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60年

第155节:第六节 21世纪初期对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思考与探索(1)

第六节 21世纪初期对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思考与探索

一、对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思考

2000年2月,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上书国务院领导,信中一句"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道出了我国"三农"问题的严重性,引起了举国上下的强烈反响,也引起了经济学界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纷纷就"三农"问题出现的原因、实质、关键及解决之路进行了理论探讨。

本来,从1978年年底到1984年的短短6年间,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广,解放了生产力,使农村经济获得巨大发展。在那段时间,政府高兴,因为解决了粮食问题;城里人高兴,因为农产品市场丰富了起来;农民也高兴,因为自己的钱包鼓了起来。此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乡镇企业的兴起,吸纳了1.2亿离土不离乡的劳动力,推动了农村工业化,也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又一重要来源。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一些限制政策的解禁,大量农民进城,为工业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制造业中心之一,农民通过进城务工,又进一步增加了收入。因此可以说,如果没有农村改革的成功以及大量农村劳动力的供给,我国的改革开放就不会取得这么大的成绩,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也不会得到较大变化。那么,为什么到了90年代末,"农民苦、农村穷、农业危险"的问题又凸显出来呢?经济学家分析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随着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在城市和农村全面铺开,一系列矛盾凸显出来。(1)农民的收入虽然有所增加,但增收的基础并不牢固,总体上讲,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依然薄弱,农业靠天吃饭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遇到天灾人祸,农民迅速返贫现象屡屡出现。因此可以说,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期的、深层次的矛盾仍然存在,持续增收的机制并未建立起来。1998年以后,农民从农业获得的收入连续3年下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连续3年为负数,就是明证。而且,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2006年我国农户家庭经营耕地只有8.26亩(比1996年下降了0.5亩多),人均2.48亩。这样的经营格局,势必难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即使农产品价格涨一些,农民的增收空间也十分有限,只可满足温饱,难以富裕。(2)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更不用说完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存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也未完善,农产品"卖难"问题与农业生产资料"买难"问题交替出现,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经常会带来"谷贱伤农"的效应,农民多产并不见得就能多得。(3)面对城市工业化的兴起,乡镇企业往往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随着国民经济中产能过剩问题的出现,导致部分乡镇企业停产倒闭,降低了非农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致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良好态势出现逆转。再加上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大量低价征用农村的土地,致使一些农民失去了作为生存保障的土地,这些失地农民就业无门,必然迅速贫困化。(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长期以来,农民收入在低水平基础上低速增长,城镇居民收入则是在高基数基础上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从1984年的1.8∶1,扩大到2006年的3.2∶1,按照这一速度推算,预计今后城乡收入差距将继续扩大。这将会严重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另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状况仍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农民进城务工不仅工资低、待遇差,而且受到很多歧视、不公正的对待,难以融入城市。这都表明,迄今为止,原来的二元结构体制尚未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城乡经济仍未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城乡结构失衡问题仍很突出。所谓"三农"问题,只不过是城乡之间利益差距不断扩大的产物,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靠广大劳动者报酬低来维持,这是我国经济高投资、高积累的根本原因。这种对劳动者的亏空长期积累,必然导致劳动阶层的贫困化(从社会总体上说就是贫富差距拉大,两极分化)。其中,亏空最严重的是农民。这是"三农"问题的根本症结。(5)农民负担反弹的压力依然存在,农民减负增收缺乏机制保障。在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下,涉及农民生产生活的收费项目仍有不少,一些地方依然存在乱收费和各种集资摊派、侵占挪用政府补贴补偿款以及各种侵犯农民权益的现象,更给并不富裕的农民生活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