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做人 智慧做事

第1辑 巧言妙对狂妄之徒与奸佞小人1

导言:

没有沟通,世界将成为一片荒凉的沙漠。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相当多的人由于不能和某些人和谐相处而苦恼,他们害怕小人算计,害怕狂妄之徒令自己当众献丑,甚至百分百地抱怨“一切都是别人不好”,殊不知,人际关系的钥匙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智慧的人征服对手依靠自己智慧的大脑和机敏的舌头,只有那些表面强壮的人才会试图以拳打脚踢的方式打败对方。

学会幽默沟通,智慧接触,你的人际关系之路将一片光明。

○冒牌货

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画家,现代艺术(立体派)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代表人物。他成名以后,仿照他的画的人与日增多,一时弄得真假难辨。

一天,一个专门贩卖艺术品的商人见到了毕加索的壁画《和谐》,他对画面所表现的十分不解。为了充分了解毕加索的绘画风格,谨防上当,他专程带了另一幅签有毕加索名字的画来求教于毕加索。

商人开门见山地问毕加索:“为什么在您的壁画《和谐》中,鱼在鸟笼里,鸟反而在鱼缸里呢?”

毕加索不假思索地答道:“在和谐中一切都是可能的。”

这时,商人取出那幅画,想证实一下这幅是不是毕加索的真迹。

毕加索向那幅画瞥了一眼,轻蔑地说道:“冒牌货!”

通过这次会面,商人似乎领悟了毕加索绘画的奥秘,于是,事隔不久,商人又兴冲冲地拿了一幅毕加索的画来找毕加索,问他这幅画是真是假。

毕加索看也没看便答道:“冒牌货!”

“可是,先生,”商人急了,喊叫道,“这幅画可是您不久前亲笔画的,当时我在场!”

毕加索微笑着耸耸肩膀,说:“我自己有时也画冒牌货。”

是啊,“我自己有时也画冒牌货”,一句简单的幽默充分道出了画家的自我反省和追求真实的艺术质量。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认识上的缺陷或被虚伪假象的蒙蔽,我们难免产生和制造“冒牌货”,尽管我们主观上的追求都是热切诚恳的,但结果可能差强人意或大相径庭。

商人显然不能明白画家语义的深刻意味,他的唯利是图,只在意于作品真假的商用价值,人品好坏,与他何干呢?画家也正是以他的幼稚和可能的误解来混淆作品的真假,一语双关。

○哪只是假眼

马克·吐温(l835-1910),美国作家,本名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马克·吐温是其笔名。美国批判现实主义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以幽默、诙谐、讽刺见长。

美国的一个百万富翁坏了左眼,便到医院装了一只假眼。那只假眼装得很成功,看上去与真眼无甚差异。于是这位富翁十分得意,常常在人们面前炫耀,许多人都恭维他说:“您的左眼比右眼还像真的,目光炯炯有神!”

有一次,这位百万富翁遇到了幽默讽刺大师马克·吐温。他问道:“杰出的作家先生,您能猜出我哪一只眼睛是假的吗?”

马克·吐温看着这位盛气凌人的富翁,皱了皱眉头,指着他的左眼说:“这只是假眼!”

百万富翁非常惊异,问道:“您猜对了。但您是怎么知道的?”

马克·吐温淡淡地说:“在我看来,你这只眼睛里还多少有一点儿慈悲。”

这幽默的嘲讽真是绝妙至极!在这位富翁的完全真实中,人们最容易见到的,当然会是那些虚伪奸诈、阴险狠毒和利欲熏心,如何能发现仁德呢?

因此,不要一味地卖弄,主动地炫耀自己;也不要过高地希冀来自别人的半点恭维,尤其当你身上作为人的长处是那般短缺的时候。为何要学一个可怜的乞食者,非跟自己的贫穷过不去呢?

