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道变革与基层社会矛盾化解

二、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培育和谐的思想观念

二、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培育和谐的思想观念

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和谐文化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对每个人来说,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内含着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谐文化的核心问题,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只有用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才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和”是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和谐”是中国文化的价值目标和最高追求。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关于融合、和谐、和睦、平和的思想和观念,内容十分丰富,其思想要点主要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合实生物的辩证法、和而不同的价值观、以和为贵的处世哲学。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对“和合”思想进行了论述。儒家创始人孔子把“和”视为做人处事的重要标准,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这里的“和”,一意即“适合”,但亦可做“和谐”解。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礼”与“和”,是互相作用的。“礼”的作用是“和”,而“和”也是维系“礼”的最重要的手段。孟子也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说,要办成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合作。荀子的思想也是如此,他说:“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可见,“和”的思想是先秦诸儒的共识,它与儒家的另一核心价值观“礼”是互为表里的。“礼”指一种既定的政治秩序,而“和”更是维持“礼”稳定的重要手段。“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是一种政治目的、政治价值。多少年来,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心理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使我们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第一,建设和谐文化,就要通过大力倡导和宣传和谐的价值取向,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更坚实的思想基础。和谐文化的建设包含许多形式和内容,但必须始终把倡导和谐理念、弘扬和谐精神、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谐的思想价值观念,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

追求。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形成诚信友爱、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鼓励一切有助于促进和谐的思想行为,不断增加社会生活中的和谐因素。建立健全保障社会和谐的各种法律的、制度的、道德的规范体系,努力使我们的社会呈现一种既充满活力,又团结和谐的局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都能够又快又好地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社会与个人的共同努力。社会为个体提供达到自我和谐、人际和谐及与自然和谐的物质和政策环境;社会成员通过对个人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的调整,培养个体的进取心和挫折承受能力,提高增进自我和谐、人际和谐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进而能够感知并调整其认识和社会行为。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单元就是个人内心的和谐。如果达到了和谐社会的状态,但每个人的内心却充满冲突与不满,那是不可想象的。而如果某个地方每一个人都很高兴、很和谐,那么这个地方构筑和谐社会就有了重要的基础。所以说,个体的内心和谐既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第二,建设和谐文化,就要大力加强道德建设,营造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社会风尚。遵守社会规范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法律和道德是社会规范的两个基本类型。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道德,是基于对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光荣与耻辱等一系列价值评价而形成并加以维持的柔性规范。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道德主要通过造成社会舆论、树立道德榜样、塑造理想人格、培养内心信念等方式,指导人们按照一定的善恶观念决定自己的行为,推动社会形成一定的主流风尚,调节和规范不同层面的社会关系,从而保持和维系一定的社会秩序。一个国家,既必须严格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用法律来调节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同时,又必须有健全的道德精神,用道德来调节社会关系,缓解社会矛盾,解决人们精神世界的问题。因此,加强道德建设,是建设和谐文化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要认真贯彻落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要提倡尊重人、关心人、热爱集体、热心公益、扶贫帮困,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

和谐社会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人际和谐。人际和谐包括人与人之间能够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能够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人际和谐或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同时能为他人所理解,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能与所生活的集体融为一体,既能在与挚友同聚之时共享欢乐,也能在独处沉思之时而无孤独之感;在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如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如猜疑、嫉妒、畏惧、敌视等)。因而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的安全感。

要着眼于促进人际和谐,广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人人相敬、互助合作的良好品德,倡导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观念,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在具有相同利益的人之间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比较容易,在具有不同利益的人之间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却并不容易,这就需要我们研究这种不同利益是否是根本对立的,只要不是根本对立的,我们就应该以“和”的精神来协调和处理。应该说,在社会主义社会里,除了极少量敌我矛盾外,人民内部的各种利益关系包括社会成员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们完全可以在“和”的精神下认识和处理这些利益关系。

第三,建设和谐文化,就要营造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社会人文环境。差异是事物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和谐文化强调“和而不同”,只有承认差异是千差万别的事物共生共存、处于合理有序的状态,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和阶层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兼容并蓄”、“宽容海涵”,既是和谐文化的表现形式,又是和谐文化的根本特征。和谐文化倡导的包容心态和宽宏气度,有利于人们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在共同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面对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特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以开放开明的心态和气度,以博大的胸襟和风范,接纳不同思想观念和文化背景的人和事物,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在全社会形成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和睦相处的社会氛围,不断增强社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