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兵天下

第三百零三章钱庄

确定了大汉关东行政区的名号。接下来,刘峰缓和了口气,对各位官员道:“大家都觉得我应该称王,称帝,但是现在大汉四分五裂,各地诸侯割据,战乱频仍,百姓流离失所,正在水生火热之中。我称王就是造反,岂不是给大汉乱上加乱?所以等到大汉一统,救出陛下,那么到时候朝廷自然会赐我爵位。用不着我自己称王。”

所有人都低着头,内心在想,那个小皇帝屁用没有,被尚封软禁起来。如果把他救出来,还会奉他为帝?他对国家有何功劳,能够做得天子?不过这些话自然不能说出来,只能在心中嘀咕。

刘峰又道:“现在大汉关东行政区已经定下来了,还有一个新事情要和大家商量。”

大家一听立刻又把头抬起来,刘峰这个主公,经常会出一些奇招,常常会做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事实就会证明这些事情会产生巨大的好处。不知道今天刘峰要说什么。

刘峰看到大家都打起了精神,就道:“我今天要给大家说一个事情,那就是钱庄。”

钱庄?钱庄是干什么的?所有的人都很好奇。

刘峰道:“什么是钱庄呢?在座的大部分家族里都有生意,而且生意也不小。大家生意往来,都是用大汉朝的铜钱,然而一旦生意做得大了,每次交易达到上万钱,甚至几十万钱都很正常。那么这些钱堆在一起有多重,体积有多大,大家都知道。而且如果交易距离远一些,运输铜钱和运输货物一样麻烦。那么能不能有个机构来解决这个事情呢?”

在座的各个官员都随着河北政权的膨胀或多或少的获得了好处,获得好处的方式自然是参与河北建设,或者进入工商业领域。连刘备也让家人在邺城买了很多地段经营酒店、粮食和刘峰特地划给他的精钢民用的工具。

大家都感到铜钱的收取运输存放是个大问题,每一家都要用很大的仓库存放铜钱。这给清点交易和流通带来很大不便。但是大家一直都是这样做的,谁也没想到会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

郭琳道:“主公,要是真有这么一个机构,那就太好了,我们每次做生意都非常麻烦。”

其他诸如许昕、逄仲、常沣也纷纷附和。

刘峰看看各位的表情,接着说道:“那么我们就来开一家钱庄,比如你郭大人在冀州邺城有一笔钱,想到豫州平舆来买货,那么只要在邺城存入当地的钱庄,带着钱庄开出的票据,就能到平舆取出这么多钱来。当然要给钱庄一定的汇兑费用,这样你觉得如何?”

“这汇兑费用高吗?”郭琳担心地问道。

“当然不高,相对于你从邺城把这么多钱运到平舆的费用,可以忽略不计。”刘峰道。

“真有这样的好事?那简直太好了,不过这样一来这钱庄岂不是亏了。”郭琳不解地问。

这个年代,商业不够发达,还没有人经营钱庄,所以各位官员都是一脸不解。他们觉得自己不用运钱,那钱庄就要运,而汇兑费用很低,那钱庄岂不是亏死了。这样谁愿意经营钱庄呢?

刘峰笑道:“钱庄是不会亏钱的,因为他还经营替各位保管铜钱的业务。请问各位家里都有储存铜钱的仓库和地窖吧。”

郭琳道:“那是肯定的,铜钱一旦多了,必须要建造仓库进行储存,而且要雇佣大量人力进行看管,检查,清点,很是麻烦啊。”

郭琳也不怕刘峰知道自己家里有钱,实际上他是一个与刘峰做生意的家族,依靠刘峰的各种货物,以及钢城的钢铁,郭家差不多成了大汉朝的首富了。所以他说不说,刘峰都知道他家里有钱。

刘峰又笑道:“那么钱庄帮你们做这个事情,你们愿意吗?”

郭琳问道:“钱庄怎么帮呢?”

刘峰道:“你可以把家里的钱全部或者一部分存入钱庄,然后由钱庄开出凭据,凭着这张凭据,你可以随时在有钱庄的地方取出这笔钱或者一部分来。你愿意吗?”

“愿意,愿意,太愿意了!这可省了我大麻烦了。不过这存钱钱庄收取的管理费用高不高?”郭琳道。

刘峰内心暗笑,他上一世钱存进银行,银行是要给利息的。而现在,连郭琳都觉得人家钱庄帮自己保管钱,方便了自己,自然是要收费的。因为这样自己就不用建仓库,不用雇佣那么多人看管钱,更不用那么多人清点了。自己节省了大量的费用,那么钱庄收取管理费用自然是天经地义的。

刘峰笑道:“钱庄肯定是要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的,不过这个管理费用与你自己管理比起来也可以忽略不计。”

“啊?这样谁愿意经营这个钱庄呢?”郭琳不解地问。

刘峰道:“我愿意!因为你们把钱都存进钱庄,钱庄就有钱进行调配,那么在全大汉进行铜钱汇兑就成为可能。也就是说,我不用把钱从邺城运到平舆,就可以完成你刚才的汇兑业务。因为在平舆分钱庄里,本来就有一定数量的钱,足够支付给你。如果你汇兑的数量实在太大,那也不要紧,我也可以从邻近的各个分钱庄调配过来,而不用特地从邺城运过来。”

郭琳眼前一亮,道:“主公果然是好办法,不过要在全国设立这么多分钱装,还有这么多钱进行管理,费用也是很大的。恐怕还是会亏本的吧。”

刘峰又道:“你们现在借贷一般在多少利息?”

刘峰突然问道借贷利息,在座的官员心中都“咯噔”一下,郭琳连忙道:“自从主公实施三成地租和三成利息以来,我们向外借贷的利息都没有超过三成。”

刘峰又问:“你们能借出去多少?”

郭琳道:“不多,大部分是一些佃户借的,他们借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