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60年

第31节:第六节 经济学方法重大革新(3)

为了学习和借鉴,改革开放后国内出版了大量西方经济学代表作,除了过去翻译出版的斯密、李嘉图、凯恩斯、马歇尔等著作外,翻译出版了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进入21世纪后,还翻译出版了多恩布什的《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克鲁格曼的《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麦迪森的《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等等。

参见黄范章《改革开放30年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经济理论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载张卓元主编《中国经济学30年(1978-200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四、重视实证研究和数量分析

"**"前,经济学论著一般只有大体规范的分析,调研报告都不多。

改革开放后实证研究开始流行起来。

经济研究既要进行规范分析,也要进行实证分析。

过去,我国经济学界论著不少是从概念到概念或政策注释,不利于我们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性,影响经济研究的创造性思维。

实证分析主要对经济运动和经济过程进行客观的如实的描绘,分析其中的机理,而不对其做价值判断,也不必提出必须如何、要求怎样等说教。

实证分析特别是其中的案例分析,类似于毛泽东倡导的"解剖麻雀",有助于经济研究从具体的典型入手,掌握资料和信息,以便于寻找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并通过多个案例的比较,发现一些重复出现的共同的东西,使经济理论研究不脱离实际、违背认识的规律。

一个时期以来,许多经济学博士论文,都进行实证分析,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案例研究也不仅见之于实证分析的论著中,还出版了专门的案例研究论著,对推动经济理论研究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经济理论研究离不开统计资料和数量分析。

从概念到概念,没有数据的文章,很难成为经济科学论文、学术论文。

"**"前,我国经济学界比较注重对生产关系及其变革研究,在以阶级斗争为纲影响下意识形态味道很浓,对数量分析不够重视。

改革开放后,经济学界不仅重视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问题研究,而且越来越重视经济发展问题和具体政策等问题研究,这就要求有充分的数据来分析问题和论证自己的观点或对策建议。

在这种情况下,对经济运行进行数量分析的文章越来越多,运用数学模型分析经济问题的文章也越来越多,像进出口依存度、能源消费系数、电力消费系数、恩格尔系数、投资率、储蓄率、消费率、投资消费出口贡献率、城市化率、CPI和PPI、人口老龄化率,等等,几乎是经济学文章不可或缺的。

这是一个好现象,有助于打破人们对经济学是不是一门比较精密的科学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