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围巾
电话那端陷入了几秒的安静。
颜清不自觉攥紧了窗帘的边角, 试探性呢喃出声:“阿砚,你要和我看初雪吗?”
谢之砚回神,拿起挂在衣架上的大衣, 低声回应:“我现在出门。”
得到谢之砚的肯定回答, 颜清脸上瞬间笑意盈盈, 声音格外清亮:“好!我也出门啦!”
耐不住心底的激动, 颜清都没来得及换睡衣, 直接将外套穿在最外面, 轻手轻脚地关门下楼, 生怕惊扰到隔壁熟睡的父母。
不过这不是她第一次半夜偷偷溜出门了。
特别是在夏天,她总喜欢拉着谢之砚半夜出门吃烧烤,谢之砚经常游戏打一半被她喊出去, 尽管嘴上不愿意, 但行动从来不拖拉。
寒风吹拂着枝头树叶簌簌作响,雪花像细碎的柳絮从空中缓缓飘落。打开大门的那刻,风雪交加阵阵侵袭而来,颜清倒吸一口凉气, 下意识裹紧衣服,折了折衣领,试图挡住暴露在空气的肌肤。
脑袋缓缓探出门口, 望着前面空无一人的夜路,颜清决定自己先往谢之砚家的方向走去。
轻轻关上大门, 双手蜷缩在衣袖里, 仰着头看着从天飘落的雪花,没忍住伸出藏在衣袖里的手, 高高举起接住了几片雪花,冰冰凉凉落在手心里, 只是还没看上一眼,已经消弭在掌心,晕染着点点潮湿。
颜清蜷起掌心正要缩回袖口里,目光停留在正前方,双脚情不自禁地停下。
漆黑暗沉的天色,昏黄欲坠的路灯,本是寂静无人的小路此刻风声与脚步声暖暖贴入耳边,谢之砚穿着白天那件黑色大衣在雪中朝自己走来。
颜清立即挥手,像只兔子蹦蹦跳跳地朝他跑去,差点没刹住脚跌入他的怀里,好在被他稳稳地扶住双肩,得以站稳脚跟。
谢之砚第一眼落在她的脸上,睫毛上似乎染了些雪花,层层叠叠晕上了些潮湿,鼻尖和脸颊被冻得有些泛红,那双眼却眸明亮得很。
“不冷?怎么没多穿点衣服?”
谢之砚扫过脖颈那片暴露在空气中的肌肤,心底微微触动。
颜清笑眯眯,毫不在意地回答:“太着急出门了。”
谢之砚无力说她,主动将自己脖子上的围巾脱下,戴在了她的脖子上,缠绕了好几圈硬生生将她全部包裹住。
颜清没有拒绝没有反抗,任由他的所有举动,眼睛睁大,灵动又有神地看着他。
有时候她会觉得谢之砚很像自己哥哥或者是长辈,他很会照顾自己也很懂得自己的小心思,像是一面镜子,总能被他轻易看穿。
“干嘛盯着我看?”
谢之砚动作停下,对上她的视线直接开口。
颜清倏然回神,摇了摇头,抬起手扯了扯围巾:“太紧了。”
谢之砚微愣,稍有不好意思地重新整理了一下:“没帮别人做过这些,不太熟练。”
“没关系,以后多帮我做做就好。”
颜清不客气咧嘴笑着。
谢之砚挑眉,嘴角弯起噙着笑:“这是赖上我了。”
“嗯?怎么能说是赖上你呢。”
“这明明是双方达成共识呀,你不愿意吗?”
颜清耸了耸脖子,将自己脑袋露出来,双手缩在袖子里甩来甩去,整个人围绕着谢之砚转圈圈,少女的俏皮可爱尽显无疑。
“也就我这么惯着你。”谢之砚拉过她的手腕,强行停止她的转圈动作:“要不要去吃烤红薯?”
“现在吗?这个点还开门?”
