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大唐

第七章 庆得悲失(上)

深冬本是寒冷的天气,而在雪融时刻,空气中更是有着入骨的冰寒。

就在这样的天气里,玄宗皇帝钦定于后天举行立储大典。

而在奶奶武惠妃的极力促成下,河东、朔方节度使王忠嗣的小孙女王可君也将成为我名义上的正妃——我的册妃礼将与立储大典同日举行。

吉期则定在王可君成年之后。

这在整个大唐是绝无仅有的,一般皇室子弟都是在成年后才册立正妃,而且吉期也不会相距如此遥远。

册妃正使是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牛仙客,黄门侍郎同平章事陈希烈为副使。

以两位当朝宰相做册妃使足显皇家对此事的重视,当年寿王册妃礼时也不过动用一个宰相而已。

按照大唐的礼仪,正式册妃礼之前,还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和请期等五项节目,而女方家在太原,这一下把册妃的官员们忙得焦头烂额。

今天玄宗皇帝来了兴致,并召我随行到大理寺虑囚。

最近,我时常蒙召陪侍玄宗皇帝,群臣都知道我虽不到四岁,恩宠却在诸人之上,即便是独揽朝政的李林甫也有所不及。

而虑囚,又称录囚,是审察罪犯案卷的术语。

按照大唐开国时流传下的规矩,作为体察民情的渠道之一,皇帝每年必须虑囚一次。

原本是在宫中将卷宗查阅一遍就可了事的。

大理寺则是全国最高刑狱机构,全国的死刑犯都必须通过这里的审查批复,方可执行。

朝廷的重犯,一般也关押在这里的牢中。

大理寺正、监、评、司执、狱掾等官员率众出迎跪接。

当下玄宗皇帝牵着我的手步入大堂,众人望着我的目光中,既有尊敬、钦服,也有怀疑、迷惑,这都是传闻惹的“祸”,这让我多少有点手足无措(当然了,只是“有点”而已)。

大理寺正卿孙忠民将案宗敬呈上来,恭声说道:“今年上报四十九名罪犯,审准四十一名罪犯,驳回七名罪犯,尚有一名罪犯恭请陛下圣裁。”

玄宗皇帝闻言奇道:“爱卿执掌全国刑名之事,操劳为国,朕甚为欣慰放心,又有什么为难难断之事呢?”孙忠民见玄宗皇帝如此和颜悦色,便跪倒奏道:“臣启万岁,安西都兵马使高仙芝的嫌从封常清,贪功冒进,折伤同袍,虽按律当罪,但此人实为将才,堪为大用,望陛下怜而恕之。”

我手中的案宗掉落地上,封常清?!不由心中激动万分。

玄宗皇帝天宝年间的名将,就是高仙芝、李光弼、哥舒翰和封常清,其中又以封常清尤为出色。

封常清,幼随外祖父流放边塞,历尽困苦,终不改自学之志,为学得兵法战策随军而居,后来为进一步提高军事水平,一连几十天,早晚等候在安西都兵马使高仙芝的门前,肯求收为嫌从,嫌从就是随身副官。

他才学出众,处事果决,后来高仙芝对他十分器重,几乎达到言听计从的地步。

他累功兼任安西节度使、北庭都护、伊西节度使等职。

安禄山叛乱时,玄宗皇帝布下的第一条防线就是由他统领的。

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曾有两首边塞名篇涉及到封常清——《走马川行》和《轮台歌》。

这两首诗气势豪放,意境雄壮。

说封常清的军威“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而又推崇他“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由此可知,封常清确实是位声威显赫、战功彪炳的帅才名将!然而,有谁能料,他却被宦官构陷,最后服鸩自杀。

自尽前作了一篇闻者泪下的《封常清遗表》。

表中充满了激越悲壮,最后的收尾是:仰天饮鸠,向日封章,即为已尸谏之臣,死作圣朝之鬼。

若使殁而有知,必结草军前,回风阵上,引王师之旗鼓,平寇贼之戈铤。

生死酬恩,不任感激,臣常清无任永辞圣代恋之至。

如此名将竟然押禁在大理寺,我怎能不兴奋。

哈,封常清,你哪里走,某家来也!“孙爱卿真是一心为国呀,”玄宗皇帝略一沉吟道:“且将罪将封常清带上堂来。”

不一会儿,一个形容丑陋身材矮小的犯人被带上堂来,我真是跌破了眼镜(假如有眼镜的话)呀,我简直有些不能接受他就是天宝名将封常清 。

“罪臣封常清拜见陛下。”

这人跪拜于地,再一次证实了自己的身份,唉,真是人不可貌相啊!玄宗皇帝的眉头不由一皱。

要知道,在大唐历代帝王中,就数他最注重朝臣的仪容。

所以在他在位期间,无论是奸官还是忠臣,长得都比较端正,甚至算是俊美英伟。

现在这个所谓“将才”的封常清长得如此猥琐,怎不令他生厌。

见状,我连忙问道:“封常清,你因何落罪?”我想,做为一个历史名将,不应该犯有大的过失吧?“罪将追击吐蕃侦骑,误中敌伏,同去百骑将士折损过半。”

封常清情绪不带一丝波动地叩首回道:“监军边令诚大人,定罪将犯有贪功冒进折伤同袍之罪;而安西都兵马使高大人,认为事不及罪。

因此,发付大理寺决断。”

我暗暗称绝,因为边令诚正是后来害死封常清的那个宦官。

这个在历史上惟利是图的小人,有着在危急的战争时刻,犹不忘夺利讨贿的无耻品性,看来封常清现在就已经得罪了他。

“噢,爷爷陛下,英勇杀敌是没有错的,饶了封常清这一次吧,以后他就不会再这样冒进了。”

我转身对玄宗皇帝说:“并且,大郎还想让他当福王友呢。”

封常清神色一动,面含感激地垂下了头。

其实,对于玄宗皇帝来说,这件事的处置是无关紧要的,因为有律可依有情可恕,杀赦之间都能讲的通。

现在他的掌中宝开了口,他就直接下旨道:“罪将封常清虽犯有罪错,但念其一心杀敌为国,特赦其罪,令为福王友,陪侍福王。”

封常清叩首谢恩:“谢陛下隆恩,罪臣一定竭心尽力陪侍福王。”

即便做梦也没有想到过,我竟如此轻易地得到了一位名将,真是感到由衷地高兴啊,言行间不经意地散发出欣喜之情。

封常清把我的表情收入眼底,他心中一暖,暗暗感动。

封常清自幼漂泊,又生就一付猥琐的样貌,可以说受尽了鄙薄冷落,虽然他生性坚忍,夜静时刻却也不免神伤。

他只能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识才能,以期忘掉这种心痛压力,以期摆脱这个局面。

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 终于做了安西都兵马使高仙芝的嫌从。

谁料刚刚得到高大人的赏识,却因小故得罪了监军边令诚,而被其借题发挥定了死罪,幸亏高大人出面干预,才得以保全性命,来到了大理寺。

本以为此生再无出头之日,不料又遇到了闻名已久的“神童”福王。

而更意想不到的是,福王千岁竟然对自己青眼有加,毫无半点鄙薄之意,并主动请求圣上,让自己做他的从属,请求得到允许后,竟是如此溢满言表地欣喜。

“士为知己者死”,这是他此刻内心中唯一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