不恼怒。

但他的脸色仍然有些不对,额上隐隐渗出了汗水。

勤政亲贤殿中哪有这样热……

雍正的目光落在一直不发一言的马常在身上,“这证据,是你交给谦嫔的?”

马常在像是畏惧雍正到了极点,他一开口,她的身子便是一震,眼泪也被震得掉了下来,但她总算还没忘记回雍正的话。

“回禀……回禀万岁爷,这是高姐姐交给嫔妾,而后嫔妾今夜取出……取出交给谦嫔娘娘的。”

又连忙为自己和婉襄辩解,“嫔妾并没有联合谦嫔娘娘骗人,这的确是高姐姐辞世之前留下的,只是……只是嫔妾生性怯懦,不敢为她出头……”

“去岁不敢,如今为何又敢了?总不能是中元之夜百鬼夜游,高常在特地托梦给你,让你拉着谦嫔一起到朕面前告状。”

雍正这样说,倒也未必是不相信。

无非是马常在这样的人,略吓一吓,便能将最真的话吓出来,保证她递过来的不是假的证据。

所以婉襄也并不着急维护马常在。

马常在原本就畏惧雍正,此时更是涕泗横流,拼命地想要证明自己。

“不是的,万岁爷……去岁三月之时,嫔妾就已经被宁嫔吓破了胆,后续所有的事情,嫔妾也被蒙在鼓里,直到高姐姐在遗书之中言明,嫔妾方才知道。”

“可是……可是宁嫔她造了那么多的孽,又在宫中手眼通天,她若是知道嫔妾知道她这么多事,怕是早就用尽办法让嫔妾不明不白地死在这宫闱之中了。”

马钱子,自缢,还有那不明缘由的□□……让马常在成为高常在公示给众人的那封遗书里的冤魂一缕,于宁嫔而言也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她早就疯了,想要杀死马常在这样不起眼的嫔妃,就像捏死一只蚂蚁一样容易。

定然是高常在做了些别的布置,才令宁嫔在马常在死后也仍然没有对她下手。

马常在手中的这封信于她而言只是一道护身符,或许还有另一道。

“嫔妾从前是怯懦,可今日是中元节……谦嫔娘娘陪着嫔妾一起放河灯,说起了过往之事。”

“高姐姐为了护住嫔妾甘心付出了她的性命,又恰巧得知谦嫔娘娘有为高姐姐翻案之意,嫔妾怎能一直这样懦弱下去?”

说了这些话之后,她心中一块大石头落下,身子也不似方才抖得那样厉害了。

马常在略略收敛了心绪,便在雍正面前磕下头去,“这件事其实与谦嫔娘娘无关,千错万错都是嫔妾的错,是嫔妾不该欺君隐瞒。”

“这一年来嫔妾日夜悬心,早已不堪折磨。求万岁爷为高姐姐翻案,还高姐姐一个清白!”

这其实倒也出乎婉襄意料,她只不过给马常在递了梯子,她便将整件事都说明白了。

也算是对得起高常在用一条性命这样护着她了。

若是中元之夜当真百鬼夜行,高常在此时会在她身后安静地望着她吗?

她们根本就没有撒谎,所有的话语都是情真意切的,雍正听完马常在陈情,心中大约更笃定了几分。

可是他如今面上仍然没有深沉的,对宁嫔的厌恶,反而呈现出了一种怪异的纠结。

是发生了什么事,才让他有这样的表现?

婉襄一直静静地注视着他,不过几日不见,觉得他于她而言好似又陌生了几分。

是刘婉襄在逐渐占据她的思维吗?就像去岁她晕倒的那一次,醒来之后觉得万字房中的一切都陌生一样。

这发现让婉襄觉得沮丧,她低下了头去。

“苏培盛。”他唤进了传话的人,“将宁嫔从杏花村传来。”

类似的情形,已经发生过好多次了。

但苏培盛此时并不仅仅是一个传话的人,他也给雍正带来了话语,“万岁爷,宁嫔娘娘在殿外求见。”

真是快。

作者有话说:

收到大家说觉得这几章有点痛苦的反馈了,但是这是一开始就铺好的设定,所以不能随便更改。大过节给大家添堵真的不好意思。其实我写这几章的时候也挺痛苦的,因为刚好阳着,工作生活上各种各样的事情也很多,不过这部分很快就会结束了,即将到来的雍正十二年因为是最后一年,也会过得很快乐,各种闺房情趣的,希望大家再容忍我一下,感谢。顺便过年的时候会给大家抽个小奖,希望大家都能来参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