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60年

第54节:第一节 1956-1957年首次掀起研讨热潮

第一节 1956-1957年首次掀起研讨热潮

我国经济学界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计划与市场、商品与价值问题讨论的第一次**,是在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前后的1956-1957年。那时,整个社会经济关系正经历重大的变化,社会主义经济逐渐成为整个社会唯一的经济基础。20世纪50年代最初几年流行的、用多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来解释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存在的理论,受到现实经济生活的挑战。在经济学者面前出现了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否相容,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关系怎样,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作用有哪些变化和特点等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于是引起了对这些问题的热烈讨论。当时的讨论,是环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客观必然性,计划经济和价值规律的关系问题展开的。薛暮桥在1956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计划经济与价值规律》一文,揭开了这次讨论的序幕。

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是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的观点,即认为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并存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随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就取代价值规律而成为生产的调节者;随着计划管理范围的扩大,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范围将进一步受到限制。这种观点的流行,是同我国经济体制沿袭苏联的一套做法相适应的。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文章,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框框,鲜明地提出了被后来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见解。

第一个是:孙冶方1956年提出了把计划和统计放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的观点。认为,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作用,即通过由社会平均必要劳动量决定价值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调节社会生产或分配社会生产力等,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都是存在的;只有在私有制度下的商品经济中,它是通过商品流通,通过市场竞争来起作用,来体现自己的,因而它是带着破坏性的;而在计划经济中,是应该由我们通过计算来主动地去琢磨它的。他强调,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计划必须以价值规律为基础。这样,他就把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提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度,打开了人们认识这个问题的广阔视野。参见孙冶方《把计划和统计放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经济研究》1956年第6期。

第二个是:顾准在195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与经济核算的矛盾统一体,价值规律是通过经济核算调节社会生产的。这种调节的最高限度的做法是:"使劳动者的物质报酬与企业盈亏发生程度极为紧密的联系,使价格成为调节生产的主要工具。因为企业会自发地追求价格有利的生产,价格也会发生自发的涨落,这种涨落就实际上在调节着生产。同时全社会还有一个统一的经济计划,不过这个计划是'某些预见,不是个别计划的综合',因此它更富于弹性,更偏向于规定一些重要的经济指标,更减少它对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具体规定。"参见顾准《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经济研究》1957年第3期。这就是主张充分利用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调节作用。

第三个是:有的文章从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物质利益原则或物质利益关系的见地出发,来论证社会主义社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内部存在商品关系的原因,并由此肯定全民所有制内部交换的生产资料也是商品。参见南冰、索真《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的价值和价值规律的作用》,《经济研究》195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