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60年

第147节:第五节 关于农业现代化问题的三次讨论(1)

第五节 关于农业现代化问题的三次讨论

一、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初步认识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是世界农业发展的总的趋势,各国概莫能外。

但是,农业现代化并没有统一的、固定不变的模式。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和模式也不尽相同。

从世界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达国家来看,概括说来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少地多的国家,主要走的是农业机械化的路子,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另一类是人多地少的国家,主要走的是农业生物化的路子,以提高土地产出率为主。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实现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之后,曾经试图通过以农业集体化来推进农业现代化,把农业机械化放在首位,曾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口号。

对此我国经济理论界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就曾展开过一次讨论,在这次讨论中,大家都把农业现代化概括为4个"化",即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化学化,并一致认为农业现代化就是用这4个"化"来武装农业。

后来,又有人提出7个"化",即操作机械化、农田水利化、品种优良化、栽培科学化、饲养标准化、大地园林化和公社工业化,其中包含了对生物技术、生态环境和农村工业问题的考虑。

另外。

还有人提出10个"化"甚至20个"化"的,但除掉一些"左"的口号外,基本上都是4个"化"或7个"化"的扩展和延伸。

这种对于农业现代化的概括和认识,大体上反映了那个时期农业技术的发展状况和我国农业集体化后对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客观要求。

当时也曾就农业现代化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展开了不同观点的讨论,基本分为两大派,一派认为农业现代化的中心任务就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因此,农业现代化的重点应是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把农业的手工操作都转变为机器操作。

所以,我国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自始至终地把机械化、电气化当做一个根本课题加以解决。

另一派则认为,根据我国的国情,农业现代化的中心任务应是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因此,农业现代化的重点应是实现农业水利化和化学化。

应该说,这一时期的讨论,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开了一个好头。

陶鼎来:《我国农业机械化道路的几个问题》,《天津日报》1963年1月23日;刘日新:《关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几个问题的探讨》,《人民日报》1963年6月20日;朱道华等:《论农业机械化与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关系》,《光明日报》1963年9月16日。

二、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对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