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彩虹

生活重回原点(1)

很多年前,当她结婚时,她料想不到这样的结果,逝去的爱情,会把爱人变成路人;和谐的婚姻,会把路人变成亲人。

而且,她还以为她一直可以过着这种幸福安逸的生活,绝没有料到,他们那样一个幸福的家庭会在几秒钟的碰撞中分崩离析…她的人生真如变化莫测的棋局,起落无常……

她感伤地回忆起往事,细细梳理当时发生的每一件事,从中找不到任何她背叛他的线索和他这么痛恨她的原因。

究竟他们之间有什么误会,她要不要去跟他沟通解释。

她左思右想,觉得根本没有必要。她的理由有两点,一是往事如风;二是今非昔比。

他现在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他拥有的财富是芸芸众生难以想象的。因此,他目前的状态决定了他的视野,他要么平视,要么仰视。她这么一个平凡的女人,他怎么还会放在眼里。所以,如果她贸然去解释的话,只会让人家觉得,她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况且她还有自尊,心里还拧着一股劲。她觉得如果他真的懂她,了解她的为人,她就不需要解释什么,如果他自始至终不了解她,她何必再解释。

再说,他们以前的事除了大军还耿耿于怀外,他们两人谁放在心上了?既然那么多年过去了,不管当时是误会也好,还是有其他什么原因,她的解释已经迟了,何必多此一举。

如此一想她就想通了,她稳住心神,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学习中。

可看着看着,她又走神了。

那天,远远看着夕阳下他拉长的背影,不知她的想法从何而来,竟武断地认为他过得不幸福不安逸。

如今看来,他的事业如日中天,经营规模比那时不知翻了几番。站在这个成功高度的人,会没有满足感和幸福感吗。

想到这些,她的内心五味杂陈,以前她承他的情良多,现如今,她的这份工作又是拜他所赐。

可他为什么还要给她工作?按照大军的说法,他应该憎恨她才对啊。她辞职了,对他来讲,他应该乐得顺水推舟才是。

她对此想不通。既然想不通,她就不去想它了。

下班后,她把这些资料放进包里,打算拿回家继续学习。

等公交车时,她漫无目的地随便浏览书报亭里的杂志。在陈列的一本本杂志的封面上,几乎全是姿态各异,千娇百媚的美女。突然,她不意瞧见一本杂志封面上登着一位男士的照片,仔细一看,竟是他。

她立即掏出钱包,买下这本杂志。

暮色中,封面上的人用他那招牌式坚毅的眼神望着所有盯着他看的人,他的服饰表情动作完美塑造了一个成功人士的形象,让身处红尘的她蓦然产生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悸。

吃完晚饭,她翻看那本杂志。

她从没有这么详细地了解过他,他的事业是如何起步的,他成功的途径是什么,他是如何管理公司的,他几次大手笔的投资为何让人惊羡不已。

总之,他的经历堪称传奇。

不过,她从这篇专访中,也看出一些不为人知的无伤大雅的小谬误。

譬如说,作者认为,他的成功是源于一个农家少年不甘于贫困,竭力想逃离偏僻的农村才得以实现的。所以,他始终怀着出人头地的愿望才奋力搏杀到今天,成就了他今日的辉煌。

这个说法不对。她了解的情况是,他是为了支付他妻子昂贵的医疗费才被迫下海经商的。

文章还说,他从暴发户转型到企业家的过程堪称经典。

这句话她也不认同,在她的心目中,她从不认为他是一个暴发户。她眼中的他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只要用得着,他会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养分,然后再运用到实践操作中。

作者还认为,他的公司是一个少有的,在企业中没有亲戚参与管理的公司,从而他建立了一家现代公司,而非家族企业。

在这点上,作者不吝用词,称赞他的做法。殊不知,他不用亲戚,是因为他哪有什么亲人。他唯一的亲人就是他的妻子。她猜测,估计他的妻子身体不大好,他为了不让她累着,才不让他的妻子参与公司管理。

她看出了这些小谬误,但这些小谬误并不影响这篇文章的质量,她觉得作者还是比较真实地叙述了他的成长经历和创业经历。

此外,文中还提到:“他总是一副拼命三郎的架势,他掌管的宏扬集团,近年的狂飙突进令人侧目。他的人生字典里没有生活,只有工作。采访中,我们问他,上一次回家看妻儿是什么时候,善谈的他在此时却开始了沉默。”

她对这段话感到不解,说到他的家人,他为什么沉默?难道他是为了保护她们而缄默?他是不是认为,避开家人的话题,她们就不会暴露在公众面前,从而她们不会遭到居心叵测之人的伤害。

这么一想,她理解了他的沉默。从这点可以看出,虽然现在他的能量非常强大,可他依然是个谨慎低调的人。

她有滋有味地品读这篇文章。在文章结尾处看到这么一段话:“……他是个历尽生活磨难的男人,乍接触有点冷漠,可谈话一旦触及他的心灵,他有种阅尽世间冷暖之后才会流露出来的坦诚和从容。他深有感触地说,如果一个企业家不注重凝聚人心,积累信誉,只是单纯地为了赚钱而去赚钱,他肯定走不长远,甚至他拥有的财富很快就会消失。”

她想,他有这样的觉悟和强悍的意志,他应该可以走得很长远吧。

应该能的。她坚信这一点。