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做人 智慧做事

第3辑 保持豁达和积极的心态与胸怀11

前两次会面,皆因张良迟到而散,第三次张良夜半赴约,先老人一步,老人才授给张良一本书,对他说:“读此书则为王者师。10年后必有王者兴起,13年后你会见我于济北谷城(今山东平阴西南)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说完就走了。

从此,张良精研兵法,果然在十年之后找到了用武之地,刘邦为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他的弱之躯可以抵得上千军万马,在刘邦的心目中无人可以替代。

这个小故事表现了张良的聪慧过人、宽怀大度。苏轼在《留侯论》中曾对张良的涵养评论道“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正因为如此,才能学得绝技,终成大事。

今天,肚量问题的后果虽不至于那么严重,但在社会上遇到冷遇是常见的事,如果脸皮太薄,早就躲在家里不敢出门了,又谈何人生成功呢?

○“小偷”——盖达尔

前苏联著名的儿童作家阿尔卡季·盖达尔是个富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善良人。

苏联国内革命战争后的一个深冬,在莫斯科的一辆电车上,发生了一起稀奇的扒窃事件。小偷当场被人抓住,一个身材高大健壮、穿着军大衣的男子被激动的人群连推带搡地拥出车门。

电车停了下来。人们激动地喊叫着,穿军大衣的人试图想说点什么,但人们谁也不听他的。

这时一位民警走到众人面前。民警要穿军大衣的人出示身份证。

穿军大衣的人从口袋里掏出一本小册子难为情地说:“我没带身份证。这是我的苏联作家协会会员证。我叫阿尔卡季·盖达尔。”

“我们今天可算见识过这种所谓的作家了!”车厢里的乘客讥讽地嚷道。然而那位失主——拿着书的小伙子却默不作声。

“他到底偷了您什么?”民警问小伙子。小伙子脸红地回答道:“我昨天才来到莫斯科,刚考上大学。我口袋里没钱,他没偷我的东西。”

“难道他就真没有偷点您的什么别的物品吗?”

于是小伙子又仔细地翻了一下口袋。突然他发现了一张50卢布的纸币。

“这不是我的钱。”小伙子腼腆地说。

全车人静了下来。大家都看着作家盖达尔。然而盖达尔却什么也没有说,他只是看着地上。

盖达尔的“偷”技可谓“拙劣至极”,因此才被别人发现,甚至误会他是小偷。但他的本意却是在暗助那个穷困的小伙子,他只不过想偷偷地塞给他点钱。面对众人的指责,大作家并没有解释。即使误会解除了,他也默不作声。

看到需要帮助的人就本能地伸出援助的手,这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要求。在这个世界上,正是因为有了善良,我们才不会孤单,不再冷漠;因为善良,我们感到了爱,感到了温暖。所以希望每个人都怀有一颗善良友爱的心灵。

○大家风范

梁实秋(1903—1987),现代学家,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著有《舍小品》、《舍杂》、《舍谈吃》等作品。

梁实秋先生是公认的华语世界中的一代化宗师之一。他的许多学作品都流播海内外,被人们赞为经典。其中“舍小品”更是他的代表作,先后印行了三百多版。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学史》。上个世纪30年代,新月派理论家、时年25岁的梁实秋与年届47岁的“左翼”作家——鲁迅就学的“人性”与“阶级性”的问题展开过一场震惊尘寰的论战。看这论战的双方,一个是刚涉坛的初生牛犊,一个是久经沙场、执笔如刀的坛枭雄。这不言而喻将成为一场不见血的恶战。

自古以来,大凡激烈的战斗,都会留下惨烈雄壮的遗迹!而这场战斗也不例外。恶战之终,给初涉坛的梁实秋留下了终生未愈的伤痛!即便是他晚年在台北时,偶尔谈及此事,也是耿耿于怀,不能淡然置之!

