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之王

第417章

第417章

“我们国家有句话:‘无情未必真豪杰。’其实我们都是一样的人。都有感情,都会犯错误,毕竟我们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的,也许这就是生活吧。”说这话的时候,周吉平有种哲人才有的惆怅。

弗朗索瓦点了点头,在吉普车上向周吉平挥了挥手。司机发动了车子,两辆吉普货车启动了,向着恩格罗山的方向开走了。

来时的三辆车有一辆是送给周吉平的,自然没有回去,司机搭返回的车子回去了。另外同行的,还有乌达和尼齐两位长老。他们将等在恩格罗的山口,以迎接被释放出来的草原部落的部民们。先期被释放出来的部民们将被安置在索恩公路两侧,并且开始以修路记工分的方式换取食品。当然这些参与筑路的部民,都会是那些身体素质不错的。后期释放回的部民,将由周吉平和穆索玛长老商议之后,再选定合适的安置地点。

该走的走了,索约的生活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上。

除了必要的生产人员外,索约的其他人都加入了每天举行的训练之中。虽然自由军和野战排加在一起有一千多人,适龄的民兵更是有近四千人,但这些人口却满足不了周吉平的需要。

因为随着几十万草原居民的回归,对这些人的安置、保卫、训练都需要大量的人手。在眼下的局面下,依赖原先的部落酋长制,虽然也能满足部落的日常管理,但这种松散的管理却不是周吉平所需要的。他更希望通过半军事化的管理,提高伊玛拉草原部落的防卫能力。

就算从索约抽出五百名优秀的战士,那这几十万人平均也才能近千人才会有一名受过训练的战士。而仅有一名受过训练的战士,还不足以复制和推行索约的军政一体化模式。要想复制出索约的成功经验,那就必须同时派出数人的组合,组成军政监督集于一体的管理班子,接手或联合原先松散落后的酋长制管理体系,共同治理部落。

周吉平之所以这么着急安置这几十万部民,是有着他的一套原因的。伊玛拉草原不但有钻石,还有现代工业的血『液』——石油。尽管目前储量多少不得而知,但周吉平必须做好带领伊玛拉草原的土著们,守护好这些财富的准备。

不然的话,一旦这些丰富的矿产和物资公诸于世,它们就会成为使草原部落消亡的催命符。说不定会让伊玛拉草原象北美的印第安土著一样,将来只能在影视作品里现身了。周吉平可不想让自己也成为邓巴中尉第二,成为将来悼念草原土著的代名词。更何况,他现在正乘座在草原部族的战车上,由不得他不认真对待。

现在伊玛拉草原的情形,就像周吉平以前听过的一个比喻:当年的大清国,犹如一个三岁的孩子手拿金子招摇过市,这样的结果就是引得强盗小偷趋之若鹜。而周吉平要做的,倒是和当初『毛』『主席』语录中说的相类似:备战,备荒,为人民。只是这里的人民,指的是草原的土著和他们世代生存的这片土地下的财富。

守护好这些财富,唯一的要求就是军事力量和人员组织两条。军事力量则包括武器和战斗员,人员则是指维系军事力量存在的,几十万草原部族组成的后勤补给和准军事组织。这些理论,都是来源于周吉平所了解的近现代中国历史。以史为鉴,这句话现在正是周吉平正在做和要继续做下去的。

而现在,周吉平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几十万被扣留在恩格罗的草原部族就将陆续返回伊玛拉,有的是事情等着周吉平去忙。而这些事情,就像一片愁云,紧紧的锁在周吉平的心头。

站在练兵场,其实也就是神庙广场上,周吉平自然而然的成跨立姿势,目光炯炯的盯着练兵场上的训练场面,心里面却仍旧在思考着下一步的方向和方法。看到大酋长这个样子,部民们都不知道酋长在干什么,没人敢来打扰周吉平的思考。只能认认真真的在周吉平的注视下,规规矩矩地完成着自己的训练任务。

练兵场上的人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自由军。他们的训练是常态的,内容也相对固定,是完全的军事技能训练;另一类是民兵。他们是半常态的,平时有一半儿的时间都在放在生产和办理部落日常事务上,他们的训练虽然包括军事技能,但内容上像是军训的内容更多些;第三类是凑热闹的。在周吉平提出“全民皆兵”的观点以后,一些连当民兵都嫌年纪大的,身体差的男女老少都加入了进来。这些人参加的所谓“军训”更像全民健身运动,其实不过是锻炼身体的一种特殊形式罢了。

在这三类人中,第一类人最年轻,一般都在十五至二十五岁之间,是部族里最年轻气盛的一群人。虽然他们也继承了一些部落传统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但他们显然更认同和推崇周吉平的军事思想,是周吉平的绝对支持者和追随者。

有个对联就是用来形容这个年纪人的特点的——墙头蒿草,头重脚轻根底浅;山中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个年纪的人,大多是喜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也经常喜欢挑别人的『毛』病,靠贬低别人来显示和抬高自己。可如果真的要让他们做些事情,他们除了把事情弄砸,基本上没第二种可能。虽然这些人的忠诚度基本上没问题,但年少轻狂的他们显然难堪大用,放他们出去负责几千人的组织和管理是绝对不可能的。

相对来说,民兵队伍里却有相当一部分人却引起了周吉平的注意。他们是原先各部落里地位较高的一部分人——各部落的猎手们。他们大多在三十多岁以上,不管是捕猎,还是处世经验都算得上是丰富。所欠缺的就是学习和理解的能力比较差,再加上年纪都比较大,已经不能再适应高强度军事训练的要求。

但这些人,却又是部落里最沉稳和最坚实的一部分人。如果不是周吉平的横空出现,他们说不定会渐渐随着年龄和声望的增长,成为各自部落的酋长或长老,管理起某一个部落的事务。不过,周吉平的出现,或者说是时代的改变,让他们永远的失去了这样的机会。即便如此,他们仍然称得上是各部落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