夜里十一点,外面飘着雪刮着风,颜清倒不觉得还有红薯店开着。
谢之砚点点头,像是洞察一切的模样。
拉着颜清去了街道口最里侧的那条小路,七八个小店铺仍灯火通明着营业。
而他所说的那家红薯店铺是叫“阿婆红薯”,在这条路最角落的位置,十分不起眼,若不是执意要往里面走,根本看不到这家店铺。
颜清跟在谢之砚身后缓缓走进“阿婆红薯”店。
店铺面积很小,估摸着不过十几个平方。里面布局朴实简单,透明的玻璃上贴了红色窗花,木质桌椅上显着各种划痕斑迹。里屋坐着一位上了年纪的阿婆,贴坐在火炉旁取暖,顺着竹椅的摇晃慢悠悠地**着,桌面上摆放了一个很有年感的收音机,断断续续地播放着戏曲。
“阿婆,我们想买点红薯。”
谢之砚喊了一声,但屋里的阿婆没有给出任何回应,许是年纪大了,耳朵不太灵敏。
躲在谢之砚身后的颜清朝里面走了几步,但没有完全走进里屋,敲了敲那面间隔板:“阿婆,我们想买红薯。”
阿婆终于注意到门口的人影,动作缓慢地从竹椅上坐起,弯着腰驼着背,戴上棉手套打开烤炉:“啊好,买红薯啊,要几个啊。”
颜清思考了会儿,笑眯眯回应:“两个。”
其实他们现在不是很饿,吃红薯也是觉得与初雪应景,一人一个刚刚好。
阿婆应下,开始拿着小钳子夹红薯。
颜清和谢之砚坐在屋里靠窗的位置上,长桌贴靠在窗边,他们正好可以看着外面的落雪,没过一会儿,阿婆端着两个碟子过来,上面放了两个大红薯。
“哇!阿婆,这么大的红薯啊。”
颜清看着碟子里装着比自己手还要大的红薯,一时惊叹出来。
她刚刚有留意门口挂着的小纸牌,上面标注着红薯三元一个,以为是那种小小的红薯,没想到是这么大的红薯,不免觉得阿婆这样定价有点亏,按重量称算最为划算。
阿婆笑得很慈爱,像是看自家孩子一样:“多吃点,你们在长身体呢。”
颜清听着阿婆的话语莫名心软软,不由得主动和阿婆聊起天:“阿婆,你这么晚还不休息啊。”
“年纪大了,睡不着,正好坐在这边卖卖红薯。”
阿婆耐心解释着,同时将外面的那扇门关上,阻断了外面的凛风,又慢悠悠地回到里屋坐着,听着她的老式收音机。
颜清没再接话,像是有心事般低垂着头。
谢之砚注意到她的情绪,歪头看着她:“怎么了。”
颜清摇了摇头,目光落在玻璃上贴的收款码,吃了一口红薯缓缓开口。
“这里看起来只有阿婆一个人生活,感觉生活不是很如意。”
“夜里十一点独自卖红薯,可窗口贴着收款码一看就知道不是阿婆的账户。”
颜清说到这里停下了,闷头吃了一口红薯。
她不知道阿婆的具体情况是什么,不敢轻易说出口,但她心底是觉得阿婆一个人过得并不好。屋里的每处地方每个陈设都透着满满的年代感,以及当自己看到窗口贴着的收款码是一个年轻男人的头像,似乎更加确认了自己的想法,阿婆的儿子没有尽到赡养老人的义务。
谢之砚明白颜清的意思,摸了摸她的脑袋是给她宽慰。
其实他也是前两天发现这家红薯店铺,买过一次觉得味道很好,所以刚才突然想到带颜清过来吃烤红薯,一是觉得她会喜欢这个味道,二是想着照顾一下阿婆的生意。
“我决定了,我要在松榆读大学。”
“离家近一点,这样可以常常回家,不会让爸爸妈妈觉得孤单。”
颜清突然开口,无比坚定地看着谢之砚。
谢之砚顿了下,随后淡淡出声:“松榆大学?”