中国有句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推而广之,说君子报仇五十年不晚也不算错吧!鲁迅,这个梁实秋的宿敌,早已撒手人寰,驾鹤西去,此时的梁实秋倘来个回马枪,杀他个“不亦快哉”,鲁迅先生虽地下有知,又能奈何?

然而,没有,梁先生没有这样做。相反,每当提及鲁迅时,他都充满了敬意,他曾说过:“鲁迅的章实在是写得好,老实讲,在左派阵营里,还很难再找出第二个像他这样的人才……”

梁实秋面对曾经的宿敌鲁迅,不仅没有对逝者,乘人之死打击报复,还真诚地表示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敬意,足见其伟大的胸怀与风范。

大家毕竟是大家,正面交锋,不惜将对方置于死地:然而,背后却能够虚怀若谷,恶而知其美,爱敌人之优点,敬对手之高风,决不因往日宿怨而憎之陷之,更不会于人受难之时落井下石,暗放黑枪——这才是真正的大家。

○虚心接受

阳翰笙(1902—1993),中国电影剧作家、戏剧家、作家,中国新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原名欧阳本义,字继修,四川高县人。主要笔名有阳翰笙﹑华汉﹑寒生等。代表作有中篇小说《两个女性》,长篇小说《地泉》。创作的剧本有《铁板红泪录》、《生死同心》、《八百壮士》、《塞上风云》、《万家灯火》、《三毛流浪记》等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有玄珠、方璧、郎损等。浙江桐乡人。中国二十世纪学史上著名小说家、批评家,被视为宗师级人物,代表作包括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等。

1930年,阳翰笙发表了颇有影响的长篇小说《地泉》。后来,阳翰笙准备将《地泉》再版,他恳切要求著名作家茅盾为《地泉》再版本写序。

茅盾直言不讳地对他说:“你的《地泉》是用革命学的公式写成的,要我写序嘛,我就毫不留情地批评它!”阳翰笙坦然地笑了笑说:“批评也是好事。”仍然固执地要茅盾作序。

盛情难却的茅盾只得写了《(地泉)读后感》。他实事求是、不讲情面,在《序》中写道:《地泉》描写人物运用的是脸谱主义手法;结构故事借助于“方程式”;而且在语言上也是用标语口号的言词去表达感情。因此,从整个作品来讲《地泉》是不很成功的。茅盾觉得自己的批评如此尖刻,阳翰笙一定不会采用。

时隔不久,《地泉》再版了,阳翰笙毫不遮丑,一字不漏地把茅盾的《序》印在里面。

茅盾捧书良久,不禁赞道:“量,真是量!”

阳翰笙虚怀若谷,真心接受茅盾的批评,足见其人的肚量与胸襟,所以才能得到茅盾的称赞,可谓大家风范。别人的批评恰是发现自己缺点的机会。有时候,别人会更清楚地看清我们的缺点,而我们大概是当局者迷,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很难发现。因此要保持一颗谦虚的心,虚心接受批评与教育,才能知不足,才能上进。

○送蛋糕给自己的“敌人”

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现任纽约州参议员,出版了个人自传《livinghistory》,当时美国有线新闻网络“crossfire”节目主持人卡尔森曾夸下海口说:“这本书绝对没有人有兴趣看,如果它能卖到100万册的话,我就把我的皮鞋吞下去。”

结果那本书的销量远远超过了100万册。当初得知《livinghistory》初版将印刷100万册时,业内人士都不表示乐观,因为政治回忆录一向对读者的吸引力有限。如今的销售数字不但证明了出版社当初大量印书的决定没错外,也证明了付给希拉里所获的800万美元真是“物有所值”。

不是冤家不聚头,后来在一次cnn的访谈中,两个人碰面了。卡尔森主动提出希拉里的《livinghistory》销量突破100万册令自己“大跌眼镜”。希拉里则笑容可掬,拿出一本亲自题字签名的《livinghistory》送给卡尔森,只见上面注明:销出100万册后的第一册。希拉里锋芒毕露又不失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