○无一不晓

萧伯纳(1856—1950),爱尔兰人,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1925年因作品《圣女贞德》而获得诺贝尔学奖,是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

一天,萧伯纳应邀参加了一个丰盛的晚宴。席间有一青年在大豪面前滔滔不绝地吹嘘自己是个天才,好像自己天南海北样样通晓,大有不可一世的气概。

起初,萧伯纳缄口不言,洗耳恭听。后来愈听愈觉得不是滋味,最后,他终于忍不住了,便开口说道:“年轻的朋友,只要我们两人联合起来,世界上的事情就无一不晓了。”

那人惊愕地说:“未必如此吧!”

萧伯纳说:“怎么不是,你是这样地精通世界万物,不过,尚有一点欠缺,就是不知夸夸其谈会使丰盛的佳肴也变得淡而无味,而我刚好明了这一点,咱俩合起来,岂不是无一不晓了吗?”

那个年轻人听了萧伯纳的话以后,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与狂妄,羞愧地低下了头。

小小年纪如此张狂,光知道自己懂得很多,却不知道自己还不懂什么,这已经非常可悲了。世界之大,学问之多,你如何做到样样通晓呢?且不说玄奥久远的道理,单是作家提及的眼前的赴宴问题,由于你的无知狂妄、夸夸其谈,使身边的客人伤透脑筋大倒其胃。

满招损而谦受益。连做人治学的起码基础都没弄明白,还谈什么天才地才,怕是只有当蠢材才合用。若想真的精通万物,至少首先要学会“悠着点儿”!

○身价

海明威(l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学奖获得者。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与任何作家一样,美国作家海明威也有他的对自己不同态度的读者。

有一个人写了一封讽刺信给海明威,信上说:“我知道你现在的身价是一字一金。现附上一块钱请你寄个样品来看看。”

海明威收下那一块钱,然后回了一封信,信上只有一个字:“谢”!

真是绝妙的派对!一心找死的,巧遇一个端枪打猎的。于是,一个令双方都异常满意的结局就这样呈现给广大观众,呯!弹无虚发,迅猛而快捷,一枪毙命。

海明威,有简洁和停顿大师之称,到他那里去讨个速死的方子那是立竿见影即刻执行。那么,这个人的疑问就解决了!其他人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岂可在乎

伏尔泰(1694—1778),原名弗兰苏阿·马利·阿鲁埃,伏尔泰是他的笔名。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

1717年,伏尔泰因为讥讽摄政王奥尔良公爵,被囚禁监狱11个月之久。

出狱后,吃够了苦头的哲学家知道此人冒犯不得,便去感谢他的宽宏大量。摄政王深知伏尔泰的影响,也急于同他化干戈为玉帛。于是两人都讲了许多恰到好处的抱歉之辞。

伏尔泰说:“陛下,您真是助人为乐,为我解决了这么长时间的食宿问题,我衷心地再次向您表示感谢。可是今后,您就不必再为这件事替我操心啦。”

这句话,倒是把摄政王弄得十分不好意思,深感理亏。

作为一国的君王,为要妥善解决臣民的免费吃住而将其投入政府的监牢,这可真是普天下最大的仁德,乐善好施,让人感激涕零没齿难忘。不过,正像作家千恩万谢一再推辞并祝愿此等“助人为乐”到此为止,永不再来。

○水土不同

晏婴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齐国名相。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他都在齐国做官,称得上是“三朝元老”,字平仲,后人称之为晏子。据说晏婴身材矮小,长不满六尺,貌不出众,但足智多谋、刚正不阿、廉洁淳朴,为齐国强盛贡献非小。

春秋末期,诸侯均畏惧楚国的强大,小国前来朝拜,大国不敢不与之结盟,楚国简直成了诸侯国中的霸主。

齐相国晏婴,奉齐景公之命出使楚国。楚王听说他机智善辩,想使他折服,便预先让人捆了一个囚徒,在楚王接见晏婴时,押着这囚徒从殿前经过。

楚王便把他们叫住,接着问道:“这犯人是哪一国人?”

楚王的手下答道:“是齐国人。”

楚王又问:“他犯了何罪?”

手下回答说:“盗窃罪。”

楚王便回过头来看着晏婴责问道:“晏相国,你们齐国人有偷盗的爱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