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做人 智慧做事

第1辑 巧言妙对狂妄之徒与奸佞小人3

听故事的人哈哈大笑,国民党对美国主子摇尾乞怜的丑态被揭露无遗。

极力挖空心思地向人谄媚巴结,这用意本身就带着很强的人格病态。如果把被辱骂和痛打也能举证成备受恩宠的荣幸,津津乐地道夸耀不休,那可真是个出色的无赖和不折不扣的可耻之徒!其病入膏肓已无药可救。

由彼及已,我们应当十分注重人格的建树与完善,千万不可以同一条道上的不同等级而五十步笑百步。

○评议会不是洗澡堂

希尔伯特(1862-1943),20世纪德国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希尔伯特领导的数学学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数学界的一面旗帜,希尔伯特被称为“数学界的无冕之王”,并且以一位正直的学者而受到普遍的尊敬。

德国著名的女数学家爱米·诺德,她虽已获得博士学位,但因为还没有得到讲师资格,所以不能立即开课。

当时,希尔伯特教授十分欣赏爱米的才能,他为爱米到处奔走,要求批准她为哥廷根大学的第一名女讲师,但在教授会上还是出现了争论。

教授会上,教授们为爱米·诺德能否走上讲台授课发生了争论。

多数人极力反对,一位教授说:“当我们的战士从战场回到课堂,发现自己拜倒在女人脚下读书,会作何感想呢?”

另一位教授甚至说:“怎么能让女人当讲师呢?如果她做了讲师,以后就可能成为教授,甚至进大学评议会。难道能允许一个女人进入大学最高学术机构吗?”

言毕,很多人应声附和。

希尔伯特教授听了以后仗义反驳:“候选人的性别绝不应该成为反对她当讲师的理由。我请先生们注意,评议会不是洗澡堂!”

身处21世纪的我们,有时真的很难理解人权斗争所以走过的艰难历程。譬如奴隶制、譬如种族歧视、譬如性别歧视。

问题简单到既不考虑你的学问,也不关心你的才干,而仅只强求无关紧要的琐屑小事,真是倒行逆施舍本逐末的迂腐人。倘若人类历史要按他们的意愿发展,即使不被灭绝,恐怕也早已恢复到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原始年代了。

○弥补缺陷

亨利希·海涅?(1797—1856),德国革命民主主义诗人,是继歌德之后享有世界声誉的德国诗人,被称为是德国古典学的最后一位代表。

海涅既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浪漫主义的超越者。海涅晚年,患了严重的脊椎病,经受着瘫痪的痛苦,然而海涅仍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创作,口授完成了诗集《罗曼采罗》等作品。他的作品为人类留下一批宝贵的精神财富。

海涅是犹太人,因此他常常遭到无理的攻击。

一天晚上,一个旅行家对海涅说:“我发现了一个小岛,这个岛上竟然没有犹太人和驴子!”

海涅瞪了他一眼,然后说:“看来,只有我同你一起去那个岛上,才会弥补这个缺陷!”

本欲陷别人于难堪,不想却被自家的绳索套住了脖颈。——这反倒的难堪应是加倍的。

衷心奉劝那些所学不精,品行又歪,时常自以为是,并太多傲慢无礼的人,不要到自己尚不熟悉的环境中轻易冒险,更不要拿自家的面皮做赌,去放肆地擅闯任何一处尊贵的私家领地。要牢记:若想别人尊重你,你首先要尊重别人。

○饥荒的根源

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萧伯纳,是个身材瘦削的人,居然没想到这也成了那些有钱人挖苦的物件。

有一天,却斯连顿(萧伯纳的老对头,是早年英国的新闻记者、评论家、天主教护教论者)在路上和萧伯纳相遇,便嘲笑瘦骨嶙峋的萧伯纳说:“你真是丢尽了英国人的脸,外国人看你这身骨头,还以为英国闹饥荒呢!”

萧伯纳看了一眼满身肥肉的却斯连顿,冷笑着回答说:“不要紧,外国人只要一看到你,就知道英国为什么闹饥荒了。”

诚挚的问候,向人传达和谐与友善是断然不会遭受恶毒辱骂的。这家伙的表演有点像徒手对刀,只是他的功夫太失水平。非但不能降服对手,竟被对手命中要害。

因此,请那些心术不正的人一定记住:不要心存侥幸企图与高手过招,即便你装备精良也不可放胆冒险,除非你做好安全赴死的准备才成。

○白天打灯笼

冯玉祥(1882—1948),中华民国时期军事家,爱国将领。

冯玉祥从北伐开始就与蒋介石合作,1928年还在郑州互换兰谱,结成生死兄弟。但不久,冯玉祥就看出了蒋介石的真实目的,他是想利用并最终消灭西北军。

于是,1929年冯玉祥起兵反蒋。但蒋介石由于得到江浙财团支持,用大笔金钱收买了许多西北军将领。无奈之下,1930年,冯玉祥隐居泰山,认真读书并建立了研究室,还请来不少国内名教授讲课。

1935年,为促成全国团结抗日,冯玉祥下泰山加入南京政府,出任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他是白天走进主席府的,但手里却拿着点燃的灯笼。旁边的人见了,非常惊奇,没有人理解这是为什么。冯玉祥便边走边连连自言自语:“太黑暗了!太黑暗了!”

正义的力量需要保全,需要发扬和壮大。即使是在最为黑暗的时期,正义的力量,依旧不是可以慷慨牺牲或随意葬送的。斗争需要头脑,需要策略,就算是洁身自好,也仅是万不得已中的权宜之计。因此,我们勇敢的将军在民族大义面前只好屈尊俯就,只能以无奈般的牢骚一泻内心的愤懑与怨怼。

○他们是在诬蔑

但丁(1256—1321),意大利中世纪诗人,出身于佛罗伦萨贵族世家,担任过佛罗伦萨最高行政长官,后因政治因素被当局流放,终身再未回到佛罗伦萨。也正是这种经历,使他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代表作品《神曲》,该书被誉为中世纪学的巅峰之作,并作为艺复兴时期的先声之作。但丁、莎士比亚与歌德,并称为世界三大学巨匠。

任何一个伟大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问题的不断思考,当然,有时候很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有一次,意大利民族诗人但丁在参加宗教活动时陷入了沉思,以致在举起圣餐时竟忘记跪下。

他的几个对头立刻跑到主教那里告状,说但丁有意亵渎神圣,要求对他予以严惩。

但丁被带到主教面前,他听了指控后,说:“主教大人,我想他们是在污蔑。那些指责我的人如果像我一样,把眼睛和心灵都朝着上帝的话,他们就不会东张西望了……”

在现今社会的历史条件下,一个人,如果光是做到正直善良,那他的人格发展显然不够完整。人除了求实向上的愿望,还应具备保护这种美好愿望的强大能力,自救和救人。

因为,任何一点对不良侵害的听任与宽容,都将是对优秀品格的无尽的打击与损伤,是对现实公正和未来希望的犯罪。

○灵魂和躯体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1847—1931),是一位伟大的电学家、发明家。因为电灯的发明而闻名于世,正式登记的发明有1328种,被称为世界发明大王。

一天,一个大富翁走进爱迪生的实验室,问:“爱迪生先生,您能不能给我研究出一种‘长寿药水’,让我延年益寿?”

爱迪生想了片刻说:“这很容易,你只要给自己铸造一个金像就行了。”

“您这是什么意思?”富翁大惑不解。

爱迪生笑了笑说:“你生活在人世上,但灵魂实际上已不复存在,存在的只是你的躯体和金钱罢了。而这个金像可以代表你的一切。虽然你是活的,金像是死的,但两者的实质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