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党课十五讲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从一定意义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解决了以上诸多问题的社会。当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其内在规定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广泛凝聚起来,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而团结奋斗。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保证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平稳发展,保持良好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要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马克思主义认为,公平作为一种社会评价尺度,本质上是社会的产物,是在利益分化和冲突的社会中进行利益协调的必然要求。社会的公正作为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重要维度,贯穿其中的内在精神和根本原则是社会平等。社会平等以及对于社会平等的追求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总起来说,社会平等是机会平

等与结果平等的统一。社会应当在秩序与规则中合理地运行,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社会既要给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机会,以调动和发挥其内在的潜能和积极性,同时也要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调节收入分配,避免因收入过分悬殊和两极分化而使社会陷入无序和混乱。

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客观地讲,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的经济已经基本上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市场机制开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信用交易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主要交易方式。但随着信用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和信用秩序不良的问题也日渐突出,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突出因素。特别是在当前,道德失范、交往失信的状况还比较普遍。当前重点要治理社会诚信问题。没有诚信,人际关系紧张,就不会有友爱;没有友爱,就不会有社会和谐;没有诚信友爱,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

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工人阶级、广大农民以及各个新的社会阶层的共同努力。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至关紧要。因此,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第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社会管理,就是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突出强调了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和健全工作机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第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走生产发展、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化、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