“对呀,松榆大学可能比不上国内顶尖大学,但也是很厉害的985大学呀,我很喜欢。”
颜清对自己规划一向清楚。
高一时已经明确自己想读的专业,不过那会儿她没有确定考哪所大学,现在她确认下来了,有了明确的努力目标。
“阿砚,你想上哪个大学呀。”
颜清吃着红薯略显含糊不清地说着,停顿了一秒,抬眼看着谢之砚继续开口,完全不给他说话的机会。
“阿砚,其实我有想过一个问题。”
“我每次都说不想和你分开,可是很难做到永远不分开。”
“就比如考大学这件事,我们会有不同的想法,会有不同的目标,我不会阻止你的选择,更不会阻止你去往想去的学校,成为更优秀的自己,所以一些分别是无法避免的。”
平日里看惯了颜清嘻嘻哈哈的模样,现在这般清醒认真的态度,反倒让谢之砚有些不适应。
看向她的目光逐渐缓和放柔,眼尾漾着些笑意,声线压低。
“干嘛说得这么肯定?”
“万一我也想考松榆大学呢,松大在理科院校排名很前的。”
“那你想吗?”
颜清几乎是脱口问出,眼底透着些连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期待。
谢之砚突然接不上话。
他之前确实没有考虑过松榆大学,因为颜清总和自己念叨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理所应当地以为她是想在外面的城市上大学,所以平时考虑的学校也是其他城市的。
空气有一瞬间的静止,仿佛窗外的寒风正贴在耳边吹。
颜清莫名觉得有些冷意,避开谢之砚的视线,转头看向窗外飘落的雪花,自言自语道:“外面雪下大了,我们回家吧。”
说着起身朝里屋走去,和躺在竹椅上的阿婆打了声招呼:“阿婆,您那边还有多少个红薯啊。”
阿婆探头往烤炉里看了两眼:“还有六个。”
“那麻烦阿婆帮我们全部打包吧,我带回家吃。”
颜清边说边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正要扫码支付,动作忽然停了下来,默默收起手机,从口袋里掏出现金,几张零散的纸币和硬币,东拼西凑不过十七块钱。
颜清看着掌心里零散的钱,有些沮丧,她应该多带一些现金出门的。
而此刻,谢之砚静悄悄走到颜清身后,将一张二十元纸币和四枚硬币一起平摊放在阿婆的桌面上。
“阿婆,一共八个红薯,二十四块钱放您桌上了。”
颜清听着他的声音,抬头望着他,眨了眨眼。
心里有些惆怅,他们好像真的要分开了。
“好嘞,你们回家注意安全。”
阿婆将打包好的红薯递给颜清,热腾腾的雾气正缱绻缭绕着往上翻涌。
“谢谢阿婆,红薯很好吃。”
颜清笑眯眯接过红薯,偷偷往袋子里瞄了眼,里面均是差不多的红薯,似掌心的大小。
但同时意识到,阿婆最先给自己和谢之砚的红薯是她特意挑选了最大的红薯。
颜清心底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汹涌澎湃地翻滚着巨浪。
回去的路上,颜清和谢之砚讲了一路的话。
谢之砚话虽不多,但她的每一句话自己都会给予回应。
颜清:“我以后要多多吃阿婆家的红薯,身上要多带点现金。”
谢之砚:“好,我陪你。”
颜清:“希望雪能下一整晚,这样明天就可以看到厚厚的积雪啦。”
谢之砚:“那可能有点困难。”
颜清:“阿砚,明天记得陪我逛街买衣服。”
谢之遥:“放心吧,一直没忘。”
………
卡着几分钟到十二点,谢之砚将颜清送回了家。
两人站在门口,颜清很自觉地摘下围巾,学着谢之砚给自己带围巾的模样,主动踮起双脚,把围巾缠绕在他的脖子上,手指无意擦拭过他的脖颈,两人身体不禁颤了下。
谢之砚抬手握住了她的手腕,戴围巾的动作骤然停下。
颜清不解,没挣脱他的掌心,轻眨眼睛看着他,声音轻轻柔柔:“怎么啦?”
谢之砚掌心不禁攥紧了些,垂眼看向少女的眼神像是融合了白雪的纯洁,压着声音低低地开口。
“松榆大学在我考虑范围内。”
“只要你不想和我分开,我就不会离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