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60年

第127节:第四节 关于农村第二步经济改革与农业发展战略的讨论(1)

第四节 关于农村第二步经济改革与农业发展战略的讨论

我国农业在经历了1979-1984年的持续高速发展以后,1985年以来连续5年出现新的徘徊。因此,农业的发展与改革问题又成为全国经济学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并出现了一系列的分歧意见。

一、对农村经济形势的不同评价

(一)常规增长论

认为1985年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不是短期的波动,而是一个阶段性变化的先兆。这种变化表明,我国农村经济已从超常规增长转向常规增长。所谓"常规增长",就是它的增长速度不如"超常规增长"阶段那样高,但它不是迟滞,不是衰退,继续增长仍将是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认清形势,迎接挑战》,《经济参考》1986年11月12日;陈锡文:《中国农村经济:从超常规增长转向常规增长》,《经济研究》1987年第12期。

(二)停滞萎缩论

认为由种植业产值负增长引起的农业总产值的下滑性波动,包含着农业的相当程度的停滞和萎缩,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迟滞的结果。农村经济的转折性变化,农业发展的遽然减速,并未形成常规增长的格局。与其说农村经济是由"超常规增长转入常规增长",莫如将其视为由"常规增长转入非常规增长"。农牧渔业部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经济增长问题课题组:《常规增长,抑或发展迟滞》,《经济研究》1987年第9期。

(三)波动调整论

认为既不能把1985年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各项增长率指标大幅度下降看做是由"超常规增长转入常规增长",也不能用粮食生产的迟滞,进而断言整个农村经济进入"发展迟滞"。他们认为,我国农村发展的内部构造和外部环境都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波动调整时期。陈健:《理解和把握目前中国农村形势的钥匙是什么》,《农业经济问题》1987年第8期。有人认为农业的这种波动是整个国民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完整的经济周期已出现7次,每个周期长度大致平均为5年。制约农业周期性波动的基本因素为:(1)自然气候的周期性灾害;(2)市场价格的波动;(3)向工业化倾斜的经济政策。张沁文、白益进:《农业波动与国民经济周期震荡》,《农村发展探索》1989年第1期。

(四)发展不足论

认为用"常规增长"、"超常规增长"来概括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没有区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两个含义不同的概念。经济增长只是经济指标纯数量的增长,而经济发展则在数量增长的同时伴随着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体制的改变等。1979年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的增长和繁荣,生产力条件并未得到进一步改善,生产力的新质并未得到积累,因此,增长迅速,却发展不足,结果增长也必然不可能持久。蔡昉:《农村经济发展特征与下一步改革》,《经济研究》1987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